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第一节共价键的形成一、化学键的类型二、共价键的形成(一)价键理论(VB法)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1.理论要点:(1)两个原子相互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2)电子配对时放出能量越多,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3)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概率越大,所形成共价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4)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后形成杂化轨道后成键。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2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成键数=成单电子数(2)方向性:沿原子轨道最大重叠方向进行3.共价键的类型:键:头碰头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分布的。键:肩并肩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通过一个键轴的平面具有镜面反对称性。π键特点:轨道重叠程度小,成键电子能量较高,易活动,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配位键是由一个原子提供电子对为两个原子共用而形成的共价键。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键:头碰头方式重叠Cl:3s23p5
3px1
3py23pz2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键:肩并肩方式重叠p-p键N:2s22p32px1
2py12pz1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的概念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称杂化。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基本要点:①成键时,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相互混合,重新组成新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②杂化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会改变,轨道有更强的方向性和更强的成键能力。③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④不同的杂化方式导致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由此决定了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不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杂化轨道的类型sp3
等性杂化:
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杂化,产生三个等同的sp3杂化轨道,sp3杂化轨道间夹角109º28’,呈四面体结构。如甲烷的形成。C:2s22p22s12p3
四个sp3杂化轨道,形成四个σ键。
sp3杂化轨道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sp2等性杂化:
一个s轨道和二个p轨道杂化,产生三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间夹角120º,呈平面三角形。如乙烯形成,C:2s12p3
三个sp2杂化轨道(三个σ键)和一个p轨道(一个π键)。见书:p15,图2-6和2-7sp等性杂化sp2杂化轨道乙烯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sp杂化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二个等同的
sp杂化轨道sp-sp轨道间夹角180°,呈直线型。如乙炔的C:2s12p3
两个sp杂化轨道成两个σ键,两个p轨道成两个π键。见书:p16,图2-9和2-10sp杂化轨道乙炔分子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有机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也常以杂化轨道而成键。如O,形成两个单键时,为不等性sp3杂化,形成双键时,以sp2轨道成键。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二)分子轨道理论(MO法)
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表示,称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的求解很困难,一般用近似解法——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即认为由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相互接近、相互作用,重新组合成整体分子轨道。组合时:轨道数目不变,原子轨道数目等于分子轨道数目。轨道能量改变:低于、高于、等于两原子轨道能量(所有分子轨道能量代数和与所有原子轨道能量代数和相等)。
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1
2
()
*=1-2*=1+21
2*(*)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必备条件:能量相近、电子云最大重叠、对称性相同。如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时,氢原子的1s轨道与氯原子的3p轨道能量相近,而且只能与3px以波相相同时的组合才能形成最大重叠的组合,成为有效的共价键,与其他轨道的组合由于重叠程度过小无意义,与3px波相相反时的组合形成的是反键轨道,能量高,不利于分子的稳定。
分子轨道理论,电子离域。常见原子轨道组合有: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s-s组合s-px组合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px-px组合py-py组合pz-pz组合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注意:这里不能对s、px、py、pz绝对化,如C的sp3杂化轨道与H的s轨道的组合相当于s-px组合。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一、共价键的极性与极化性(一)极性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由于原子电负性的不同,正负电荷重心不再重合,电负性大的一端显负电,电负性小的一端显正电。即在键的两端出现了正极和负极,这样的共价键具有极性,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相同原子形成共价键电荷均匀分布,是非极性键。键矩定义为:μ=q×d(D)键的极性大小主要由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决定。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第二节共价键的属性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分子的极性:可用偶极矩表示,等于各化学键键矩的向量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二)极化性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共价键极性发生变化的能力。或者说极化性是指共价键对外电场的感受能力。如成键原子的电负性越小、半径越大,极化性越强。键的可极化性对分子的反应性能起重要影响。如:极性:C-F>C-Cl>C-Br>C-I极化性:C-F<C-Cl<C-Br<C-I化学键的活泼性:C-F<C-Cl<C-Br<C-I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三、键能形成共价键过程中体系释放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过程中体系吸收的能量。多原子分子中,相同的化学键键能相等。σ键的键能大于π键。二、键长
成键原子的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nm。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C-H键键能=415kJ/mol
键能用于反映共价键的强度,键能愈大则键愈稳定。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四、键角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它反映了分子的空间形象。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五、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的类型1.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成键原子或基团。
易发生自由基反应自由基,不稳定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2.异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完全为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所有,形成正、负离子。受到亲电试剂进攻,发生亲电反应受到亲核试剂进攻,发生亲核反应另外,还有周环反应历程,是一种协同反应历程,本课程不作介绍。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一、分子间作用力1.范德瓦尔斯力:主要有偶极-偶极作用(取向力)和色散力。结论:①分子量相同的分子,极性越大,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强;②极性相近的分子,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③当极性和分子量都相同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第三节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影响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第三节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影响2.氢键效应与氢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具有较小原子半径、电负性强(N、O、F)时,两原子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电负性强的原子,使氢原子形成近乎裸露的质子。此时的氢原子周围存在较小原子半径、电负性强、有未共用电子对的特点(N、O、F)的原子时,该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很大,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吸引力,这种静电吸引力称为氢键。表示为X—H----Y。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常见的具有氢键的无机物有HF、H2O、NH3、无机含氧酸,常的具有氢键的有机物有:羧酸、醇、胺、蛋白质、糖等。因为这些分子中含有H-F、H-O、H-N键。要注意醛、酮分子间不含氢键,因为其中氢氧不直接相连。氢键的强弱与X、Y的电负性以及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X、Y的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形成的氢键越强。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氢键可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如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氢键的能量约为15~30kJ/mol,远小于一般化学键的键能,和范德瓦尔斯力的数量级相同。氢键的能量与元素的电负性及原子半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氢键越强。(二)氢键的特性1.氢键的饱和性一个X-H只能和一个Y相键合。2.氢键的方向性所形成的氢键尽可能与X-H键在同一直线上。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三)对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1.对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量相近的化合物比较,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要高于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如醇、羧酸等比相应分子量的醛、酮、烃的熔、沸点高。2.对溶解度的影响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将有利于溶质分子的溶解。如苯酚比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一、基本理论
某些分子、离子或自由基不能用某个单一的经典结构式来解释其某种性质时,我们同时用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式来共同表达其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共振。如在甲酸根离子中两个C-O键的键长均为126pm,介于单双键之间,可用下式表示。
这些组合结构叫共振杂化体,每个参与杂化的结构叫共振结构式。注意避免这样几种错误说法:两个结构式交替存在;两个结构式同时存在。正确的理解应是:两种结构均不存在,只是真实结构介于二者之间。第四节共振论
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要点:1.共振杂化体是单一物质,可用以表达分子的真实结构,但它既不是几个共振结构式的混合物,也不是几种结构互变的平衡体系。2.共振结构式不具客观真实性,是近似的或假想的。单独哪一个共振结构式都不能完满地表述分子性质,但每一个都有一定的意义,与真实的结构存在内在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反映物质的特征。3.共振结构式可用以说明分子或离子等中间体的稳定程度或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位置。书写共振结构式时,其数目有一定的任意性,结构相似的物质,共振式数目越多,结构越稳定。4.共振结构参与杂化的比重是不同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共振结构式参与程度越大,对共振杂化的贡献越大。一般书写时,写出贡献大的几个结构式即可。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二、书写共振结构式遵循的原则1.各结构式间只是电子排列不同,原子核相对位置不变。2.参与共振的所有原子共平面,都具有p轨道,如π键、自由基、离子、共轭体系。3.键角须保持恒定。4.成对电子数和未成对电子数必须相同。5.每个共振结构式都必须符合价键理论,各原子的价数不能越出常规。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三、非等性共振结构共振结构参与杂化的比重是不同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的的共振结构式在共振杂化体中占较大的分量,贡献越大,越趋近于真实结构。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如:苯的共振结构式为哪些结构式的能量较低?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四、等性共振结构能量相同的结构称为等性共振结构,如: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五、共振论与分子性质的关系1.说明分子的稳定性2.估计反应性能如硝基苯亲电取代发生在硝基的间位,可通过不同取代部位所得中间体的稳定性分析来判断。3.确定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从而解释其性质,如羧酸的酸性比醇强。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第五节决定共价键中电子分布的因素一、诱导效应
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使整个分子的电子云沿着碳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现象,叫诱导效应“I”。用“→”表示电子移动方向。诱导效应沿碳链减弱很快,一般到第三个原子后,可忽略不计。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诱导效应的影响和强度以碳氢化合物中的氢为标准。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强的基团称吸电子基,其诱导效应为负效应,用“-I”表示;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弱的基团称斥电子基,其诱导效应为正效应,用“+I”表示。常见基团的诱导效应次序: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酸性比较:亲核加成反应快慢-I效应+I效应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诱导效应还可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静态诱导效应:未发生反应时分子中诱导效应的存在情况,由分子本身的成键原子和结构特征决定,是分子的固有性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动态诱导效应:在反应的瞬间,分子受外界电场(如试剂)的影响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状态暂时改变的效应。如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二、场效应分子中相互作用的两部分,通过空间传递电子所产生的诱导效应。在下例中如无场效应,则酸性应为邻位大于对位,但该例却是对位的酸性较大。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三、共轭效应
由于共轭体系的存在,发生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电子平均化的效应。如1,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C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中三个C-C键,六个C-H键,在同一平面上,键角约120°。此外每个C尚有一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这些p轨道侧面交盖形成π-π共轭体系。------静态共轭效应1,3–丁二烯的结构示意图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两个原子间,而是在四个C原子间--电子平均化。这种结构必然会导致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物理常数看典型的C-C和C=C键长应为154pm和134pm,而1,3-丁二烯分子中分别为146pm、136pm,两键均介于一般的单、双键之间。还会导致内能降低(稳定性增强)等性质。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在共轭体系中,如果取代基为-NO2、-CN、-CHO、-COOH、-COR等时,将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称为吸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如在共轭体系中,如果取代基为-NH2、-NHR、-OH、-OR、-Cl、-Br等时,将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升高,称为斥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特点:正负电荷交替出现;不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动态共轭效应如1,3-丁二烯与HBr发生反应时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轭体系的类型(一)π-π共轭体系:单键和重键交替排列的体系。1,3-丁二烯丙烯醛苯(二)p-π共轭体系:p轨道与重键间隔单键的结构体系。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烯丙基正离子的p,π–共轭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轭效应可以解释有机分子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旅游区二手房交易合同模板
- 民生粮油购销合同范例
- 开发商房产合同模板
- 居间公司合同模板
- 城市绿化带非开挖顶管施工协议
- 正规培训合同范例
- 室内消防安装合同模板
- 保健品厂建设施工合同
- 正规建筑劳务合同范例
- 德阳房屋预售合同模板
- 2024年新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六三制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实验室经费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数字商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申报表
- 泸州老窖“浓香文酿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中(判断题)
- 经营异常授权委托书范本
- 工程投入的劳动力、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 机械原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理工大学
-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走进故宫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