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有关课程标准研究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第三学段(5——6年级),提出了这样的学段目标和内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有质量的朗读课文是初一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基础。在读准字音、读得流畅的基础上,入情入境,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品析人物,体会作者情感和创作意图。就初一的阅读课教学而言,没有朗读训练的课,就不是好课。初一学生活跃、好动,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点,课标中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正是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叙事性作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典型的场景、生动的人物和精妙的细节,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体把握作品梗概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把自己发现的场景、人物、细节描述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培养“说”的能力。课标对这一点做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基于对以上课标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了读“骗”和说“骗”两大环节。读“骗”环节中,先是概括故事情节,然后选择文中相关语句、段落,用美读再现人物的语言、心理,并作简评。落实了课标中关于朗读和“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的要求。说“骗”环节,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骗”,是落实课标“在交流、讨论中”“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等要求。在“实施建议”中,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的教学以活动贯穿课堂,在师生对话中特别是教师的“追问”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以“骗”为切入点,读“骗”、说“骗”两大板块设计,及对文本教育意义的时代性解读,也很好的体现了“创造性”这一点。课标要求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些都在本课设计与教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总之,本课的设计,切合课程标准,较好的实现了本课在整个学科课程中的价值。学情分析我校初一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少优生的带动,学习习惯欠佳,在阅读、书写、听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同时,初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能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查得知,学生在小学及以前阶段都读过童话,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的童话故事几乎都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有的孩子在开学之初,就已经读过《皇帝的新装》。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就能改善听讲不认真的现象。在上课之前,安排了一节预习课,主要就是朗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了解到虽然学生对本文兴趣浓厚,但朗读水平不高,磕磕绊绊,添字掉字,更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于是又安排了朗读的课前准备。鉴于文本很长,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要求在默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读好自己特别喜欢的语段,这也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关注、研究学情,关注、研究兴趣点是最关键的。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为了检验《皇帝的新装》学习效果,进行了两个片段的微型写作:一个是发挥想像力,续写故事;一个是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写写你的想法和做法。现将部分学生的习作展示如下:(一)1.皇帝越听越生气,越听越害怕。回到皇宫后,命人把那两个骗子带来。皇帝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骗我?”“皇上,不要听那些平民的话,那些大臣、骑士都说看见了,您也看见了呀!”皇帝听了,心想:“也是,别人都说看见了,难道只有我和那些愚蠢的百姓看不见?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皇帝又给了骗子更多的金钱,而骗子给了皇帝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后来,别的国家来攻打他,由于国库空虚,他的国家没撑几天就灭亡了,而皇帝也被别人杀死了。(白凌菲)2.皇帝回来后,大怒道:“马上把那两个骗子给朕带来!”不一会儿,侍卫就把骗子带来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戏弄到本王头上!”骗子镇定自若:“尊敬的陛下,难道您忘了这衣服的特性了?只有愚蠢至极的人才看不见衣服,陛下您这么聪明,怎么能和这些庸民相提并论?”皇帝转怒为喜,心想:对啊,我这么尊贵,不能和那些庸君相提并论。“传令下去,只要是我国居民或想到我国居住的人,只要看不见这衣服,通通杀无赦!”从此以后,这个国家的人都不说真话,大家都你骗我、我骗你,久而久之,这个国家成了一个谎言国,不久就灭亡了。(朱秋妍)3.皇帝回宫后,大为震怒。他痛恨大臣们为了保住官职而骗他,让他出丑;恨骗子把他骗得那么惨。他也恨小孩当面告诉了他人他没有穿衣服。但他转念一想,如果不是他只顾着漂亮,补管新百姓,他也许就不会被骗子欺骗。于是,皇帝决定洗心革面,要做一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杨子群)4.一回到宫中,皇帝就怒气冲冲地命人把那两个骗子抓来。可是骗子已经逃之夭夭,还拿着许多钱和金子。皇帝命人悄悄地寻找两个骗子,并且不准任何人把这事传播出去,否则格杀勿论。皇帝命人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他们,他只好忍气吞声。皇帝又一次举行游行大典,可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他让随从的官员去问一下,可是百姓的屋子里空无一人——全城的老百姓都走了。都不想生活在一个“欺骗”的王国里。最终,这个国家因外敌的侵犯灭亡了。(吴业川)5.皇帝回到了宫里,走进自己的卧室,然后让奴才们全都出去,他照着镜子,左看右看也没有看见什么衣服,只看见了自己的肚子。他很想说出去,可他又一想,这样会显出自己很愚蠢。于是,第二天早上,他召集大臣们开会,也让那两个骗子来到王宫里。他问大臣们应该怎样奖赏他们,大臣们都说应该奖他们金银财宝。皇帝就给了骗子更多的金子,骗子带着这些金子,没几天就跑了。皇帝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沉迷于好看的衣服。终于有一天,一个国家打了进来,由于皇帝腐败无能,这个国家就灭亡了。(司长奇)(二)1.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一定会一跃而起,把事实说出来。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要做诚实的人。俗话说得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像文中的小孩子那样,天真无邪,没有私心,无所顾忌,而不要像大臣、骑士们一样,做一个愚蠢可笑、自欺欺人的人。我们大家就是故事中的老百姓,要心胸坦荡,敢讲真话。(孙惠景)2.我会说真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说真话太重要了!如果撒一个谎,就得用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这样最终会害了你自己。如果你总说谎,你的朋友、亲人与你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最后离你而去。你的生活充满谎言,你的一生将在无限的谎言中度过!(司睿琦)3.如果我在场的话,我会保持沉默,不会向其他人传播谎言。因为:一是如果我说了,国王可能会很丢脸,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国之君;二是我缺乏勇气,不敢说出真相;三是怕皇帝会杀了我或者流放我,说不定还会株连九族。为了大局,还不如不说。如果顺从了自己的心而伤害了其他人,我宁愿选择不说。但前提一定是不传播谎言,让谎言到我这里停止流传。(高夏雨)同行评课记录刘艺校长:一篇经典童话,一位优秀教师,一堂熟悉的新课。第一,对教材的挖掘常教常新。如对于“老百姓为何撒谎”的深入分析,源于统治者统治下的国度,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孙老师之前也讲过本课,亮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对各种角色行骗目的的分析上。让学生在深入角色的朗读中,声情并茂的独读中,领悟人物行骗的过程和心理。但本次课除此优点之外,印象深刻的是对“百姓说谎”的原因的深究,让学生领悟到了童话背后深刻的社会现实,发挥了童话的思想教育功能。第二,几处背景补充知识点的穿插非常巧妙。如在分析“百姓为何说谎”中,加上丹麦当时是英国附属国,双重压迫下的百姓生活现状的资料。这个童话背景的出现,真正实现了“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合适的问题”这一观念,不是为了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知识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情节下,其作用远超纯粹的背景介绍这个单一功能。其次,在安排、分析完小孩为何敢说真话后,插入周作人的“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引用深化强调,更有说服力。第三,问题设计精妙,实现教和学的无缝隙艺术融合。如,一般在处理课文第一段时,往往被放在开头,简单交代后,一笔带过,而把人物分析当做了重点。但孙老师这节课中,在“说‘骗’——为什么骗”这个环节中,巧妙穿插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学生说骗子是为了钱而骗之后,教师没有简单带过(骗子为钱而骗,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是追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骗子为何选‘新装’来行骗呢?”不由为这个巧妙之问拍案叫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从皇帝对新装的热爱程度中,读出了一个“只关心美丽衣服的昏庸皇帝”,自然而然地,这样的皇帝统治下的国家会怎样?老百姓会怎样?学生的深度思考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而凝重起来。这,已经不只是一节语文课的含金量了。第四,教学设计以点连线,线面结合。以“骗”穿起全文的人物分析,提纲挈领:读“骗”——谁在骗;说“骗”——为什么骗。有时,教师的精妙设计,真的如点石成金的妙指,会让一节课活起来,动起来,深刻起来。这除了多年的学科修养沉淀外,还需要教师自身对教学的不断研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学研究不满足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而是在常教常新中,找到更加完美的那个切入点、剖析点,撬动整堂课的那个支点。这不仅仅是教学智慧,更是一件艺术和创造。就如同听市里的一节优质课,某位老师讲《孔乙己》时,用一个“笑”字串起全篇人物的分析和主题的把握一样,那已经是从一个教书匠上升为艺术大师了,或者,正在走向大师的路上。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刘新萍老师:孙老师的课切入点选得很好。以“骗”切入,领起全文,读“骗”、说“骗”,主问题,大板块,一线贯通,行云流水,简洁但不简单,课堂容量也很大。孙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比如开始的导入环节,选了四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让学生回答故事名字,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其实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常识,一举两得。接着,孙老师由这四个故事让学生总结出两个共同点:一个是都是童话,一个是作者都是安徒生,并引出两段相关资料,衔接自然、巧妙。孙老师教材解读得很细,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抓了几个重复的词,比如老大臣的心理和语言中,两个“难道”、两个“决不能”、两个“多么美”,孙老师都做了具体的朗读指导。除了指导学生朗读,孙老师的范读也很精彩,读出了人物的心理、语气,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整节课读得充分,在读中理解人物、评价人物。对教材的挖掘很深,比如最后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时,如果是我讲课,我肯定是按教参上的,鼓励学生讲真话,保持一颗童心。而孙老师在强调“不骗”的前提下,告诉学生出于保护自己,可以选择沉默,肯定了沉默的权利,这无疑更有现实意义,也回扣了开头介绍童话这一体裁时重点强调的童话的“思想教育”意义。总之,这节课,既大气,又精细,既有能力训练,又注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很值得我学习。谷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深,整堂课围绕一个“骗”字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解析得十分到位。朗读指导是亮点,兼备语气、停顿等的指导,加上教师的范读,声情并茂,感情渲染充分。这节课容量也很大,引用了周作人、安徒生等的话以及课堂最后的推荐阅读等,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王凌君老师:第一,教师备足了课,对于童话的特点、意义教师了然于心,且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并通过恰当的课堂活动——读、品、说,引导学生来体会,分享阅读收获。第二,主问题引领下的生发。从概括内容到文本的读、品,都以“骗”字为核心。读中体会“骗”的心理,人物的性格,品中借童话善用想像的特点,充分让学生结合文本展开想像,去找寻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和作者立场。于是在想像中童话故事不仅丰满,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且与生活悄然地衔接起来。《皇帝的新装》教材内容研究《皇帝的新装》是鲁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材虽然体裁多样,但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生活的丑恶,表达对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想象力丰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皇帝的新装》无疑是其中最典范的一篇。本文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大臣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设计了如下两个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理想象,再现情境;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评价人物行为,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其中,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理想象,再现情境”是教学重点,在实际授课中,占据了大约半节课的时间。目标2“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评价人物行为,感受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将价值观教育渗透进教材研读中,这作为本课教学难点,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联系现实,在提倡孩子保持童心,敢于说真话的同时,允许有第二中选择:面对欺骗,保持沉默。事实证明,现在的孩子对于说真话,特别是在像《皇帝的新装》那样的环境中说真话还是心存顾虑。这不是孩子丧失了赤子、纯真之心,而是对现实、人生冷静的思索,这样的思索应该更能指导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语文学科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不应过度拔高道德标准,特别对于未成年人,道德不是“高大上”,道德是接地气的指导真实的生活,正如把“见义勇为”从“守则”中删去一样。在研读本课时,我还想到了有关高尔基的一件不太光彩的事:上世纪20年代,苏联的索洛维茨岛劳改营有一个叫马尔扎夫的犯人成功地从岛上逃走,不久,他在英国出版了一本自传式的书《在地狱岛上》。此书披露了大量虐待、侮辱劳改人员的状况,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为了消除影响,苏联领导决定派一个政治上可靠、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家赴岛上视察,然后用他的证言驳斥“那本卑鄙的国外伪造出版物”。他们相中了高尔基。1929年6月20日,高尔基带着儿媳,在国家保卫总局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索洛维茨岛。监狱当局作了精心安排,岛上的环境以及能看得见的设施均为之一变,例如衣不蔽体的犯人被全部集中起来,用帆布罩住,远远望去就像一堆废弃的堆积物。尽管被伪装,高尔基还是看出了问题。躺在长椅上休息的犯人,手捧报纸津津有味地读着,可是报纸全是倒拿的,他们想以此示意这位“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在劳改营所看到的全是假的。高尔基只是默不作声地走到他们身边,将报纸正了过来,什么也没有说。令监狱当局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参观儿童教养院时,一个14岁的小男孩突然从花团锦簇的迎宾队伍中走出来,用甜甜的嗓音说“高尔基先生,你看见的都是假的。想知道真相吗?要我告诉你吗?”高尔基吃了一惊,他让随从人员都出去,单独听小男孩讲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男孩把监狱里的饥饿、阴谋、鞭打和苛待都告诉了这位瘦长的爷爷。高尔基出来时泪流满面。索洛维茨岛的劳改人员都为小男孩的勇敢叫好,并庆幸高尔基终于知道了他们痛苦的劳改生活真相。但谁也没有想到,知道真实并不等于忠于真实。回到莫斯科,高尔基就在苏联和世界各大报刊上发表文章,以“雄鹰”和“海燕”为名,宣称“犯人们在索洛维茨岛生活得非常之好,改造得也很好。无论任何人,拿这个劳改营来欺骗和恐吓人民都是毫无根据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高尔基刚刚离开海岛,这个14岁的小男孩就被枪毙了。这个事件给我的是震撼,也是启发。教材应常读常新,与时俱进,这是我对《皇帝的新装》研究和设计最有心得的一点。《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理想象,再现情境;2.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评价人物行为;3.理解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理想象,再现情境,评价人物。教学难点理解、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揭露,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屏显四幅图片,回答:这四幅图片各与一个故事有关,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这四幅图片有两个共同点,学生回答,引出对体裁“童话”和作者“安徒生”的介绍。屏显:(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2)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二、检查预习,概括情节1.认知字词,解释成语:屏显:炫耀称职妥当滑稽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坏事)。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2.《皇帝的新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谁能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板书“骗”)。谁在骗?(引出下一环节)三、读“骗”1.提出学习要求: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段落,用美读再现人物的语言、心理,并作简评。2.集体交流,师生对话:a.两个骗子:装作忙忙碌碌全副精力裁了一阵缝了一通b.两个大臣:“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对这布料非常满意”——事实上也这样做了(指导朗读:两个“难道”两个“决不能”两个“多么美”重读;注意标点“!”;揣摩、读出欺骗的心理)“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称赞了一番”——“那真是太美了”(指导朗读:怀疑、不自信的口吻,欺骗的心理)c.皇帝:“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朗读指导:重音放在“怎么”“什么”“愚蠢”“最可怕”等词上)d.老百姓:“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四、说“骗”1.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编制了一张欺骗的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骗”,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新装。这到底是为什么?2.集体交流、对话:a.骗子们——骗钱财、骗得“爵士”“勋章”“御聘织师”的头衔。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用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骗?齐读第一段,引导分析。(1)这个皇帝人生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漂亮)(2)为了漂亮,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根据教师提示,齐读)屏显:不关心国家财政不关心军队(3)这个皇帝想靠什么治理他的国家?打算怎么选拔人才?这是个怎样的皇帝?(穿上新衣,分辨称职、不称职,聪明、傻子。昏庸、愚蠢)屏显:“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4)总结:这样嗜衣成癖又昏庸愚蠢的皇帝被骗很自然。b.皇帝:保住皇权、地位。c.大臣们骗权:骗取信任,保住“乌纱帽”,升官发财。3.重点研读“老百姓为什么说谎”:(1)老百姓本性善良,他们为什么说谎?(怕别人说他愚蠢,不称职)师追问:别人说他愚蠢、不称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2)出示安徒生创作来源,引出“写作背景”:屏显: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安徒生屏显: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是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了本文,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3)教师总结:说谎反衬统治者残暴无情,正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骄横、愚蠢,才让谎言盛行。4.说说“不骗”(1)本文揭露了成人的世界不同目的的欺骗。有没有不骗的人?朗读原话。(2)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朗读35、36段人物语言。屏显: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3)为什么安排一个孩子揭穿谎言?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4)师总结并板书:对“骗”说“不”,要保持纯真、选择正义;在不传播谎言的前提下,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五、回顾总结1.最早把《皇帝的新装》介绍到中国来的周作人曾这样评价:(屏显)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真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也。——周作人2.这样的“神品”还有很多,推荐阅读:屏显《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木偶奇遇记》(意大利)《列那狐的故事》(德国)《格林童话》(德国)效果分析为了检验《皇帝的新装》学习效果,进行了两个微型写作:一个是发挥想像力,续写故事;一个是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写写你的想法和做法。从第一个习作来看,学生对本课“想像”特点的学习还是很有效的。对于情节的发展有较为合理的想像,对于人物性格有较准确的把握。据实际写作来看,大多构思了这两种情节:一是回宫后抓住两个骗子,“弃恶从善”,从此国家大振;二是继续昏庸腐败,不久亡国。不论哪种结局,都体现了学生独特而丰富的想象能力,完全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童话“想像”这一基本特点。第二个微型写作,关于自己在场的做法,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保持沉默,但前提是统一的——不传播谎言,对欺骗说“不”,且都写出了“真心话”,没有迎合,没有标榜,没有高调。体现了学生敢于说真话的优秀品质,也实现了本课的一个学习目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以及微写作练习,学生能认识到,这个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现实,揭露了生活的丑恶,激发了他们对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受到了人生的启迪,对他们的人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北大陈平原教授认为,中学语文老师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的兴趣”和“发现的眼光”,发现什么?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皇帝的新装》已执教过多次,每次备课、上课,都有不一样的思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相对于之前的授课,这次的设计更大气,主问题更集中,思路更清晰,挖掘更深,重点更突出,启迪更深刻,学生的收获也更大。一、研读文本,寻找切入点。研读文本,选择好切入点很重要。选择切入点,是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是为了找准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维持与教师定性评价的路径。省教研员李卫东老师说:“解读文本,……首要的就是裸读,把所有的教学参考、教学资料甚至是网上的二手资料先悬置起来,乃至自己以前读这篇文章的’先见’也搁在一边,直面文本,捕捉阅读的第一感觉,发现文本中有语文含量的、有语文味儿的、富含语文元素的东西。”准备《皇帝的新装》一课时,经多遍裸读,一个字总在眼前跳跃:骗,除了最后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了两个骗子编织的“骗”的罗网中。于是就想以“骗”作为教学切入点。李卫东老师在讲课前,一般还会“参读”:“参照名家解读教材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甄选,确立教学内容。”对于《皇帝的新装》,钱理群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皇帝、群臣以及百姓被两个“聪明”(也可以说是“狡黠”)的骗子愚弄的喜剧故事。孙绍振教授也这样评价:“欺骗和自我欺骗的荒诞喜剧。”4他们的解读,也是在说“骗”、析“骗”。宁鸿彬老师和王君老师的课也都是围绕“骗”组织教学。宁老师的课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一个是给文章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第二个是用一个字概括本文情节。王君老师的课在宁鸿彬老师的课的基础上又有了突破和创新,用她的话说,“更痴迷于课堂的’教智慧’和’教情怀’的层面”,“把这篇经典童话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决定还是在主题上深挖。”因此,王君老师把自己的这节课定位在“认识你自己”。我在这些研读基础上,结合自已的教学风格,加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围绕“骗”,设计了两个块:读“骗”和说骗”。两个板块用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二、掌握学情,关注兴趣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具体建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