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_第1页
《春望》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_第2页
《春望》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_第3页
《春望》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_第4页
《春望》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望》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抒情诗,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爱国诗人形象。一、课文简析1.知识与技能:学会从形象入手,深入分析文本2.过程与方法:把“诗圣”的含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试图让学生触摸到一个独特而鲜活的诗人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三、教学目标由形象入手,以文字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树立诗人杜甫在学生心中的“诗圣”形象。四、教学方法

春望

“诗圣”形象塑造

1画像与名字的矛盾面容消瘦枯槁精神抑郁惆怅

困懒微风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母亲崔氏家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

诗中直接描绘诗人形象的句子2令人震撼的形象极度痛苦,愁绪太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一种深刻的痛苦

让诗人如此痛苦的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人烟稀少破败荒凉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背景

3一种深刻的痛苦诗人的感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景是美好的,春花吐艳与春鸟和鸣是动人的,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中的诗人来说却是无处不伤心的。那世事的艰难危急,个人的心绪的恶劣焦虑使得诗人用饱含情感的眼睛看待花鸟,花鸟似乎也产生了情感。3一种深刻的痛苦问题:流泪的是花吗?感到心悸的是不是鸟?4“诗圣”之真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圣“诗圣”之真谛当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希望有华美的屋宇让天下所有寒士都能躲避风雨;当他的儿子被饿死的时候,杜甫想到的却是我是个当官的不用交租,不用纳粮,尚且如此,那天下百姓该饿死多少啊;当诗人晚年沿着长江漂泊流离,靠着别人接济,靠着别人施舍,过着犹如丧家之犬的生活的时候,登上岳阳楼,眺望中原,依旧心忧国家,心忧天下,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而扶栏痛哭,老泪纵横。……

这便是杜甫,这便是诗中圣者!《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