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_第1页
(146)-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_第2页
(146)-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_第3页
(146)-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安吉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

安吉竹资源丰富,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之美誉;竹业开发及产业化水平为全国之冠;三产融合发展有效践行“两山”理念,为中国竹乡之首。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安吉竹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县域面积1886km2,其中林地面积13.52万hm2,竹林面积6.74万hm2,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著名竹乡之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吉竹产业经历了资源培育、加工业兴起和产业融合3个发展阶段,不断加深对竹子经济开发、文化内涵和生态特性等多重价值的认识,一根竹子吃到底,打造形成了从根到叶、从物理到生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全县立竹量、交易竹产量、竹产值、竹制品出口额、竹经济综合实力等5个指标名列中国第一。01竹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2018年,安吉县竹产业总产值达225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6%;其中一产产值7.04亿元,二产产值147亿元,三产产值71.4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竹收入占从业居民总收入一半以上。安吉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0%的竹产值,竹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践行“两山”理念的最重要产业。1.1科技兴竹,集聚资源优势1)推广竹林传统栽培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安吉开展竹材丰产培育,在全县范围内总结推广《毛竹丰产八字经验》,毛竹林面积、立竹量、年采伐量均大幅增长,为二产兴起奠定资源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县毛竹林面积从1957年的3.58万hm2增长到2018年的5.84万hm2,蓄积量已达1.8亿株,每年采伐量达3000万株。2)创新竹林经营模式。从20世纪末以来,安吉发力竹子科技园区,先后建设了天荒坪、山川、杭垓、章村等21个竹林现代科技园区,实施毛竹林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平均眉围增加3.33cm,蓄竹量增长30株/667m2,收入增长500元/667m2,实现科研、林改、旅游效益集于一体。目前,21个竹林现代科技园区总面积达1.33万hm2,建成和提升林道2050km,通过国际森林认证竹林面积达1万hm2、蓄积量2750万株。在竹林现代科技园区,大力推进林下套种杨桐、中药材、菌菇等“一亩山万元钱”复合经营模式,建立林下种植基地面积800hm2。3)优化林地资源配置。从2007年起,首创股权合作模式,组建合作社,允许以毛竹林权作价出资入股,出台指导政策鼓励经营权流转,引导鼓励社会资本、龙头企业组建“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竹林经营,实现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目前共成立各类毛竹合作社88家,万亩以上竹林企业1家,实现从山头到市场无缝对接,有效解决竹林规模经营难题。同时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带动全国200万hm2竹林资源开发。1.2竹业制造,撑起百亿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日本清汁笋及台湾机制凉席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带动当地竹加工机械行业的诞生及快速发展,推动安吉竹加工产业井喷式发展,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带动一产笋、竹产业发展,成为一、二产融合阶段,也形成了现代完备的竹加工工业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竹加工从手工业向机器制造快速转型,实现从卖竹到进竹、竹杆开发到全竹利用、物理开发到生化利用、简单加工到链式经营的4次转型跨越,跨入了现代竹工业化利用新阶段,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3大区域所组成的空间格局,成为全国竹加工制造业的集群地,安吉也被授予“竹凉席之都”“竹地板之都”“竹纤维产业名城”等荣誉称号。目前,安吉县竹加工企业数量达到近2000余家,其中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年加工消耗竹材1.8亿株,竹子原材料85%以上来自本省和周边各省份;竹产品涉及结构材、装饰、日用品、机械、工艺品、食品等8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持有商标200余项、专利1000余项;成立了省级企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5家。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48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4家。1.3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融合安吉从新世纪确立“生态立县”目标之后,特别是2008年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依托百万亩竹林景观资源,大力发展竹林旅游,通过旅游带动一产培育及毛竹林下产业发展、培育二产旅游工厂店,成为一、二产业产品的一个重要销售窗口。同时更多的一产经营者开始从事农家乐、民宿经营,利用自己的林地从事挖笋等农事体验活动,三产发展初步形成三产带动一、二产业,一、二产业融合三产发展的趋势。在安吉竹产业结构中(图1),一产始终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2001—2013年,竹产业总产值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二产产值的增加,主要来自对竹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由于三产的快速发展,二产权重从2015年之前的70%~80%降至目前的70%以下。目前竹林观光和竹文化旅游等三产服务业极大推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图1

安吉竹产业结构变化自2008年以来,以竹博园、大竹海等为代表的三产服务业方兴未艾,安吉竹产业实现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的跨越,“竹林+”新业态日新月异,造就了中国美丽乡村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2018年,安吉孝丰竹产业园被授予“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以此为依托,安吉加快推进示范园区二期规划建设步伐,并努力将孝丰镇打造成“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竹艺特色小镇,“两山”转换典范,引领竹产业趋向深度融合发展。02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1小企业难以带动大产业2018年,安吉县竹产业产值已达225亿元,占全国竹产业产值的近10%,但是低、小、散的产业局面普遍存在,最大的竹加工企业年产值也仅3亿元,导致竹产业加工行业仍处在相对粗放、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阶段。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做强做大比较困难,缺乏在全社会、在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行业品牌,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单一市场。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批规模化、集团化运营的企业集团带动竹产业实现破局。2.2产业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竹产业是富民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竹林的培育管理、竹林的采伐、竹笋的采挖、竹材加工等诸多环节仍然沿袭着人工劳动的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安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保生态要求高,企业管理规范,较好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这使得产业生产的各项成本增加。如安吉县从2010年起相继关停竹拉丝厂327家和焚烧锅炉,毛竹采伐日工资已升200~250元,企业环保设备投入、用工投入等运行成本急剧增加。与周边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相比竹产业优势减弱,尤其对初级加工企业影响更大,许多优秀企业都加快向其他地区转移并形成与省内企业竞争的态势。2.3行业效益下降明显,竹林可持续发展堪忧调研发现,近年来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安吉竹产品出口减少,内销也受到周边省份挤压,企业成本上升较快,用地趋紧,竞争力下降,导致毛竹价格下跌,再加上毛竹采伐工资连年上涨(如采伐成本2012年为5~12元/50kg,2017年上升至10~17元/50kg),竹农经营积极性下降。2018年安吉有超过8667hm2毛竹林被荒弃,特别是高海拔区域竹林日益衰败。调研中企业反映,由于竹子山地采伐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年轻人普遍不愿从事该项劳动,采伐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此外,由于林业经济“叫好不叫座”,竹林经营综合效益相对其他行业不高,广大竹农信心逐年下降、竹林可持续发展前景不佳。2.4行业缺乏创新,产品低级同质化严重竹加工行业普遍从家庭作坊式起步,既缺乏创新意识又缺乏创新能力。竹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研发成果很容易被业内企业仿制,专利保护困难、维权成本高,导致竹企业在研发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安吉竹工业虽然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但仍以生产竹凉席、竹地板为主,并长期沿用机制凉席、重组竹、水煮笋、土窑烧制等技术,生产工艺大同小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没有实质性突破,导致行业长期徘徊在过去发展的老路上,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仍然靠量多价低谋生存。03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安吉县实现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竹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继续按照“发展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发展思路,把二产加工业作为产业发展核心来打造,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竹三产融合一体发展,建设全链条竹产业体系。3.1巩固提升一产1)推动分类经营,去产能、调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和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高山、远山和生态区位重要的竹林(约占20%)采取以保护生态为主的方式逐步退出经营,政府给予相应财政补助;将部分立地、投入条件较好的竹林(约占50%)采用高效经营,启动FSC竹林认证,科学推进竹林立体经营;其余低山和立地条件较好的部分(约占30%)采用省力化笋竹两用林以及林下多种方式进行生态经营,扩大竹林资源有效供给。2)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在总结发展股权合作社经验基础上,深化培育种竹大户、职业农民、家庭林场等经营主体,提供坚实主体。以现代科技园区、示范区等为抓手,推动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农民将资本、资源、人力集合起来,组建家庭林场、合作社、工商业主等多种新型竹林经营主体,推进竹林规模化、组织化经营,实现竹林多模式、集约化、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不同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快改进公路、林道、灌溉等竹林区域生产作业环境,推广采伐、翻地等适用机械,改善竹区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支持科研院校与乡土专家合作,研究开发采伐、运输等装备技术和作业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帮助竹农提升竹业开发工业化水平。3.2二产提质增效1)坚持并改进市场化运营。一是通过市场倒逼、生态倒逼和竹产业示范园区等政策引导,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企业,选优扶强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分工协作等方式建立若干关联度高、协同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团。二是以县域品牌和知名品牌为基础,整合行业及地域品牌资源,建立完善统一管理体系,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和营销推广力度,不断增强品牌美誉度、知名度。三是充分调研、发掘消费需求,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层次,重点开发推广绿色有机食品、生物活性产品、工艺作品等,实现产品多元化。2)强化完善科技支撑。完善创新机制,整合利用政府、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不同优势,建立关于科技研发、成果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重点支持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培养引进高端人才,集中对一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设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加快竹产业环保生产方面的技术应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提高生产利用效率、提升产品科技含量。3)提供升级社会化服务。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解决竹产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继续完善“竹仓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竹加工中小企业转型提升,积极运用基金合作模式筹集社会资本对竹产业项目改造升级。二是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强组织协调帮助竹业企业统一申报,在本级政府层面优先考虑竹制产品。强化政府引导,鼓励美丽乡村(镇)等公共建设项目在设计环节充分考虑竹元素、在施工环节采用全竹装修或竹制材料,联合国际竹藤组织等单位助力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3.3三产融合发展竹产业具有典型的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特性,同时在中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竹文化和现代竹生态文旅产业。1)大力发展竹林康养及旅游。充分发挥本地竹林优良生态环境、绿色笋竹食品和竹文化历史底蕴的优势,有效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政府要加大竹三产项目开发的财政资金支持面和支持力度,深化发展围绕全县29个旅游景点的特色小镇、森林人家和森林人家特色村,推进竹林观光旅游向养生、度假、体验、康养转变,充分发挥竹产业富农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2)积极培育文创产业。在传承竹扇、竹灯、雕刻、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大对文创产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竹创意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