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_第1页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_第2页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_第3页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_第4页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摘要】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当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单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满足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产权分离被多数企业所采用。但是随之而来的产权不明晰,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公司结构的混乱,效率低下。

本文分析了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些代理权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和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结合案例——泰科国际——解释了委托代理问题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然而,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文章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对策,诸如完善契约机制、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发展中介机构等。并且也提出了一些能降低代理成本的建议,旨在完善治理机制的同时,也能使代理成本最小。

关键词:公司治理,委托代理

Abstract

Accordingtothetheoryofcorporategovernance,withtheexpansionofthecompanyscale,thecurrentsingleorganizationcouldnolongereffectivelyfunctionedasoriginallyscheduled.Inordertoimprovetheperformance,mostofthecompaniesadoptedthemechanismthatseparatestheownershipfromcontrol.However,thismechanismwouldalsogiverisetoaseriesofproblems,suchasunclarityofthepropertyrightandtheincompletenessoftheagencysystem,resultinginthechaosandlowefficiencyofthecompanystructureandmanagement.

Inthisarticle,Iwillanalyzesomegeneralagencyproblemsexistinginbetweentheshareholderandthemangerauthority,thecreditorandtheshareholderandthemajorshareholderandtheminusshareholder.IwillillustratetheshortcomingsoftheagencyproblembythecaseofTycoInternationalinpractice.However,corporategovernanceneedsseveraleffectivemechanismswhichexceedthestructureratherthanamaturitystructureitself.Accordingtothecase,thisstudygivesussomesuggestionssuchasconsummatingtheagencycontract,improvingindependenceoftheboard’sanddevelopingtheagencyinstitution,etc.Inaddition,italsofindssomemeasureswhichcouldreducetheagencycostaswell.

Keywords:Corporategovernance,agencyproblem

目录

第一部分引言----------------------------------------------------------------------------------1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2

第三部分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3.1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3

3.2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3

3.3公司治理的原因---------------------------------------------------------------------------4

3.4公司治理的目标---------------------------------------------------------------------------5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泰科国际

4.1公司简介------------------------------------------------------------------------------------6

4.2舞弊事件------------------------------------------------------------------------------------6

4.3舞弊原因分析------------------------------------------------------------------------------6

第五部分对策及结论-------------------------------------------------------------------------10

参考文献-------------------------------------------------------------------------------------------15

第一部分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每年都会爆出一些知名上市公司舞弊的事件。从市场上众多的财务舞弊案例来看,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不完善。股东与债权人、股东与管理层间的代理问题,使得在理论上的层层监管制度变得薄弱,监督者不愿履行其监督义务,而被监督者更加肆无忌惮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后逐渐变成了舞弊造假。

众所周知,产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问题,而委托代理是治理的基本制度,契约的不完善是治理的原因,作为治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减少委托代理成本,使得公司的组织结构能够更有效的适用于现代市场。而对于公司治理刚起步的中国来说,参照国外已有案例,总结得失,取长补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路上我们也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1.2研究目的

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开始,经过了近30年的探索,已经在理论上逐渐得到完善,但是仍需在实践中寻求一条优化公司治理的途径。而委托-代理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势必影响着治理的效果,所以针对委托代理问题,若能有效减少代理问题也就提高了公司治理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利益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指出上市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之间的问题,为完善市场治理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还结合案例分析,可以为上市公司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提供参考。

1.3论文结构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理论入手,首先参考结合目前主流的公司治理研究成果,在对公司治理有了一个统筹的认知之后,引入泰科国际的舞弊案例,综合理论与实际,寻求出公司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论文的结构如下: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最早是由国外引进的,20世纪80年代,“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此前的1975年,威廉姆森曾提出的“治理结构”(Governancestructure)概念已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十分接近。

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模型发展迅速。简森和麦克林则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正是存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伦德纳(Radner,1981)和罗宾斯泰英(Rubbinstein,1979)最早使用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保持长期关系,且双方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帕累托一阶最优风险分担和激励是可以实现的。后来罗杰森(Rogerson,1985)和Lambert(1983)以及Roberts(1982)和Townsend(1982)的研究证实了长期关系可以更有效的处理激励问题。

在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法玛(Fama,1980)又提出了声誉问题,他认为激励问题在委托代理文献中被夸大了,实践中,代理人市场是可以约束代理人行为的。之后,霍姆斯特姆(Holmstrom)模型化了法码的观点,同时,他又与Ricart-Costa(1986)研究并提出新的“棘轮效应”,他们认为,经理与股东之间风险分担存在着不一致,原因是经理把投资结果看成是其能力的反映,而股东把投资结果看成是其金融资产的回报,正是双方目标上的不一致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存在。

在确立了委托代理存在的问题之后,学术界也有各派观点力求解决相关问题。莱瑟尔(Lazear)和Rosen(1981)提出了用锦标制度作为工资的基础,此观点由GreenandStokey(1983)进一步发展,这一制度的操作简便,也可以解决委托人的道德问题。索罗(Solow,1979)和夏皮罗和斯蒂格里茨(ShapiroandStiglitz,1984)则将较高的工资解释为企业为防止工人偷懒而采取的激励方法。以工资的高低作为监督的一部分,以高工资监督并激励着代理人的行为。

20世纪90年代初始,我国的理论界在公司治理的内涵(林毅夫,1997)、有效的制度安排(林毅夫,1997)、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张维迎,1999)、产权的讨论(张维迎,1999、2000;孙永祥,2001)和治理模式的比较(李维安,2001)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从代理问题中利益相关主体间的代理关系出发,根据不同对象在实践代理问题中的角色定位,便于寻找出各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再综合各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如针对股东与管理当局的代理问题,采用增加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约束代理人的行为,而债权人与股东则只能提高股东的责任,当然更多的对策是作用于股东与管理层双方的。

第三部分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3.1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3.1.1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提供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经营的手段。

公司治理所涉及的主要相关利益主体有:股东、董事会、由总经理领导的经理人员,此外还包括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因此,公司治理就是要研究这些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3.1.2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研究的是公司制度安排的问题。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认为:“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厉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3.2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

3.2.1委托代理制的含义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集合所有权与管理权一体的管理方式变得力不从心,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就出现了以经理人为代表的中间人。而实质上,在现代的公司组织结构中,公司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债权人与公司股东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都有这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当委托人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力,并要求睛窜右歇其执义行相探应的鸽责任施时,烟委托叫代理龟制就究形成隐了。街从这销个顷且逗联无料颗烟意义毒上可绸以姻朵阵躬余缩灾晒看出顷,公蜂司治巧理主磨要研沈究的童对象潜就是落礼旋品吊膨邀矿:公纪司股盟东、氧管理唐当局纤、债驻权人龄、小榜股东堡及相勾关利仿益主裕体之润间的很委托胳代理肥关系班。

衫在公肠司所盗有仰及坊基严辩枯权与度经营愧权分鸦离之缸后,箩委托郊代理就也成辆了公财司治浮理的狮基本崇制度输,下史图为仆公司业治理她的基邀本模心式。

聪3.两2.般2热经典撞的委准托代福理理凭论

伞作为嫌芝佛岂产业蔑革命陆发展题的产蝴物,新委托财代理至制成滤为公唉司治粒理的乱基础膝之后饶,如斗何用壮较低尼的交直易成遭本就到能使霉委托彼人得粮到相婚等的眨收益遇,或岩者清扒诊细挡胖倡扎用相塔同今寻侧瓣昼裹的成玻本收谦获较爆多已外成为侦人们驳新的爬关注颠点。剧但是蚊到准愁在这色样的捷一种软委托吗代理直制度遥中,赌委托左人也松承担甚着各章种风尚险,枕归纳脾起来绍主要吸表现森为:

端(1谷)有霜关的愧交易娇信息挨在交议易的倦双方过是不别对等神的。划也就恋是锡交楚墨登好那篮说,纲代理伴人可洲能揭蹦居头偶盾骆舞为了辽妨咬炼侮谢云使自锦身利客益达场到最竞大而朱刻意画隐瞒遍一些其撇温阁毛惨右弹信息要,这傅使得粪委托唱人无抄法真隶实了肌解到乞代理呜人的矿一些检巴作狸违连农兼工作画行为身和能芦力的渴条件扒,而脾导致既帖剑林往飞牙画舒利益宁受损环。

辞(2这)当园利益虾主体喊的一甚方掌妈握了配交易厚的更宋多信非息时嫁,会吗引起匹其在差签订肃合同汁时发救比出嫩村姑进行君“逆排向选捕择”历,这群会导论致降杀放鸽滤抵攻惕南了优稿质资伶产渐趣渐退勺出市户场,篮而资宵金向兴质量誉低的泪资产蝇流动志。

越(3糟)在律交易气完成椒后,啊可能咸芦岗泥砖染哄轰会出招现栽枪腐裹奋幸锣控代理洋人同岁债务领人或滋发行像商之首间的竭“道凝德风怎险”挠问题扇。所搅谓的重“道糊德风双险”渣就是我给业析烘喊句盗委托触人的酬利益宇受到巩代理锯人侵满害的败可能像觉炭是饥借墓夫性。努一些逗焦选捡输跑暑机经理与人员僵为了胸枣脖屠隆镇奥达到悟自身尘利益狱最大诊化不扎惜以耐损失单股东偏的利意益,光这些越受损秆失的荐风险数就是辛描旋屈寻蜓某童道德妇风险煎。

骄总之蛛,代切理问简题的益根本别原因寿就在部于陷痕济死灯谢慧左相关档利益慧群体撇之间梢的信以息不勒对称链。

爆3.将3辫公司磨治理僵的原券因

皱随着院一个访个的冷财务梯舞弊至事件额的揭浑露,霜我们袖锁愧就发现孔了这乱样一腾个事遇实,谈那些敏舞弊朋事件顿的发绍生就工是开虽烈辆揭载睡奉由于丑介竖毫赢姑竭摆绘公司范治理课结构女的不撑完善膏。这争主要涂反映狐在了捡委托珠代理肥关系忌中的牛契约乞不完睛善,钓由于突倍走眉虚张约寸秧在委率托代门理的骂过程荐中,尊委托相人与灯代理薄人的谎关系庙是受鸦一纸蛛契约语束缚部的,梢但这吓个炕左揉跨箩遇巴橡契约闯却存惩在着愁诸多扛的漏蛮洞,现这使够得一夸些遣森便号重伪祥责任春的归窜属不脂明、伞产权尺不明贫晰等伴等的欺问题盏出现咳稳昌幻跳阻闷效。而搞有人待正是它利用姿筑烦哭步挑膏涝枕凡了这一漏洞,虚构利润、谎报业绩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而导致了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受损。所以委托人要设计出一套最优的契约激励代理人,才能保证所有利益主体受益最大。

3.4公司治理的目标

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大家开始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这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交易成本最小的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是说,在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下,力求交易成本最小。

3.4.1交易成本的含义

交易成本起因于产权的变更,它是产权分割、转让和交易的产物。个人交换各自的资产所有权和确立排他性等权利时产生的费用就是影拆哀呀抖伐暑梦交易此成本呈,包尽括调歼农问腹震颈别悉建立魄契约结、监挽督费幅用,肾寻找回代理营人所狮发生琴的费寄用等欧。通冷常情做况矮部夕垦鞋酒游班下,右交易滥成本村是伴强随着导管理垒成本横的。

丛3.增4.慢2经交易第成本句的组亿成

党科斯茅认为击,交尽易成暖本从瓣另一呼个意趁义上化可以映片楼喊劣言寒酱认为那是一潮种制舒度成漆本。伏委托墙代理碌关系说建立扎过程基中的督交易洒费用晴主要循有寻拍找交恶易伙描伴的惠费用沟、谈胁判费裕用、粥监督铸费用朋等,久这些孔费用劣的多梨少直淋接影档响到效公司艘制度虽的效痕率。

乱要达手到最验优的黄公司念治理健结构胡,一手个必您要条蛛件就梁是葛饥倾谎钻所森旱要使拐委托爱代理革成本巾之和俘最小爱,而窃如何浊合理拥的设核计契混约,缸使交倒易成纳本能韵够持东守劝最小捕化,炸有待累后文览探讨社。

税傻病哨能见取拨权档裂

脆第四械部分皮案碗例分惯析

霉——刚美国伪泰科胜国际子有限租公司高舞弊定案

常4.证1辈公司熔简介

蛇美国誓泰科鲁国际永有限秀公司光(T扣yc牧o彼In贷te推rn骨at丛io续na立l告Lt欲d,监以下毫简称碰泰科共)始插创于骂19尚60奥年,领其前垮身只遮是一秃个为女政府务部门忠提供阀实验屈服务仗的实杆验室慌。1饼97花3年限,泰燃科在攀纽约闻证交贯所上很市,壁开始求了其枯全方袄位、腿多领驼域的幅扩张海之路武,目咏前他跌是世劣界最窄大的舱电气咬、起电子兰元件岩制造滨商和豪服务宇商;临海底抬通信抓系统兼的设团计、伐生产闸、安肢装和闭服务钟商;振也是舰已拾运凡内倾世界愿最大比的防诵火系镰统和寄电子忍安全蜂服务缴的生娱产商爹、安筑装商伙和供骂应商仔;同队时姿姑拾殃恶狭旺还是滑最大戏的流劲量控召制阀它门制开造商粉。在层医疗尼产品贪、融返资与裙租赁攀、塑覆料和累粘合塑剂领搂域,授泰科严公司浸也占急据着更主导哥地位缸。公晌司业娘务机粉构遍窄布8渠0多拐个国享家,忌其雇歪员超聚过2云6万兵。

遥4.送2鞭舞弊训事件

唐20忙02楚年初郑,泰浩科董号事会越发现野首席闯执行朵官丹替尼斯蒸·辞科薪兹洛妥夫斯蓝基(柿De阳nn效is册K权oz汽lo钢ws融ki棚)未磁经董稳事会续认可票以腿甘恒祖加翁棋丛及授乏权就控将数坚额为援20欺00聪万美杜元的良奖金次支付抖给前股董事通兼薪得酬委岁员会嘱主席示沃尔浓什(抗Fr含an慰k踏Wa挪ls画h)抵作为恼咱压炊泰科丑国际仆当时讨收购咐CI凳T金获融公缺司过乔程中晨的中桨介费叔。但怒可惜查的是膊,这极并未伸引起员泰科尾董事衣会的专足够是重视致。

根20抛02穗年6欲月,娘丹尼涨斯裤·慧科兹沾洛夫共斯基律因偷勒逃艺志术品性销售咱税1座80默万美粱元而负受纽线约地家区法扩院调城查,私但科梅兹洛狸夫斯宁基并羊未通谷知董趣事会铅配合席调查斥,是弃得泰胡科的逗董事躁会差酸点被咳卷入椅妨碍样司法败公正隐的丑辈闻中筐去。年在不给到半述年里括发生亮的两足件大殖事,宽让泰泰科的遣董事化会十锋分愤擦怒,阅最终伏解雇垮了科参兹洛纳夫斯似基。

歌随着规一系裕列调棍查的惯深入舞进行舌,泰护科国菜际的温高层爆管理恢人员似的贪吵污、呈舞弊画等行雄径相扁继暴积露,恐到了辽20迷02醉年底旗,泰巧科国寿际撤蚀换了刚60师多名色高管借人员框,包慎括赚长为香些矮户用典首席现财务积官、俘法律骡总顾困问、顶财务灰总监逼以及茅人力心资源丸总监拒等等代,此踪外泰佳科还柜撤换夺了整高个董澡事会员。

晋4.千3挖舞弊便原因哈分析

性在泰起科国欣际这芒个扫蚊舱雄戏哪抱免案例羽中,裕管理段人员闸肆无盘忌惮羊地侵示吞并归挪用肢了大构量的牺资金织,这候些资畏金的贱所有掩愁绕蛛熔援团权归仙泰科焦国际洲的债狭权人亮所有扣们党姑捞赌踢,而秤管理扣当局请应该而受股贞东所锋托正贪确使妥用这脂些资待金,胁由于慕座剖船笛胁脂勾朽这些芬资金筛最后躺是受延管理派当局赖所控翼制,挪而股轰东与己管理窗者之霸间、轰股东每与债幼权人远之间废的委条托代宅理关摄系就打显得露十分稻重要为膨可凭胖载型秘了。

岔4.匪3.岂1批公司猎股东若与管劝理当油局之苹间的家代理荐问题

谷在公翅司规柔模不知大的霞情况丸岂灾丢寸漠候库下,挠当所冠有启坑嫩异涝煌透权与峰经营育权高制度统茄一,邻此时含鬼孩状丘盼奔城股东律与管斩理者奸之间义是不盐会存件在委背托代六理关抛系的谈,但辣随着哪公司哈的扩蠢大,湖公司秧的所掏有询在晴蛇丛障蚕者一三方面桂纷续弄壳栽姨绸没有蜘足够穿的时芒间与滑精力爱去管笋理一棍个庞菊大的拘组织爽,另忍一方遮面茎摄莫伴婚俘烫不,所训有败公昨日站池缩者有伤时对的于行酿业的赞基本碗情况焦枝恭乐使州业延、公滨司运石作规贞则并爸不是晌十分站了解揭,毕利竟管嗽理是株一门贞专业扁性比录较强晋的学体科。托为了志麦等菠骡轿剂使组窜织能著够活赠健游更有汗效的矿运作站,通观常作甚为基躬众爽所有呈胡罩躲谜搅婶者的袖股东券会在赏经理踩人市学场上冶寻找笨有管蛮理技应能的铅人员夏组成梯公司纸的管叮理层裤,并句把资烟金的吐使用绣权以易委托溜代理技的方脾式授凭权给坝代理浑人,叙但是蜡离醒院个人汗都是乎追求肉自身揪利益迫最大左化为狂目标糖的。楼正如雪案例窃中的怜首席删执行示官丹愉尼斯晚·级科血兹洛用夫斯搏基,赵他接蜜受泰碰科国截际的毒董事敬会的感委托严,本夜应履曲行其定职责委,使械股东锦的利流益达济到最飞大,沙但是千军盾根,他倡却利把用了董事会授予其的绝对权利多次为自己谋求个人利益。可以这么说科兹洛夫斯基担任首席执行官的10年,正是泰科国际的噩梦。科兹洛夫斯基协同首席财务官斯沃茨(MarkH.Swaltz)充分利用了“主要雇员贷款项目”(简称KEL项目)达到转移公司资产的目的,并让其流入到自己的腰包内。该项目设立于1983年,其目的是为了向高管人员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从而鼓励高管人员长期持有泰科股票。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从1997开始从公司贷出了大量的资金,但是90%并没有用于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而是被他们用于投资个人房产的纯私人目的。

通常为了缓解这种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股东会对管理层实行监督与激励机制。而监督机制的主要形式是设立一个监事会,监视会的主要职责主要有:监督董事会工作;监督公司各级干部的行为;审查公司业务状况,检查财务情况等。股东虽然对公司拥有所有权,但是一个自然人可以同时是好几个公司的股东,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对于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监事会发挥其作用,充当股东与管理层的中间人。而激励机制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来激励管理层们更努力的工作。但是显然,这两项措施对于泰科国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首先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显然没有很好的完成董事会所托,同样,作为董事会,也并没有很好的做好监督工作。这本应最密切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何以会出现这样大的纰漏呢,前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在这之间起了重大的作用。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委托代理的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泰科国际的首席执行

官及首席财务官瞒着董事会,从慢慢侵蚀公司资产以各种名义去转移钱财,而且每次的行动又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不让董事会过多的干预他们的计划,他们以各种中介费为名贿赂了管理层和董事会的中间人沃尔什,这对于控制董事会的信息流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使得董事会所掌握的信息均是片面的。可见,当联系董事会及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桥梁出现问题时,这对于公司将是一个灾难。

再有就是激励机制,虽然泰科国际为了刺激管理层的工作,提供了主要雇员贷款项目,但设立这这个项目之后并没有很好使其有效的运行,使得项目里的资金所用不当。个别高层管理人员把这项专款当成是一项零息贷款,成为奢侈生活的资金来源。科兹洛夫斯基就曾为其夫人举办了一场1000万美元的生日宴会。由于管理层的种种违法行为,使得投资者对于泰科国际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在2002年泰科国际的股价曾大幅度的下跌(如图),使公司资产严重的缩水。

4.3.2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从资产定价模型来看,风险越高,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收益就越高,这样才能弥补他所承受的高风险。而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其中的“证券”即是资产的代名词。为了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股东更倾向于投资那些高收益的,而伴随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他们则是通过同时持有多家公司的股权来减低风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股权的价值得以上升,而债权的价值则随着风险的加大而下降。

还是以泰科国际为例,从1999年开始,泰科国际先后进行了700多项收购,总值达到80亿美元,对于这些并购事项,泰科国际从来没有对外进行过任何披露。收购与兼并的理论指出,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可以取得如下的好处:(1)取得经营的协同效应。通过并购使得企业在生产规模上扩大,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体规模在产业上的地位提高。(2)取得财物协同效应。由于公司并购会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并购利益从债权人身上转移到股东身上,或从一般员工身上转移到股东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公司并购活动。虽然有以上的好处,但一个兼并过程通常要关系着企业文化的融合,庞大的企业在协调各个部门及工作方面也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可见,泰科国际的股东是可以从这700多项并购中取得巨大的收益的。

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定,采用购买法时,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才可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同样,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前发生的损失,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合并范围。为了充分利用GAAP在利润合并方面的特殊规定,泰科与被兼并公司联手上演了一幕幕“合并魔术”。在众多被泰科兼并的公司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病”:被兼并公司合并前的盈利状况往往出现异常的大幅下降,而这种“怪病”往往在合并后迅速“不治而愈”。

泰科于1999年5月开始与Raychcm公司商谈合并事宜,在2001年第一季度,CIT公司实现盈利15930万美元,但合并完成前的两个月(4月和5月)却骤然巨亏7800万美元。更为神奇的是,在合并完成后的四个月中(2001年6月至9月30日),其盈利能力迅速恢复,共实现盈利25250万美元,是合并前5个月的三倍多,仅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个月(6月份)就实现盈利7120万美元。事后泰科副总裁McGee承认CIT公司在泰科的要求下于2001年5月利用各种手段“调低”了盈利22160万美元,其中包括计提“信用损失准备”14810万美元(这一项目整个第一季度才提取了6800万美元)和合并重组准备5400万美元。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收购AMP公司的案例中。

归纳起来,泰科国际所使用的手段几乎是一致的,就是提前计提各种减值准备和费用,推迟确认收入,这样,在合并之前的那些损失将会按照GAAP相关准则予以免除,对于股东而言,他们只承担其中很少一部分的损失,剩下的损失将会被分摊给债权人。而在实现并购之后,当时没有确认的收入将被确认,这一部分的利润则会被纳入泰科国际的合并报表上。利润的虚增会使泰科国际的年报十分完美,让投资者相信泰科国际是十分有潜力的,对其信心大增,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股价的持续走高,股东的利益不断在扩大,但是债权人的利益并没有随着风险的增加而增加,因为他们的回报是固定的利息收入,因此,一般情况下,债权人是不愿意看到如此高风险的投资的。

那些通过手段得来的泡沫化的利润终归只是暂时的。2002年,首席执行官科兹洛夫斯基等高管的丑闻相继被曝光,泰科国际的董事会在介入调查之后,又开除了11位高层管理人员,这使得投资者们开始惊慌。此时,人们才发现,在过去的收购中,有90%都是存在着猫腻的,价值都低于5000美元。

4.3.3案例小结

从安然、美国环球电讯再到的泰科国际,难道这只是一个个的偶然么?在公司治理方面走在世界前端的美国资本市场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地方呢?这一系列的新闻出台使得市场上的信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通过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机制不当所导致的结果。

1、容易发生代理人道德风险,产生内部人控制

当代理人拥有了权力但其报酬却与付出不相符的时候,他便可能利用权力来损害公共利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增加了代理成本。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贪污腐败,而信息不对称则是为腐败提供了可能,高层管理者们结成了利益同盟,相互联系,使各自的权力加大,并更加的运用这些权力去追求私人利益的增加,使公司资产大量流失。

首席执行官与首席财务官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他们运用这个权力,只手遮天,隐瞒会计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着整个泰科国际集团的重大决策,不管这个决策是否有利于集团的利益。

2、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委托代理制的条件下,公司利益各方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互相作用的结果。作为泰科国际的高级管理人员,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刻意欺瞒了对自己不利的一些会计信息。比如2001年6月,泰科以1150万美元的现金和558万股Tycom公司股票的代价取得了1500万股Flag电信公司的股票。但是,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景气,Flag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为了突现出自己在公司的工作成果,保证自己在经理人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仍宣称该交易为泰科国际带来了8000万美元的收益。

3、中小股东并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

作为中小股东,他们也应该对公司的发展有监督的权力,但是要实质上的监管需要大量的会计信息,而要获得真实会计信息则要一定的代理成本,中小股东的股份不多,他们并不愿意去支付那一笔很可能大于他们收益的费用,因为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只要大股东们披露了真实的会计信息,那么他们一样可以得到。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人,中小股东当然不愿意去插手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所以当泰科国际的高层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即使有小股东发现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提出异议。

第五部分对策及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司治理是建立在决策科学观念上的一个概念。完善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所有的措施最终的目的只是让各项代理成本之和最低。

1、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

针对于有些管理人员因付出与收入不相符而刻意制造虚假信息以牟取私利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给予物质的补偿使得在个人心理上达到的收支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加强监督管理,让这些人没有机会利用职权欺上瞒下。

对于建立契约机制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如何有效的协调好由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引起的可能的利益冲突,从而根本上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无论是从正面的激励或是反面的限制来讲,要达到契约最优就是要控制激励或者限制的变量,找出影响激励(限制)股东最大的因素,从而花最少的成本产生最佳的效果。

(1)激励契约

所谓激励,就是要使经济活动当事人达到一种状态,在此种状态下,他具有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也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当公司各部门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个人行为就将变得消极,此时激励就很有必要了。

委托人在契约中要设定一个条款,采用激励机制以诱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努力的为其办事。在竞争环境中,委托人必须设法引导代理人,以降低代理成本。

1利益激励机制

作为激励机制最基本的利益机制,首先必须保证代理人的独立利益,其次也可以改变管理人员的收入形式,让其享有一定的剩余利益,包括基薪收入、高额退休金、风险补偿金等等。

2期权激励机制

一般的对于管理层的激励是薪酬与公司整年业绩挂钩,发放股票期权,一旦自身的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被紧紧的捆绑到一起以后,管理人员会更多的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决策,当然对于管理者薪酬的支付结构应在激励和保险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3职位激励机制

有的时候,物质上的激励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的,董事会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选择,实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事业发展与规划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将员工追求个人事业发展的行动纳入到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内部培训中。

(2)监督契约

监督是要查看并督促,就是要公司的利益主体针对公司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做出客观而及时地审核、监察与督导的活动。公司内部的监督主要就是使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权利的相互制约。

对经理层的监督就是表现为一种制衡关系,通过行使聘任或者解雇经理层人员、制定重大和长期战略来约束经理层人员的行为,以监督其决议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以及经理人员是否称职。

在对于管理人员的约束方面也不应局限于监督和行政处罚。毕竟行政上的处罚非但没有使利益受损者得到应有的补偿,那些高管人员的利益也没有受到被触及。新推行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于管理人员的监督就提高到了外部立法上来,这样,高层管理人员将要为自己故意的舞弊行为负刑事责任。但总的来说,一切的监管行为都应以避免高管人员犯错为目的,而不是处罚。

2、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功能性

虽然公司设立了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但从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有效的控制代理人的行为,毕竟机制只是一套方案,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来实施,那么约束机制只不过是一纸契约罢了。

独立董事就可以保证契约得以有效运行的权力机构,从公司治理模式上看,他高于管理层,但他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能有效地监督经理层,实现其的监督职能,最大效率的减少委托代理产生的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和2002年1月分别出台的《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都对独立董事的设立和独立董事在审计、薪酬和提名委员会中的职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独立董事的设立

独立董事的设立不仅要顾及到大股东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委托代理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董事会和管理层中,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广大小股东中。所以参考邓菊秋在《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中的建议,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设置为两种另外类型:一类是独立股东董事。即该董事在于公司不存在重大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必须拥有一定比例(如1%以上)的股权或者作为持股5%的股东的代理人,以体现国有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类是独立非股东董事,即该董事不仅与公司不存在重大利益关系,而且不能拥有公司任何股权,以顾及中小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同时,要在独立董事的尽责能力方面进行一些限定:

①独立董事最好要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或者综合性人才,能够做出有价值的商业判断,不应受“名人效应”所束缚,使得独立董事成为“花瓶”。

②为了保证独立董事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董事职能,可以限定独立董事的兼职不应过多。从长远来看,可以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独立董事的市场,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从而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2)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在设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后,为了确保董事的独立性,要定期更换独立董事,因为独立董事任期一长难免与内部董事及管理者彼此熟悉,这样,在处理一些事情或履行监察职能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情因素影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也就不那么完全,与原先设置独立董事的初衷就不同了。

(3)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提升其在公司董事会中的地位,发挥其个人影响力,增强董事会的凝聚,有利于决策的制定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向独立董事发放股票期权,使其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但是这个奖励方式要与管理层有所区别,避免其与管理人员共谋。

像建立经理人市场一样的,建立一个独立董事人市场。这样,不仅可以寻找到更加优秀的独立董事,而且也更加能够对独立董事的行为产生约束。若是独立董事的工作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那么他的信誉也将得到提升。

(4)对独立董事的监督机制

在中小投资者心目中,独立董事的地位显然要高于董事,因为独立董事代表的是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董事则是大股东的代表,而要使独立董事更好的为中小股东服务,完美的监管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在对于独立董事的监督方面,可以设立一套对于独立董事工作效率进行的考核机制,同时对于考核结果给与相应的报酬,这可以刺激独立董事们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强化独立董事的道德意识,将其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形成一条所谓的监督链,让独立董事们意识到,自己一旦犯错,将影响到自己的声誉,这样,他们在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行为时,将会考虑到自身的风险。

3、实施名副其实的考核制度

从泰科国际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光靠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时并不能杜绝一些贪污,在设立了一些激励与监督机制之后,就要对管理人员、独立董事还有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并论功行赏。如果没有考核机制作为后盾,在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也难有所作为。好比泰科国际,为了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激励而设立了“主要雇员贷款项目”,但是并没有人对其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了部分的管理人员把这一项目变相视作为零息贷款,再假借各种理由为自己免掉贷款,这样做非但没有发挥激励的原始作用,反而养肥了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所以,依据考核的结果给与相应的回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考核及由谁来考核却又是一个管理问题,如若处理不当,这又将助长一阵阵的腐败之风。

4、发展中介机构

(1)经理人市场

一个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对于防范委托代理之间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是十分有利的。如果经理人努力的工作,为企业赢得利益,那么他将在经理人市场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身价,这为他以后的职业发展将是重要的筹码。否则,在竞争激烈的经理人市场,他就很难保住一席之地。当然也要避免其为有良好的名声而进行的短期行为。所以为了鼓励经理人对公司的责任,可以对其实行一些激励,分给一定公司股份,由于股价是一个企业经营近期经营状况最直接的反映,这样,治理的好坏与经理人的自身利益切实联系了起来,经理人也只能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完成董事会的目标。

(2)独立董事市场

就像经理人一样,独立董事也应该对自己为公司所做出的行为负责,在有了一个独立董事的市场之后,一方面,独立董事的信息更加的透明化,可以使得董事会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公司的独立董事,另一方面,独立董事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独立董事的行为,让独立董事们为了名誉而战。

(3)发挥中介机构和自律组织的作用

要让中介机构成自律,成为一种约束的中间力量。但是现在有些人才中介机构却帮着经理人伪造经历,以此牟利。中介机构是委托与代理之间的桥梁,一定程度上委托代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说也是那些不法的中介机构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中介机构实施鼓励与规范并重。具体包括:社会一般中介机构包括经理人员为对象的人才中介机构、人才测评机构;监督机构有独立会计审计机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包括各种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社会中介机构要发挥真正的作用,就一定要保证其独立性,既经营不偏离为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目标。同时为了规范化中介机构,也需要在中介服务行业中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可靠的行业标准。

5、完善相关制度

(1)审计制度

如果通过诱惑性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仍无法杜绝管理者的舞弊行为,那么只能通过外部的立法制度强制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年度审计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手法。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的高质量不仅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所采用的审计标准,同时也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与业务能力相关。

国家对上市公司监管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来自上司公司的报表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审计也是上市公司监管的第一条防线。从外部来说一个好的审计制度可以防止上市公司以股票、期权等形式对交易进行欺诈,也可以很好的维护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秩序,让投资者有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对于内部而言,审计的报告也能让董事会了解公司真正运营状况,而不是只是由经理人员说了算。

(2)法规制度

由于一些财务上的舞弊主要损害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各国政府都在努力研究一套可行的方案,一般建立法律法规时比较常见的。比较典型的是《公司法》和《证券法》,但是这些法律通常是事后的,只是一种惩罚的手段,对于事前或者事中的防范效果就不是很如意了。其实制定法规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与造价、舞弊斗智斗勇的过程,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法规在逐步走向完善。

以往通常只有董事和会计事务所承担伪造报表的责任,但在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这种对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保证的职责,从公司董事会成员(独立审计委员会)身上,进一步延伸到公司管理者身上,这又是一种牵制管理者,防范高管们违反委托契约的方法。

6、提高社会道德准则

(1)加强股东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目前在企业里,由于一些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拥有对公司主要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他的决定可以左右企业的运行轨迹,但是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几个人专政的局面会使他们看待有些问题比较片面,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同时,中小股东管理公司的权利也被削弱,他们不享有对公司管理的实质权利,通常也不会实行一些股东该付的责任,所以,如果赋予中小股东一些权利,或许是一种改善公司治理现状的方法,比如完善股东的投票机制,让他们也参与公司日常事务的决定。虽然中小股东的股份决定着他们不能改变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但是投票机制可以使那些中小股东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一员,拥有和大股东一样对公司事务的表决权,这样他们便会更加关注公司发展的步伐,达到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管理的目的。

当然,要让中小股东行使他们的权利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一方面是由于控股股东独揽大权,中小股东的意愿一旦与大股东相驳,他们的意见根本得不到关注。另一方面,中小股东们也其实愿意让控股股东去决定公司的结构与发展前景,这是因为,股东一旦获得了公司的股份,就被赋予相应的权利,比如表决权、查阅权和信息获取权等等。但是要一个中小股东去管理公司日常事务的成本可能会大于拥有股份所带来的收益,所以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去关心公司的治理结构,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公司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的收益,这也就是著名的“搭便车”理论。

所以,应该让委托人跟代理人共同承担风险,要股东知道自身对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和善意行事的义务,控股股东对其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应严格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力等等,当然这一方面可以靠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个人的观念,一旦股东们都把对公司的义务当成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那么我想不用加以约束也可以达到效果。

要预防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情况产生,可以让一些中小股东联合起来组成小团体,以此向大股东抗衡。集体行动和有效的管理虽然是一个很好降低代理成本的方法,但其在股东大会中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让小股东们建成小集体,其力量得以增大,个人的监督成本可以降低,同时也避免了集体过大导致的不灵活。

(2)提高全民素质,以文化约束取胜

社会伦理道德的外部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者社会主流的价值准则、伦理、念等对公司利益相关者态度、行为等的影响及约束,它不是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现出来,而是通过根植于一个社会文化之中的、具有广泛社会认同和潜在约束力的道德准则体现出来。它与监管和法律约束的不同在于其约束力是潜在的和无强制力的。有关这方面的认识包括:企业社会责任(SocialResponsibility)、专业机构和自治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