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实录】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课堂实录】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一、导语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宋唐庚《子西文录》:尝过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闳(hóng)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岳阳楼的名篇,但是唐庚认为杜甫的诗更好,那它到底好在哪里?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杜甫的《登岳阳楼》。二、初读诗歌,把握大意,初掌感情注意:①、读准字音②、把握重点字词,进而理解诗歌内容③、初步感知诗歌感情基调1、找一个同学试着读一遍诗歌,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的字音是否准确。2、全班齐读。3、提问重点字词。坼、戎马补充:乾坤:天地凭轩:倚着楼窗4、在把握字词的基础上,请同学讲述诗歌大意。5、同学们,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翻译,你觉得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伤。三、感觉很准,下面我们进入文本,二读诗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读诗要首先读题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诗的题目。谁登?(杜甫)登哪里?(岳阳楼)可见这是一首登高诗。2、下面看首联。齐读首联。回答。①看到这两句,同学们首先会关注哪几个词?上岳阳楼(照应题目)②作者登楼时的状态如何?(老、病、孤)3、①登上岳阳楼后,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请同学翻译③这两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一个怎能样的意境?出示ppt〔意境:(意象)+描述画面+意境(两个形容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置身诗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假设你站在岳阳楼上观看洞庭湖水,感觉一下,洞庭水哗地一下裂开吴楚两地,天地日月星辰都浮在洞庭水之上,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想一下,用哪两个词能形容你想象的这幅画面。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象是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水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壮阔大的气势。(答案)这两句景物描写意境大气磅礴,那么蕴含的情感是否也是昂扬向上呢?我们在首联中分析过诗人登楼时又老又病又孤独,面对如此壮阔之景,他会像曹操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或者像苏轼那样“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的,不会,他后文抒发的是悲凉之情。可见,这句景物描写意境是阔大的,情感是悲凉的,那么这种手法是“反衬”,反衬了作者悲凉孤独之感。作者写这首诗时五十七岁,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诗人备感孤单凄凉。4、齐读诗歌后四句。回答①作者为何涕泗流。(忧国伤己)②用了何种抒情手法?(直抒胸臆)5、小结通过我们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直抒胸臆等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忧国伤己的情怀。6、齐读诗歌7、个人带情感朗读诗歌。(稍作朗读指导)四、三读诗歌,有样学样,字词赏析1、炼字答题思路①、解释字的含义,简单描绘句子的含义。②、手法③、结构(总括全文,过渡,照应,铺垫等)④、表达效果a写出了修饰对象……的特点b意境c人物情感2、问:请赏析“吴楚东南坼”中的“坼”字。小组讨论答:①、坼是分裂的意思,有种力量感.②、诗人下得相当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阔区域冲开、分裂,东为吴,南为楚。③、写出了洞庭水的磅礴气势。五、四读诗歌,对比鉴赏,得知高下1、唐庚《子西文录》说:“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诗题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2)“八月”二句: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3)云梦泽:洞庭湖。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4)“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5)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2、小组讨论:杜诗与孟诗在意境与情感上哪首诗更好?六、小结《登岳阳楼》是古今登览诗作的千古绝唱。此诗颔联写洞庭湖水势,可谓“包吴楚而浸乾坤”比之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魄更大。《金玉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虽然孟、杜二诗都为写岳阳楼的大手笔,但它们也并非全无优劣和不能分出伯仲,《瀛奎律髓汇评》引无名氏评语说:“中四句与孟工力悉敌,而颈联尤老,起语豁。孟只身世之感,而此抱家国无穷之悲,事境犹大云。“抱家国无穷之悲”,“事境犹大”,这就是杜甫的不可企及之处。杜甫的登览诗正是以其能由普通的写景而推衍到国计民生这一点,而造成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即使李白、韩愈于此也稍逊一筹。《登岳阳楼》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普通班的学生。他们刚进入高中半年,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训练。对诗歌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知之甚少。并且现代的学生对古文以及古诗兴趣不大,不愿读诗歌,更不愿意去理解与欣赏诗歌。学生在读懂诗歌内容方面尚且较困难,更何况还要进行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等方面的分析。所以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及在诗歌方面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时,有浅入深,先读懂内容,再理解情感,最后涉及到诗歌的意境、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打算采取四读的办法。一读内容,二读意境,三读炼字,四读比较,让学生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不知不觉得感受到这首诗的美好。在技巧点拨方面,考虑到学生们是高一新生,就将方法直接亮给学生,降低难度,让他们有章可循。《登岳阳楼》效果分析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热烈地讨论问题,踊跃地回答问题。在这节课堂上,通过四读诗歌,学生们掌握了《登岳阳楼》的字音、字义、诗歌大意,甚至能够熟读成诵。学习了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这幅汹涌壮阔的画面魅力,了解了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作者内心忧国伤己的凄凉的情怀。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同学们巩固了意境题的答题方法,同时也初步学习了如何炼字。对学生们以后的诗歌学习及鉴赏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最后,同学们在比较之中又再次感受到了杜甫高于一般诗人的才气以及他爱国诗人的情怀。当然,本课也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我觉得主要是朗诵的指导没有到位。可能是由于我在朗诵方面能力不足,使学生们只在内心感受到《登岳阳楼》的魅力,却没有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将其表达出来,这也是我这节课的主要遗憾。《登岳阳楼》教材分析《登岳阳楼》选自人教版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课时为一课时。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所以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就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中的景物描写“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让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感受到洞庭湖水的雄壮阔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此大气磅礴的洞庭水,既可体现杜甫的博大胸怀,同时也使作者感受到自己的孤单与凄凉。学生们在吟诵之中,不知不觉就被其雄壮阔大的意境和作者忧国伤己的情怀所打动。评测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3分)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⑵戎马关山北()⑶凭轩涕泗流()2、默写句子。(2分)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4、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3分)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的一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软”或者“涌”字的妙处。参考答案:1.⑴分裂⑵代指战争⑶靠着窗户2.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⑵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C4、“软”字运用通感手法,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雪后东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登岳阳楼》课后反思《登岳阳楼》这节课,在总体上我还比较满意。当然这节课也暴露了我自身的一些不足。优点之处,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1、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由浅入深设置了四个层次,层层深入,由字词至内容,由内容至意境、情感,由情感至炼字,由炼字至比较鉴赏。2、从始至终贯彻朗读,采取自读、齐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在朗读中了解内容,理解情感,把握手法,欣赏意境。不足之处是课堂上,学生的自主研究程度不够。老师上课讲的多了一些,引导还是不够。没有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希望以后积极改进。此外,朗诵的指导没有到位。可能是由于我在朗诵方面能力不足,使学生们只在内心感受到《登岳阳楼》的魅力,却没有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将其表达出来,这也是我这节课的另一个遗憾。《登岳阳楼》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诗歌和选修诗歌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1.对鉴赏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登岳阳楼》选自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意境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设置了以下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熟知内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2、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炼字的答题技巧。一首好的诗歌当然离不开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容易熟知内容,把握情感,所以我的第一个学习目标首先就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