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绪论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绪论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绪论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绪论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二、社会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四、为什么学习社会心理学?五、怎样学习社会心理学?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一些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一、权威效应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阿希实验: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二、从众心理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人有时候为什么违背自己的内心而去附和别人,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决定?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小到买一件商品,大到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被别人左右,在被别人的观点和态度影响,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了一系列的实验表明,人的从众心理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希望通过跟别人观点一致而被喜欢,被接纳,另一个就是希望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自己是对的,既然大家都这样,那这样就应该是对的,所以我要放弃我原来的错的而选择对的,所以,就自然而然造成了从众现象。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晕轮效应。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晕轮效应的作用。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四、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五、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所谓“维特效应”指的是两百年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个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六、维特效应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七、逆反心理

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老师或是家长“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2.培养自己的想象力。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八、破窗效应所谓“破窗效应”(BreakPaneLaw),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九、林格曼效应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十、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

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由于人们对父母反对等恋爱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更牢固。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可能分开。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

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1.1895年印第安纳大学的N.Triplett(特里普利特)教授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助长现象实验,该实验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1897年Triplett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他的工作也因此成为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指向灯。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社会助长现象实验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2.社会心理学的真正建立是在1908年,标志是两本社会心理学书的出版:一本是麦孤独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一本是罗斯撰写的《社会心理学》。其中麦孤独的书以个体为研究重点,用本能论的观点解释人类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本能决定着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倾向。罗斯与麦孤独不同,从人际过程,如模仿和暗示来理解社会影响对人类行为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1.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Baron(1995):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三)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倾向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二、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2.个性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3.人类文化学与社会心理学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1.社会心理发展2.社会认知3.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社会影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四、为什么学习社会心理学?1、认识自己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代心理学的框架中,自我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特别伴随着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2、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又规律可循的。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方的性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是从情境出发,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社会心理学非常强调从第二个方面去认识他人,主流的社会心理学家曾经把这一规律看做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外人和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本文档共41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日\20点20分3、认识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形态常常决定着个人的行为选择。心理学家在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