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最可爱的人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最可爱的人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最可爱的人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最可爱的人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最可爱的人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1.中国为什么要援助(出兵)朝鲜?2.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时间、总指挥、战况)和结果。3.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简述他们的主要事迹?4.在这场战争中哪些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为什么?第一篇章决策篇中国为什么要援助(出兵)朝鲜?开动脑筋友好邻邦

二战结束后,朝鲜以北纬38度线为界被划分为两个部分。1948年,在美苏授意下,南北相继建立政权,都承认一个朝鲜,一方要“北进统一”,一方要“解放祖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仅用3天,人民军就攻陷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图为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美国迅速做出反应,悍然派兵入侵干涉朝鲜的内部事务。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港登陆。1950年10月19日,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情景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金日成在给毛泽东的信中用了6个感叹号,急迫之情可见一斑。)

你认为中国当时能不出兵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为何要出兵朝鲜?(原因)

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2、美国悍然入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3、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4、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第二篇章出征篇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请你做历史课堂的小主人:

(1)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提炼出关于抗美援朝过程中的有效信息!

(2)请两位同学当小老师,对同学的阅读进行提问。(认真设计问题吆!)1、起止时间:2、总司令、作战部队:3、战况:4、著名战役:5、结果:抗美援朝战争概况

1950年10月--

1953年7月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上甘岭战役美国失败,中朝人民取得了胜利。第三篇章胜利篇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在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这场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3).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第四篇章英雄篇

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排长孙占元;

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

通信英雄牛宝才,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

.....

像他们这样的英雄事迹在这些志愿军中还有很多很多!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动脑筋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杨利伟

抗洪战士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洪流,他们怀揣群众的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崇高的职业。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刘翔中国女排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新时代畅所欲言:

学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