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_第1页
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_第2页
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_第3页
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_第4页
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新时期利益原则的时代思考

摘要:利益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矛盾的主要根源,是道德和所有人类规范的核心所在,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制度的实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益原则应有新的内涵。本文主张的利益原则不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新集体主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以经济领域中看得见的“利”作为理论思维的切入点和理论线索,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长点,达到育与利的共存目的。

关键词:新时期/利益观/利益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利益是形成个体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关系变动的根本动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凸显,人们开始正视市场经济的求利性,敢于言利,功于求利。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其物质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利益需求上,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生存发展的不同利益需求,研究其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和时代特性,掌握共性的东西,重视个性的东西;同时还要关注同一时期人的个性特点、特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的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

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于个体经济动机和利益追求的限制已经逐步被取消,政治身份和相应的道德不再成为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高标准,然而在人们个体经济动机逐步获得解放的过程中,经济生活中涌现的大量道德失范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苍白无力。作为理论工作者,要科学认识市场与道德这对矛盾的时代特性,对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利益观作出恰当、合理的分析和梳理,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不同制度、不同时代的利益观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认定经济活动事实上都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的。十八世纪爱尔维修明确提出“利益支配我们的一切判断”,(p457)由此出发,推定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学说,经济关系中人是理性的利己人。利己主义是人的一般本性。可见,利己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事实前提和基本假设。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时期对个人主义认识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完善,对个人利益认识经历了利己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等几个主要阶段。在市场经济完善时期,开始强调对个人利益的限制,强调国家制定规范性经济政策、利用秩序来协调个人与整体的利益关系,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对利益问题经历了一个由放任“自由”到限制“自由”、由无视“整体”到重视“整体”的认识过程。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放任自由主义是迎合当时反封建斗争为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需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人们开始认识到就整个社会而言,完全利己是不可能达到的,要保证长久的个人利益,施以秩序、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建设的外在型政策法律制约,内在的良心型制约等成熟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利益政策,为我国市场利益伦理研究提供了认识和方法上的支持。

我国在制度上根本区别于西方,在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上也经历了几乎完全相反的历程。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利益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证谊明道’”。抗战时期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p868)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调动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团结了一切革命的力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此时的“群众”,是有特定历史含义的:“人民群众”是被压迫的工农的集合体,关心群众利益是指满足群众全体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鼓励个体自由追逐利益。此时,在利益取向上完全是整体本位的传统伦理价值观,这是符合当时中国革命夺取政权的需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思想始终建立在经济与道德统一的基础上,从人民切身利益出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最终目的,这种利益观和工作方法不仅为当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原则和方法上的指南,也对当代党的领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整合方式上依靠超经济的政治力量形成社会秩序,人们利益动机还是被束缚在维持生计的限度内,政治身份及相应的道德才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高准则。有时为了政治需要,维持生计的动机也要受到遏制打击,个人坚决服从整体。此时,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结成互助合作关系,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指引下,有利的抵御了反动势力的攻击,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然而此时的进步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极度缓慢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体制转轨成为历史的必然。面对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并不是处于完全失语状态,“它会以特殊形式渗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当中,且以观念的形式限制人们不合理的行为”。(p283)毛泽东提出的反对官僚主义、禁欲主义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者的品质也对当代党员自身建设提供了榜样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个人牟利的限制才逐步被取消,个人合理利益得到承认。邓小平把个人的求利行为纳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结构中,提出要勇于承认和鼓励个人在不侵犯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邓小平对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给予了道德上的充分肯定,对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思想观念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邓小平提出的公平——效率原则为市场经济中研究“道德”与“市场”这对最为困惑的矛盾打开了缺口。

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利益问题上经历了:不言个人-敢于言利-积极求利的过程。不同时期,社会价值取向不同,革命战争时期偏重革命阶级的生存需要,转型时期偏重个性发展的需要。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人们仍然没有跨越“义”与“利”这对矛盾的障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经济动机普遍得到肯定,然而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漏洞,加上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和计划经济时代的身份限制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人们对个人利益态度差异较大,在处理个人利益问题时存在“过”与“不及”的情况。致使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对象必然受看得见的“利”的引导;另一方面,德育工作仍然束缚在传统集体主义道德思维的框架内,亦步亦趋,不敢大胆言利。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益原则

市场经济社会中最显着的特征是提倡个人价值和能力本位,社会需求的满足贯穿于个体需

求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个人利益的追求与满足是适应当前人们基本价值取向的,充分肯定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和道义性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

要伦理因素。当今,个人利益不仅具有了伦理意义而且成为经济生活中一条重要道德准则。可见,要实现“在维护集体利益前提下合理发展个人利益”这一德育工作的较高层次目标,如果不与看得见的“利”相结合,德育工作只能是形同虚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有效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与时俱进的利益观。

利益在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及其重要性决定了利益问题在人们思想观念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利益原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必须牢固把握其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应是确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的利益原则:

首先,以人为基本,尊重人的利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性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1)相对于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而言,把人当作主体;(2)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中心;(3)相对于作为手段而言,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对个人利益的工具性认识。个人利益的满足,不仅是德育工作的手段、途径,更为根本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人的物质欲求,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受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束缚,人们长期被“人”以外的“物”所束缚,导致我国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

其次,确立公平、公正、效率、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观。市场经济的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则,以效益为目的平等竞争。人们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必须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利益观。公平的本质表现为现实的人对现实社会存在所作的道德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对概念。新时期,公平是指参与竞争机会的平等、竞争过程的平等、所得利益与劳动付出的等价,而不只是从所得结果看公平问题。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配置。追求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共性特征,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创造尽可能大的社会财富。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我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以国情为依据,先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经济伦理原则,从这一微妙转变可见社会主义公平是更为根本的原则,因为,社会主义高效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所以,社会公平更具有目的性。市场经济讲求效率,离不开竞争。但市场经济的竞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其特性是通过实力、声誉、诚信等进行间接的竞争。公平公正、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等都是竞争道德的主要内容。

再次,确保制度正义,为个人正当取利创造外部条件,并限制个人的不正当求利。制度正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保障,它是协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契合点,使市场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减少“搭便车”的现象。制度正义是指社会活动、经济制度与安排要按正义原则决定个人与整体利益分配的恰当份额,划定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操作层面上的边界范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规范化成为可操作的“制度”,增强伦理的硬约束力,使道德伦理不再只是“应当”和“理想”。在建立制度正义过程中要借鉴西方的契约理论。契约是市场交易活动中最为典型的伦理规则,然而,它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情况下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只有形成一种以公平-效率为基本原则的契约交往方式,才能使市场经济活动的互利行为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期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中育与利转换的利益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工作对象的角度出发,把帮助其个体发展、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工作的目的,把培养“双利人”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证实人的利己性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规范人的求利行为。如何全面、准确的保障、引导、规范个人的利益问题,协调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时代内容。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时代含义就是打破以往“以义导利”的工作原则和方法,构建从“利益认同”走向“价值认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所谓“利益认同”,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与满足工作对象的利益诉求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所谓“价值认同”,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与满足工作对象价值追求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事实上一切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手段,归根到底都要以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基础,长期以来“义”与“利”不合乎逻辑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缺失的现实原因。在这个彰显个人价值的年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迎合客观现实,改变过去“完人化”倾向的“应然”式教育。在教育态度、方法上,尊重、关心工作对象的利益需要,使每一个人从关心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集体利益的实现。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指出“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方面作为其工作的着力点,把转变群众观念与利益驱动结合起来。

其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必然触及和调整原有的利益格局,经济关系势必引起更多利益关系的摩擦和矛盾,由利益问题引发的复杂且带有广泛性的思想障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人们转变观念的同时,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人们符合市场经济的逐利观和价值取向。应当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提升为经济道德准则,如将经济活动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升为对公平竞争、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伦理精神;将一些道德规则注入经济道德的意蕴,如肯定“正当竞争”、“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经济道德意义,将经济行为的外在要求转化为经济主体的内在价值尺度。另外,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利益冲突,思想政治工作介入利益关系调节时,要教育人们分清时代看清本质,辨证的看待我国当前在效率与处理公平和竞争问题上的举措。

第三,建设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是协调经济和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个体正当利益的保护与不正当利益的限制,只靠道德规约或口号式的维护不够的。这就需要有道德他律的规约和社会制度性的调适。思想政治工作者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关系时,必须着手创建和研究符合正义原则的规范化、秩序化的措施手段。比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公正、公平原则指导下,建立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利益整合的机制:

利益确定机制: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利益主体能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