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优秀奖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优秀奖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优秀奖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优秀奖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优秀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目标导引1.结合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并理解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区域认知)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综合思维)3.结合材料,理解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我国耕地保障。(人地协调观)知识建构

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2.我国粮食安全的立场我国国务院于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阐述了我国“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一贯立场。这意味着,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需要粮食总产量与粮食需求量大致持平。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粮食生产的基础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为基础。4.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与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的乘积,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必备知识自主检测5.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

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必备知识自主检测视野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在全国后备耕地资源中,荒草地占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裸地占8.0%,其他占6.8%。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倘若处置不当,往往会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全国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为220.48万公顷,约占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41.1%。其中,集中连片的后备耕地资源仅62.6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数据来源:2016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不同时期国内粮食生产的状况时间生产状况意

义1949—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速度约为人口增加速度的2.2倍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1996年以来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千克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需平衡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途径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1)1949年以前,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2)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的。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4.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1)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2)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3)建立粮食储备。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目标(1)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耕地保障对粮食安全的意义(1)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我国的粮食安全。(2)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要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3)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必备知识自主检测(5)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思考感悟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三北防护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必备知识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1)对我国而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2)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是要大规模开发利用荒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3)随着大量荒地被开发,我国人均耕地将大大增加。(

)(4)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我国的粮食安全。(

)答案:(1)√

(2)×

(3)×

(4)√必备知识自主检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据此完成2~3题。2.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

)A.人地矛盾 B.人与科技的矛盾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D.人与发展的矛盾3.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

)A.大面积开垦荒地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人口素质必备知识自主检测解析:第2题,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第3题,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答案:2.A

3.C必备知识自主检测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必备知识自主检测4.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

)A.东进 B.南下C.西扩 D.北上5.2000—2005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土地沙化 B.耕地撂荒C.退耕还草 D.自然灾害答案:4.C

5.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问题探究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参考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我国耕地情况如下表:地

区评定面积平均等别占评定面积的比例西部地区5

012.88万公顷11.33等,以8—15等为主94.16%东北地区2

783.07万公顷11.24等,以9—13等为主97.42%中部地区3

052.55万公顷7.99等,以5—10等为主72.53%东部地区2

613.89万公顷8.27等,以5—11等为主85.31%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说出材料体现的我国耕地特点。(2)说出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作用。提示:(1)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2)等别成果对我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坚守耕地质量红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我国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区面积广大、多丘陵山地,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具有以下特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特

征具体表现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9.5%,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约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特

征具体表现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东部平原丘陵地区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优等地和高等地,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分布着全国75%的中等地和90%的低等地,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平均每年约有30%的播种面积受灾。在重大水旱灾害发生的年份,我国粮食总产量减少10%以上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特别提醒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区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以荒漠化(风蚀)、草场退化为主北方地区以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和土壤侵蚀为主南方地区以土壤侵蚀和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以寒漠化(荒漠化的一种)为主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1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保障食物需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图甲为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布图,图乙为2000—2012年东、中、西三大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图乙中代表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曲线依次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C.Ⅱ、Ⅲ、Ⅰ

D.Ⅲ、Ⅱ、Ⅰ(2)导致Ⅰ区和Ⅱ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

B.耕地质量C.农业科技水平

D.人口数量素养立意本组题以我国耕地分布为材料,需要结合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人口、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等综合分析,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了较多的耕地,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压力指数最大;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丰富,生产力水平较高,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西部地区尽管人均占有较多的耕地资源,但受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耕地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大,致使其耕地仍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第(2)题,Ⅰ区、Ⅱ区分别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面积更大,但由于受降水、热量、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开垦成耕地的面积有限,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比西部地区大;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耕地质量更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投入多,农业发达;东部地区人口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很小,耕地压力指数较大。答案:(1)C

(2)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问题探究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北粮南运”的“北”和“南”有两种含义:对于京津地区,“北”指东北地区;对于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北”指东北地区和冀鲁豫地区。对于东北地区,“南”指京津地区、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对于冀鲁豫地区,“南”指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结合材料探究:(1)“北粮南运”的粮食主要输出地和输入地分别有哪些?(2)作为主要的粮食输入地,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需要输入大量的粮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提示:(1)输出地:东北地区和冀鲁豫地区。输入地:京津地区、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2)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人均耕地面积少,粮食需求量大;农业生产以城郊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为蔬菜、水果、乳畜产品、水产品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主要手段如下:(1)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2)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3)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4)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5)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6)发展农业机械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在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基础上,我国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具体表现如下表: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

响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粮北调”——从有余粮的南方调拨大米到北方保障北方缺粮地区居民的食用粮需求自1985年起,“北粮南运”——从北方余粮区流向南方缺粮区的粮食以玉米为主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用粮的需求净调出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这些省区都易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如果同时或大部分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

响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净进口谷物为主,主要进口小麦解决我国食用粮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进出口大体平衡—21世纪以来,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但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我国大豆和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受制于他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

响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具有救荒、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规律总结我国“北粮南运”的原因(1)北方生产供给增强。这得益于北方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改善等因素。(2)南方市场需求增加。南方畜牧业、饲料工业发展,拉动了北方粮食南下。(3)消费结构升级。南方经济增长拉动消费水平提高,对东北优质大米需求增加。(4)粮食种植区域变化。南方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北方水稻地位越来越高。(5)人口向南方流动。东南沿海一带汇集了大量农民工,其粮食消费增加了“北粮南运”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与全国高余粮地区相比,高缺粮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哪里?分析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思维导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剂、发展农业科技等。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原因: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措施:粮食的跨区域调剂;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即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措施问题探究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自然资源部将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和加强耕地保护、新《土地管理法》实施等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对加强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宣传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以及各地做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2)土地退化的表现主要有哪些?(3)防治土地退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提示:(1)人口数量大,对耕地的需求量大;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质量低的耕地比重大。(2)土地退化的表现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3)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牧业措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背景——未来粮食安全面临众多挑战(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保障措施

施具体做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1亩=1/15公顷)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优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措

施具体做法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以质换量、藏粮于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水土资源保护项目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针对各区域中、低产田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了各区域的耕地质量提升任务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3.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的主要问题与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

域主要问题农田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黑土区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风沙盐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滴(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华北平原地区中、低产田分布较广,耕层变浅,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地下水超采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改善耕层结构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区中产田分布较多,土壤酸化日益加剧,污染严重治酸控污,低产坡耕地改造或退耕恢复植被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区

域主要问题农田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耕地退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地膜残留污染严重发展节水农业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次生盐渍化,回收残膜青藏高原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生态脆弱,不利于农业生产开展高原特色生态农田建设,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土地沙化现象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方法技巧

科学开发与整理土地的办法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3每年,全国通过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同时,采取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读2011—2015年我国耕地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题。简述2011—2015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增减变化的特点,并提出保持我国耕地增减平衡或略有增加应采取的措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思维导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答案:特点:除2013年增加的耕地面积略高于减少的耕地面积外,其余四个年份增加的耕地面积都低于减少的耕地面积;2011—2015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波动式减少。措施: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形成有效保护空间;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治的力度;保护耕地生态条件;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要有计划进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综合思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注:1亩=1/15公顷。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从乙图中可看出,中国耕地减少最快的年份是哪年?(2)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3)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为保护耕地资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提示:(1)2003年。(2)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大部分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较高)。(3)禁止盲目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间作套种),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少。据此完成1~3题。1.当前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耕地减少②土地退化③非农业用地减少④土壤肥力升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不属于土地退化形式的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C.土地沙化 D.耕地减少3.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②植被破坏③不合理灌溉④生活和生产排放的有毒物质⑤退耕还林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③④与现实情况不符。第2题,考查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A、B、C三项都是由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第3题,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①②③④均是。⑤为改善土地退化的措施。答案:1.A

2.D

3.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读我国历史时期耕地变化和漕运干线示意图,完成4~5题。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4.图中(

)A.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B.塔里木盆地的耕地开发晚于准噶尔盆地C.耕地开发从黄河流域向南、北方向扩展D.耕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5.我国耕地向长江流域扩展的时间及主要原因是(

)A.西周初期,生产力发展B.西汉中期,生产力发展C.隋唐时期,人口大量增加D.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4题,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塔里木盆地的耕地开发于西汉中期,早于准噶尔盆地(明清时期);黄河流域耕地开发最早,耕地开发从黄河流域向南、北方向扩展;耕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第5题,图示西周初期,我国的耕地主要在黄河下游地区;西汉中期,扩展到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及长江流域,即我国耕地向长江流域扩展的时间是西汉中期,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