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COVID-19)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2,病毒可凭借这种受体,与同样含有这种酶的黏膜细胞完成受体结合,侵入细胞内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D.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2.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B.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C.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3.所谓“膜流”是指细胞中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属于“膜流”现象B.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4.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A.此项研究中,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低于10%B.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C.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田鼠,田鼠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下列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6.将某噬菌体的双链DNA温和加热使两条链分离,再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轻重两条链。用该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再提取mRNA,将提取的mRNA与该噬菌体分离的DNA单链混合并进行分子杂交实验,结果发现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温和加热的过程中只破坏了DNA分子内的氢键B.和DNA杂交的mRNA分子是从枯草杆菌细胞中获得的C.杂交分子中的mRNA与DNA链的嘌呤碱基相等D.此实验可证明mRNA是以噬菌体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乳铁蛋白是一种药用保健蛋白。下图表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的过程,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五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限制酶BamHⅠHaeⅢBclⅠSau3AⅠNot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1)要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质粒,若只允许使用一种限制酶,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_,酶能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___________(填“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起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____,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___________(填“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4)培养出早期胚胎后,科学家欲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则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将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8.(10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将其扩大培养后投入污染土壤中,可将土壤中的苯磺隆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选择性获得能降解苯磺隆的降解菌,可在被有机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含有_______、________及水和无机盐等的基本培养基上添加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_____方法统计活菌数目。(3)将筛选的苯磺隆降解菌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定殖于土壤中能提高降解效率,固定苯横隆降解菌的一般方法为包埋法,不使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4)研究人员从苯磺隆降解菌中分离出苯磺隆降解酶,分离该降解酶的常用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进行分离。9.(10分)某学习小组对一块弃耕小麦田做调查,发现田里的生物种类比较丰富:零星的小麦;杂草中有狗尾草、狼尾草、车前草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单子叶植物;还观察到有一些食草昆虫、青蛙、老鼠和蛇类等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弃耕前,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外,其它的流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可釆取的措施是:禁捕甚至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请简述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小麦和杂草等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树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主要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10.(10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表明,高浓度的NaCl溶液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阶段,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从而降低光合速率。(2)图中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更适合在NaCl溶液浓度较高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前不久,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然后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COVID-19病毒自身,A错误;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C、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C正确;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D错误。故选C。2、B【解析】

据图分析,抽取C系鼠的淋巴细胞,注射给A系鼠的胚胎,形成的子代A系鼠,被移植C系鼠的皮肤,未出现免疫排斥现象;而移植B系鼠的皮肤,会发生免疫排斥现象。【详解】A、子代A系鼠的效应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的皮肤,浆细胞不能裂解移植的皮肤细胞,A错误;B、子代A系鼠对C系鼠的皮肤没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说明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B正确;C、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C错误;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出现了C系鼠的淋巴细胞,但没有改变A系鼠的基因型,D错误。故选B。3、B【解析】

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核膜及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失水和吸水导致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和复原,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正确;B、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是通过核孔,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属于胞吐,发生了“膜流”现象,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发生了“膜流”现象,D正确。故选B。4、C【解析】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3、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7.50×108-7.15×108)÷7.50×108=4.6%,鼬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2.25×107-2.18×107)÷2.25×107=3.1%。【详解】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3%,A正确;B、根据种群密度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B正确;C、通过分析计算,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错误;D、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5、C【解析】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有许多技术是需要筛选和检测的,如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到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中,需要筛选重组子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表达。【详解】A、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A错误;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C、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C正确;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故选C。6、C【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该过程依靠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提取的mRNA与该噬菌体分离的DNA单链混合并进行分予杂交实验是利用了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原则,能与某条单链形成杂交分子则证明转录的模板即为这条单链。【详解】A、温和加热后,DNA两条链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只得到轻重两种链,说明在温和加热的过程中只破坏了DNA分子内的氢键,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中复制转录,因此,和DNA杂交的mRNA分子是从枯草杆菌细胞中获得的,B正确;C、杂交分子中mRNA链的嘌呤碱基之和与配对的DNA链中的嘧啶碱基之和相等,但两条链的嘌呤碱基一般不相等,C错误;D、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碱基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说明mRNA是以噬菌体的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Sau3AⅠ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氨苄青霉素用限制酶切割后破坏了Tetr基因,但不会破坏Ampr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都不能桑椹胚或囊胚【解析】

题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该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图中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③表示胚胎移植;④表示产生转基因牛;⑤表示从转基因牛中获取目的基因产物。【详解】(1)根据表中五种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可知,限制酶Sau3AI还可以切割限制酶BstⅠ和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因此要将人乳蛋白基因插入载体,在只允许用一种限制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的情况下,应选择限制酶Sau3AI。酶能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酶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据用限制酶Sau3AI切割后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可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3)根据表格中各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可知,若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起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都不能切开。(4)胚胎分割时,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其特点;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其应用,能根据图中和表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碳源氮源苯磺隆稀释涂布平板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电泳法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解析】

1、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配方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2、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者统计活菌数,后者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详解】(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农药苯磺隆的微生物菌种,可用含有有机农药苯磺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2)微生物的计数除了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3)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更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4)实验室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电泳法和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掌握分离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掌握酶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知识答题。9、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次生演替阳光【解析】

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漫长经历的时间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生态系统中各级生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最高营养级生物除外)。【详解】(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第一营养级,其同化量中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另一部分用于小麦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一部分以残枝落叶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剩下的就是未利用的能量,据此可知小麦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外,其它的流向就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采用禁捕甚至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这样做的目的使更多的能量流向了生产者小麦,也就是说通过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2)当小麦和杂草等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小麦和杂草与食草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因此,这一现象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据此可知若干年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树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的实质是不同种群间优势地位的取代过程,这主要显示出优势植被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演替的种类以及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光反应CO2吸收量降低总光合速率消耗的CO2量包括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和植物线粒体提供的CO2,单位时间内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可代表呼吸速率,所以单位时间从外界吸收的CO2量代表净光合速率乙受NaCl溶液的影响,乙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终高于甲,则乙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甲【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降低至一定水平保持稳定,且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多,即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更大,积累有机物更多。【详解】(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是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同时合成ATP,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若高浓度的NaCl溶液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则直接抑制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CO2吸收量降低降低,从而降低光合速率。(2)因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总光合消耗的CO2量包括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和植物通过呼吸在线粒体内产生的CO2,所以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3)据图分析,更适合在NaCl溶液浓度较高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是乙,因为受NaCl溶液的影响,乙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终高于甲,即乙的净光合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