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礼记·祭统》载:“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载:“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载:“县官……故春亲耕以劝农。”据此推知A.祭祀传统贯穿封建社会始终B.历代君主实行重农抑商C.国家重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D.农本理念影响政府行为2.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3.表1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在明代()表1(→表示使臣出使方向)

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明代以前2088824681424共计1343年年平均次数0.130.650.0030.050.010.02明代161129916372270共计277年年平均次数0.64.60.060.130.080.25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4.今天所称的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明新旧区分应该是()A.同治中兴B.清末新政C.夷务运动D.同光新政5.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6.表2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表2第一节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第二节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第三节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第四节建立银行,发行货币第五节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第六节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A.实施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的繁荣B.得到了多种政治势力援助C.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7.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先逐步实行临时包工,即在某一件农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标准完成。1953年实行季节包工制;1954年根据前两年包工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把全年每亩地的各项工作分别规定统一的标准,再按各生产组劳力、技术等情况,将全社土地分配给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这些举措意在()A.开启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的序幕B.促进农业高级合作社迅猛发展C.扩大农民个体生产经营自主权D.改变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8.20世纪60年代初,在“浙江省城镇人口回乡下乡安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对被精简人员回乡后的粮油供应问题、在返乡途中及回乡后有关经费的开支、各类用品的调配、回乡后的工作安排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些工作A.为有序调整经济提供了保障B.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C.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劳动力D.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9.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的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0.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契约理念的萌发B.世俗权力的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11.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受当地雨水稀少、缺乏木材资源的制约,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这里的“人们”指的是()A.古西亚人B.古埃及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12.有学者指出,为了保护跨国贸易的经济活动,欧洲中世纪的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和负责处理商务纠纷,这些都就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这种现象有利于()A.国际贸易不断发展B.民族国家意识逐步觉醒C.王权实力大大加强D.政府行政职能持续转变13.16世纪,世界上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在伦敦成立;17世纪,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建立。这些现象反映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荷兰已成为商业殖民帝国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的主要手段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14.“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新航路开辟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5.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组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来看A.文艺复兴运动注重感性的表达B.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反对一切法律C.文艺复兴运动形成全社会浪潮D.文艺复兴对个人主义的过分推崇16.杰克逊总统(1828—1836年在任)的拥护者、纽约州参议员威廉·马西曾说:“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由此可知,威廉·马西()A.强调官员选拔公平公正B.倾向于政党分肥制度C.要求建立廉洁高效政府D.反对美国的文官制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大题,共52分。)17.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材料二18—19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18—19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18.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与调整反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潮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法体系不断经历着艰难嬗变和逐步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通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三个单元编排和主要内容的初稿。现在要新增一课“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内容是“4—15世纪非洲出现的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用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的玛雅、印加文明,在12—16世纪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农业兴盛,培育了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城市和交通建设比较完善”。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世纪)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第1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第2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国情况)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15—16世纪)第1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第2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类第一次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建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哪一单元作为第几课比较适合并阐述理由。(要求:明确说明新增一课作为第几单元的第几课;结合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等方面综合阐述理由;观点正确,论述有据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一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反之,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三则记载是天子或官员的“亲耕”劝农行为,据此推知政府受农本理念的影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A项中的“贯穿……始终”、B项中的“历代”表述错误,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技术,故排除C项。2.【答案】C【解析】理学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佛、道的修行方式是为了现实的家国需要,这就意味着理学具有了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故选C项;由题干中的“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可知,理学并未将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吸收过来,而是强调要为现实服务,排除A项;儒学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阶段是三国到五代,与题干中的理学所处的宋代这一时间段不符,排除B项;理学借鉴的是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和修行体系,并未整合进其价值取向,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明朝之前朝鲜、日本向中国出使使臣次数较多,明朝时期朝鲜、日本向中国出使使臣的数量仍然占重要地位,说明自汉朝到明朝时期,东亚国家向中国出使使臣的次数远多于中国向东亚国家出使使臣的次数,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到明朝时期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吸引了周边国家出使中国,中国同东亚国家确立“封贡体系”,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传统的国际秩序,而中国由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成为东亚国际秩序的核心,故选A项;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治国思想,在维护中国秩序安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选项中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古代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和中国确立了传统的“封贡体系”,历史上日本和朝鲜也都曾派使臣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等,仿照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而政治一体化是指两个或多个政治单位为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联系,组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而中国、日本、朝鲜都是独立的国家,未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同日本和朝鲜确立了“封贡体系”,朝鲜、日本接受中国的册封,而中国则以天朝上国自居,故平等友好交往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明新旧区”中的“时代概念”和“新旧区分”说明洋务运动做的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可以称作同光新政,故选D项;同治中兴指同治年间的拯救清政府的事件,具体指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等称作“中兴名臣”,排除A项;清末新政则在辛丑条约之后,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项;夷务运动则是对洋务运动的贬低,无法体现其应有的历史意义,排除C项。5.【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政治设想经历了从欧美的政党政治向苏俄以党治国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于现实政治的受挫,故A项正确;孙中山依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阶级属性不变,故排除B、C两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故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抗日根据地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双减双交政策”,即允许封建经济的存在、“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即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故选D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现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促进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题干内容所述诸多措施是共产党为粉粹日本对经济的封锁,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策略,并不是说多种政治势力支持这种做法,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多数抗日根据地创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短期包工制,先逐步实行临时包工,即在某一件农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标准完成。1953年实行季节包工制;1954年根据前两年包工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把全年每亩地的各项工作分别规定统一的标准,再按各生产组劳力、技术等情况,将全社土地分配给各生产组完成全年任务”可知,自1952年开始在农村合作社推行包工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解决农业合作社在50年代时生产管理中的混乱,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即改变旧有农业生产体制,故选D项;全国土地改革到1952年基本在全解放区的众多农村取得成就而不是序幕,排除A项;农业高级合作社的建立是1955年左右在原有初级合作社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的,排除B项;据材料“在某一件农事活动上,定出每亩地所需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将全社土地分给各生产组按此标准完成”可知,包工制是指在农业合作社内将基本生产生活固定给成员按标准进行完成,并没有扩大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排除C项。8.A材料所述是调整国民经济时对精简的城镇职工的回乡做出的安排,根据材料可知,安排相对比较周密,这为国民经济的调整顺利、平稳进行提供了保障,故A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所述城镇人口回乡下乡在当时对充实农业劳动力和工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社会流动性无关,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对非洲提供经援贷款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这符合国际经济新秩序平等互利的诉求和方向,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选D项;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指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中非在地理位置上不相邻,排除A项;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会致力于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材料只强调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技术合作,排除B项;“均衡”说法错误,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材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表明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正确;A项萌发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世俗权力相对弱小,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11.【答案】A【解析】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所以当地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故选A项;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不符合题干中的“缺乏木材资源”这一条件,排除B项;古希腊住宅多用木、石、砖为主要材料,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古罗马住宅多用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发展为混凝土为主要建材,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欧洲中世纪的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和负责处理商务纠纷,这些都就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可知为了保护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赋予了国王相应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王权,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国王在跨国贸易中的权力,无法体现国家贸易发展的具体情况,排除A项;中世纪的欧洲,王权的增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排除C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地进行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16世纪,世界上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在伦敦成立;17世纪,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可知16、17世纪,荷兰、英国出现了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交易所,这些都属于新的商业形式,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故选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A项;材料中还有英国,并不是只有荷兰,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成为殖民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14.【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人们相信进步、具有世界主义观念、强调怀疑批判精神、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主张吻合,D正确;A.B.C均与材料思想主张不符。排除。15.【答案】D【解析】由材料“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组成的堤岸全部冲倒”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人文主义的发展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忽视了道德和行为规范,故选D项;材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的批判,而非强调文艺复兴注重感性表达的特点,排除A项;“反对一切法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文艺复兴推动社会上层思想解放,并未形成全社会的浪潮,排除C项。16.【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治上……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可知,威廉·马西认为竞争获胜的政党,要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即倾向于政党分肥制度,故选B项;“战利品属于胜利者所有”指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与公平公正无关,排除A项;廉洁指的是勤俭节约和不贪图享乐,高效指的是办事要讲究效率,不要拖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7题【答案】(24分)(1)影响:成为了工业化重要的动力来源;促进建筑业快速发展;推动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催生新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革命;改变社会生活。(任答4点给8分)变化:出现了垄断组织。(2分)评价:便于资本家获取高额利润,同时阻碍了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4分)(2)主要表现: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亦可);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答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和出现垄断组织,也给分)。(4分)不合理之处:坚持“欧洲中心论”,其观点具有片面性;(2分)理由:在欧洲工业化过程中,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欧洲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奴役和控制基础上的。(4分)18.【答案】(14分)(1)主要特征: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等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等。(6分)(2)新变化:国际法主体增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国际法的适用范围(领域和内容)扩大;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国际法理念和原则更加多元。(4分)原因: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旧的国际法体系和理念存在问题。(4分)19.【答案】(12分)评分标准:明确观点(2分)明确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第几单元第几课。(若没有阐述理由,则不得评分)运用材料和知识(4分)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有效。理由阐述(6分)①从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三方面予以阐述。②观点正确,论述有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示例一作为第一单元第2课。从历史分期年代上看,“古代非洲和美洲”都属于世界古代史的分期范畴。从新增一课的内容上看,主要讲述了非洲历史上出现的一系列早期国家,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玛雅和印加文明,都是人类文明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印第安文明独立发展并达到较高程度。从历史联系上看,第一单元第1课的主题之一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多元特点,但第1课主要讲述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6世纪四大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把“古代非洲和美洲”安排在第2课中,既可以从时间上承接上一课,还可以进一步强调人类文明产生的多元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揭示人类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以及影响文明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从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来看,把新增的“古代非洲和美洲”作为第一单元第2课比较适合。示例二将“古代非洲和美洲”放入第二单元第3课。初稿的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叙述了5—15世纪的历史,空间范围涉及欧洲和亚洲,每一课具体介绍了西欧、俄罗斯、阿拉伯帝国、印度、日本等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新增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时间段是4—16世纪,与第二单元的历史时段基本吻合。内容介绍的是非洲、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也符合第二单元的内容。将“古代非洲和美洲”放入第二单元第3课,整个第二单元就可以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区域,更全面地呈现中古时期的世界历史,体现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对人类历史发展都作出了独特贡献,也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