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悲剧作品中的美育渗透——以统编必修教材课文为例上海市南洋中学王丽云悲剧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它的美在于悲剧人物的苦难蕴寓着丰厚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其美学价值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崭新视角。高中语文悲剧作品的教学不容忽视,其教育内容涵盖面广,艺术家把满腔的同情和热爱给予悲剧主人公,用浓烈的感情色彩塑造悲剧形象,以其被毁灭的结局来揭示社会黑暗势力的罪恶,以此让学生体悟悲剧艺术的“崇高美”。在此笔者就高中语文悲剧作品中的美育渗透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知。一、悲剧的起源与悲剧悲剧发轫于古希腊,由萨提尔(satur)剧演变而来,被称为“山羊之歌”,是一帮演员装扮成山羊围着祭坛表演,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悲剧就是由这种表达对英雄崇拜之情的哀歌发展而来。中国悲剧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九歌》,它用神话传说来显示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西方美学史上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对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模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每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1\*GB3①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的理论。鲁迅在《鲁迅全集(第一卷)》中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GB3②《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悲剧有两种解释:1是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2是比喻不幸的遭遇。=3\*GB3③前面是狭义的悲剧概念,后面是指广义的悲剧,可以泛指美学范畴中悲剧文学作品。笔者通过对悲剧起源、发展的梳理,形成了自己的粗浅认知,本文中的悲剧是指广义的悲剧,它有着以下两个特点:悲剧主人公或美好的事物遭必然性的毁灭;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二、高中语文悲剧作品界定依据上文关于悲剧的定义,本文所指的悲剧作品可以界定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性作品,即隐含悲剧性因素,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美好的主人公遭必然性毁灭的文学作品。尤其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探究的悲剧作品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绝不是生活的写实,正如生活中的丑只能让人觉得丑一样,生活中的悲,只会让人觉出悲,而上升不到美。统编教材必修上下两册收录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悲剧作品。下面笔者就必修教材中的悲剧作品为例来做简要概述。(一)有悲剧因素的作品未必是悲剧作品《套中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脸色苍白,身体孱弱,惶惶不可终日,婚姻失败,最后甚至在战战兢兢中结束生命,可以说他的身上有着一定的悲剧因素。然而他是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仇视一切新鲜事物,思想僵化保守,他既阻碍社会进步,也扭曲了自己,他的形象不符合“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所以不作为本文探讨的对象。(二)大团圆结尾的作品,未必是喜剧《促织》和《窦娥冤》都以大团圆结尾,这正是中国传统古典悲剧包容一切,成熟多元的表现。统治者利用它维护自己的统治,老百姓身受苦难,“大团圆”给予他们心理的补偿;而高级的悲剧欣赏者,却能看透“大团圆”结局的人为不可能和其中借助“超自然力量”的惯用套路。这种“因果报应”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实现,这无疑给“大团圆”增添了一抹更为浓重的悲剧色彩。(三)有艺术加工的作品才是悲剧作品《琵琶行》虽然写了琵琶女的悲剧故事以及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然而是作者白居易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叙事性诗歌,从悲剧理论来看,现实中的灾难并不能成为悲剧艺术作品来欣赏。悲剧中的可怕事件应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与观众保持一定审美距离的事件,所以这类写实作品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悲剧作品。三、高中悲剧作品审美教学的薄弱现象(一)学生与悲剧的疏离、隔膜由于高中生缺乏悲剧知识,鉴赏能力不足,所以对悲剧的价值认识模糊。高中的学业压力又大,碎片化浅阅读这种消遣模式大行其道,因而悲剧阅读极为被动。加之悲剧本身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需要读者对作品深入挖掘。这一些都造成学生未能把审美痛感升华到审美快感,仅停留在感性而未能上升到理性层面。(二)教师在悲剧教学中的疏漏悲剧作品大多教学难度大,而教师的悲剧教育的主观意识淡薄,教学方法的单一更造成教学过程的枯燥。由于高考中鲜有涉及悲剧的考点,所以造成高中课堂对悲剧教育的忽视,而且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设置不合理,只是蜻蜓点水般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提炼文本主旨和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情感新鲜度降低和审美疲劳加剧。总之,单一的方法,八股的教法,仓促的教学把鲜活、有生命力的,内涵丰厚的悲剧作品上成了政治主题课。四、高中悲剧作品的教学意义(一)崇高精神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唤起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一幕悲剧能引着我们走进强烈矛盾的情绪里,使我们在幻境的同情中深深体验日常生活所不易经历到的情境,而剧中的英雄因殉情而宁愿趋于毁灭,使我们从情感的通俗化中感到超脱解放重尝人生深刻的意味。”=4\*GB3④悲剧性作品正是通过这种令人痛心的毁灭,在极其鲜明的对比中肯定正面人物的价值。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审美”和“自省”的能力,就应让他们“置身”于茹志娟的《百合花》中,曹禺的《雷雨》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以及《哈姆雷特》《窦娥冤》等作品中,让他们在“枪林弹雨”“电闪雷鸣”的恐吓下感受到生命的威胁,体会到自己作为青年的“社会担当”。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对丑的憎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审美范畴之一的悲剧性,其本身蕴涵着深厚的审美性,是审美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种美感。悲剧性作品的美感,表现为在悲剧性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对真善美的肯定,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三)激起生命热情,获得奋进力量。如今的莘莘学子,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有很好的保障,然而在得到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享受的同时,却鲜有追求美好理想时的那份执著和战胜艰难险阻时的那份信念和魄力。悲剧性作品为高中生重现了种种磨难与困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历变故、体验挫折的机会,给他们的生命注入积极、乐观、坚强的血液,这无疑比给予他们其他任何财富都更有意义。五、高中悲剧作品的审美教学探究(一)解读悲剧作品的丰富意蕴1.要了解悲剧的本质特点是“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悲剧的审美对象是“有价值的东西”以及理解悲剧“被毁灭的形式”。2.要抓住悲剧的要素。首先是要聚焦悲剧的冲突,悲剧的矛盾冲突构成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然后鉴赏悲剧要抓住悲剧的结局,既要体悟“被毁灭”的结局,让读者做“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又要理解“大团圆”模式的结局,敢于直面‘大团圆’背后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大团圆’背后淋漓的鲜血”3.要理解东西方悲剧的不同之处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作为依托,我们只有深入分析,了解这种文学样式的根,才能真正理解它的魂。西方悲剧的起源地古希腊紧靠地中海和爱情海,丰厚的海洋资源让古希腊可以从事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和海外文化交流,使经济高度发展,所以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古希腊人,持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怀疑精神,这些特点在西方悲剧中均有表现出来——主人公积极斗争,有着英雄主义气魄和崇高的精神和品质。中国古代形成的小农经济追求的是自给自足,以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人温良俭让,宽容忍耐,所以在中国的悲剧中,将惩恶扬善的伦理批评本质呈现的淋漓尽致,其间暗含着一种对命运的服从和圆满结局的愿望,以及哀而不伤的格调。这正说明了为什么西方悲剧通常是矛盾冲突到了高潮,突然就结局收尾,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效果,而中国悲剧无论受到多大的挫折与磨难,最后都会以大团圆的结局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探究挖掘,我们领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美。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也如是说:“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⑤(二)思考悲剧作品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审美体验越强,对作品的认识就越深,审美思考就越活跃,对文本的意蕴的理解就越丰富。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思考,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绪,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1.设境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作品相吻合的情境,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可以采用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的运用,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到悲剧作品中来。比如上《雷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看一段视频,让演员精湛的表演打动学;抑或是在朗诵经典片断时放一段背景音乐,形成强大的感情磁场,吸引学生靠近悲剧。也可以激疑、激趣,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身处地,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思考。比如,在《祝福》中,不仅有主人公祥林嫂,在她身边还有一个“人际关系”网,教师在分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时候,可以从“人物关系”网入手。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思考: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对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内心思想、行为举止会产生哪些深入的影响?请学生画出祥林嫂的“人际关系”网,并分组讨论这个“人际关系”网对祥林嫂的行为和命运有何影响。2.体悟教学体悟教学是将教学过程视为生命体验过程。其中“体”是教学过程,“悟”是教学目的,教师要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激发他们对悲剧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适身处地去感受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及情感。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代入”对作品里人物的理解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高一下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就窦娥、鲁侍萍和哈姆莱特三个人物中,让学生自选一个,写作“人物自述”,目的是让学生能借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思想动因,理解人物和环境的复杂关系。当然,如果有条件组织学生观看这三部戏剧的演出或演出视频,进而能组织排戏、演戏,那就更能引导学生揣摩角色,研读剧本,如此这般亲身体验,投入剧情,化身为剧中人物,就会发现许多在阅读时候没有发现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的问题。3.探究教学探究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问题,之后围绕问题搜集信息,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整理问题,对文本做更深入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篇幅较长的文本,笔者以《哈姆雷特》为例,设计了三个预习任务: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引发一代代人的思考,我们知道它背后有什么含义?哈姆雷特究竟在思考什么?二、你认为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三、戏剧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学生就是这样带着问题自主去探究文本,对这部悲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4.比较教学比较教学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悲剧作品进行赏析的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本的鲜明特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曾将中国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和十七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两者在人物性格、语言形式、冲突主题、结构模式的巨大差异。人物形象上比较,我们分析得出窦娥是被压迫者,她是善良的,又是反抗的,是传统的中国式标准的优秀女子形象;而哈姆莱特是独立意识强缺有着犹豫性格的英国王子,他的身上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两部悲剧作品在戏剧语言上也有明显不同,《窦娥冤》以唱为主,以白为宾,这突出了戏剧的虚拟性和抒情性;而《哈姆莱特》始终一贯地运用独白和对白,这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和事件的因果性。在戏剧冲突和表现主题方面,《窦娥冤》表现的是善恶、正邪的较量,更是个人和强大统治机器的矛盾,窦娥的悲剧是邪恶社会和暴虐的官府共同造成的,这是社会悲剧;《哈姆莱特》表现的是性格悲剧,忧郁王子纯洁、高贵,然而由于性格弱点丧失了行动力,使得复仇变得延宕,且莎士比亚的这部戏具有古希腊悲剧的特点,体现了命运悲剧的特点。在结构模式上《窦娥冤》是大团圆结局,《哈姆莱特》是一悲到底的。通过比较,我们真正探究“有价值的东西”如何被毁灭的过程,以及为什么会被毁灭,了解了这些,毁灭带来的恐惧和怜悯才能激发学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