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诊疗_第1页
创伤急救诊疗_第2页
创伤急救诊疗_第3页
创伤急救诊疗_第4页
创伤急救诊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ergencytreatmentoftrauma

创伤急救(jíjiù)诊疗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第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总论Introduction

概念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致的、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zǔzhī)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第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1.按致伤原因分:锐器--刺伤、切割伤;钝器--挫伤、挤压伤

切线动力---擦伤、撕裂伤;切伤和砍伤;剌伤;火器伤;冲击伤;烧伤;冻伤;化学伤;放射伤

2.按损伤部位(bùwèi)分:颅脑损伤、胸部伤、腹部伤、脊柱、肢体伤等。

一、分类(fēnlèi):classification第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分类(fēnlèi):3.按损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震荡伤、关节(guānjié)脱位等;开放性损伤—擦伤、裂伤、剌伤等。4.与体腔是否相通而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5.按伤情分:轻伤、中度伤、重度伤。6.其他:法医学创伤评分法第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二、临床表现和特点(tèdiǎn):1、

疼痛2、

出血3、

肿胀4、

畸形5、

功能障碍6、

昏迷7、

生命(shēngmìng)征改变第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三、创伤的病理(bìnglǐ)改变1、应激反应体温、神经内分泌变化、代谢、免疫等变化2、创伤性炎症充血(chōngxuè)、水肿、渗出3、抗氧自由基损伤第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四、创伤(chuāngshāng)的修复过程1、

纤维蛋白充填2、

细胞(xìbāo)增生3、

组织塑形第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五、创伤(chuāngshāng)的主要并发症1、感染2、休克3、水、电解质、酸碱失衡(shīhénɡ)4、脂肪栓塞5、器官组织功能不全第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六、创伤(chuāngshāng)的愈合1、Ⅰ期愈合(原发愈合),以细胞(xìbāo)修复为主。2、Ⅱ期愈合(疤痕愈合),以纤维组织为主。

七、影响(yǐngxiǎng)愈合的因素1、感染2、异物存留3、血流障碍4、局部制动因素5、全身因素营养、免疫力下降、使用激素等第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创伤(chuāngshāng)的诊断1、病史(bìnɡshǐ)2、体查(全身、局部)3、实验室检查—诊断性穿刺(胸、腹、腰、心等)4、X片、CT、MRI、B超创伤(chuāngshāng)检查的注意事项:1、重点:不能因做检查而耽误抢救(如休克、大出血、窒息等)。2、检查:要简捷、准确,勿遗漏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3、注意:(1)隐蔽处,如肋骨骨折,肝、脾破裂,骨盆骨折并膀胱、尿道损伤(2)不出声的安静病人,如休克(xiūkè)、昏迷病人4、观察:诊断不清时应留观察,待诊处理。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创伤(chuāngshāng)的治疗Thetreatmentsoftranma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1、现场急救(jíjiù)pre-admissionmanagement

实施创伤(医疗)第一时间工程。a、心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PR)。b、出血----包扎止血。c、骨折----夹板固定、制动。

d、呼吸困难----头偏向一侧,托起下颌,口咽吸引,通气。e、开放性气胸----用纱布或布条等闭塞伤口,变开放为闭合。f、张力性气胸——胸穿排气、闭式引流g、内脏脱出——用纱布或布条等覆盖、包扎、固定。

一、急救(jíjiù)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2、现场救护(jiùhù)运送1)小汽车运送法2)人徒手搬运法3)双人搬运法4)多人搬运法5)担架搬运法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一般(yībān)创伤及急救(一)闭合性创伤一般常见闭合性创伤包括:挫伤、钝伤、扭伤、拉伤、脱臼等急救处理可依R.I.C.E.的原则进行1.休息(Rest)2.冰敷(Ice)3.包扎压迫(yāpò)(Compression)4.抬高伤肢(Elevation)5.严重者送医治疗※急救时禁忌事项:按摩、揉搓、推拿、热敷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二)开放性创伤常见的开放性创伤:擦伤、切割伤、撕裂伤、穿刺伤、剥离伤等

1.开放性创伤急救目的:控制严重(yánzhòng)出血预防或救护休克预防伤口感染送医治疗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2.开放性创伤急救(jíjiù)时一般注意事项(1)戴上手套保护自己。(2)评估及维持伤者生命征象(ABC紧急照顾)。(3)评估伤势。(4)控制出血。(5)预防及处理休克。(6)固定嵌入或刺入伤口的异物。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7)预防传染。(8)较深的伤口应由医师清洁处理。(9)凡疑似骨折或骨折伤者,以救护骨折的方法救护。(10)保留所有剥离的部分,与伤者一起送医。(11)安慰伤者予以心理支持,保持其镇静。(12)尽速送医,途中继续评估及维持(wéichí)伤患的生命征象。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2、院内抢救(qiǎngjiù)(急症科处理)见表急症科处理呼吸呼吸困难时,查明原因,有异物时,清除气道异物,上O2等。循环输液、输血、心电监护,必要时给强心剂、电除颤或药物除颤,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挤压,胸外按压等,休克时抗休克(药物、体位等)。头颈伤给氧、脱水剂治疗,必要时行颅骨牵引,颈部制动上颈托等。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院内抢救(qiǎngjiù)

急症科处理胸部伤气胸、血胸、穿剌、排气或闭式引流,连枷型肋骨骨折行胸壁固定或骨牵引,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或开胸手术。腹部伤腹腔内大出血或脏器损伤时开腹手术、胃肠减压。骨折复位(手法、手术)、固定、制动。出血止血药、包扎、手术、清创。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1、体位(posture)和局部制动(localbraking)原则为有利于呼吸和保持伤处静脉回流,如平位或头低足高位等。2、镇痛、镇静(注意勿乱用吗啡类药物)。3、防治(fángzhì)感染。4、防治休克。5、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6、清创、手术等。7、复位、固定、修复手术(适应于闭合伤)。8、功能锻炼、营养等。二、治疗(zhìliáo)treatments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技术急诊科医师需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1.胸前闭式引流术2.深静脉穿刺置管术3.气管(qìguǎn)插管术4.环甲膜穿刺及切开术5.气管切开术6.心包穿刺术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颅脑损伤(sǔnshāng)急救

(FirstAidofCraniumBraininjury)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头皮(tóupí)损伤一、头皮血肿(Scalphematoma)原因:碰伤、钝器伤分类:a.皮下血肿(subcutaneoushematoma) b.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hematoma) c.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hematoma)处理:1.血肿小,1-2周可自行吸收(xīshōu). 2.血肿大,加压包扎,4-6周吸收,必要时穿刺. 3.注意有无颅骨、脑组织损伤,可行CT、X片 4.注意有无凝血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行凝血机制检查。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二、头皮(tóupí)裂伤(scalplaceration)原因:锐器伤、钝器伤注意:①有无失血性休克 ②有无异物(yìwù)、骨折或骨折片、脑组 织、脑脊液外溢处理:①清创 ②抗炎、预防破伤风(TAT)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三、头皮(tóupí)撕脱伤(scalpavulsion)头皮撕脱伤:头皮大片撕脱,常可致疼痛或失血性休克。治疗: ①压迫止血(zhǐxuè)、包扎. ②防治休克、清创、抗炎、TAT等. ③缺损者可植皮. ④显微小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颅骨(lúgǔ)骨折颅骨(lúgǔ)骨折(skullfracture)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有脑损伤分类:部位: 颅盖骨折(fractureofskullvault) 颅底骨折(fractureofskullbase)形态: 线性骨折(linearfracture) 凹陷骨折(depressedfracture)与外界是否相通:开放性骨折(openfracture) 闭合性骨折(closedfracture)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颅骨(lúgǔ)骨折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脑损伤一、分类:按伤后脑组织与外界(wàijiè)相通与否而分: 1.开放性脑损伤(openbraininjury) 2.闭合性脑损伤(closedbraininjury)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二、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primarybraininury)(伤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1.脑震荡(cerebralconcussion)2.脑挫裂伤(cerebralcontusionandcaceration)3.原发性脑干伤(primarybrainsteminjury)4.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dxonalinjury)DAI5.下丘脑损伤(hypothalamusinjury)继发性脑损伤(secondarybraininjury)(伤后一定时间出现的脑受损病变)1.脑水肿(brainedema)2.颅内血肿(intracranialhematoma)

继发脑水肿。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脑震荡1.神志不清或昏迷(hūnmí)<30分钟2.逆行性遗忘3.神经系检查无异常4.CT正常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脑挫裂伤脑挫伤——指脑组织破坏轻,软脑膜完整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破裂, 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hūxiě)(SAH)脑挫裂伤——两者同时存在,不易区别病理:外观:皮层系损伤为点状出血,大者紫 红色片状改变镜检:伤灶中央为血块,四周为碎烂或 坏死皮层组织及星茫状出血。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xuèzhǒng)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颅内血肿(xuèzhǒng)外伤性颅内血肿(traumaticintracranialhematoma)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 硬脑膜(nǎomó)外血肿(epiduralhematoma)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 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hematoma)按血肿引起颅高压或脑疝症状的时间分为: 急性型:72小时内 亚急性型:3日-3周内 慢性型:3周以上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颅骨(lúgǔ)骨折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脑内血肿(xuèzhǒng)创伤性脑内血肿(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浅部血肿深部血肿CT:脑挫裂伤灶附近(浅部)或脑白质(báizhì)(深部)可见园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xuèzhǒng)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lhematoma)一、概念: 系指伤后首次CT未见血肿,而以后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血肿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二、临床特点: 1.伤后一段时间病情稳定 2.尔后意识障碍加重及颅高压(gāoyā)表现 3.CT,有助确诊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开放性脑损伤一、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1.开放处有脑组织、脑脊液外溢 2.CT可见骨折(gǔzhé)、异物、碎骨片等二、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1.火器伤特点 2.伤道 3.CT可了解伤道、部位、碎片、异物等 分布情况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枪击伤(jīshānɡ)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颅脑(lúnǎo)损伤的急诊处理一、病情评估、分类1.轻型(I级) ①询问病史,仔细检查 ②酌情X-片、CT检查 ③对症处理,必要时会诊 ④留观 ⑤向家属(jiāshǔ)交待病情 ⑥认真记录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颅脑损伤的急诊(jízhěn)处理2.中型(II级) ①同前,必要时住院 ②病情变化,随时CT检查或住院3.重型(III级) ①同前 ②处理高热、躁动、癫痫等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jìnzǎo)气管切开) ④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 ⑤脑疝时尽快脱水,急症手术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颅脑(lúnǎo)损伤的急诊处理二、高级生命支持A、目的:早期发现脑疝 判断疗效 及时更改治疗方法B、项目:1.意识(二种评估(pínɡɡū)法) a.传统方法与分级 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 b.GCS评分 满分15分,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为3分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 2.瞳孔 3.神经系体征 4.生命体征 5.其他C、特殊监测 1.CT 2.颅内监测(ICP)及心电监护 3.脑诱发电位 (BrainEvokedpolential,BEP)D、治疗1.脱水、利尿(lìniào)、降颅压2.必要时手术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胸部创伤伤情评估(pínɡɡū):胸痛、呼吸困难、呼吸运动异常(反常呼吸、纵隔摆动)、咯血、休克。急救护理: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应伤侧锁中线2肋间粗针头排气、加压包扎浮动胸壁、胸骨骨折过伸仰卧搬运、扩容抗休克、伤情未明禁食禁水。血气胸救护:胸穿、胸膜腔闭式引流、进行性血胸剖胸探查止血、凝固性血胸开胸清除血块。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护理连枷胸救护:迅速纠正反常呼吸:胸壁加压包扎固定、巾钳悬吊牵引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控制性机械通气(呼吸机内固定)适用于双侧反常呼吸伴严重肺挫伤、低氧血症、肺分流≥25%的病人。止痛:肋间神经阻滞、药物、硬膜外麻保持气道通畅:超声雾化、持续给氧限制(xiànzhì)输液量:≤1000ml/d,多用胶体心包填塞救护: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死亡主因抗休克、心包穿刺、紧急手术、术后监测及对症。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腹部(fùbù)创伤钝挫伤(Bluntabdominaltrauma:BAT)压迫或压碎撕裂减加速度穿刺伤(cìshānɡ)刀伤枪伤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特点:多脏器、多休克、多漏诊、多误诊、死亡20-30%伤情评估:受伤史、生命体征、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胃肠出血、实验室检查、腹穿、腹腔灌洗、X线、B超、CT、腹腔镜。急救护理:术前准备:维持呼吸循环、抗休克、半卧位、密观病情、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四禁”、抗生素。剖腹探查:适用于腹痛和腹膜(fùmó)刺激征进行性加重、凝内出血或穿孔、腹穿或灌洗阳性。原则是“先查出血,后探穿孔”,“先止血后修补,先重后轻”。术后护理:半卧位;观察生命体征、出血情况、肠蠕动;静脉输液;引流监护;镇静止痛;预防感染。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腹部外伤所产生之后果不外乎出血与穿孔。出血是由於腹内实质器官如脾脏肝脏,肠系膜撕裂所引起或由於大血管破裂而产生之大出血。通常出血对於腹膜之刺激较小,所产生的腹痛也不厉害(lìhɑi),但会使得腹部肿胀,由出血量之多少,: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腹内出血约可分为三类,1.病人很快出血而死:多為大血管破裂或脾肝脏破裂严重或整个断落。2.开始有休克,慢慢恢复内出血症状:多由於肝脾破裂后初期急速出血引起休克,再由於腹内组织和血块压住出血部份使血流减慢的缘故。3.外伤后24小时后才產生休克之症状:常见於实质器官破裂后,形成膜下血块而止血,24小时后由於外膜破裂而形成大出血,或由於腹内血管為肠系膜血管出血,由於出血量少,人体之代偿作用使得全身症状不明显(míngxiǎn),等到代偿作用无法代偿后再產生出血症状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时应当如下处理;

1.保持气道通畅,使呼吸正常。

2.肠管脱出(tuōchū)腹腔者一般不要送回,用1%盐水清除污物,用无菌或干净白布、手巾覆盖,以免加重感染,或用饭碗、盆扣住外露肠管,再进行保护性包扎如腹壁伤口过大,大部肠管脱出(tuōchū),双压迫肠系膜血管时,可清除污物后将肠送入腹腔,覆盖伤口包扎。

3.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心脏复苏同时进行。

4.速送医院救治。有条件时给氧、输血、输液。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骨关节损伤伤情评估:外伤史局部表现:一般(yībān)疼痛与压痛、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特有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弹性固定、骨端移位关节空虚、患肢长度异常。辅助检查:X线、CT伤情特点:伤情危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休克、截瘫、感染、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ARDS、缺血肌挛缩、创伤性关节炎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护理伤情观察:立即观察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及意识。观察伤部血运、感觉、肌力。现场救护(jiùhù):抢救生命:脱离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威胁生命的合并伤、抢救休克、昏迷头偏一侧。创口处理:加压包扎、止血带、开放骨折骨端外露应包盖伤口医院清创复位、抗生素、TAT。妥善固定:临时固定是急救重要措施。目的是止痛、避免加重损伤、便于运输。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护理伤员的转送:脊柱骨折正确的搬运是手托法、滚动法,颈椎骨折须固定牵引颈部。开放性骨关节伤清创术:术前准备:备血、抗生素、大出血者备止血带清创术:创缘切除、扩大创口、彻底切除异物和失活组织、反复止血、保护神经肌腱、冲洗创腔(脉冲)、一期或二期缝合(fénghé)。术后:患肢功能位或持续牵引。抗生素、早期活动、2-3周后功能锻炼。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护理骨折复位:手法复位、切开复位骨折固定及护理:外固定:小夹板固定:抬高患肢、观察血运石膏绷带(bēngdài)固定:未干石膏搬运用手掌不用手指、用软枕、通风或电烤促干、抬高患肢观察血运、保持清洁、防止褥疮、早期锻炼骨外支架固定内固定:螺丝钉、接骨钢板、髓内针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救(jíjiù)护理持续牵引及护理:有牵引和复位(fùwèi)的双重作用。用于不稳定骨折。牵引方法:皮牵引用于小儿、骨牵引用于成人。护理:卧硬板床、患肢置功能位、保持牵引有效注意皮牵水疱、骨牵针眼感染预防褥疮和呼吸、泌尿感染、预防血栓性静脉炎指导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讲解意义、制定计划、指导方法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sìzhī)创伤[急诊指征]1、各种原因所致急性四肢创伤,包括刺伤、擦伤、挫裂伤、贯通伤、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开放与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组织内异物等。2、超过72小时但伴有休克(xiūkè)或严重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的四肢创伤。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创伤现场(xiànchǎng)处理: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创伤现场(xiànchǎng)处理:A.正确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怀疑骨折原则上不复位,仅作包括上、下两个关节(超关节)的外固定。C.如果(rúguǒ)骨折处明显畸形,且有穿破皮肤或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宜稍加牵直,解除压迫后再固定。D.股骨下1/3骨折不宜牵直,以免加重神经血管损伤。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创伤(chuāngshāng)现场处理:E.当骨端已露出皮肤,伤口只需用(xūyònɡ)消毒敷料包扎并原位固定F.扎入体内的异物如钢筋、木杆、竹竿、匕首等应该包扎固定。绝对不能就地拔出以免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钢筋、木杆、竹竿超长部分可以截除以便于搬运。G.如合并休克应该按照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如伤处有活动性出血,应该先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然后详细询问受伤经过。H.怀疑有骨折者应该作X线检查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sìzhī)创伤X线检查a.一般正侧位,某些部位需要作特殊体位X线检查.b.手足需要加照斜位X线片,而且应该超过损伤部位一个关节。c.儿童骨折诊断困难时,需加摄健肢相应部位片对比d.注意有些裂隙骨折(如腕舟骨骨折)或嵌插骨折(如肱骨外科颈骨折).e.早期在X线片中不易看到骨折线或嵌插部位,待伤后2~3周,骨折断端部分(bùfen)吸收后才显露出来。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sìzhī)创伤治疗a.刺伤、擦伤、裂伤、贯通伤、组织异物需要(xūyào)清创缝合。b.清创包括清除异物和失去生机的组织。c.但长骨开放性骨折应该尽量保留骨组织。d.创口较深应该放置引流条。e.术后应该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四肢(sìzhī)创伤合并症或并发症a.骨盆骨折须注意有无直肠、膀胱、尿道损伤。b.锁骨骨折伤及锁骨下动脉等。c.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d.肌肉损害:表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e.长骨干骨折后脂肪栓塞:d.肱骨(gōnggǔ)中下段骨折、股骨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股神经损伤E.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脂肪栓塞:可造成肺、脑及皮肤的血管栓塞,出现以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皮下出血点为特点的危急(wēijí)综合征。伤后48~72小时为症状高峰期,宜在血气分析的严密测护下,采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骨筋膜(jīnmó)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征与骨筋膜室综合征同时存在能导致严重后果。处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死亡或终身残疾(cánjí)。

骨筋膜室综合征:发于四肢,局部肿胀+肢体远端缺血性改变。“5P”,即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瘫痪(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室时产生的疼痛(Pain)。处理:急诊行筋膜开窗术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是指人被石块土方压埋,尤其是肌肉丰满的肢体被压一小时以上(如大腿),而后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以肾功能衰竭为特点。处理: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常见骨折(gǔzhé)处理⑴锁骨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可不做特殊治疗,仅用三角(sānjiǎo)巾悬吊患肢3~6周即可活动。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横行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⑵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或合并神经损伤住院手术。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神经损伤住院手术治疗。屈曲型处理原则与伸直型同但手法复位方向相反。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常见骨折(gǔzhé)处理⑶尺桡骨双骨折(gǔzhé):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则住院手术。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在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或手法复位失败或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时住院手术。屈曲型(Smith’s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在复位后很不稳定时住院手术。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常见(chánɡjiàn)骨折处理⑷股骨颈骨折:无明显移位、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稳定骨折或年龄大,有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选择下肢(xiàzhī)皮肤牵引等非手术疗法。内收型和有移位的骨折根据年龄和手术条件、有无股骨头坏死采取住院手术复位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干骨折:对稳定、软组织条件差者采用牵引、手法复位等非手术疗法。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其他部位多处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采取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钉内固定等手术方法。⑸髌骨骨折:无移位的采用非手术疗法。分离移位超过0.5cm住院手术复位钢丝固定。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常见(chánɡjiàn)骨折处理⑹胫腓骨骨干骨折:骨折无移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横行或短斜形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定时X线检查。不稳定性骨折采用跟骨结节牵引,克服短缩畸形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避免过度牵引。手法复位失败、严重粉碎性骨折住院手术。⑺踝部骨折:先手法复位、若失败则住院手术复位。⑻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zhìliáo)。有条件时送外科监护室治疗(zhìliáo)。骨盆兜悬吊固定。第七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常见(chánɡjiàn)脱位处理⑴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三角巾悬吊固定⑵肘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与屈曲90°位,再用三角巾悬吊固定。⑶幼儿桡骨头半脱位:手法复位。⑷髋关节脱位:争取在24小时内全麻下复位,成功后皮肤牵引或穿丁子鞋2~3周。复杂脱位住院(zhùyuàn)手术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8、大血管断裂、屈指肌腱断裂及神经损伤急诊收住院治疗。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外伤性断肢(duànzhī)(指、趾)[急诊指征]1、肢(指、趾)完全断离:断离处无任何组织或仅有极少量不重要的损伤组织连接。2、肢(指、趾)大部断离:肢体远侧段严重缺血,组织大部分离断,不接通血管将引起肢体坏死。[处理程序]1、现场止血(zhǐxuè)、包扎、妥善保存断肢和迅速转送。2、常温下6~7小时、冷藏下12~24小时内急诊住院行再植手术。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脊柱(jǐzhù)创伤[急诊指征]1、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脊柱创伤,包括挫伤、贯通伤、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等。超过72小时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有脊髓压迫症状或随时可能造成脊髓损伤需要紧急手术探查者。2.可能伴有脊髓损伤症状:⑴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⑵运动与反射(fǎnsh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为软瘫,反射消失。脊髓损伤后如为硬瘫,则在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⑶大小便功能障碍:小便不能自解、尿潴留或失禁,大便秘结。⑷在高位(ɡāowèi)截瘫时肋间肌瘫痪,无自主呼吸;由于体表不能排汗,散热困难,常有高热。⑸营养改变:皮肤变粗糙,肌肉萎缩,骨隆起部位易发生褥疮。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处理程序]1、一般挫伤对症治疗。现场急救:⑴怀疑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a.搬运应该采用铲式担架(dānjià)或木板运送,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一侧。b.3个人用手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或2~3人采用滚动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c.运送中避免屈曲、后伸或旋转运动,以防增加脊髓损伤。d.扎入体内的异物如钢筋、木杆、竹竿、匕首等应该包扎固定。绝对不能就地拔出以免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钢筋、木杆、竹竿超长部分可以截除以便于搬运。

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⑵怀疑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a.现场急救搬运与上述相似。b.同时有一人在头侧持续牵引(qiānyǐn),直到头颈胸都固定在木板上并有颈垫支撑后方能松手。2、有其他严重多发伤,应该首先治疗危及生命的其他损伤。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3、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及脱位情况,诊断有困难时可作CT或MRI(磁共振)检查。4、对稳定型骨折,采取牵引复位固定(gùdìng)。5、对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脊髓损伤急诊住院手术治疗。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急性(jíxìng)腰扭伤[急诊指征]1、下腰部负重后或无明显诱因突起肌痉挛,有剧烈疼痛,活动困难,甚至不能翻身。有明显的局部压痛。2、腰椎X线照片排除(páichú)骨折。[处理程序]1、压痛区用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2、对症治疗或按摩治疗。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烧伤烧伤,含火焰(huǒyàn)烧伤、电、化学烧伤及开水、油等烫伤,诊断不难,重要的是要明确烧伤的轻重,而其轻重又取决于烧伤面积的大小和烧伤深度。二、烧伤深度的估计(gūjì):采用三度四分法I度(红斑):烧伤仅在表皮,其生发层健在完整。烧伤局部轻度红、肿、痛、热、不起水泡、表面干燥,3~5天后可愈合,不留疤痕。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浅Ⅱ度:烧伤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完好,但局部有水泡,红肿、剧痛,2周左右愈合(yùhé),如无感染不留疤痕,但有色素沉着。深Ⅱ度:烧伤达真皮深层,局部可有或无水泡,烧伤底部湿润苍白,感觉迟钝,3~4周后愈合,有疤痕,尤为关节部影响功能活动。深Ⅲ度(焦痂):烧伤皮肤全层,甚至达肌肉、骨骼,局部如皮革样,外观焦黄,炭化或灰白色,无痛感,无水泡,表面干燥,但痂下水肿,2~4周后焦痂自行分离,形成肉芽,需植皮方能愈合,关节部影响活动。第八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浅Ⅱ度烧伤(shāoshāng)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深Ⅲ度烧伤(shāoshāng)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深Ⅲ度烧伤(shāoshāng)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一、烧烫伤的急救1.立即脱离火源或热源,如脱去着火衣服,扑灭火焰,脱离热源,小面积烧伤可将伤肢浸入冷水中,以减疼痛和减轻损害。2.保持呼吸道通畅(tōngchàng),对头面部烧伤者,应注意有否呼吸道烧伤(又称吸入性烧伤),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要酌情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3.保护创面,烧伤创面可用清洁衣服、布条或三角巾等包扎,避免再污染。可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予防感染。4.预防休克,疼痛剧强者,可口服或肌注镇静止痛药,口渴者,可口服淡盐水,但不能喝白开水,以防体液稀释而发生低渗性脱水。大面积烧伤者(指成人在15%,小儿(xiǎoér)在10%以上,或Ⅲ度烧伤在5%以上),应快速静脉输注等渗盐水或平衡液1000~1500毫升及右旋糖酐,并要转送医院治疗。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二、化学烧伤(shāoshāng)的急救1.强酸、强硷烧伤:立即脱去沾有酸、硷的衣服或物品,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30分钟左右(zuǒyòu),使酸、硷稀释。特别应注意眼部与五官彻底冲洗,然后用1%醋酸中和硷,用2%~5%碳酸氢钠(苏打水)中和酸,不论是酸或是硷烧伤,清水冲洗创面是首要最简便的方法,但干石灰烧伤者应先除去石灰粉粒,然后用水冲洗,以防石灰遇水产热而加重损伤。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2.磷酸烧伤:首先用清水冲洗创面,然后用苏打水湿敷包扎(bāozā)创面,忌用油质敷料包伤口,以防磷在油中溶解而被创面吸收引起磷中毒。也不可暴露创面在外,防止磷遇空气继续燃烧不止,损伤组织。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电烧伤(shāoshāng)

人体遭受(zāoshòu)电击后引起的损伤,称为电烧伤或称电击伤。因电引起的烧伤分两类。一类是由电火花引起的烧伤,其性质和病理改变及处理同火焰烧伤;另一类是直接接触电源所致的电烧伤。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电烧伤(shāoshāng)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机体触电后,可因电流、电压及人体组织的电阻不同和接触电的时间长短等密切相关。如强电流、高电压触及(chùjí)人体低电阻的皮肤软组织,且时间又较长时,则损伤就大,伤势就严重。反之损伤则小,伤势就轻。损伤局部“入口”处邻近的血管易受损,出现血管进行性栓塞,常引起相关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和继发性血管破裂出血。烧伤局部外观,常为炭化或黄黑、焦化,开成裂口或洞眼,电流通过肢体时,可引起强烈挛宿,关节屈面形成电流短路,故在肘、膝、股等处出现“跳跃式”深度烧伤。第九十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电烧伤(shāoshāng)的诊治根据病史及表现,诊断不难,治疗主要是立即切断电源,轻者予以局部清创、抗炎等处理,重者常住院(zhùyuàn)补液、抗炎、清创、手术等处理。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电烧伤(shāoshāng)救治方法:现场急救(jíjiù)1、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拔离电源。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方法为每次捏住病人鼻子并同时给患者口中吹一口气,胸外按压5次,每分钟吹气16次左右,直至呼吸心跳恢复为止)。3、伤口处理:大量清水冲洗,湿敷,暂包盖即可。4、转送医院治疗。第九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第九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重度电烧伤(shāoshāng)的处理(一)1、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单位,肌注,皮试,皮试阳性者行脱敏疗法。2、清创。伤口切开减压,并彻底探查,切除坏死组织(zǔzhī)。外面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液冲洗,湿敷局部伤口暴露,防厌氧菌感染。3、心电图、血、尿常规检查,重者行心电监护。警惕电烧伤后心脏损害。第九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编辑课件重度电烧伤(shāoshāng)的处理(二)1、抗炎。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同时要用灭滴灵,0.2~0.6,每日3次,口服或100毫升静滴,每日2次,防厌氧菌感染。2、补液。烧伤患者要行液体复苏,且液体量要大于一般烧伤,并补充碳酸氢钠(tànsuānqīnɡnà)及适量甘露醇。3、手术。创造条件切痂植皮。4、监护。监测BP、P、R(血压、脉搏、呼吸等),防血管破裂出血休克等。第九十五页,共一百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