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_第1页
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_第2页
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_第3页
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_第4页
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旅游考察报告篇

书目

第1篇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第2篇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第3篇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视察的考察报告

第4篇河南、陕西旅游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第5篇江苏省古运输河旅游考察报告

第6篇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市场考察报告

第7篇云南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考察报告

第8篇关于旅游教化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第9篇赴美旅游考察报告

第10篇关于乡村旅游扶贫的考察调研报告该怎么写

第11篇关于去两省旅游考察报告

第12篇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考察报告

第13篇赴加拿大、巴西旅游城市考察报告

第14篇云南、四川等地发展旅游业考察报告

第15篇美国旅游问询中心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四川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省政府赴四川考察组

2023年11月3日

10月29日—11月2日,省政府副省长韩忠学率省直发展改革、财政、交通、建设、旅游、政策探讨等部门和黄冈、神农架、武汉市黄陂区、武当山等地区政府负责人,赴四川省就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考察组一行考察了成都杜甫草堂和“农家乐”项目,阿巴州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广汉三星堆古遗址等景区以及基础配套建设状况,听取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介绍。总的认为,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大,动作大,声势大,规模大,效益大,有很多阅历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省份之一。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加快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加快了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的步伐,使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入了良性的快速发展轨道。

——旅游资源丰富、有特色。四川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巴蜀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等特点。现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14处国家4a级旅游区,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爱护区,2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国家级地质公园,62处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单体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整体开发的前景广袤。

——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大、有品位。四川省根据以市场定产品、定规划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旅游规划。在1997年领先完成《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和都江堰—青城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规划,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宣扬促销等方面增加投入,加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童话世界九寨沟三大旅游品牌和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等,已成为海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完善、有档次。目前四川全省高速马路里程近1700公里,拥有10个支线机场航空网络,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特殊是九寨黄龙机场的建成通航,很快地提高了这两大品牌景区的交通便捷性,进入了民航航班穿梭、景区客源大增、互促互动的良性发展。开通了同往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条国际旅游航线,为出入境特殊是入境旅游的快速增长供应了便利条件。加快重点旅游马路以波形防护栏、各种路标路牌为重点的平安设施建设,遏制了重特大涉旅交通事故的发生。全省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形成了成都、绵阳、自贡、乐山等一批环境美丽、文化浓郁、设施完善的旅游城市。全省有旅行社540多家,星级饭店380多家;重点旅游景区都建有具有肯定规模的游客中心、购物场所和特色文艺表演场所,以及规范的停车场和生态型、环保型旅游厕所。各类旅游服务设施有规模、有档次,增加了景区的品位和对外吸引力。

——旅游产业效益增长快、有规模。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从1998年的12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21亿元,增长了3.34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3.6%上升到2023年的7.8%。今年截止“十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旅游者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4亿元,预料今年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70万人次,外汇收入突破2亿美元。在市场分布上,国内旅游增长很快,入境旅游稳步发展,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比重各半,旅游业呈现出效益型、规模型增长的态势。重点旅游景区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如按九寨沟景区目前的接待量计算,今年的门票及景区内交通收入达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有望超过15亿元。

二、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四川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发展措施,保持了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规模发展。目前四川正在以一流的旅游资源、一流的发展理念、一流的开发模式、一流的运作机制,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实现一流的发展目标,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非常看好。

(一)创新协调机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重点培育,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加大了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一是领先在国内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四川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省委书记、省长、“四大家”领导,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党政一把手,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海外投资商都参与了会议。两届的旅游发展大会至少达到了三个目的:一个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会议;一个是烘托旅游产业发展的节庆活动;一个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全民动员大会。同时,他们还将实行各地申办的形式,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力争把“旅发会”办成国内知名的节庆会展品牌。二是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看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三是加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充溢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省长张中伟担当,3位省委、省政府领导任副组长,27个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调整了省政府领导的分工,明确分管安排、交通、建设的副省长分管旅游行业。同时还加强了省旅游局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四是省领导全面督导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省委书记、省长利用周末多次带队深化景区调研,解决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书记、省长去年就旅游方面的批示达66次之多,今年起先在家的省委常委每个周末到旅游景区调研,现场解决有关问题。五是政府将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拿在手上来抓。今年初,由省长任组长在国内领先编制的省级生态旅游发展白皮书——《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正式出版,成为全省旅游资源的爱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省政府正在组织编写《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报告》,以指导推动省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一、基本状况

培训考察期间,全体人员不仅仔细参与有关培训,虚心学习台方阅历,而且不断探讨新问题,提动身展新思路。同时,我们与台湾有关企业进行对接,磋商加强琼台农业合作的有关事宜,台湾有关方面建议在海南“冬交会”上增设台湾休闲农业专馆和农产品加工品专馆,展示台湾农业发展阅历和成果,并洽谈投资海南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相关项目,进一步推动琼台农业沟通合作。通过培训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达到了学习沟通、借鉴阅历及找寻差距的目的。同时,广交挚友洽谈合作,达成了很多共识。在与台湾农业界、休闲农场人士和挚友的接触和沟通中,也感受到了台湾接待人员的热忱,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二、主要收获

1、了解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史

休闲农业是台湾近二十年才涌现的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发展形态,它对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高农夫收入及旺盛农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化、游息、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意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乡村花园、农家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牧场以及市民农园、教化农园等,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有上规模的农耕田园、渔业风情、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活动,还有别具特色的农耕教化、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

2、总结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管理机构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大。

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和“经建会”协同管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处,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支配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应信息询问服务,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的联系等。经“农委会”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实惠政策,并由“农委会”拨出专项经费,经费一般用于修建从主路到农场的支路、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化农园、科研、展示厅、科普教化以及组织文化宣扬等方面的补贴。

(2)法规制度完善,保证有序发展。

(3)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台湾于1998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协会是由休闲农业经营业主组成的人民团体,是联结产、官、学界的桥梁,兼负着休闲农业发展的使命。协会接受“农委会”托付,致力于休闲农业的法规制定、资源整合、资讯传递、产业辅导、行销推广、环境爱护及农村文化的传承、发扬等工作,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化,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在开展详细工作中,协会制订出各种辅导策略及执行方案,帮助辅导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及服务人员,提升经营企业的服务品质、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推动整合营销等,同时肩负起社会教化的责任,对整个休闲农业产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高度重视休闲农业规划和检查评证。

台湾对休闲农业进入门坎要求特别严格,2023年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已达到1244家,但经过农委会、观光局准设许可的只有456家。“农委会”与协会合作推动休闲农业的检查和评证,并颁发认证标记。“农委会”规定,对打算发展休闲农业的景点,需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并由乡村社会、社会心理、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地政等各个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农业询问小组”,执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询问。台湾休闲农业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行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加、观光资源等八项进行评证。对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均由“农委会”认定挂牌经营,并供应资助经费,用于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台湾对休闲农业发展既持激励支持看法,又强调法制管理,使企业依法经营,既爱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限制和制约了一部分人利用休闲农业的名义,进行超范围建设和经营,有力地保证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5)系统开展休闲农业宣扬促销活动。

台湾较重视对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形象宣扬和品牌打造,各旅游景区企业则亲密协作,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通过网络信息,游客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如指掌”。台湾休闲农业网站内容主要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路途举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等。促销手段也较为多样化,在机场、车站设置统一识别标记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游客推介旅游路途、景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旅游宣扬和电子商务;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编印“台湾休闲农场”观光旅游地图,各景区点都有自己编印的主题特色宣扬画册。

(6)强化园区产品深度开发与推广。

台湾休闲农业非常注意企业园区的产品开发,依据企业的特点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如中原食品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蔬菜、水果系列产品、台一教化休闲农园的蜂蜜系列产品、阿里山有机茶农场的茶系列产品、走马濑休闲农场的牧草系列产品、莲花生物科技公司的莲花系列产品、兰花生物科技休闲园区的兰花系列产品、立康生物科技健康养生有限公司医药系列产品等,食品、用品、药品、保健品、旅游纪念品,让游客目不暇接;做工上乘、质量保证、包装精致、携带便利,使游客爱不释手。企业本着一乡一品牌一产业的经营理念,胜利深度挖掘企业产品、研制、开发,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带动了商品的发展,延长了产品链条,增加了企业收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7)注意景点导游培训。台湾休闲农业非常注意对景点、产品导游的培育,景点和产品解说是台湾休闲农业的一个亮点。

三、启示与建议

纵观台湾休闲农业20多年的发展阅历,结合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起步建设阶段,相比之下,得到一些启示与建议。

(1)加强宣扬提高相识是做好海南休闲农业的前提条件。

台湾政府部门从一起先就特别重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宣扬,包括政策宣扬、景点整体形象宣扬、休闲旅游线路宣扬、特色产品宣扬等。建议: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宣扬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扬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宣扬促销。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扬。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2)完善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是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台湾休闲农业从起步、发展、壮大到今日的强大,每一步都是在“农委会”、“农会”以及“休闲农业协会”的引领、监督、呵护下完成的。我省虽然领先于全国成立“省休闲农业发展局”,但仍旧挂牌省乡镇企业局,大部分市县都没有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建议:省政府将省休闲农业发展局作为省农业厅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配备特地的工作班子和人员,特地负责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省农业厅可成立“省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政策询问、信息服务、发展规划等事业性的工作,市县各级政府部门成立相对应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机构,配备特地的工作班子和人员,特地负责休闲农业行政管理工作,打破目前市县休闲农业管理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的局面。同时加快成立“省休闲农业协会”作为政府联系企业的纽带和桥梁,加强行业的自律,共同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3)制定政策法规,规范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为保证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台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内容包括:休闲农业区设立的基本条件,休闲农业辅导方法、休闲农业标章核发运用要点、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等。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一起先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当务之急是省政府应尽快出台《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若干看法》,从企业基本条件、土地运用、资金扶持、税收缴纳、资源利用、环境爱护、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方面赐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范和实惠扶持。土地运用,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首要条件,在用地上建设硬性设施占地比率,要借鉴台湾的阅历,不同类型分别对待,适当放大比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土地运用用途要借鉴台湾的做法,做出在不变更土地运用用途硬性规定的前提下,租赁、承包期可适当放宽到50年。资金投入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保证,借鉴台湾休闲农业资金投入与资金投入运用方法,建议海南政府部门设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基金,每年投入肯定资金用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4)做好发展规划是稳步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

台湾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与台湾政府部门长期注意休闲农业的规划是亲密相关的。目前,海南休闲农业仍处在自发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初期相类似。因此,建议借鉴台湾阅历,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全面调查探讨,摸准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潜力和特点,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全省近期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纳入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市县也要依据本地区的优势特色做好规划工作,形成省、市县、乡镇三级一体的规划蓝图。策划规模项目,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避开雷同,避开走弯路,稳步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5)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是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起点不同,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方面要借鉴台湾的发展阅历,另一方面是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是202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看法》,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指出“主动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安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夫增收空间”,是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好机遇。

二是海南省委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决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华蜜家园”,实施“绿色宝岛大行动”,“建设漂亮乡村”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切入点。

三是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农业发展条件良好;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完备;民族文化丰富,海南有汉、黎、苗、回、壮等37个民族;旅游业发达,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是文明生态村建设比较完善、各种农夫专业合作社发展快速,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

五是奇妙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源泉资本。总之要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各市县各乡镇独特品牌优势,打造“一乡一品牌一产业”,“一县多品牌多产业”的格局,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气候中,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快速发展。

(6)以“农”为本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

台湾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方法》规定,规划休闲农业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我们考察的台湾企业,无不是以发展农业为依托的。建议海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做好定位,以农业为本,以解决农夫就业,增加农夫收入,旺盛农村经济为目的。发展“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夫)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单有“休闲”,没有“农业”,不是休闲农业。要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实行“公司+农夫”、“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结构,促进增长、增加收入,同时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实施“政府引导、农夫主体、社会参加、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共赢。

(7)坚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从80年头发展至今日,台湾休闲农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除了有一个强有力的严密的管理机构,一套切合实际政策措施支持以及一个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台湾休闲农业始终坚持了可持续发展,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坚持以创意产品支撑。因此,建议海南定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肯定要与大宗鲜活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区分开来,突出创意产品,在精致品牌特色上做好文章。接着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评定活动和休闲农业创意产品大赛等活动。

(8)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

借鉴台湾休闲农业产学研相结合和人才培育的做法,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要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育,重点加快创业型人才培训,将休闲农业技能人才培训纳入阳光培训工程,组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学问、风土人情学问、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水准,提高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养。

(9)加强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互动沟通。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做法,值得刚起步的海南休闲农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学习借鉴。建议:一是同台湾休闲农业协会建立沟通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双边沟通。邀请台湾的专家学者和经营者来琼指导和沟通,同时派遣我方不同层次的团体、人员赴台考察学习,探讨借鉴台湾胜利的阅历,指导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二是策划建立若干个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项目,引进一批有阅历有实力的台资企业投资创业,以点带面推动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建议每年的“冬交会”邀请台湾相关休闲企业参展,让海南人民感受和相识台湾休闲农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四是制定有关政策保证台商在海南投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权益,在项目审批、基础设施建设、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赐予特别实惠政策,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供应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来琼投资台商供应更多便利,从而加速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视察的考察报告

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视察的考察报告

一、考察范围

六月份,我们对北京市郊部分新建人造旅游吸引物做了初步的调查,〔1〕现将调查中了解到的一些状况和我们的建议报告如下。

二、新建人造景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这些新建人造旅游吸引物,按形式可分为游乐场所(如北京九龙游乐园)、艺术宫馆(如十三陵明皇蜡像宫、北京电影旅游城)、博物馆和露天博物馆(中华民族园)、微缩景观(世界公园、老北京微缩城)、仿古园林(大观园)等;按内容可分为表现历史、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作品以及国内外景观和风情等;就全部制形式可分为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政府独资、国内联营和私人集资等。

新建人造景观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规模大。平均占地300亩以上,最少的15亩,最多的达800亩。而且大部分单位尚有其次期甚至第三期工程的规划,用地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

2.投资额高。平均投资预算在1亿元以上,其中1.5亿元以上的5个,超过2亿元的4个。这还不包括未上马的二期或三期工程的预算。

3.建立周期短。虽然新建“人造景观”普遍规模较大,但大多数工程立项开工后,建设速度快,建立周期短。像世界公园、十三陵明皇蜡像宫、老北京微缩景观等景点投资都超过2亿元,但从开工建设到开业一般都在18个月之内。

4.静观景观多。从目前建成开业的人造旅游吸引物来看,供人们欣赏巡游的多,参加性较强的项目少。特殊是有些项目虽然艺术水平很高,造价也很昂贵,但由于没有脱离传统艺术馆的展示、欣赏方式,因此吸引力并不明显。有些景观创意不错,但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游客的重访率很难提高。

5.档次差异大。从现有人造景观的状况分析,其文化、艺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参差不齐。有的采纳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九龙游乐园引进了美国的电脑限制系统和先进的电影技术,明皇蜡像宫精湛的蜡像艺术),有的文化水平价值很高(如集保藏、巡游、消遣、教化和民族活动等多功能为一身的大型露天博物院——中华民族园)。但也有些景观仅仅是照搬、仿制,缺乏生命力。总的来讲,北京还的确缺乏真正反映国家文化、艺术、技术水平的精品。

6.投资主体多样化。目前投资主体不再仅仅是政府一个渠道,而是趋向多元化。投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三、新建人造景观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应当说,北京市是全国人文景观最丰富的城市,而且,以长城、故宫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北京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北京市本身是个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多,流淌人口也多,重访的客人也多,这些新的人造景观的出现,在肯定程度上丰富了这里的旅游产品,对满意来势猛烈的国内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其一。其二,在这些新建人造景观中,有的被列为北京市政府甚至国家的外事活动基地,为宣扬、宏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沟通和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北京的声誉、改善北京的总体形象。其三,活跃了当地经济。新景点的建立,旅游活动的活跃,必定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特殊是会促进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从而促进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其四,增进了与境外和国内其它地方的经济联系与交往。由于北京特别的地位、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大和新建景观预期回报率高等特点,新景观的建设对境外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不同形式的投资和合作方式又是展示北京投资环境的窗口,从而增进北京与境外和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交往和联系。其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我们调查的景观来看,内容都是健康的,游人通过巡游都能开阔眼界,得到一些学问或启迪。特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单位都制订了一些对老年人、儿童、学生和残疾人实惠的票价,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目前社会上对人造景观的争论纷纷扬扬,褒贬不一。尽管为数不少的新建景点并不景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债务负担相当沉重,但好像并没有引起有关投资人的警觉和关注。事实上,北京市建立人造旅游吸引物的热潮并未降温,不少项目仍旧在紧罗密鼓地筹划或建立之中。为了怕被别人“抢去”,往往“严格保密”;为了通过审批关卡,筹划者也不得不考虑必要的手段,掩盖真相。而且,将来的项目将会是规模更大,投资更巨,占地更多,重复建设在所难免。特殊是近年来人造景点建得比较少的地方,主动性则更大,欲“后来者居上”。这一点值得引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特点留意。

另外一种倾向是在景点建设上追求“大而全”。目前,不少景点已经建成或正在着手建立住宿、餐饮、消遣、购物等附属设施,追求自成体系、应有尽有的“大而全”。甚至在一些新建人造景点相当集中的地区,还盲目地建立几乎是同一水平、同一风格的设施,其前景令人担忧。一些投资者为了其本身的利益,甚至不惜利用耕地良田建立景观。

四、新建人造景观的主要问题

1.新景观的建设缺乏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宏观限制手段

从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管理的角度看,宏观管理显得薄弱,表现之一是能够适应形势的改变、不断完善的总体发展规划工作没能刚好跟上;其二是宏观管理手段乏力。在新的人造旅游吸引物的建设上,审批权限分散,只强调了限制投资规模,对项目的类型、性质、内容方面的审查没有赐予足够的重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功能发挥得不够充分。与此同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未能刚好地向社会供应信息,进行有效导向。从投资者方面来说,由于急于上马,对项目的可行性探讨做得不充分,从而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人造景观建设的盲目性,同类项目的近距离重复等现象。

2.门票价格偏高

内宾门票的平日公布价从10元到60元不等,平均票价为35元。其中30元以下的3个,40元的4个,60元的2个。5个单位实行内、外宾两种价格,其中有3个是外国人价格相当于中国公民价格的2倍,另外两个则相当于中国人门票的1.5倍,平均外宾价格为63元,最高的为120元,最低的为35元。

3.经济效益不佳

在新建人造景观中,多数经济效益都不志向,不能按期实现资金回收安排,有的债台高筑,步履维艰。当然,造成这种形势的缘由是多方面的。通货膨胀造成的建立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增加是重要的因素,景点项目本身的吸引力、区位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和促销力度等也都发挥着确定性作用。

4.非正值手段竞争泛滥

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吸引力、完善服务设施、便利游人的活动、更好地满意旅游者的需求、降低成本等正值的手段进行竞争应当得到激励、支持和爱护。但从实际状况来看,非正值竞争手段相当普遍。其突出的表现是给有关人员高额回扣。我们在调查中发觉,很多经营者对这种做法虽很反感,但也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有的景点的管理人员不无苦涩地表示,现在景点能否红火,能否把客人吸引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景观的质量,而是取决于拉客的手段。

五、关于人造景观的建设和改善管理经营的几项建议

1.刚好传递信息,加强宏观指导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更加重视利用信息来引导。旅游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其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桥梁作用,刚好搜集和定期发布有关新建、在建和安排建立的人造景观的内容、形式、规模、投资、设计人等方面的信息,供应询问服务,尽量避开重复建设。与此同时,改进旅游项目的审批程序,在目前按项目投资额审批权限分散审批的状况下,人造景观的审批应增加经市级旅游管理部门核准的程序,以有利于人造旅游吸引物的宏观限制。

2.扶植文化层次高、有发展潜力的人造吸引物

应当集中首都财力、技术力气建设

一、两个具有国家(或国际)水平的人造吸引物,而这种新的人造景观肯定要突出寓教于乐的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突出科教、科普和科幻的内容,走出目前难以摆脱的“仿古”、“复古”、“微缩”和一味地从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中找出路的怪圈,以满意旅游者求知、消遣等旅游需求,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传世之作。

为了激励建立好的人造旅游吸引物,充分发挥它们在旅游教化中的优势,建议推行“优秀景点举荐制”,市旅游管理部门定期向社会和国内外旅游经营商公布本市“优秀景点举荐名单”,在国内外旅游宣扬品上予以优先宣扬。

3.良性循环的基础:按规定收取基础建设费,按要求刚好供应必要的服务

从我们调查的状况来看,一些新建人造景观(即使景点很有吸引力)的客流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通的制约,难以很快实施正常运营,使游人感到非常不便。故此在对新建人造景观(尤其是设计客流量大或远离现有公共交通线路的景点)立项时,政府可以收取专项城市基础设施建立费,俟景观建成后,政府有关部门保证供应必要的供水、供电、公共卫生和公共交通服务设施,使新景观能尽快进入正常运营,既便利游人,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

4.加强景点之间的多方面合作,发挥群体优势

伴随越来越多的商业性旅游吸引物的出现,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大大加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肯在宣扬促销等方面花钱出力。但是,面对社会,面对市场,如何加强合作,发挥群体优势这个大问题倒往往没有引起经营者们的重视。其实,在国外很多城市里,旅游景点(当然并不仅仅限于旅游景点,也包括像消遣、餐饮、购物、交通等有关旅游服务部门)联合促销、联合办交通(包括连接主要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目的地相邻景点的交通)、相互做售票代理和联合实行实惠等做法已成惯例,并且证明行之有效。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能,开展此类合作活动,当然这种合作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要遵守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同等互利的原则,在这方面,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或有影响的大企业应当发挥其固有的优势出面组织,这样会更为合适。

5.加强一日游线路的设计和管理

对北京来说,一日游开展的好坏是北京旅游业胜利与否的关键和重要标记。“一日游”中旅游活动项目(参观景点)的确定首先应当真正反映旅游者的需求和景点的实际水平,而不能一厢情愿地“搭配”;“一日游”的活动内容、价格和服务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公诸于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旅游行业组织,为了爱护消费者正值的权益及维护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利益,应制订明确、简便、有效的处理投诉的程序,实施惩处的条例和手段。一种旅游产品的授权开发单位的范围不应当太窄,更不能由某一个单位垄断,以保证产品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不断更新,但产品的质量标准必需接受有关政府机构或行业组织的检验和监督,而这种检验和监督的过程不能没有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参加。

6.健全服务设施,扩大收入来源

从调查中发觉,门票几乎是这些景点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般占其总收入的90%甚至95%以上。有鉴于此,增加门票价格好像成为景点增加收入最主要、最干脆和最便利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多轨票价(国内、国外两种票价)和多重票价(大门票和小门票)等现象。相反,游客在活动中特别情愿花钱的时候,却又找不到地方。例如,整齐、快捷的用餐点,备有茶或其它饮料的休息处,出售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和礼品的商店等。因此,我们认为,景点的经营者要变更传统上只靠门票赢得收入的经营思想,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动身多开拓一些既满意游人须要、受游人欢迎又增加收入的途径。在门票价格上,除国家依据特别须要而批准的少数景点(如故宫、长城、十三陵等)外,其它景点应当一律实行统一的单一价格,取消在目前存在的“外宾价”、“同胞价”、“留学生价”、“外国专家价”等“实惠价”或“卑视价”;此外其它实惠价(如团体、学生、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票价和节假日价、淡季价等)也应当提高透亮度,公诸于众;供应特别服务项目者可收取专项服务费,例如,配备特地的导游、专业导游或特种语言导游,或供应特别巡游工具及休息场所等,亦应明码标价,游人自愿选择所需服务项目,不得强行搭配。

7.发挥旅游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的桥梁作用

北京旅游协会是联系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桥梁,北京旅游学会是汇合了大批关切旅游业发展的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学者和专家,这两个组织,无论在帮助政府制定总体规划,选择发展战略,改善行业管理,还是帮助旅游景点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应当也能够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依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学会可以组织其成员做特地调查、专题探讨、项目评审等工作;依据企业的要求,学会可以帮助组织有关专家做可行性探讨、经营会诊和专项询问。虽然,一些类似的工作已经开展,有的已经取得肯定的成效,但缺乏有目的的组织,学会的作用有待更好地发挥。建议定期开展政府部门向专家(或社会)介绍行业形势,专家学者向政府或企业做专题讲座的沟通活动。

8.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即旅游问询中心)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国内外旅游者集中的城市,应当遵照国际惯例,借鉴国际上胜利的做法,尽快建立服务于海内外旅游者,加强政府、企业与旅游者之间联系的旅游信息中心(即旅游问询中心)。

注:

〔1〕本次所调查的人造旅游吸引物是:十三陵明皇蜡像宫(昌平),老北京微缩城(昌平),大观园公园(宣武),北京电影旅游城(海淀),中华民族园(朝阳),奇妙游乐宫(朝阳),世界公园(丰台),九龙游乐园(昌平),小人国旅游世界(昌平)。

河南、陕西旅游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陕西旅游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先进阅历,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6月12日至20日,淄博市政协旅游产业考察团一行34人在市政协主席冯梦令的带领下,赴河南、陕西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重点考察了河南开封、焦作、洛阳和陕西西安、延安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并与部分旅游城市进行了座谈。现将这次考察学习的状况及几点启发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通过对河南、陕西部分旅游城市的考察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各城市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投入,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有力带动了地方三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各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加快景点和城区层次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等一系列软硬措施,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焦作已形成了以山水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休闲消遣景观“三大系列”和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以及中心电视台焦作影视城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以山水峡谷风光为特色的焦作旅游大的格局和框架,形成了四季特色突出、主题显明的整体品牌优势。旅游产业由原来单一的山水旅游发展成为山水风光游、体育健身游、科普学问游、休闲消遣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黄河湿地游、工业参观游、农业观光游等9种产品,满意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游客需求。旅游产品实现多样化,旅游服务趋于人性化,旅游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旅游商品本地化,旅游管理规范化,旅游办公实现自动化。开封市充分发掘历史资源,形成市区以北部龙亭湖风景区、中部包公湖风景区和南部禹王台与繁塔风景区为主的三大景区。延安通过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建设融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和黄土风情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城市发展格局。西安对旅游资源开发实施了板块带动战略,将全市旅游资源整合为六大板块,即古都旅游板块、秦唐文化旅游板块、秦岭北麓旅游板块、曲江旅游板块、滨水游憩休闲板块和四大遗址旅游板块,每一板块依照不同功能建设形成了特性显明、互为补充的各具特色的旅游单元,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各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各市旅游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力气。开封市仅清明上河园一个景点的门票年收入达1亿多元。焦作市连续七个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位居省辖市第一名,2023年全市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达693万人,同比增长21.64%;门票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5.5%;旅游综合收入达41亿元,同比增长28.41%,占gdp的比重达9%,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对gdp贡献率为21.1%。洛阳市2023年旅游总收入达84.3亿元。西安市2023年接待海外游客65万人次,创汇2.7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4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4%。

——旅游环境日臻优化,提高了城市品尝,美化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围绕加快旅游业发展,各城市大力推动城市旅游环境优化。洛阳持续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区、文明城市”活动和“绿、亮、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兴建改造了包括城市道路、广场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路灯、绿化等在内的100余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长达14.5公里的绿色休闲区洛浦公园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成为观光圣地。全市建成绿化覆盖率达40.2%,使洛阳呈现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特色。新区建设去年投入99.9亿元,开工建设470余个项目,拉大了城市框架,扩大了城市功能。接连修建洛栾快速通道、龙门大道、小浪底旅游专线、汉光武帝陵旅游专线、临木路等一大批旅游专用通道,开通了更多条航线航班,运力大为提高。焦作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殊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功能、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吸引力和凝合力进一步增加,城市知名度大幅提高,参观考察的领导和旅游观光游客人数大幅增长,中心领导对焦作发展旅游的作法赐予了充分确定。

——旅游业飞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劲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人数成倍增长,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消遣、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旺盛,有力促进了各市产业结构调整。洛阳市目前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1999年焦作市旅游干脆从业总人数不足3000人,2023年底旅游干脆从业人数已达3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18万,有力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仅五大景区旁边从事食宿服务、旅游商品销售人数就达1.2万。其中云台山景区内家庭餐馆118家,每户年均收入达2-3万元。1999年焦作仅有几家宾馆,开房率不足60%,目前发展到了43家,床位30000张,宾馆开房率却都在90%以上,逢五

一、十一旅游黄金周仍远远不能满意需求。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带动作用凸显。招商局负责人说,过去出门招商很少人听说过焦作,现在出门招商一提焦作腰杆硬了,客商主动找上门来投资。延安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豆类、果类、枣类、羊系列等为主要加工原料的旅游商品和腰鼓、剪纸、布堆画、农夫画、面花等旅游纪念品,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改变

焦作在发展旅游之初,异议很大。但通过近五年的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有了深刻相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主动踊跃参加开发建设。为更好迎接境内外游客,广阔群众自觉开展多种文明创建活动,目前正在全市轰轰烈烈开展的“四创”活动,大大改善了焦作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主要阅历

河南、陕西等地近年旅游业发展迅猛,成就令人瞩目,其中奥妙何在?阅历是什么呢?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他们的阅历很丰富、很全面,主要是:

——各城市对发展旅游产业高度重视

这次考察学习的城市与淄博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具备发展旅游的条件。依据各自的基础和特点,各城市纷纷把发展旅游业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曾经以“煤城”著称的焦作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员走遍焦作的山山水水,找寻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作出了第三次创业以“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强市”列为一号工程,立志“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度投入,打造第一流旅游目的地。前任市委书记被称新闻媒体称为“旅游书记”;现任市委书记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抓旅游工作的看法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能放松;领导要加强,不能减弱”。洛阳自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了“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发展工业同等的高度。

——加大投入,狠抓资源开发和建设,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精品景区

各城市对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投入的力度很大。洛阳市去年对景点建设的投资达4.6亿元。延安投资2.5亿元对黄帝陵进行重整,投资65亿元的黄延高速马路、投资12亿元的延塞高速马路连接主要旅游景点。焦作市在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坚持政府主导,以财政投资为主,社会投资共同参加,集中全社会力气大办旅游,全市近五年投资7.6亿元用于景区的开发建设。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发展旅游业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旅游部门办公经费的同时,市级财政、各景区景点所在的县市区财政及民间个人也纷纷出资投入旅游业。全长36.8公里的焦青旅游铁路,投入1.2亿,使青龙峡很快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也成为远近著名的旅游路、扶贫路。西安市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不断输血,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档次、国际标准的新项目。大雁塔北广场投资超过5亿元;秦岭野生动物园投资3.9亿元;大唐芙蓉园投资13.5亿元,成为城市又一新名片。华清池温泉项目、唐风苑温泉项目、楼观台、顺城巷等一大批新项目也接连开工,这些新项目开发实现了资源开发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优化了旅游产品结构,极大地提高了西安的旅游竞争力。

——强力开展旅游宣扬促销,提高城市知名度

近年焦作始终把旅游宣扬促销作为旅游业发展和创优的龙头来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分散的景点集中整合,统一打“焦作山水”品牌,集中力气向海内外宣扬推介。焦作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市旅游业宣扬促销,除参与国家、省举办的各种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外,还以焦作旅游宣扬“大篷车”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60多个地市以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大规模促销宣扬。在中心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全面推介,做到周周有报道,月月有新闻。以重大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出新卖点,近年先后举办了云台观瀑节、“河南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和摄影节、焦作红叶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大提高了焦作山水知名度。在与开封、洛阳、延安等市的沟通中我们发觉他们都非常注意打统一的城市品牌,进行强有力的旅游宣扬促销,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洛阳市在央视国际频道,国际、国内航班闭路电视上播放专题片,在互联网上,铁路、马路客运闭路电视上全年播放旅游宣扬广告。还出台政策,规定全市景区点门票收入的2%用于宣扬促销,对“引客入洛”成果突出者赐予重金嘉奖。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旅游工作的生命线。为建设精品景区,供应细心服务,焦作市旅游局做出了“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曲”的承诺,开封市旅游服务业提出“用我们万分的热忱,得到您非常满足”的服务宗旨,在全市掀起了争创旅游服务质量第一的热潮。为了实现所做出的承诺,焦作市旅游局实行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大力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成立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制定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多次组织旅游、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城市旅游交通、住宿、购物进行联合大检查,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活动,对坑骗游客的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二是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在全市旅游系统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及创建文明景区活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旅游系统行风评议监督员,仔细解决人民群众和游客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三是强化旅游职业道德教化和岗位技能培训,旅游局设立旅游培训中心每年组织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在当地高校院校开设旅游餐饮、导游、外语专业,培育高素养的旅游服务人才。四是努力为游客创建良好的旅游环境。完善丰富了焦作山水旅游网站,在城区主干道和通往各景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景区指示牌,各景区、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增设相应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旅游信息电脑触摸屏。在市区和景区设立旅游广告牌和游客服务中心;在市县电视台增加景区天气预报等栏目,黄金周期间发布出行参考和信息预报;各涉外星级宾馆饭店摆放了焦作旅游资料架,悬挂旅游交通图和山水宣扬画等,为游客供应实实在在的便利。我们在云台山切身感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美丽舒适的环境、干净整齐的旅行车、整齐划一的服装、亲切热忱的看法、标准生动的解说、文静规范的姿态。焦作市旅游局长许长仁傲慢地说:我们目标是,提起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就是焦作旅游服务!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河南、陕西部分旅游城市近十天的学习考察,大家一样认为,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加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各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和胜利阅历,为我们做大做强淄博市旅游产业供应了很多启发。考察中,大家边看边听边学边研讨,在对比中思索,在借鉴中探讨。一样感到,淄博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差距和困惑较多,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突出的问题是有点太散、有水不活、有山不名,定位模糊,资源、力气整合不够,投入不足,宣扬促销欠缺等,深层的差距在于思想解放、上下共识、工作力度有待深化和加强,联系这些实际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推向市场的关系。各地胜利阅历证明,发展旅游产业可利用资源是基础,党政重视是关键,必需依托市场,更要靠政府力气强力推动。河南省焦作市由一个以煤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以旅游产业带动战略胜利转型的范例城市,最基本的阅历就是政府主导打造旅游强市。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规划布局、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生态爱护、资源开发、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这在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和攻关阶段尤其如此。因此,要使我市旅游产业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需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并留意适时由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动作型转变。

二是要处理好整合资源与整合力气的关系。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资源是各地在发展旅游产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共性的阅历,联系淄博实际而言,如何切实整合旅游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和景点连成片、穿成串是破解我市旅游瓶颈的关键点之一,要下大气力论证好、实施好。但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不行忽视抓旅游力气的整合,这同样是外地先进旅游城市的胜利阅历。旅游产业的发展牵涉面广,涉及“六大要素”、二十多个政府部门、100多个行业单位,只靠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力气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充分调动各方面主动性齐抓共管。因此,应留意整合旅游资源与凝合抓旅游的合力同步进行。

三是处理好加大对外宣扬和抓好内部规范服务的关系。旅游经济是名胜(名气)经济、眼球经济,强力宣扬、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是各地的共用手段,但与此同时,是否注意内部服务质量的提升则是胜利与否的重要环节。焦作市“抓旅游就要抓服务,抓服务首先抓规范”的理念和不让一个游客受委曲的服务质量标准,赢得了2023年世界旅游推广峰会授予的“卓越客户服务奖”这一被国际旅游业认可的荣誉奖项,为焦作赢得了多数回头客,其阅历启发我们,创建旅游景点精品与服务品牌二者应并行不悖。

四是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的爱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考察所到各历史文化名城,大都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上坚持开发和爱护并重、以开发促进爱护的原则。开封市注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设景造点,其中,以一幅“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制的“清明上河园”,拉近了千年时空,再现千年古都盛景,年接游客2800万。靠秦兵马俑的发掘使西安旅游业焕发了朝气;而依托丰富的唐代文化资源,投资13.5亿元新辟景点“大唐芙蓉园”在规划、设计、布景、建立、管理、演出等方面达到了让游客们信服的大气与精致的结合,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成为西安旅游精品。相比较,淄博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的城市,挖掘开发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

五是处理好自我促销与周边城市联合推介的关系。洛阳等地的阅历教训说明,一个城市的旅游宣扬促销,孤立、封闭地进行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既强化自身优势,又借助相邻城市旅游资源,优势互补,捆绑促销才能事半功倍,鉴于此,在旅游产品的促销推介上肯定要留意走开放型、联合型、多赢型之路。

六是处理好抓旅游和建设一支旅游产业骨干队伍的关系。“焦作现象”揭示,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为什么在不到十年时间能一跃为名山胜水,成为中国旅游强市?除党政重视、政府主导外,还有一个非常显明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有一个能人旅游局长,一个敬业的旅游局领导班子和一支特殊能战斗的旅游事业骨干队伍,这个阅历不行忽视,要把我市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肯定要把旅游产业骨干队伍建好建强。

这次考察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人大副主任关玛莉、副市长韩家华亲自参与了考察。随团参与考察的还有市政协副主席郭玉兰、王延山、荣玮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市旅游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区县政府和政协负责人。

淄博市政协旅游产业考察团

2023年6月28日

江苏省古运输河旅游考察报告

“长城雄风,运输河神韵”,京杭大运输河与万里长城齐名,并称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开创的两大人工奇迹。九十年头以来,我省大力加强对沿河相应区段的爱护、修复、整治,为古运输河的爱护和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依据《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新近编制的《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打造古运输河旅游品牌,为建设“旅游强省”供应新的旅游增长点。为此,省旅游局从2023年9月11日起先,由局领导杨炤明同志带队,组织运输河沿线8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和特邀的省水利厅、交通厅有关同志以及部分专家,对江苏古运输河旅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考察。考察组行程2000余公里,穿越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河流,途经江、浙两省10余座城市,对古运输河沿岸60多处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考察,听取了各地的状况介绍,并多次组织座谈会探讨沟通,对江苏古运输河旅游的发展充溢了信念,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一、江苏古运输河历史概貌

京杭大运输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南达浙江杭州市,贯穿中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江苏是孕育京杭大运输河的摇篮,公元前485年,吴国在长江与淮河之间(今扬州和淮安之间)开凿了大运输河最早的航段——邗沟,距今已有2490年历史。大运输河江苏段长达690公里,约占京杭大运输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习惯上大致分为中运输河(淮安以北)、里运输河(淮安至扬州)和江南运输河(镇江以南)三段,依次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

历史上,江苏古运输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及至唐代,大运输河流经的江淮地区更成了全国财赋的中心区域,“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均为运输河重镇,成为运输河线上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扬州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埠、唐代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中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清代成为盐运和漕运的重心。淮安地扼漕运之冲,向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作为运输河的襟喉要地,曾创年漕运量800万石的中国古代漕运之最。明清两代,曾在淮安市区设南河河道总督府,在楚州设漕运总督署部院,府、院领导位至朝廷二品大员。淮安、徐州与山东的临清、德州并称为运输河上的“天下四大粮仓”。无锡则发展成为我国名闻遐迩的布码头、丝市以及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万商云集,盛况空前。名城苏州,早在宋代就是“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东方水城,以旺盛的经济、富庶的百姓和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天下闻名。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居全国之首,号称“江东一大都会”。全部这一切,都留下了运输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刻下的深深烙印。

二、古运输河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呈现状

古运输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它的胜利开通,不仅开创了一条流金淌银的经济走廊和舟楫繁忙的运输通道,而且塑造了一条辉煌绚丽的文化之河和价值连城的绿色玉带,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江苏古运输河联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等风景湖泊,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运输河沿线,水网纵横、湖河密布,平原宽阔、丘陵起伏,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运输河沿线很多名城古镇均有2000多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数千年来,名贤辈出,人文荟萃,商肆旺盛,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运输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互为依补,构成了“山水组合,以水见长”、具有显明的水乡风貌以及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资源特色。运输河沿线除有江苏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水乡民俗风情资源外,还有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出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一至第五泉;有久负盛名的山景资源;有改变无穷的洞石景观;有漂亮动人的植物景观以及变化万千的气象景观。运输河沿线的人文景观以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品位高而著名全国,主要有:古人类和新、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帝王陵墓和名人墓葬,古典园林,以及包括宗教建筑、名人祠庙、故居建筑、古塔古桥在内的古代建筑,石碑和雕刻,近现代历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此外,运输河沿岸还有各地风土民情、文学艺术、风味佳肴、旅游工艺品和博物馆等人文旅游资源。

运输河沿线是我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沿线8市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座(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是全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总量的70%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12处,占全省的60%,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40处,占全省的67%。同时,运输河沿线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9个点)、世界文化遗产原貌爱护奖2处(镇江)、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镇4处(周庄、同里、甪直、河下);国家级4a级旅游区(点)28处,占全省的70%。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初步分析,我省运输河沿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8个主类,31个亚类,基本类型达到132个,全部类型总量的84%。旅游资源质量较高,大量的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不少已达到四级旅游资源标准,达到五级标准的旅游资源也有较多赋存,属特品级旅游资源。沿线资源分布南北互补,城乡结合,疏密有序。总体看,大江南北,大致各占“半壁江山”,乡村、城市,各有所长,沿途形成了淮安、扬州、无锡、苏州四个资源密集区和繁星似锦的资源点、线。

总之,江苏古运输河沿线旅游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组合良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品位,自然旅游资源景色迷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源集合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和旅游后发优势。

2、运输河旅游倍受欢迎

江苏古运输河风光旖旎,名胜众多,自它诞生之日起,除了航运、浇灌的功能以外,也是观光巡游的风景河。八十年头初,无锡市旅游局在全国领先推出“古运输河旅游”专项旅游产品,在无锡段古运输河的黄埠墩到清名桥试航胜利,形成一条水上旅游线,打入国际市场以后,深受日本、欧美市场欢迎,仅一年半时间就吸引了5.6万名境外游客。被西欧和美国旅游者誉为“活的化石”和“奇妙的旅游”。1986年,日本闻名词、曲作家中山大三郎特地创作了歌曲《无锡旅情》,经日本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演唱后,风靡日本,当年唱片发行量突破600万张,不仅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曲,而且使无锡旅游在日本市场一夜成名,古运输河旅游成为我省非常重要的品牌旅游项目,在日本掀起了新的旅游热潮。此后,这条巡游线逐步延长至苏州、常州、镇江、扬州以及浙江杭州等地,无锡江南旅行社等单位还特地建立了“江南明珠”号游轮,开拓了夕发朝至的锡杭运输河航线。1992年,国家旅游局将“江南水乡游”列入中国14条黄金旅游线,正式向国际市场推出。近几年来,沿线各市更加重视古运输河旅游的发展,扬州、淮安、苏州等市已相继开通了水上旅游线路,并投入商业运营,淮安的运输河游(清江浦—河下古镇)和苏州的环城水上游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新品,今年7月3日新开的无锡—苏州古运输河旅游航线让30名英国游客一路称赞不已。

3、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运输河沿岸城市加快了运输河的全面整治,疏浚河道,治理污水,兴修水利,改善水质,营造良好的交通航运和水利防洪条件。先后上马了一批城建、道桥、航道、水利和环保建设工程,为运输河旅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城市把运输河风光带列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目标,分解项目安排,分步实施推动。常州、无锡等城市特地编制了古运输河总体规划,大手笔筹划大运输河的整合、利用。有的城市已起先策划、制定运输河旅游发展规划,对运输河的旅游资源的爱护和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运输河沿线8市已相继建成了一批旅游景区(点),同时,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建设和策划、安排之中,今后将有新的项目不断推出。(见附表)

4、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在古运输河开发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将来旅游功能的发挥和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肯定的制约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落实、解决。

一是环境污染仍较突出。运输河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运输船泊污染,虽经治理后有所改善,但除宿迁、徐州段生态环境较好外,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够志向,与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仍有肯定差距。有些城市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能实现达标排放,运输河受到干脆污染,水质低于ⅳ级标准,水体浑浊,水面油污与漂移物较多。有些穿越城市繁华区的运输河地段,一片水泥森林,两岸植被稀有,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比较单一。有些地段简洁运用城市广场的做法,广铺草坪、地砖,与运输河的连接较为生硬。

二是运输河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氛围面临新的挑战。古运输河的价值,除了好用功能外,更多地还在于其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由于以前对古运输河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统一的规划指导,城市化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无序推动,严峻地影响了运输河历史风貌的爱护,部分历史遗存和运输河风貌已经受到破坏。同时,不少运输河地段过多地运用水泥、块石砌制护坡,虽然整齐划一,但也破坏了运输河原有的、自然的河风河貌。特殊是运输河驳岸修建对旅游功能考虑不够,人工化、现代化、标准化现象较为突出,损害了运输河的千年古韵、历史印痕和文化特色,部分地段把原本充溢灵性的古运输河变成一条呆板的现代水道,令人缺憾。此外,运输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通道,扬州—徐州段将担当重要的调水任务,在徐州、宿迁、苏州段,运输河的航运功能依旧非常重要,船只、船队穿梭繁忙,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对将来的水上旅游活动带来肯定的限制,都须要进一步协调探讨和统筹支配。

三是项目雷同,建设资金缺乏。由于全省古运输河旅游发展规划还未编制,各地的运输河开发和旅游功能定位不明,开发项目大多局限于本地资源与市场,对运输河旅游线、面的综合考虑不足,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缺乏协调、沟通机制,造成了较大的雷同性。这次考察中,不少城市提出了筹建运输河博物馆、水上旅游线、运输河公园、运输河湿地旅游区等项目的动议,这本是好事,但建得多了,便会出现同质性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同时,古运输河开发线路长,任务重、要求高、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据各市上报项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须要干脆投入建设资金在150亿元以上,除了通过招商引资、土地运作等市场手段筹集部分资金外,由于古运输河项目带有较明显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仍须要各地政府、部门投入肯定的启动资金或扶持资金。对于大多数城市,尤其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城市而言,无论是市场筹资,还是政府投资,项目开发与资金短缺的冲突比较突出,难度较大。

三、古运输河旅游开发优势

京杭大运输河作为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经济之河”,与苏伊士运输河、巴拿马运输河一起同为世界重要运输河,享有“流淌的遗产”的美誉。借助运输河载体,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沿河各省市的共识。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江苏段大运输河的旅游开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政府高度重视

多年以来,运输河沿线8市政府对大运输河规划开发高度重视,为古运输河爱护、整治、建设和管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旅游实惠政策不断出台,部分城市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上已经落实。城建、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园林、环保、文化等部门主动协作,同心同德,共同打造古运输河风光带。无锡市在建设精华段古运输河时,拆迁量达到40多万平方,涉及沿岸135家工厂、单位和1800户居民,这繁重的工作量都要在城建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才能得以完成。镇江市为了整治开发古运输河,早在1994年就特地成立了镇江市古运输河管理处,2023年,又将古运输河管理处与市防洪管理处合并,更名为城市水利管理处,进一步加强运输河管理力度。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参加旅游的主动性。扬州市人民医院自筹资金3200万元,修复、开放了吴道台宅第,创建了“医院办旅游,医护作导游”的典型事例。无锡市清名桥中学自主创办了无锡市桥梁文化博览馆,在学生中开展乡土文化、运输河文化和桥梁文化的教化。苏州吴江市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筹措巨资,耗时10年,创建了静思园,成为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年游客接待量已达40多万人次。

2、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省运输河沿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除个别城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外,大部分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尤其是苏、锡、常等市,实力更加雄厚。2023年,沿线8市gdp共计10402.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2.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7.1%和58.4%,人均gdp达到2.5万元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苏州市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450多亿元,无锡市、常州市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合实力50强和40个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徐州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第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我省规划建设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实力持续不断的提升,为铸造一流国际品牌的大运输河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江苏经济的蓬勃发展,运输河沿线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沪宁、宁连、宁徐、宁通、扬溧高速以及穿境而过的京沪、同三高速马路接连建成,使得运输河沿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