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_第1页
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_第2页
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

古诗《施闰章·燕子矶》原文赏析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顺治三年(1646)秋诗人有江南之游,遍览南京、苏州名胜,而有此诗。在一个秋季的黄昏,诗人登上位于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的燕子矶头,近观远眺,即景抒怀,写下此诗。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燕子矶濒临长江,三面悬绝,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南京一大名胜。

从视觉角度而言,此诗是仰视、俯视与平视相结合。首联写仰视见燕子矶本身的形象,颔联写俯视所见燕子矶下的近景,颈联则写平视所见的远景。这样就写出燕子矶立体的空间意境。

首联系描写立足于燕子矶外仰视之所见:“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此联破题,勾勒的是燕子矶的空间形象。“绝壁”,写燕子矶头陡峭险峻之状;“孤亭”,指观音阁突兀高耸于燕子矶上,但诗人不是泛泛地描写燕子矶,他写的是处于特定时间环境中的燕子矶。“寒云外”固然衬托“绝壁”之高峻,但又暗示出深秋时节;“落照”固然写夕阳,但亦表示黄昏时分。它们都既是空间意象,又是时间意象。此时燕子矶的“绝壁”与“孤亭”正处于深秋黄昏的氛围中,就显得冷寂静穆。而诗人正是立在这样时空环境的燕子矶上观景抒怀的。

颔联先写立于燕子矶头北望长江之景:“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流水急”写长江东流,水势湍急;“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皆建都于南京。“流水”冠以“六朝”,则长江就具有了历史感。此句意谓尽管六朝已成历史陈迹,但这长江流水仍不减其奔腾的气势;江上白鸥则悠闲地飞翔,而冠以“终古”,则寓有尽管世事变迁,江鸥自然本性却不变之意。此联以“流水”之“急”与“江鸥”之闲两相对照,使画面张弛有致,相映成趣。更主要的是把长江风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观赏,使意境显得十分深远,隐含着诗人对世事沧桑而自然不变的慨叹,写景中自有抒怀之意。此时南京弘光王朝灭亡一年多,诗人的沧桑之感的具体内涵是耐人寻绎的,但写得过于平和冲淡,并无悲慨沉痛之感。

颈联“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又从燕子矶下的长江转向写环望江岸的景色。此联是由近及远,明暗相衬,阴晴对比,使意象层次丰富,境界更显空阔寂寥。近处“江城”(即南京城内)树木颜色之所以一派晦暗,是因为那里正秋雨凄迷所至,而“吴楚”(即长江中下游处)的天空之所以显得青碧,是因为那一带的山峦青翠所致。这一联曾被王士禛视为“清词丽句”,而选入其“摘句图”。(见《池北偶谈》)

在描写了山水鸟木之后,尾联又点出人:“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矶头”与首句“绝壁”呼应,“向夕”(即傍晚)则与次句“落照”呼应,诗仍回复到燕子矶本身。“把钓”指持竿垂钓。既然时已“向夕”,本该归去。但在燕子矶头的“把钓”者却似浑然不觉,毫无归意。此人是谁不详,但颇有隐者风神。诗对“把钓”者的点染为全诗增添了“神骨俱清,气息静穆”(陈文述《书施愚山诗钞后》评施诗语)之韵味。全诗不仅客观景物静穆,人心境亦清寂,主观与客观已相融合。这一联又使全诗化板滞为空灵。

朱庭珍曾云:“近代诗家,工五律者,莫如屈翁山(按:屈大均)、施愚山二君。”此言虽嫌过誉,但可见施闰章五律之造诣颇为人所激赏。此诗体气高妙,格律深稳,首联即采用对仗,连用三联排偶句式,自然工隽,潜气内转,甚见功力。由此诗亦可见施闰章诗“气味渊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