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职校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_第1页
经管类职校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_第2页
经管类职校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管类职校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本文:朱冰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早在民国初,黄炎培就敏锐地意识到加强职业道德训练和公民训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提高国民就业技能。我们期望经过近一百年的进展,职业训练能够更加适应且促进社会经济和个人的进展。然而高职训练在育人过程中的现状和社会上盛行“技能至上”和片面地鼓吹高技能人才稀缺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索如何真正培育“零距离”上岗的高职人才,我们应当糊涂地熟悉到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最终应是用人单位——企业。

在高校扩招以后,企业面对更广的人才选择余地的时候,企业在聘请高技能人才的时候,往往对于高技能人才给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尤为突出的就是超越学历、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而这一点对于选择经管类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更为明显,由于衡量和评价管理类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像理工类和医卫类同学那样直接,他们的职业技能需要通过在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他们职业素养的凹凸则成为企业和用人单位特别重要的人才选择标准。事实上,通过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反馈状况亦是如此。许多企业对一些新招入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管理岗位的同学的评价较低,究其缘由大部分都是由于他们缺乏听从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和沟通力量、组织力量、协调力量、创新力量等职业素养,而非工作业绩和业务力量欠缺,但对同学个人而言他们却熟悉不到这一点,反而不断挑剔和否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和管理水平,这就更大程度上加剧了经管类高职同学就业困难和企业聘请不满足的恶性循环。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提出的素养冰山理论,将一个职业人比作是漂移在水中的一座冰山,将职业素养分为露出水上的部分和潜在水下的部分。职业技能是露出水上的部分,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则属于潜在水下的部分,正是潜在水面之下的隐性素养支撑了一个人的显性素养部分,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人的职业进展。事实上,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进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关心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进展。良好的国民素养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国民经济持续进展的保障。因此培育并提高高职经管类同学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训练的重要平台,职业素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不能脱离课堂的训练和引导。针对经济管理类同学可依据专业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岗位的需要将专业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如工商管理专业课将知名人士尤其是合作企业的知名企业家或技能大师的创业案例融入教学;会计专业可将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进展历史等融入课堂;营销与策划专业可叙述中外最闻名的营销策划的胜利案例与同学共同共享。课堂教学上无痕的职业素养引入,可以培育同学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职业环境中培育经济管理类同学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最终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培育和巩固,只有让同学到实践中去练就职业技能,领悟和体会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礼仪的真正内涵,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首先是注意校内实践活动。学校应乐观开展勤工助学、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同学在活动中学会自强独立、懂得包涵、参加竞争与合作,培育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有序开展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引导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合作企业的市场调研、主题活动宣扬策划、横向课题的讨论等专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同学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打下基础。再次是强调顶岗实习的管理与质量监控。引导同学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的规章要求、纪律制度,培育同学仔细、守纪、乐观主动的职业态度,从而真正感受到自我定位与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达到自我训练、自我完善的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依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训练的方案,并根据肯定的时间支配,实行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同学熟悉自我、分析自我和要求自我的过程,新生入学开头,学校就应当重视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他们思索人生目标、职业定位,并赐予正确的指导。只有真正开头熟悉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引导同学循序渐进地、自主地树立职业抱负、培育职业意识和形成职业习惯,从而顺当实现从校内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高校校内文化以其所蕴涵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道德风尚等,作为一种文化氛围而充满于师生之间,对校内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而企业则是道德训练实践本质与职业素养培育全都性体现的最佳场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企业的文化资源,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内文化,建立校企文化共融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促进高校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一是营造校企文化共融的景致,校内的雕塑、名人警句、职业道德宣扬标语以及洁净干净、摆放整齐的试验、实习场所都能激发同学对美和胜利的憧憬与追求,培育同学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使命感;二是搭建校企文化沟通平台,名人系列讲堂、知名企业奋斗历程介绍、校企联谊等活动,让同学在接触企业、熟悉企业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家胜利的艰辛历程,知晓企业的纪律和准则,缩短同学潜意识中抱负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树立奋勉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就业观念;三是举办校企文化活动月,校企双方共同组织专业技能大赛、体育竞技竞赛、风采展现大赛等,在加强同学与企业员工的沟通的同时,强化同学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提升同学的组织管理力量、人际交往力量、应变力量和创新力量等;四是突出公共职业素养培育特色活动。通过分析企业需求,对于提升经济管理类同学的公共职业素养,可主要从“听、说、读、写、管”五个方面着手培育,其中“听”是指同学能做到急躁有效倾听,并能精确     把握对方表达中心愿思;“说”是指同学能精确     有效地与人沟通、沟通,正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读”是指同学能快速阅读并理解文字资料;“写”是指同学能基本精确     地撰写财经类应用公文;“管”是指同学具备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并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我们可将这些公共职业素养的强化与训练有效地融入到各项校内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类同学适应企业需求的公共职业素养。

在对同学的考核与评价中,我们应转变过去全部科目都实施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或“一纸化”考核的模式。对于实践科目或可采纳项目化考核的课程,应引入过程考核和动态评价机制,即注意对同学在学习、操作和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观看力量、学习力量、学问转化、合作态度、抗挫力量和努力程度等软指标的考核,引导学术从平常的点滴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头就能关注自身职业素养的培育,有意识地仿照、思索和学习,从而关心同学主动培育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训练人员素养的凹凸,直接关系职业素养训练的成败。因此,培育高职同学职业素养,必需提升老师的职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