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压的应用。其中大气压的存在既是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既是重点也是是教学难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四、教学用具:玻璃杯、纸片、水、橡皮碗、课件;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课件演示、分析讨论六、多媒体设计思路:本课课件设计主要用于辅助实验教学,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该课件在设计时本着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设计。七、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猜谜:“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少不了,在你身边看不到,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自然物)谜底:空气。设疑:我们已知道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中是否也一样有压强呢?(二)新课教学:1、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1)、纸托水实验(演示)2)、橡皮碗吊物体(演示并让学生参与)3)、铁皮罐塌陷(课件演示)提问:以上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设疑: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那么大气压大不大呢?4)、马德堡半球实验(课件演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很大。设疑: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计算:P=rgh=13.6×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76米=1.013×105帕讨论:(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水银柱长度怎么变?(2)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一点,会影响结果吗?(3)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4)改用粗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5)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介绍: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八、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九、板书设计第三节空气的“力量”1、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大气=1.013×105帕学情分析《空气的力量》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但又易忽落得问题,学习兴趣浓厚.但对大气压得产生与大小,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大气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会测量大气压,但要巧妙设计降低学习难度.效果分析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评测练习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实是.2.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著名实验是.3.试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以下现象:(1)针筒抽取药液(2)塑料挂钩挂物品(3)自来水笔吸墨水(4)吸管吸饮料4、屋顶的面积是45米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课后反思在教学中第一部分大气压强及其特点中我按原教学设计顺利进行。到了第二部分大气压的测量的内容,我本意想先利用弹簧测力计粗测大气压,在与学生讨论时,学生提出用水仿照覆杯实验测量大气压,而我的处理自认不妥,我按照预设先进行粗测实验,把学生的这一设计推到下一环节托里拆利实验时解释,结果也忘了,听课同仁也给了我诚恳的建议。但后来我再三反思,觉得这一问题可以这样处理,定可以生成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学生提出仿照覆杯实验测量大气压时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杯中水是满的,倒插入水槽中还是满的,杯底是否受到大气压,学生答受,怎么办?学生自然会想到把杯子变长,水不会全满,大气压才等于水柱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很大(马德堡半球试验已说明)长烧杯中用水行吗?然后引入托里拆利实验,并夸奖学生这么快能想到科学家的方法。至于用弹簧测力计,玻璃板,吸盘粗测大气压,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大气压的公式导出实验原理。若没时间实验可以不做,习题都可以不做,只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导出测大气压的原理,能再现托里拆利实验,学生收获就一定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幸福家庭事迹简介(17篇)
- 教师网络安全培训会
- 小班期末评语15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精密结构件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劳动合同模板4篇
- 一类功能性神经元的场耦合同步控制探究
- 技巧与智慧的结合
- 应急预案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及施工图审查协议3篇
- 彩妆销售员工作总结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及行事历
- 《GM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 2025届抚州市高一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公司印章管理登记使用台账表
- 砖厂承包合同签订转让合同
-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