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2羊肚菌高效栽培_第1页
(43)-7.2羊肚菌高效栽培_第2页
(43)-7.2羊肚菌高效栽培_第3页
(43)-7.2羊肚菌高效栽培_第4页
(43)-7.2羊肚菌高效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肚菌高效栽培概述属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不同地区俗称不同,因既像蜂窝、又像羊肚而得名,是世界性美味食用菌和药用菌,被誉为“菌中王子”。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档的天然保健食品,被誉为“食品之冠”。性平,味干寒,无毒,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糖、核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能增强免疫力,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一、掌握羊肚菌生长发育条件1.营养条件(1)碳源

腐生型土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常见碳源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作物副产品,碳源添加比例大约70%~80%。(2)氮源

常见氮源有麸皮、玉米粉、豆饼粉等,其单位重量含氮量大小关系为豆饼粉>玉米粉>麸皮,麸皮一般用量为10%~20%,玉米粉一般用量为8%~10%,豆饼粉以5%为宜。(3)无机盐

添加的无机盐为石膏、石灰,可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增加通气性及补充钙素营养。2.环境条件(1)温度

中、低温喜湿性菌类,菌丝适宜温度18~22℃;子实体适宜温度15~18℃。子囊果形成地温为12~18℃,最佳为12~15℃。(2)湿度

营养生长阶段对土壤湿度不敏感,以45%~55%为宜;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3)光线

菌丝体和菌核生长期不需要光线。光线对子囊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光线要求“三分阳七分阴”。一、掌握羊肚菌生长发育条件2.环境条件(4)空气

氧气对羊肚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CO2浓度超过0.3%时,子囊果瘦弱、畸形,甚至腐烂。(5)酸碱度菌丝在pH5.0~8.2的培养基或土壤之间均可生长,最适pH在6.0左右。(6)土壤

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土壤pH以6.5~7.5为宜。一、掌握羊肚菌生长发育条件二、栽培季节和栽培模式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播种,多采用蔬菜大棚套种、大田土畦遮阳栽培等模式。长江以北,一般9月中旬~10月中旬播种,3月~4月下旬出菇,多采用大田土畦遮阳加盖薄膜或拱棚栽培模式。辽宁、内蒙、新疆等气温偏低地区,多采用钢架温室大棚栽培,环境温度低于20℃即可栽培。栽培模式如下图(1-6):羊肚菌平棚栽培、羊肚菌林地栽培、羊肚菌小拱棚栽培、羊肚菌大棚栽培、羊肚菌蔬菜大棚背阴处栽培、羊肚菌光伏大棚栽培二、栽培季节和栽培模式羊肚菌平棚栽培羊肚菌林地栽培羊肚菌小拱棚栽培羊肚菌大棚栽培羊肚菌蔬菜大棚背阴处栽培羊肚菌光伏大棚栽培三、制作优质菌种1.菌种培养基配方(1)原种配方1)栎木屑50%,棉籽壳30%,麦麸1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腐殖土2%。2)阔叶木屑76.5%,麸皮20%,过磷酸钙0.5%,蔗糖1%,生石灰1%,石膏1%。3)麦粒97%,碳酸钙1%,生石灰1%,蔗糖1%。羊肚菌原种三、制作优质菌种(2)栽培种配方1)柞木屑10%,杨木屑30%,麦粒50%,稻壳6%,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1%。2)棉籽壳75%,麦麸20%,石膏1%,过磷酸钙1%,腐殖土3%。

羊肚菌生产种三、制作优质菌种制作栽培种时,一定要选择菌丝转黄的原种制栽培种,菌核是羊肚菌出菇的关键条件之一。2.装袋、灭菌、种和其他食用菌相同。3.培养

无菌接种后放在16~18℃温度下避光培养,20~25天菌丝长满袋。菌龄以不超过50天为好。羊肚菌菌种制作装袋羊肚菌菌种原料灭菌四、播种1.播种前(1)整地

每亩撒生石灰100kg,然后浇水至表层土下25~35cm湿润。旋耕机将土壤翻耕2次,平整,清除草根、石块。(2)起垄分畦

畦面宽100~120cm,高20~30cm,畦上开4条“V”字形播种沟,间距20cm,沟深7~10cm,沟宽4~8cm。畦间留宽40cm排水沟,沟深30cm。(3)浇水

喷水,储存水分。(4)浅耕

疏松土壤便于播种。(5)搭建遮阳棚

多为竹木结构,搭建好后盖遮阳60~80%的遮阳网。四、播种

羊肚菌开沟羊肚菌菌种撒播羊肚菌菌种播后覆土羊肚菌播后覆膜羊肚菌播后覆膜打孔四、播种2.播种(1)洗种

菌种用消毒水清洗,除去表面杂菌。(2)播种

最高温度稳定在15℃以下时,即可播种。播种可采用开沟条播或撒播方式,每亩播种量150~200千克。(3)覆土

播种后,将预留排水沟的土壤覆盖播种沟,覆土厚3~5cm。(4)覆膜

播完种,用黑色地膜覆盖菌床,以保温保湿,防止强光直射,利于羊肚菌菌丝定植和发菌。四、播种3.播后管理(1)打孔

覆盖好的地膜进行打孔,孔径2~3cm,孔深6~8cm,孔距15cm,增加土层透气性。(2)田间管理

土壤湿度控制60~75%。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浇水灌溉,采用喷灌,保持地表土粒不发白。

五、制作、摆放营养袋

1.营养袋参考配方1)柞木屑10%,杨木屑30%,麦粒50%,稻壳6%,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1%。2)麦粒30%,阔叶木屑30%,稻壳30%,腐植土8%,石灰2%。3)麦粒80%,谷壳18%,石灰1%,石膏1%。

配方中的阔叶木屑粒径5~10mm,麦粒浸泡24小时后使用。各配方调至含水量50%~60%,pH值6.5~7.5。

五、制作、摆放营养袋

2.营养袋制作14×28厘米或15×30厘米的聚丙(乙)烯袋,常规灭菌。3.摆放营养袋如图(1)摆放时机

地面上有“白霜”状菌丝形成时摆袋。(2)摆放方法

顺播种沟位置摆放,行间距50cm,袋纵间距40~60cm,放置时应压平尽量与地面接触。每亩摆放1500~2000袋。4.田间管理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气温高于18℃时,采取早、晚通风;气温低于15℃时,中午通风。棚内以弱散射光为主,光照强度500~1000勒。摆放营养袋六、出菇管理1.催菇(1)温度控制

白天闭棚增温,确保地温达到出菇所需临界温度5℃,至少保持4~5天。夜间掀开通风口降温,拉大温差,刺激出菇。(2)水分刺激

采用微喷或微灌进行补水,使地面完全湿透,可持续2~3遍,或24小时内沿沟漫灌,及时排走积水。(3)湿度控制

水分刺激后,土壤含水量达80%~90%,通过微喷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4)光线刺激

采用地膜技术,前期菌丝处于黑暗环境,揭膜后暴露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促菌丝分化形成原基。六、出菇管理2.出菇管理(1)温度控制

现蕾控制温度4~16℃,不超过18℃为宜。(2)湿度控制

土壤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3)通风管理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土壤通透性。(4)光线管理

子实体形成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5)病虫害防控

感染杂菌和生虫的营养袋移出,当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