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学历案【课题与课时】课题:《书愤》(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自己的发现。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境、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节奏,理清四联所书分别何事。2.通过反复阅读诗歌、典故和知人论世,感悟陆游“愤”的内涵和原因,有感情地背诵诗歌。3.通过对比阅读,鉴赏《书愤》抒情手法的鲜明特色。4.通过拓展阅读,感受陆游一生不渝的光复之志、爱国情怀。【评价任务】1.通过任务一,完成学习目标1、目标2。2.通过任务二,完成学习目标3。3.通过任务三,完成学习目标4。【学习过程】◆前备知识提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嫉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金戈铁马,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临终时,还写下照耀千古的绝唱——《示儿》,表露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一片丹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他写的政论、史论、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练,结构整饬。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他把自己的住房取名为“书巢”,还写了一副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1)陆游壮年的两度抗金①“楼船夜雪瓜洲渡”:当时作者40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扬州的瓜州渡口即在建康和镇江之间,是江防要地)。陆游随军经水路于瓜洲渡击退金兵,颇受张浚赏识。但朝廷偏向于议和,张浚孤木难支,不久兵败符离,张浚和陆游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②“铁马秋风大散关”: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入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乘坐披着铁甲的战马(铁马)亲临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前线,研究陆路抗敌策略,后大散关失而复得。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陆游也被调往后方,细雨骑驴入了剑门,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2)南朝宋将檀道济事迹(见课本注释⑦。)(3)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之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定决心。名世:名显于世。列锦,又称“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艺术效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表现曲作者悲凉孤寂的心境。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词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实际情寓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试看《书愤》一诗哪一联使用了列锦。◆课前预习1.标注字音。塞上()衰鬓()千载()2.解释词语。①书:②早岁:③衰鬓:④堪:伯仲:3.阅读《前备知识提示》。◆课中学习任务一、诵诗韵,理诗脉,悟诗情诵诗韵借助注释,练习朗诵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读之前在课本先标出)节奏。理诗脉按照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顺序,说说:诗人所“书”何事?(三)悟诗情诗人为何而“愤”?(回答此题时,请阅读《前备知识提示》里的“三组典故”,感悟融在典故里的感情;反复阅读诗歌,想象早年陆游形象和壮年生活画面,将其同晚年形象和心境对比;品味“空”等炼字。)任务二:比较阅读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一)诗人如何写“愤”?——探究两首诗写愤方式的不同。1.《书愤》2.《临安春雨初霁》(二)《书愤》与本诗写于同一年,显现出诗人思想情感在短时期内的反复,请分析两首诗的尾联所表达情感的差异。任务三:拓展阅读请你结合陆游生平及下面有关诗词为其写推介词和墓志铭,充分感受其人。阅读材料:陆游诗选1.《观大散关图有感》(20岁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2.《夜读兵书》(31岁)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秋天,当时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侵占,大好河山沦陷于敌手。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退让苟安,不图恢复。诗人自幼即喜读兵书,练武习剑,有匡济天下、恢复失地之愿,但他参加礼部考试时,却因其抗金主张与当朝者相左而被权臣秦桧黜免,只得返回家乡山阴,寓居云门山草堂,他的仕途进取之心却受到无情摧折,目睹时艰,又身陷厄运,深感实现驱逐敌人、解救百姓苦难的理想之艰难。心情激愤难平而写下这首诗3.《金错刀行》(47岁)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孝宗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从夔州(今四川奉节)赴南郑(今陕西汉中),担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南郑位于宋、金对峙的前线,陆游的身份又是前敌指挥部中的负责人员,他到任后,曾多次奔走于前线视察军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10月,他根据这段在汉中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这首《金错刀行》。表达了诗人对政府军的不满,也是对满目疮痍的祖国的伤心欲绝!4.《夜泊水村》(58岁)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淳熙九年,陆游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奉祠居家,孤寂无聊,但报国之心一日未灭,便创作了此诗。5.《书愤》(61岁)6.《十一月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68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7.《诉衷情》(81岁)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南宋朝廷下令伐金。81岁的陆游去不了,就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他拄着拐杖望着北方,想到了自己的一生,禁不住泪流满面:8.《示儿》(84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死,这个一根筋的倔老头儿把他的孩子们都叫到了他的床前,没有遗产,只有这一个愿望。1210年,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5岁。他的遗憾:死前未见九州之同。他的遗愿:家祭之时得知王师北定。【检测与作业】一、理解性默写1.《书愤》中的“,”两句,慨叹世事艰难,追述了作者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2.陆游在《书愤》中形象地概括了陆游青壮年时期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观场面的诗句是“,”。3.《书愤》中,“,”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4.《书愤》中,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写出他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5.《书愤》中,“”写壮志未酬,年华已老,统治者无心救亡,收复失地、企盼统一的愿望落空。6.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7.《书愤》中,诗人之“愤”有四:所愤之一乃“”(愤报国无门);所愤之二乃“”(愤壮志难酬);所愤之三乃“”(愤年华空老);所愤之四乃“”(愤无人领军)。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发夷陵①(陆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②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②鹘:一种鹰类的猛禽。8.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咫尺万里的气势。B.杜诗常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看似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诗亦深得此中三昧。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延伸的空间扯远了。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上而下,落笔生动,而又写得细致入微。9.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思考题。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文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仅仅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10.思考: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首联“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和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之间有因果联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脑棋手》课件
- 《远山如黛》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课程分享 课件
- 西南林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网络数据库》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建筑设备》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解读附件10
- 西京学院《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书范文
- 完整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 防腐油漆施工工艺
- 南方S82T操作手册
- 设备采购安装工程结算书
- [精品]台湾地区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业内特制
- 雨蝶(李翊君)原版正谱钢琴谱五线谱乐谱.docx
-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课件-制作木蜻蜓14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