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_第1页
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_第2页
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_第3页
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_第4页
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泉州市第一医院谢思欣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典型改变心电图各波段的产生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302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01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典型改变心电图各波段的产生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302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01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A.前提: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细胞外Na+浓度高,细胞内K+浓度高;②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对其它离子通透性很小。B.机制: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0期:去极化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4期:静息期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去极化期:-90mV–+30mV2)阈电位:-70mV3)时间:约1ms4)产生机制:Na+内流,形成快钠内向电流

0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快速复极初期:+30mV–0mV2)时间:约10ms3)形成机制:心肌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下降,加上快钠通道关闭,钠离子停止内流。同时膜外钾离子快速外流,造成膜内外电位差,与0期构成锋电位。1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平台期:0mv左右2)时间:约100-150ms3)Ca2+通道、K+通道开放;Ca2+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2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2)产生机制:钙离子通道失活,钙离子停止内流,此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恢复并增高,钾离子迅速外流,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完成复极化过程。3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静息期:膜电位基本稳定在静息电位。2)形成机制:通过钠-钾泵和钙-钠离子交换作用,将内流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排出膜外,将外流的钾离子转运入膜内,使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水平,从而保持心肌细胞正常的兴奋性。

4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典型改变心电图各波段的产生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302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01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动作电位心电图细胞内细胞外单个细胞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体表两电极间电位差电位幅度大(可>100mV)幅度小(数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平面心电向量环第二次投影立体心电向量环第一次投影瞬时综合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心肌细胞极化电偶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ActionPotentialsEndoEpiEpiSubendo(Mcells)J心外膜心外膜心内膜心内膜下动作电位与心电图静息电位:-90mV,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动作电位:“0”相除极,“1、2、3”相复极心房:除极产生P波心室:“0、1”相产生QRS波心室:“2”相产生ST段心室:“3”相产生T波心室:“4”相钠泵活动产生U波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脏自律传导系统与正常激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正常心电图的形成P波:反映心房的激动,0.06~0.11s。P-R间期: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0.12~0.20s。QRS波群:反映心室的激动,0.07~0.11s。ST段:从QRS终末到T波起点的间期,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T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改变。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反映心室除级开始到复级结束的时间。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典型改变心电图各波段的产生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302心电图各波段及临床意义01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P波在aVR导联倒置,在Ⅰ、Ⅱ、aVF、V4-V6直立,这是窦性P波的标志,V1导联的P波可呈双向。

P波的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aVF导联倒置,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异常,提示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P波:前2/3为右房除极,后2/3为左房除极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P-R间期

: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延长见于心房、房室传导阻滞缩短见于:心室预激、儿童、孕妇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PR段: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

心房除极结束后激动经房室交界区传导至心室的时间P波时间与P-R段的比值为1.0~1.6,大于1.6见于左心房扩大等;P-R段压低不超过0.08mV,抬高不超过0.05mV,超过考虑心房梗死、心包炎等;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为0.06~0.11s;R波振幅:肢体导联<2.0mV,胸导联<2.5mV;Q波振幅: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限<0.04s;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QRS波的3种‘变态’行为1.宽大畸形常见于:起源异常:室性心律;室内差异性传导: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非特异性室内阻滞;部分心肌预先激动:心室预激‘△’波、旁路前传;部分心肌延迟除极:心室晚电位、Epsilon波等。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2.异常Q波、等位性Q波Q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引起异常Q波常见原因:1)急性心梗引起心肌坏死或电静止;2)陈旧性心梗或心肌病出现心肌纤维化;3)心室肥大及心脏转位;4)心室预激、束支阻滞引起的电活动顺序异常;QRS波的3种‘变态’行为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3.振幅变化高电压:生理性见于胸壁较薄的健康人;病理性见于电生理异常(心室预激、束支阻滞)、心室肥厚等;低电压:生理性见于过度肥胖者;病理性常见于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淀粉样变、心包积液,肺气肿、气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QRS波的3种‘变态’行为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J点:代表着心室除极结束及复极开始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的连接点称之为J点取自英文单词Join(连接)的第一个字母;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毫米,大多大等电位线上;J点从基线向上偏移幅度≥0.1mV、时程≥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称之为J波,又称为Osborn波。正常J波的形成J波外膜内膜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ST段下斜型抬高遗传性包括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获得性包括缺血性J波和低温性J波。Brugada波J波综合征区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二类: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ST段:

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向下偏移。基点:QRS起点;测量点:J点后60-80ms正常人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上不应超过0.5mm(即0.05mv)S-T段抬高

V1-3导联不超过0.3mv,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常见ST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变异型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包炎、室壁瘤、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Bur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LQT-S3、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等。常见ST段压低的病因:冠心病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高血压心肌劳损、心肌炎、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甲亢、甲减、心脏瓣膜病变、药物因素(洋地黄类、抗抑郁药等)。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T波:代表晚期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改变

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5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Ⅲ、avL、avF、V1-3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但若V1导联直立,其他胸导联就不应倒置。振幅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胸前导联中,T波较高,V2~V4导联可高达1.5mv。ActionPotentialsEndoEpiEpiSubendo(Mcells)心外膜心外膜心内膜心内膜下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原发性T波改变

T波低平、倒置,T波高尖,T波双峰,T波电交替;2.继发性T波改变3.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T波记忆)4.正常T波变异T波改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Q-T间期从QRS波群开始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正常Q-T的值为0.32-0.44s;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QTc=QT/√RR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U波:

代表心室后继电位,产生机制尚未清楚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其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V3、V4导联最明显。U波明显增高常见低血钾、脑血管意外等;U波倒置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导联电极安置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㈡正常心电图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脏自律传导系统与正常激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正常心电图的形成P波:反映心房的激动,0.06~0.10s。P-R间期: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0.12~0.20s。QRS波群:反映心室的激动,0.06~0.10s。ST段: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T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改变。QT间期:心室除级开始到复级结束的时间。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㈡正常心电图㈢心房、心室肥大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心房肥大leftatrialhypertrophy

P波增宽,时间≥0.11sec;常伴有显著的切迹,两峰间距>0.04sec:V1P波多呈双向,(2)>(1)。常见于二尖瓣病变,称为“二尖瓣型P波”。R.A.L.A.R.A.L.A.ⅡV1

1241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心房肥大P波增宽,时间≥0.12s;P波双峰(二尖瓣型P);两峰间距≥0.04s;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右心房肥大rightatrialhypertrophy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其电压≥0.25mV,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心病。R.A.L.A.R.A.L.A.ⅡV1

43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右心房肥大II导联

P波高尖(肺型P);肢体导联P波振幅≥0.25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心室肥大

SV1+RV5>3.5mV(女),4.0mV(男);Rv5或Rv6>2.5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1)左室高电压表现:

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

>3.5mV(女性)46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右心室肥大V1导联R/S比>1.0;V5或V6

导联R/S比≤1.0;aVR导联R/q或R/S比≥1;RV1+SV5>1.05mV;RaVR>0.5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右心室肥大(1)右心室高电压表现: ①V1(或V3R)导 联R/S≥1 ②RV1+SV5>

1.05mVV1

V2V3V4

V5V6淘花/百度专用48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双侧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hypertrophy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现正常的心电图,或仅表现为左心室肥大的图形而掩盖右室肥大的存在。可出现:1.大致正常心电图2.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3.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V1

V2V3V4

V5V649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右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㈡正常心电图㈢心房、心室肥大㈣心律失常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脏自律传导系统与正常激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律失常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和速度异常等任一项异常。按发生原理:冲动发生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快速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冲动形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2.异位心律失常(房性、交界性、室性):主动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窦性心律:II、III、avF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PR>0.12s。

心率>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

R-R间期的差值大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 多见于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阻滞剂作用时。Ⅱ56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次/min。 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ⅠⅡⅢ57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窦性心律不齐sinusarrhythmia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sec。 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Ⅱ58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窦性停搏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心电图特征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2.窦性静止或窦房阻滞。3.慢-快综合征。4.可出现房室传导障碍。3.0sec60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房性期前收缩

(prematureatrialcontraction,PAC)P`P`PPP1280ms760msECG:

1.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0.12sec;

3.代偿间歇不完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房室交界性心律:QRS为室上性,无或有逆行P波,P波在QRS之前,PR<0.10s;P波位于QRS之后R-P<0.20s。

40~60次/分——交界性逸搏心律;

70~130次/分——加速的交界性心律;

150~220次/分——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P波在QRS之前,P‘-R<0.12s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室性心律:宽大畸形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继发ST-T改变。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0~200次/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60~100次/分室性逸搏:20~40次/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频发室性早搏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频发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逸搏及逸搏心律定义:当窦房结或其他高位起搏点的自律性降低或丧失或传导阻滞时,异位起搏点的激动则由于窦性起搏点或其他高位起搏点频率抑制作用的解除而得以成熟,并按其固有频率被动地发放有效激动。发生1-2次称为逸搏连续3次或3次以上称为逸搏心律逸搏与逸搏心律可使机体免受心脏停止过久所造成的伤害,具有生理性保护作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房性心动过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尖端扭转性室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f”波,

“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间隔绝对不等,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房颤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频率在250-350bpm

AV传导比例不定。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房扑动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室扑和室颤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律失常按发生原理:冲动发生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传导中断三度:传导完全中断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Ⅰ°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0.20sec.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Ⅱ°房室传导阻滞Ⅱ°-Ⅰ型(文氏型):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RR间期进行性缩短长RR间期<2倍正常RR间期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二度Ⅰ型AVB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Ⅱ°-Ⅱ型(莫氏型):

PR间期固定,直至P波脱漏。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二度I型和II型比较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Ⅲ°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典型表现:

1、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频率(60bpm)>QRS频率,PP间隔与RR间隔各自规则

2、QRS波群宽大畸形,倒置T波,为室性逸搏心律

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电轴右偏;(2)QRS≥0.12sec;(3)V1、V2导联rsR’型(M型);(4)Ⅰ、V5、V6导联S宽而有顿挫;(5)V1、V2导联ST-T改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QRS≥0.12sec;I、V5、V6

导联R波宽而有顿挫;V1导联呈QS或rS型;ST-T改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1)心电轴明显左偏达-30°~-90°,超过-45°者诊断价值更大;(2)QRS波在II、III、aVF导联呈rS型,SIII>SII,I、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无明显增宽。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H):(1)临床上没有右室肥大而心电轴明显右偏达90°~120°。以超过110°为可靠;(2)QRS波在aVL导联呈rS型,aVF导联呈qR型,III导联R波特别高;(3)QRS时限正常或稍增宽,增加量<0.02s。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预激综合征

WPWsyndrome

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9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预激综合征临床心电图特征

·PR短<0.12s·QRS宽,有δ波,PJ<0.27s

·继发ST-T改变

·临床阵发心动过速

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㈡正常心电图㈢心房、心室肥大㈣心律失常㈤心肌梗死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梗死的ECG动态演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1)早期(超急性期):几小时,心电图:以损伤为主,T波振幅升高,ST段抬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2)急性期:数小时~数日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坏死性Q波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3)亚急性期:数周~3个月心电图:T波由倒置逐渐恢复;ST段已在基线;坏死性Q波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4)陈旧期:3个月以上心电图:病理性Q波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前壁心梗V1V2V3V4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梗死的定位

localiza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前间隔梗死:V1-V3出现坏死型Q波V1

V2V3淘花/百度专用109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0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心肌梗死的定位

localiza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下壁梗死:Ⅱ、Ⅲ、aVF出现坏死型Q波ⅡⅢaVF淘花/百度专用110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2模式

1+1模式缺血性胸痛病史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改变+下列4项中的1项心电图动态演变1.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标记物的动态变化2.新出现病理性Q波3.新的ST段改变或者LBBB4.影像学证实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障碍5.尸检或者冠脉照影证实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㈠心电图及其导联㈡正常心电图㈢心房、心室肥大㈣心律失常㈤心肌梗死㈥ST-T改变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ST段:轻微的向上飘起与T波相连。V1~V3可正常地抬高0.3mV余导联一般抬高不超过0.1mVST段可略有压低,但不能达到0.05mV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10分T波:一般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V4~V6、Ⅰ、Ⅱ导联直立V1~V3可以倒置,其深度一般不超过0.25mV正常T波振幅应>同导联1/10R。本文档共132页;当前第115页;编辑于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