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6 黄河颂 光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6 黄河颂 光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6 黄河颂 光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6 黄河颂 光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6 黄河颂 光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细细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的内涵。【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朗读诗歌,理解内容,了解作者的情感。难点:细细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入领悟诗歌的内涵。突破措施: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2.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制作课件。【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课标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学情分析】《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导学设计】1.了解作者和背景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网络,搜集作者情况,了解相关背景,并在课本空白处做好笔记。2.识记字词大声读诗歌至少三遍,在文中画出重点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词义,并标记在课本上。3.积累诗句搜集并积累描写有关黄河的诗句,注明作者和出处,并尝试背诵,多多益善。【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运用批注,品味语言,细细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入领悟诗歌的内涵。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黄河吗?知道描写黄河的诗句吗?(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记住的还真不少,老师也积累了几句,我们一起看看(展示诗句)。这是古人笔下的黄河,今天我们跟随著名诗人光未然走进他的现代诗歌《黄河颂》,和他一起唱响黄河颂歌!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运用批注,品味语言,细细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入领悟诗歌的内涵。三、了解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四、初读诗歌,读的流畅1.朗读诗歌,读准读畅(1)大声朗读诗歌,用红笔标出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读完课文后查字典,并在课本上注音或解释,然后识记。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帮助正音。教师出示字音字形幻灯片,学生齐读并空写。过渡:诗歌读得好,停顿、重音、语速和语调很重要。(2)教师展示一段文字的示例。朗读示范后,提示为什么这样读。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停顿。“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滚滚”、“奔”、“澎湃”、“掀”“万丈”要重读,以表现黄河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语速要加快,其中的“奔”、“劈”要重读,读出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出黄河的伟大力量。学生读读这段文字,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读其他文字。注意根据朗读需要,恰当处理停顿、重音、语速和语调。自读一遍后,小组内互读。并从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等角度进行评价和调整。2.朗读展示,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其他小组和教师点评并挑战朗读。(4个组读,4个组评,段落尽量短且不重复。)五、再读诗歌,读出情感过渡:大家已经能够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出诗人的满腔热情了。但要真正悟透诗歌的内涵,还需要我们细细地品读,才能咀嚼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含义。诗歌的题目是黄河颂,那个字是关键字?(颂)诗人到底歌颂黄河什么呢?(英雄气魄)请大家尽情地朗读诗歌,思考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并尝试读出这种情感。PPT:时代背景:1938年末,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点拨:诗人从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1)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2)黄河的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3)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歌颂了它伟大坚强的精神。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情感呢?(1)内容理解:A朗诵词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赞美黄河,赞美中华民族,开门见山,又引出下文。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统领“黄河滚滚……南北两面”几句,写出了黄河的自然特点和地形特征,突出了黄河气势磅礴。(2)词语运用: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摇篮”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而“屏障”生动地写出了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3)情感抒发:“啊!黄河!”这一感叹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直接抒发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是摇篮,要读得舒缓深沉;……是屏障,要读得坚强有力;……是臂膀,要读得高亢激昂。(4)修辞手法: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小结: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因此,诗歌应该带着激昂、雄壮的语气朗读,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1)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两部分之间应该注意停顿稍长以示区别。(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快,越读越激昂,突出黄河的磅礴气势。(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是摇篮,要读得舒缓深沉;是屏障,要读得坚强有力;是臂膀,要读得高亢激昂。(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再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女生读第一个“啊,黄河”部分,男生读第二个“啊,黄河”部分,男女生共读第三个“啊,黄河”部分,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六、美读诗歌,再现诗情过渡: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我们看到了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诗文,在唱响民族的赞歌声中结束课文!诗歌朗读节奏、重音:(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PAGE5PAGE七、达标检测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黄河颂》这首诗歌。学情分析《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效果分析1.通过课堂上一遍遍朗读,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从一开始学生朗读的丢字、换字、语速太快,到后来学生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适当处理,再到学生最后的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目标基本能达成。2.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不过,课下我抽查了部分学生,发现有些学生能够背下来,有的背过了一部分。总之,当堂背诵这个目标还是有些欠缺。如果教师课堂时间再紧凑点,引导学生背诵,效果会更好。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课标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评测练习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黄河颂》这首诗歌。2.能够正确背诵《黄河颂》这首诗歌。课后反思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我在本课教学中希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卫黄河的情感。我渴望用饱含自我感情的诵读感染学生,渴望借助自由诵读来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民族感情的熏陶。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这些对话告诉我们,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来体悟情感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对“摇篮”“屏障”“臂膀”等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个人理解是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这种交流,有利于师生间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感的迁移并形成一种共有的语言文化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教学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以及由这一教学思想而采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的某些教学环节教师主导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并不十分充分,未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推进课堂教学。本来我的教学思路是三步读,一读诗歌,重在字音;二读诗歌,重在节奏、重音、语调和语速;三读诗歌,重在情感。但是听了诸城吴田伟老师的课和报告后,我采用了他的方法,采用选点式阅读,所以在品味感情处我让学生找出中心词“英雄气魄”或“伟大坚强”,然后运用批注法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了黄河的这个特点,随机指导朗读,同时把握作者情感,希望批注、朗读和情感同步。但是平时没有运用这个办法,学生不适应,教师缺乏必要地技巧,课堂进行缓慢。教师课堂语言语速太慢,重复学生内容较多,也耽误了不少时间。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