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铁路轨道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铁路轨道一、名词解释1.三角坑2.固定轴距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4.道床系数5.轨道爬行6.轨底坡7.胀轨跑道8.道岔号码9.道床厚度10.查照间隔11.欠超高12.过超高13.轨距14.锁定轨温15.横向水平力系数16.有害空间17.伸缩附加力18.挠曲附加力19.前后高低二、判断正误1.常用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顺坡呈直线型。(F)2.道岔的有害空间是指辙叉咽喉至理论尖端的距离。(T)3.在钢轨侧边工作边涂油将减小钢轨磨耗而增大车辆脱轨安全性。(F)4.轨道曲线方向整正时某点的拨量与该点的正矢无关。(F)5.钢轨头部的容许磨耗量是由钢轨的强度及构造条件确定。(T)6.我国铁路按线路等级划分轨道类型。(F)7.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如果偏向外侧,说明轨底坡过小。(T)8.轨距加宽是以车辆的斜接通过条件进行确定的。(T)9.我国南方一般土质路基地区轨道采用双层碎石道床。(F)10.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查找间隔D1只容许有正误差,护轨作用边至翼轨作用边的查找间隔D2只容许有负误差。(T)11.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要求道床纵向阻力小于扣件阻力。(T)12.计算钢轨的动挠度时仅考虑速度、偏载的影响。(T)13.轨距是指左右两股钢轨头部中心之间的距离。(F)14.与线路曲线地段不同,,小号码道岔的导曲线不设外轨超高度。(T)15.为加宽小半径曲线的轨距,一般是保持内轨不动,将外轨向曲线外侧移动。(F)16.无缝线路长钢轨固定区温度应力仅与温差有关,而与钢轨长度无关。(T)17.轮轨间的摩擦越小,脱轨安全性越高。(T)18.轨底坡一般用1:n表示,n表示,n越小表示钢轨倾斜程度越大。(T)19.由于机车固定轴距比车辆的固定轴距大,因此我国干线铁路曲线轨距加宽标准是根据机车条件确定的。(F)20.提高道岔侧向容许过岔速度的根本措施是加大道岔号码。(T)21.轨距的测量部位是钢轨内侧轨顶下16mm处。(T)22.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值是1:20。(F)应该是1:4023.我国正线铁路轨道采用的道床边坡为1:1.5。(F)1:1.7524.计算轨枕动压力的公式是:。(F)其中:,——轨枕动静压力——速度系数——偏载系数——横向水平力系数25.我国道岔号码是指辙叉角的余切值。(T)26.道岔号码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T)27.常用缓和曲线上一点的曲率与该点至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距离成正比。(T)28.我国轨道强度检算中,检算钢轨、轨枕和道床应力时采用同一基础弹性系数。(F)29.对同一等级的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枕时的基础反力比采用木枕时的大。(f)30.桥上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时,应使中小桥位于长钢轨的固定区。(T)31.凡实际缩短量与总缩短量的差值小于所用缩短轨缩短量的半数时,就必须在该处布置39.无缝线路固定区应力与钢轨长度的关系是。40.某无缝线路长轨端伸缩量为,则距轨端半个伸缩区长度处的伸缩量为。41.根据多年观测,最高轨温要比当地的最高气温高℃。42.小桥上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和等附加力的作用。43.普通单开道岔号码越大,其辙叉角越。44.道岔的有害空间指的距离。45.我国道岔号数主要有6、7、,,和24号等。46.确定查照间隔,目的是保证和。47.道岔养护中的三密贴是指、和。48.第一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第二次修正计划正矢的目的是。49.我国把铁路设备的修理分为,,和三类。50.铁路线路经常维修一般由负责完成。四、选择题1.我国直线轨道的轨底坡标准是(C)A.1/20B.1/30C.1/40D.1/60我国常用缓和曲线的方程是(a)A.放射螺旋线B.三次抛物线C.五次曲线D.七次曲线我国轨道爬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c)A.钢轨接头的冲击B.轨道方向不良C.轨道波浪型挠曲D.列车制动我国正线铁路采用的道床边坡为(B)A.1:1.5B.1:1.75C.1:2.0D.1:2.25某无缝线路长轨端伸缩量为s,则距轨端半个伸缩区长度处的伸缩量为(B)A.s/2B.s/4C.s/3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我国道岔号码是指(C)A.转辙角的余切B.转辙角的正切C.辙叉角的余切D.辙叉角的正切轨距的测量部位是在轨顶下(c)处A.10mmB.15mmC.16mmD.18mm我国曲线轨距加宽最大值是(c)A.5mmB.10mmC.15mmD.20mm五、简答题1.分别简述直线和曲线轨道形位有哪些?2.预留轨缝的原则是什么?3.提高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铁路工务日常养护中如何测量曲线的方向?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哪些指标?5.如何设置曲线轨距加宽及外轨超高度?6.轨距加宽的计算原则和检算原则是什么?7.常用缓和曲线应满足那些线型条件?评估理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三个指标是什么?用轨距S,尖轨根端支距,外轨导曲线半径Rw,转辙角β,辙叉角α写出导曲线后插直线长K的计算公式。判断曲线圆顺性采用那三个指标?进行曲线方向整正时应满足那些条件?为什么要设置曲线外轨超高?超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限制欠超高和最大外轨超高?准静态法计算轨道竖向动力响应时引入了哪几个系数?分别叙述其各自的定义。普通单开道岔导曲线与区间曲线在几何形位方面有何区别?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因素有利?哪些因素不利?通常说轨道结构有三大薄弱环节,请问是哪几个部分?并结合提速分别提出改善措施。轨道结构静力计算可采用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写出确定微分方程通解中待定常数的边界条件。工务日常养护维修中采用绳正法整正曲线方向,拨量计算中可能要对计划正矢进行两次修正,修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圆曲线与直线之间插入一段缓和曲线?无缝线路长钢轨固定区的温度应力式表达了哪三层含义?谈你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提速和重载的认识.务必联系理论或现场实际.(提示可以从多方面谈,如形式,必要性,对轨道的影响,工务如何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采取什么改革措施适应这一新形势)六、计算题1.某铁路曲线的半径为600米,观测的通过的列车加权平均速度为72千米/小时,旅客列车的最高行车速度为90千米/小时,货物列车的最低行车速度为50千米/小时.(1)计算该曲线应设置多大的外轨高度并检算欠超高和过超高(2)按现行规程,最大的欠超高允许为90毫米,该曲线允许最高行车速度为多少?2.某无缝线路长钢轨长度为1000M,钢轨为60KG/M,在规定区中部设置了两对爬行观测桩,两对爬行观测桩间距为100.观测知实际爬行值为2.4MM(伸长).原设计锁定轨温为23℃3.已知某干线半径R=400m,实测资料表明通过该曲线的旅客列车最高速度为70km/h,若所有列车的加权平均速度为45km/h,试计算该曲线应设置的外轨超高和欠超高。4.某无缝线路RJ=392kN,E=2.1*1011Pa,F=65.8cm2,11.8*10-6/℃,P=8.5kN/m.假定轨温单向变化至最高轨温Tmax=62℃时,测得长钢轨端部位移为2mm,试求锁定轨温并画出最高轨温时的温度力图。5.已知钢轨弯距计算式为:,挠度计算式为:,式中:k为钢轨基础弹性系数EI为钢轨刚度P为车轮荷载试分析木枕线路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枕时,对钢轨最大应力及最大枕上反力的影响。6.某曲线由常用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组成。缓和曲线长l0,圆曲线长ly,半径为R,轨头中心距为S1。写出第一缓和曲线中点、圆曲线中点及第二缓和曲线中点的内轨缩短量计算式。7.某段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其伸缩区、固定区以及缓冲区的轨道类型相同。已知最高轨温时长轨端的伸长量为8mm,缓冲轨的长度(每根)为伸缩区长度的一半。为了保证最高轨温时长钢轨和缓冲轨之间的轨缝不顶严,铺轨时至少预留多大轨缝?8.证明常用缓和曲线上各点(不含起始点)的计划正矢与其距点(ZH或HZ)的距离成正比。9.某线路钢轨基础弹性系数为k,轨枕间距,钢轨基础与钢轨的刚比系数为。按照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进行轨道受力的静力计算时,已经解得在单个集中荷载P作用下挠度如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系数的边界条件是什么?(2)求最大轨枕反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三角坑: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里,首先是左股钢轨比右股钢轨高,接着是右轨比左轨高,所形成的水平不平顺。2.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中心间的水平距离。3.钢轨基础弹性系数:要使钢轨均匀下沉单位长度所必须施力于钢轨单位长度上的力。4.道床系数:要使道床顶面产生单位下沉必须在道床顶面施加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5.轨道爬行:由于钢轨相对于轨枕、轨排相对于道床的阻力不足而发生的轨道纵向位移叫轨道爬行。6.轨底坡:钢轨底边相对轨枕顶面的倾斜度。7.胀轨跑道:在温度力不太大时,随着温度力,k的增大,轨道首先在薄弱地段发生变形随着温度力的增大,变形也增大;当温度力达到临界值时,此时稍有外界干扰或温度稍有升高,轨道发生很大变形而导致轨道破坏,这一过程称为胀轨跑道8.道岔号码:辙叉角的余切。9.道床厚度: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内轨中轴枕底下道床处于压实状态时的厚度。10.查照间隔:护轨作用边至心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1(1391~1394mm);护轨作用边至翼归轨作用边的距离叫查照间隔D2(1346~1348mm)。11.欠超高:当实际行车速度大于平均速度时,要完全克服掉离心力,在实设超高的基础上还欠缺的那部分超高,叫欠超高。12.过超高:平均速度对应的超高与实际运营的最低速度所对应的超高差。13.轨距: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14.锁定轨温:无缝线路钢轨被完全锁定时的轨温,此时钢轨内部的温度力为零。所以锁定轨温又叫零应力轨温。15.横向水平力系数:钢轨底部外缘弯曲应力与中心应力的比值。16.有害空间: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之间的距离。17.伸缩附加力:因温度变化梁伸缩引起的相互作用力。18.挠曲附加力:因列车荷载梁的挠曲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19.前后高低: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称为前后高低。二、判断正误1.F2.T3.F4.F5.T6.F7.T8.T9.F10.T11.T12.T13.F14.T15.F16.T17.T18.T19.F20.T21.T22.F23.F24.F25.T26.T27.T28.F29.F30.T31.F32.F33.F34.F35.F36.T37.T三、填空题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道岔、防爬设备运营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75,60,50,43接头联结零件和中间联结零件轨距、水平、方向、前后高低和轨低坡相对悬空60kg/m内轨中轴线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顶面绳正法1/40钢轨磨耗和疲劳伤损道床厚度、道床顶宽和道床边坡坡度小01435、16150自由内接通过、楔接通过侧磨、头部压溃和波磨确保接头对齐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钢轨底边相对轨枕顶面安全性直线、行车安全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掉道和行车平稳性条件: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外轮的升高(或降低)速度不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150、125温度升高时,钢轨不顶严和温度降低时,轨缝不超过构造轨缝速度系数、偏载系数和横向水平力系数动弯应力和温度应力准静态钢轨基础弹性模量连续弹性基础梁理论和连续弹性点支承梁理论不均匀系数313.91mm缓冲区、伸缩区和固定区、轨道框架刚度、道床横向阻力、温度力和原始不平顺(弯曲)接头阻力、扣件阻力、道床纵向阻力长钢轨的温度伸缩变形受到完全约束弹性原始弯曲和塑性原始弯曲无关20伸缩力,挠曲力和断轨力小43.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叉心44.9、12、18和2445.具有最大宽度的轮对通过辙叉时,一侧轮缘受护轨的引导,而另一侧轮缘不冲击叉心或滚入另一线和具有最小宽度的轮对通过时不被卡住46.基本轨底边与滑床板挡肩密贴、基本轨轨颚与外轨撑密贴和基本轨轨撑与滑床板挡肩密贴47.保证曲线终点拨量为零、保证某些控制点的拨量为零或仅作少量拨动48.钢轨状态检测、轨枕状态检测和道床状态检测49.工务段四、选择题1.C2.A3.C4.B5.B6.C7.C8.C五、简答题1.答题要点:直线:轨距、水平、轨向、前后高低、轨底坡;曲线:除此之外,还有轨距加宽、外轨超高、缓和曲线。2.答题要点:保证轨温升高时轨缝不顶严,轨温下降时螺栓不受力。3.答题要点:增大导曲线半径,采用大号码道岔,采用对称道岔,改善道岔平面设计,减小车轮对道岔各部分位置的冲角等。4.答题要点:采用绳正法。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如下三个指标:缓和曲线各点正矢与计划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5.答题要点:加宽轨距,是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轨距的距离不变;设置外轨超高,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前者是保持内轨标高不变而只抬高外轨,后者是内外轨分别各降低和抬高超高值一半。6.答题要点:计算原则是车辆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检算原则是机车以正常强制内接通过曲线。7.答题要点:项目缓和曲线起点缓和曲线终点起点至终点间的变化纵坐标y偏角φ曲率k000y0φ0均连续变化外轨超高顺坡:直线型8.答题要点:动能损失、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的增量。9.答题要点:。10.答题要点:评价曲线圆顺性采用如下三个指标:缓和曲线各点正矢与计划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保证曲线整正前后两端的切线方向不变,保证曲线整正前后始终点位置不变,保证曲线上某些控制点的拨量为零。11.答题要点:设置曲线外轨超高是为了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超高与各次列车的平均速度和曲线半径有关。欠超高引起内外轨不均匀磨耗并影响旅客的舒适度,此外,过大的未被平衡超高度还可能导致列车倾覆,因此必须限制欠超高;低速列车行驶于超高很大的轨道时,存在倾覆的危险性,故必须限制最大外轨超高。12.答题要点:1)速度系数:动载增量与静轮载之比;2)偏载系数:偏载增量与静轮载之比;3)横向水平力系数:钢轨底部外缘弯曲应力与中心应力的比值.13.答题要点:普通单开道岔导曲线一般不设置轨底坡、外轨超高、缓和曲线;而区间曲线要设置轨底坡、外轨超高、缓和曲线。14.答题要点:有利因素:道床横向阻力、轨道框架刚度;不利因素:温度压力、轨道原始弯曲。15.答题要点:钢轨接头、曲线轨道、道岔;针对钢轨接头,应采用无缝线路以消除钢轨接头;针对曲线轨道,应增大曲线半径;针对道岔,应采用增大导曲线半径,采用大号码道岔,采用对称道岔,改善道岔平面设计,减小车轮对道岔各部分位置的冲角等措施。16.答题要点:当时,;当时,;当时,。17.答题要点:第一次修正的目的是保证曲线终点拨量为零;第二次修正的目的是使某些控制点的拨量尽量地减小或为零。18.答题要点:行驶于曲线轨道的机车车辆会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