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
小笼猫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忽视现实情况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计算机编程和几何题都算是科学范畴,因此也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医里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样:觉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质疑,自然也不用做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一下。不光如此,数学物理这种学科没有科学素养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来基于经验和文字的观点如果不顾现实、不顾自然规律,胡编乱造,那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对的——所谓道理并不是固定的、只有一个的,脱离现实的观点从来也站不住脚。
其实先生写了很多很多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讲假话空话。这可能听起来像口号一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不熟的人百般恭维、对讨论中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赞扬、害怕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或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这都对自己和听者毫无帮助和长进。这相当于你灌了一碗鸡汤,然后又吐出来邀请听者喝一样——令人恶心。我希望假话空话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们能过脑子——但是事实不可能如此。假话空话听起来才好听、才暂时不会引起矛盾,确实如此,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一个组织想团结起来发展,绝不是靠搪塞恭维来进步的;一个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认真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认识朋友,就要掏心窝子说真话。事实上并不是人们都傻到想不到该如何做,而是碍于面子不敢做。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会荒唐,但不能总是荒唐着。说真话的人会成为攻击的焦点,做实事的人会成为弹劾的中心,人们在大家都虚伪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也选择虚伪,而不敢站出来说一句真实的、却没人敢说的话;说假话的反而能活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它不讲逻辑、不讲事实,讲的是人际关系。为了"和谐"的关系,人们也主动选择沉默——没人牵头担责任,我为什么要站出来呢?如果只有我站出来了呢?于是虚伪成了文化的主流,人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事实,却害怕并攻击表现出真实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是异类——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畅淋漓地把他的话写了出来,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认真读过王小波先生的书、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难多两个人站出来说句实话;说实话的人仍会显得不合群,并且因此失去名誉;中国人的态度并未改变。因此,即使我自己愿意按自己的愿望表达、行动,我也对中国人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说假话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这些人在设了重重规定下带着镣铐跳舞的时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带来的好处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
范海涛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
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所谓智慧,我以为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一块肉。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池塘租赁合同
- 公共卫生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项目申报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范本编写与法律风险评估合同6篇
- 二零二五版生物技术创新合作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创业借款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门面租赁合同(含品牌入驻支持)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设计与施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挖机租赁合同续约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合同范本4篇
- 搞笑小品剧本《大城小事》台词完整版
- 《健康体检知识》课件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生产计划主管述职报告
- GB/T 44769-2024能源互联网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含答案)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