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_第1页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_第2页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_第3页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_第4页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频考点

考点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基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重难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综合推断题或无机化工流程题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基础

1.(2022浙江1月选考,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合金密度较小、强度较大,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

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答案B

2.(2021广东,4,2分)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

A利用海水制取浸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可被还原

B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0环口H2

C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氢氟酸可与Si。?反应

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答案B

第1页共48页

3.(2021湖南,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Q,

C.SO口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

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

答案B

4.(2021广东,6,2分)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B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D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

答案D

5.(2019课标I,7,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

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6.(2019课标HI,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2页共,48页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

7.(2022全国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答案D

8.(2017江苏单科,3,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吸收COz产生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z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il,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9.(2021浙江1月选考,12,2分)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与乩0反NaOH和即贝!]Fe与H,0反应生成Fe(0H)和H2

B.NaClO溶液与CO,反应生成NaHCOs和HC10,则NaClO溶液与SO2反应生成NaHSOs和HC10

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C1,则MgsN?与盐酸反应生成MgCk和NH.C1

D.NaOH溶液与少量AgNO,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03,则氨水与少量AgNO,溶液反应生成Ag20和NH,N03

第3页共,48页

答案c

10.(2022广东,12,4分)陈述I和II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I

A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SiO?可制作光导纤维

B利用海水制取浸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可被还原

C石油裂解气能使溪的CCL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烧

DFeCL水解可生成Fe(0H)胶体FeCk可用作净水剂

答案A

11.(2019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金属

材料的是()

ay“立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

答案A

12.(2021河北,10,4分)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压S0,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NaClO、KC1O;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加热Nai与浓H3Pol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H3Po比HI酸性强

D.浓HNCh和稀HNO,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0?和N0,故稀HNQ,氧化性更强

第4页共,48页

答案B

13.(2022浙江1月选考,22,2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相同条件下,Bn与PBr:反应比CL与PCL反应难

B.OPBrCL与足量H20作用生成2种酸

C.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0PBn、OPS、OPFa

D.PBn与足量C2H50H作用可得到P(0C2Hs)3

答案B

14.(2021江苏7,3分)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H2O

A.NO(g)—►HNO3(aq)

_Cu

B.稀HN(Maq)—>N02(g)

co

C.NO(g)高温、催化剂“N?(g)

D.NO3(aq)-%i2(g)

答案C

15.(2020江苏单科,10,2分)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g)手灰水票白粉(s)

,、a%(g),、加热,、

B.NaCl(aq)-----NaHC03(s)—*Na2C03(s)

Cl(g)Nal(aq)

C.NaBr(aq)2*Bn(aq)*<[2(aq)

HCKaq)电解

D.Mg(OH)2(s)------^IgCL(aq)—>Mg(s)

答案C

16.(2021浙江1月选考,21,2分)铝硅酸盐型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如图),其骨架的基本结

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化学组成可表示为(SiO,]•zHQ(M代表金属离子)。

第5页共48页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常采用水玻璃、偏铝酸钠在强酸溶液中反应后结晶制得分子筛

B.若a=x/2,则M为二价阳离子

C.调节y/x(硅铝比)的值,可以改变分子筛骨架的热稳定性

D.分子筛中的笼状空穴和通道,可用于筛分分子

答案A

17.(2021湖南,6,3分)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X碳、氯气

海水_苦卤水一|^链卜促国一靡]一值]

滤液一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k制备金属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MgCk+CO

D.“燃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k

答案D

18.(2021福建,4,4分)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倍B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FeSOq.烧匚S03乩。,HSOKN°3.HNO.

's'2"蒸镭

」S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的分解产物X为FeO

第6页共48页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s的沸点比HS0,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答案A

19.(2021辽宁,8,3分)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足量Ch__,BaCl,溶液叩泌

I-----------一-溶液b--------------->沉淀c

盐a」

溶液

|②稀盐酸?刺激性气KMnO,溶液紫色

味气体d褪去

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

答案C

20.(2022烟台一模,14)(双选)实验室中利用洁净的铜片和浓硫酸进行如图实验,经检测所得固体中含

有Cu2s和白色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稀硝酸、

3m’lCu稀硫酸

足量微热m/4-—>'NO

浓硫酸一匿;卜固体固体单质Y

(反应中无气体产生)x溶液

A.白色物质X为CuSO.,

B.NO和Y均为还原产物

C.参加反应的浓硫酸中,表现氧化性的占25%

D.NO与Y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2mol

答案AC

第7页共48页

21.(2022临沂一模,7)工业上可用克劳斯工艺处理含H2S的尾气获得硫黄,工艺流程如下。

含HS的尾气、空气一反应炉(高温)|一题法专化器(高温)|「硫冷凝器(130~200℃)|一排放

已知反应炉中部分H2s发生反应:2H2S+3O2-2so升2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排放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B.每回收32g单质硫,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

高温

C.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S02+2H2S—3S+2H2。

D.为提高H2S转化为S的比例,理论上应控制反应炉中H2S的转化率约为33.3%

答案B

22.(2015北京理综,8,6分)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矢气移

、的缸

制造蛋白质

动物

■a

摄食

动物排泄

物及遗体被细菌

高固氮作用分解

盘(豆科植物的根瘤)

氨或

铁盐

J亚硝酸盐)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A

重难

23.(2020江苏单科,1,2分)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2.5B.02C.S02D.NO

第8页共,48页

答案B

24.(2021全国甲,7,6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25.(2021全国乙,7,6分)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

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0: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

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还原为甲醇

答案D

26.(2021天津,8,3分)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

反应。下列属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A.用电石与水制备乙快的反应

B.用漠乙烷与NaOII的乙醇溶液共热制备乙烯的反应

C.用苯酚稀溶液与饱和浸水制备2,4,6-三溪苯酚的反应

0

D.用乙烯与氧气在Ag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八)的反应

答案D

第9页共,48页

27.(2020海南,1,2分)化学科学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述措施应积极推广的是()

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提高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的使用比例

B.原料药生产厂通过蒸发与焚烧过程,处理其生产废液

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

D.为保证食物的口感与风味,增加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

答案A

28.(2017课标III,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u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29.(2018课标11,8,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o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z0H无

T2

5No机

气即

S[01物

燃2-so

(NHJ,SO4

颗粒物)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钺和硫酸镀

C.NH,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第10页共48页

综合

30.(2022湖南,9,3分)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

NO2转化为Nz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中NO2发生氧化反应

B.a和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

C.过程H中参与反应的n(N0):n(NHj)=l:4

D.过程Ifill的总反应为NO?+NH^—N2t+2H2

答案D

31.(2021全国甲,26,14分)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回答下

歹II问题:

⑴L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AgNO

3Fe粉Cl2

净化除悬11

氯后含

「海水

沉淀

①加入Fe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的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

后可循环使用。

第11页共48页

②通入CL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物用量比

n(Cl2)/n(FeI2)=l.5时,氧化产物为;当n(Ck)/n(FeL)>L5后,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原

因是0

(2)以NalQ,为原料制备L的方法是:先向Nai。,溶液中加入计量的NaHSOa,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

加入Nai。,溶液,反应得到120上述制备L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3)KI溶液和CuSO,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L,若生成1molL,消耗的KI至少为mol。12

在KI溶液中可发生反应:L+I=I3.实验室中使用过量的KI与CuSO,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蒸

气蒸储可制得高纯碘。反应中加入过量KI的原因是。

答案(1)①2AgI+Fe-=2Ag+Fe"+2IAgNOa

②FeL+Ck-L+FeCLL、FeCl3L被进一步氧化

4

(2)2103+5HSO3^I2+5SOi-+H20+3H

(3)4防止单质碘析出

32.(2020课标II,26,14分)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

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

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填标号).

水JL

T

T离

t,

精制

盐水

Na夜

ffl(

第12页共48页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

8"为HC10或CIO]与pH的关系如图⑹所示。HC1O的电离常数K,值

为.

(3)CL0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酊,可由新制的HgO和CL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

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4)C10。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NaHSOu

NaHC()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IO,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10,的

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molC10。消耗NaClOZ的量为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为0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舶勺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kg(保留整数)。

答案(l)Na'a(2)1075

(3)2CL+HgO^HgCL+Cl2O

1

(4)1.25NaHOVNaHSO”^C02f+Na2s(h+HQ

(5)C1O+C1+2H*^CLt+H20203

33.(2018课标HI,27,14分)KIS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KI0,的化学名称是,

⑵利用“KC10,氧化法”制备KI0”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一-_

结L

结JK1

一_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0j、CL和KC1。“逐CL”采用的方法是。“滤液”中的溶质

主要是o“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3页共48页

(3)KI0,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其迁移方向是

③与“电解法”相比,“KC10,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写出一

点)O

答案(1)碘酸钾

⑵力口热KC1KH(I0B)2+K0H-2KI03+H20(P|6HI03+K0H-KIO3+H2O)

(3)©2H20+2e-=20H+1Lt

②Ka到b③产生CL易污染环境等

34.(2017北京理综,27,12分)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M),排放。

(D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氧化处理尿鳖溶,

后的尾气T-‘一库比()

(N0,、0,等)尿素'

薮输SCR催化反应器

①尿素[CO(NHDI水溶液热分解为NH,和C0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NH.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在作用下会形成(NH,)£0」,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HJ2soi的形成:。

第14页共48页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哨广)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g尿素溶液,将

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所得NH:,用过量的x矶c.mol•「HS0,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S);用5mLc2

mol•L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⑵NSR(NO.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Ba(NO)2的相互转化实现NO、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的物质是«

②用乩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J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

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压与Ba(N00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0)。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

,5

下,力0与NH:,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NN0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催化剂I—I15r-i

_____________________IINNO+U^O

△催化剂

答案⑴①C0(NH2"+H20—*CO2+2NH3②宴H3+6NO27N2+12H2O

(3)2S02+02+4NI-L+2I2(NH)2soi

④3(2C1:C”2)⑵①Ba。②8:1

第15页共48页

催化剂

15

③4'5N0+4NH3+30f4NN0+6H20

35.(2020浙江1月选考,28,10分)I.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为纯净

物,溶液C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00g)

请回答:

(1)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A的化学式是.

⑵固体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气体E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H.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2s和CL0的性质,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实验装置如图:

NaOH

溶液

请回答:

(1)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通入水中的Cl20已过量,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答案I.⑴Ca、H和NC&HN

(2)Ca2HN+5HCl-2CaCl2+H21+NH(C1

第16页共48页

,、一定条件K、

(3)4NH:)+6HC1IO------->(或CM2M)+6HQ

II.(1)2H2S+C12O—2SI+2HC1+H,0(2)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

再褪色),说明CkO过量

考点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

基础实验现象与分析。

重难实验设计选择题。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综合题。

基础

1.(2019浙江4月选考,11,2分)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ml,氯气、20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

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帆,再加入3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钢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A

2.(2017北京理综,10,6分)根据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

A含HC1、BaCL的Fe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0?有还原性

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0?有氧化性

C酸性KMnOi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0,有漂白性

酸性:H2s

DNazSiCh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H2SiO3

答案C

第17页共48页

3.(2021广东新高考适应卷,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

某浓度H,SO

红色花瓣

Na,S()BaCl,溶液

Br,的CQ,溶液

A.试管内CCL层溶液褪色,说明Bn具有氧化性

B.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S0,具有漂白性

C.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NazSO,被氧化产生S03

D.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厂生成

答案C

4.(2022广东,5.2分)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

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0: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IL0生成

答案B

5.(2022枣庄期末,11)(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第18页共48页

两块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相同温度下分别

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剧C1能加速破坏铝片表

A投入5.0mL等浓度的CuSO,溶液和CuCk溶液

烈反应面的氧化膜

向AgNO:,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后再加入少量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

BKsp(AgCl)>Ksp(AgI)

Nai溶液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再滴

C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Fe"

加过量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水稀

D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存在Cu24

答案AB

重难

6.(2020课标111,10,6分)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气体溶液

A.H2S稀盐酸

B.HC1稀氨水

C.NO

稀H2SO„

D.C02饱和NaHCO:,溶液

答案B

第19页共48页

7.(2014江苏单科,13,4分)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

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1

C.向氯水中加入NaHC。,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D.向FeCL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10

答案D

8.(2014天津理综,2,6分)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或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A

9.(2022淄博二模,2)从海带提取L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灼烧海带

B.用乙装置过滤得到浸出液

第20页共48页

C.用丙装置反应生成L

D.用丁装置及乙醇去萃取碘水中的L

答案D

10.(2022聊城一模,7)下列依据实验方案和现象对浓硫酸性质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

实验I:

实验n:

验湿润的浓硫七分

方洗洋K1蓝色石

案浓硫酸、蕊试纸Mn()g

验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镒元素仅以

现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边缘变红

象Mr?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A.由[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由I可知,浓硫酸具有弱酸性

C.由11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由II可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答案A

11.(2017北京理综,12,6分)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红热木炭L红热木炭

,,灼热碎玻璃

匕浓HNO,1匕■浓HN(%1L浓HNO,

①②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0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第21页共48页

12.(2020北京,14,3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将NHK1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将湿润的pH

试纸颜色变化:黄色一蓝色(pH-10)-黄色一红色

I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

(PH&2);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

管底部进行加热

II将饱和NHC1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一橙黄色(pH-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I中试纸变蓝,说明NHK1发生了分解反应

B.根据I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

C.I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H©水解造成的

D.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不宜用加热NH.C1的方法制备NH:.

答案C

13.(2019北京理综,10,6分)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FeCL溶液(FeCh)Fe粉

BNaCl溶液(MgCk)NaOH溶液、稀盐酸

CC12(HC1)压0、浓HSO,

D无水CaCk

NO(NO2)H20X

答案B

14.(2022烟台期末,11)(双选)利用提供的实验仪器(夹持装置任选)和药品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分液漏斗、酒精灯、烧杯、蒸发皿、试管、漏斗、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双孔橡胶塞、胶

仪器头滴管、导管、石棉网

第22页共48页

药品溪乙烷、粗硝酸钾、硝酸、盐酸、NaOH、AgNOnNa2C03,Na2SiO3,蒸储水

A.检验溪乙烷中的溪原子

B.验证元素非金属性:Cl〉C>Si

C.重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D.海带提碘实验中灼烧干海带

答案BD

综合

15.(2021北京,19,13分)某小组探究卤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

性的变化规律。

(D浓盐酸与MnO,昆合加热生成氯气。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为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0

②电极反应式:

i.还原反应:Mn02+2e+4H'—/1/"+240

ii.氧化反应:.

③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的原因。

i.随c(If)降低或c(Mn24)升高,MnOz氧化性减弱。

ii.随c(C1)降彳氐,<,

④补充实验证实了③中的分析。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现象

I较浓硫酸有氯气

,试剂

11口/固液

a有氯气

卜嘘合物A

IIIa和b无氯气

第23页共48页

a是,b是,

(2)利用c(H)对MnOz氧化性的影响,探究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相同浓度的KC1、KBr和KI溶液,能与Mn02

反应所需的最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

由.

(3)根据(1)中结论推测:酸性条件下,加入某种化合物可以提高溪的氧化性,将Mn"氧化为MnCk经实验

证实了推测。该化合物是O

(4)Ag分别与1mol•「的盐酸、氢溪酸和氢碘酸混合,Ag只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试解释原

因:.

(5)总结: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答案(1)①MnO2+4H+2Cl==H*+C12t+2HQ

②2c1-2e^=C121

③Cl还原性减弱(CL的氧化性增强)

@KC1固体(或浓/饱和溶液)

MnSCh固体(或浓/饱和溶液)

(2)KCl>KBr>KICl、Br、I位于第VHA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AgNO*或Ag£O」

(4)比较AgX的溶解度,Agl溶解度最小,发生反应Ag'+I—AglI,使得反应2Ag+2H1—2Ag'+H:t得以

发生

(5)氧化剂(还原剂)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浓度越大,氧化剂(还

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小(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大或生成物浓度越小,氧化剂氧化性越强)

第24页共48页

16.(2016北京理综,28,16分)以NaSO:,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

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试剂

实验现象

滴管试管

饱和A&SO,溶液I.产生白色沉淀

1

0.2mol•L10.2mol•L'CuSO,溶液II.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qNa2sO3溶液

0.1mol•L'Ab(SO),溶

2ml.III.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I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0%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

⑵经检验,现象II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2-,含有Cu、Cu」和SOI-.

稀HSO.,I

已知:Of-----2---4*Cu+Cu=Cu*—*CuiI(白色)+Iz。

①用稀HSO;证实沉淀中含有CM的实验现象是,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