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劳动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音乐-劳动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音乐-劳动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音乐-劳动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音乐-劳动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的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2、欣赏劳动号子《打夯号子》、《杵歌》3、了解劳动号子及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欣赏,能对我国的劳动歌曲产生兴趣,嘴演唱和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2、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军民大生产》,表现出歌曲的乐观情绪。3、欣赏《打夯号子》和《杵歌》了解不同风格特点的劳动号子,并了解劳动号子的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能用饱满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2、体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2、观看《军民大生产》劳动场景视频思考:这段视频展现一幅什么场景?反映的是哪个年代?3、介绍《军民大生产》创作背景二、新歌学唱,落实目标1、学唱《军民大生产》(1)完整聆听范唱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衬词“嗬嗨”在歌曲中的作用(2)第一段:①按节奏读词:老师领读,学生练习“嗬嗨”衬词部分。②跟琴唱,发现三个“嗬嗨”音高的不同,进行正确学唱。③师生互换角色跟琴唱,找出连续16分音符的衬词,并能正确演唱。④第一段完整演唱。(3)第二段:直接出示第二段歌词,并直接跟琴试唱。(4)第三段:①出示第三段词,并找出衬词的变化,单独练习连续16分音符衬词。②跟琴完整演唱。(5)第四段:出示歌词,直接跟琴演唱。(6)第五段:①16分音符的衬词改为口号,单独练习口号。②跟琴演唱,结束音高八度准确演唱。(7)跟琴完整演唱歌曲(8)分角色演唱全曲。三、新作赏析,扩展延伸1、欣赏《打夯号子》(1)观看视频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熟悉吗?视频展现一幅什么样的劳动场景?(2)跟老师一起律动,模仿打夯,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欣赏《杵歌》(1)欣赏高山族民歌《杵歌》思考:这首劳动号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适合什么样体力的劳动形式?(2)介绍歌曲(3)再次聆听,跟老师一起律动,模仿舂米。4、劳动号子及作用(1)劳动号子的分类及作用。(2)劳动号子含义5、欣赏中国民歌大会《川江号子》视频四、课堂小结《劳动的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教育,已经具备基本的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学生唱歌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演唱方法需要积极引导,在学唱歌曲上要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演唱。同时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生特点,广泛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切身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主动唱、听、说。《劳动的歌》效果分析:教学环节效果分析导入新课欣赏视频《军民大生产》,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直接从视觉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学唱《军民大生产》(1)完整聆听范唱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衬词“嗬嗨”在歌曲中的作用(2)第一段:①按节奏读词:老师领读,学生练习“嗬嗨”衬词部分。②跟琴唱,发现三个“嗬嗨”音高的不同,进行正确学唱。③师生互换角色跟琴唱,找出连续16分音符的衬词,并能正确演唱。④第一段完整演唱。(3)第二段:直接出示第二段歌词,并直接跟琴试唱。(4)第三段:①出示第三段词,并找出衬词的变化,单独练习连续16分音符衬词。②跟琴完整演唱。(5)第四段:出示歌词,直接跟琴演唱。(6)第五段:①16分音符的衬词改为口号,单独练习口号。②跟琴演唱,结束音高八度准确演唱。(7)跟琴完整演唱歌曲(8)分角色演唱全曲。三、新作赏析,扩展延伸1、欣赏《打夯号子》(1)观看视频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熟悉吗?视频展现一幅什么样的劳动场景?(2)跟老师一起律动,模仿打夯,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欣赏《杵歌》(1)欣赏高山族民歌《杵歌》思考:这首劳动号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适合什么样体力的劳动形式?(2)介绍歌曲(3)再次聆听,跟老师一起律动,模仿舂米。4、劳动号子及作用(1)劳动号子的分类及作用。(2)劳动号子含义5、欣赏中国民歌大会《川江号子》视频小结升华总结本节课内容,感受劳动号子这种民歌体裁的魅力。让学生感受歌曲激情澎湃的情绪;找出歌词“嗬嗨”的作用:劳动的力量。分段学唱歌曲,不仅可以降低难度,还可以将重点难点分解开,让学生更好掌握歌曲。把陈词“嗬嗨”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可以很好表达出来。两个不同陈词的情绪要有变化,代表不同的意思。口号代表一种气势和劳动的干劲。学生通过视频欣赏片段,更加引人入胜。相同的旋律,重新填词改编。感受打夯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感受乐曲不同风格的劳动号子。模仿舂米的动作,感受轻松愉快的劳动形式。了解劳动号子是产生并运用于劳动的音乐形式。《劳动的歌》教材分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三种重要体裁,在全国各地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劳动号子因为随着现代劳动方式的演进而逐渐消失,特别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很少能见到听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魅力无穷的劳动号子。本节课选取《军民大生产》作为学唱歌曲,歌曲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填词改编,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作品深受中学生欢迎。欣赏曲目选曲《打夯号子》和《杵歌》两首,前者采用了《军民大生产》的曲调,改编歌词,感受打夯这种繁重体力劳动的号子风格;后者源自台湾高山族妇女舂米劳动时所唱的歌曲,是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劳动形式。通过对不同风格的劳动号子的把握,来了解不同形式的劳动号子。《劳动的歌》评测练习:劳动号子主要的演唱形式是?答:一领众和劳动号子的作用?答:统一节奏、协调步伐、鼓舞干劲、调节情绪《劳动的歌》课后反思:本节课从视频《军民大生产》开始,让学生走进音乐情境中,给学生营造了真实的音乐的环境,营造了视觉、听觉真实的情境,来感受和体验劳动号子这种中国民歌体裁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用恰当的声音和情感演唱歌曲,在衬词的把握上作了重要强调和练习,将歌曲的整体情绪和劳动号子的特点把握准确。《打夯号子》和《杵歌》两首欣赏的曲目进行了对比,特别是学生的律动环节,让同学们感受不同类别的劳动有不同的演唱风格。在律动环节,如何让学生能够更真实更好地表演,需要再做好前期预设,提前调动学生的切身感受,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劳动。最后的《川江号子》视频将这种在生活中即将消失的中国民歌形式在舞台上展示,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这种音乐体裁是中国民歌珍贵的文化瑰宝。本节课教学过程整体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作品和视频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基本达到课堂预期效果,但是还需要在语言的精练和课堂氛围的更好地掌握。《劳动的歌》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学唱《军民大生产》,并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兴趣,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2、欣赏《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