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回顾,引出课题:〔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回顾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教师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得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两方面的信息: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质的信息)

B.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量的信息)

过渡:复习了化学方程式质和量两方面的信息,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学生探究任务一〕:根据信息尝试组合化学方程式

〔教师准备〕:将全班36人,每6人一组,分为6组。(事先为每组准备写有化学式包括常见的错误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等的卡片。共6个典型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组:硫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S、O、O2、SO2、SO3、燃烧、点燃、=、+等)

第二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P、O、O2、PO2、P2O5、燃烧、点燃、=、+、2、4、5等)

第三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Fe、O、O2、Fe2O3、Fe3O4、FeO、燃烧、点燃、=、+、2、2、3、4等)

第四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内装卡片为KClO3、KClO、MnO2、KCl、O2、点燃、△、=、+、↑、↓、2、2、3等)

第五组: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内装卡片为:KMnO4、K2MnO4、MnO2、O2、△、+、+、=、↑、↓、2等)

第六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内装卡片为:CO2、Ca(OH)2、Ca(OH)、CaCO3、H2O、+、+、=、↑、↓等)〔学生活动〕:每组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写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的卡片粘在黑板上,并将各组的成果展示到黑板上。

〔教师活动〕:对组合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活动〕:检查6组结果是否能准确的传递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等信息。若有错误,由各组同学进行纠错、订正。

〔教师提问〕:是否将第一组的反应条件“点燃”改为“加热”,或将第三组的生成物“Fe3O4”改为“Fe2O3”呢?

〔学生回答〕:讨论分析后,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第一个书写原则:要遵守客观事实。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在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即化学计量数呢?

〔学生回答〕: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第二个书写原则: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探究任务二〕: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针对第二组化学方程式P+O2--P2O5,进行讨论,找出使两边磷原子和氧原子个数都相等的方法。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教师活动〕:对讲解情况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最小公倍数法的配平方法,向学生说明其要点,并提供找元素的秘诀: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较大的元素。

〔学生活动〕:借助秘诀,进入“模拟演练”环节。以第三、四组两个反应为例,运用迁移规律模仿学习,通过相互指错纠错,逐渐形成技能。

〔教师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随时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并给予调整。

〔教师提问〕:对于第五组这个反应,哪位同学有更好的配平方法吗?

〔教师引导〕:我们来观察式子左右两边钾原子、锰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活动〕:通过查原子个数,可直接看出需在高锰酸钾化学式前加上2。

〔教师讲解〕:配平时应该注意三点:a.不得更改化学式。b.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c.化学计量数互为最简整数比。〔学生探究任务三〕: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100页内容,然后,由学生代表上台将生成物的状态表示出来。〔教师引导〕:①箭头都标在了哪一方?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一样吗?〔学生总结〕:①箭头都标在了生成物的一方。②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在该气体化学式的右侧标有向上的箭头。

〔教师提问〕:第六组CaCO3的右侧标有向下的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理解“↓”符号的含义,即表示溶液中有固体沉淀生成。

3.概括总结,促进知识迁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进行总结,然后展示课件:

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遵守客观事实)

②配平,将短线改为等号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③注明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遵守客观事实)

4.尝试应用,获得信息反馈:〔学生活动〕:进入“尝试应用”环节。将全班分为1、2、3三个组,进行“幸运步步高”的比赛,比赛共分为三轮。奖品分别为颜色各异的氧原子、氢原子和水分子模型。

第一轮:争分夺秒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Fe+HCl-FeCl2+H2↑

②Al+O2-A2O3

③C2H4+O2-CO2+H2O

第二轮: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5.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化学物质、化学变化认识的还是比较少,化学式的读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本课题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2、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学生学习较困难的是化学式的正确书写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3、怎样使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困难,制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题采用问题驱动,通过“情境引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自主完成问题”的过程,知识点浅到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达到能熟练、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效果分析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化学发现的全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化学知识的全貌。因此,本节课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能初步掌握探究化学的方法。整节课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3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最后的展示环节,更让学生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介于质量守恒定律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之间,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书写化学式,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加深对质量守定律、化学方程式涵义的理解;并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基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定律?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2、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的式子?二、自主探究(我的舞台,我做主!)〔学生探究任务一〕:根据信息尝试组合化学方程式

第一组:硫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S、O、O2、SO2、SO3、燃烧、点燃、=、+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P、O、O2、PO2、P2O5、燃烧、点燃、=、+、2、4、5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内装卡片为Fe、O、O2、Fe2O3、Fe3O4、FeO、燃烧、点燃、=、+、2、2、3、4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内装卡片为KClO3、KClO、MnO2、KCl、O2、点燃、△、=、+、↑、↓、2、2、3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组: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内装卡片为:KMnO4、K2MnO4、MnO2、O2、△、+、+、=、↑、↓、2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内装卡片为:CO2、Ca(OH)2、Ca(OH)、CaCO3、H2O、+、+、=、↑、↓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探究任务二〕: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探究任务三〕: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应用(勇于尝试,相信自己!)第一轮:争分夺秒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HCl-FeCl2+H2↑

②Al+O2-A2O3

③C2H4+O2-CO2+H2O

第二轮:小试牛刀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四、总结收获(你的收获是老师最大的快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五、达标检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2CuO高温2Cu+CO2B、4Fe+3O2点燃2FeO3C、2H2O2MnO22H2O+O2↑D、CuSO4+2NaOH=Cu(OH)2+Na2SO42.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点燃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2m=aB、3n=2aC、3n=aD、2b=2m+n3.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5、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课后反思《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是从复习回顾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采用“感知—发现—尝试—归纳—运用”的教学程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新知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能不太现实,在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氢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