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本部分知识属于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的内容,是高一下学期的重点知识,在考试说明中的地位如图所示:考试说明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能功和功率II动能和动能定理II在高考中II级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达到理解与计算的水平,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高一学习这块知识时讲的过快,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因此在这次专题中,采用了低标准先讲基础知识和网络严要求记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做题中尽可能的得高分。有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透彻,尤其对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的不到位,不会用能量的观点处理复杂的问题,另外现在的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差,对问题考虑的不全。学生上课听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评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5·高考四川卷)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 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的最大2.(2015·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eq\r(3)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3.(2015·无锡质检)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A.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大小等于物块A动能的增加量B.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时,受力满足m2gsinθ=kdC.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F-kd)/m1D.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eq\f(1,2)m1v24.(2015·漳州一模)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充满匀强电场的空间中水平抛出,小球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eq\f(2g,3).当小球下降高度为h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减少了eq\f(mgh,3)B.小球的动能增加了eq\f(2mgh,3)C.小球的电势能减少了eq\f(2mgh,3)D.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mgh5.(2014·高考卷)2013年我国相继完成“神十”与“天宫”对接、“嫦娥”携“玉兔”落月两大航天工程.某航天爱好者提出“玉兔”回家的设想:如图,将携带“玉兔”的返回系统由月球表面发射到h高度的轨道上,与在该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对接,然后由飞船送“玉兔”返回地球.设“玉兔”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以月面为零势能面,“玉兔”在h高度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eq\f(GMmh,R(R+h)),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忽略月球的自转,从开始发射到对接完成需要对“玉兔”做的功为()A.eq\f(mg月R,R+h)(h+2R) B.eq\f(mg月R,R+h)(h+eq\r(2)R)C.eq\f(mg月R,R+h)eq\b\lc\(\rc\)(\a\vs4\al\co1(h+\f(\r(2),2)R)) D.eq\f(mg月R,R+h)eq\b\lc\(\rc\)(\a\vs4\al\co1(h+\f(1,2)R))二、多项选择题6.(2015·江苏省六校高三联考)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一弹性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整个过程中橡皮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B.圆环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C.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D.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圆环动能最大7.(2015·高考全国卷Ⅱ)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eq\r(2gh)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8.(2015·淮安适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率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eq\f(1,2)mv2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eq\f(1,2)mv2C.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eq\f(1,2)mv29.(2015·苏州市质量检测)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变为h,此时小球的动能为Ek,重力势能为Ep(选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小球动能Ek、势能Ep变化规律的是()10.(2015·镇江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若在物体A下落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则A接触地面前的瞬间()A.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B.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eq\f(1,2)mv2C.物体B有向上的加速度D.弹簧对物体A拉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mgv三、计算题11.(2015·南京八校二联)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直径MN为竖直方向,环上套有两个小球A和B,A、B之间用一长为eq\r(3)R的轻杆相连,小球可以沿环自由滑动,开始时杆处于水平状态,已知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若B球质量也为m,求此时杆对B球的弹力大小;(2)若B球质量为3m,由静止释放轻杆,求B球由初始位置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轻杆对B球所做的功.12.(2015·淮安二模)如图所示,轮半径r=10cm的传送带,水平部分AB的长度L=1.5m,与一圆心在O点、半径R=1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的末端相切于A点,AB高出水平地面H=1.25m,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由圆轨道上的P点从静止释放,OP与竖直线的夹角θ=37°.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1)求滑块对圆轨道末端的压力;(2)若传送带一直保持静止,求滑块的落地点与B间的水平距离;(3)若传送带以v0=0.5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传送带上部分由B到A运动),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本节课共有五位老师参与了观课评课活动,一致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具体的评价如下:杨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对两个考点的处理非常到位,达到了目的,略有不足的地方是讲得时间长,练得时间短。王老师:认为学生的活动突出,展示了学生做题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处理及时到位,达到预期的目标。佀老师:认为例题和发散题选的非常好,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并且也知道了下一步考查的方向。赵老师:认为上课的基本功可以,普通话略有欠缺,说话时停顿或重复较多,望以后加以改进。谢老师:认为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完成这两个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本专题所学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设计:先讲了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物体将发生位移,有力物体就发生位移,力和位移的乘积就是功,因此功是承上的知识,做功就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中的动能、势能、机械能,这部分又是在教材中起到启下的作用。正是由于这部分知识在高中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才显示其地位的重要性,这部分知识是高一新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三每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了重点克服了难点,高考才会取得成功。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本着想突出这两个考点:(1)功、功率(2)动能定理。以2014年全国卷高考题为例题1,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何破题,在题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会用考点1处理问题的努力。从3个发散题中看高考如何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清楚在以后的做题中哪些题在高考中可能考到,做到有的放矢。以2015年全国卷高考题为例题2,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点,寻找隐藏点,从而找到处理问题的突破口,达到高考对这一部分的要求,从3个发散题中既训练了学生的书写规范,也培养了明辨高考出题方向的能力。具体内容见课件。专题五功功率动能定理(第1课时)我认为这节课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例题1让学生明白高考要考查什么内容?让学生学会看到试题如何审题,如何寻找突破口,培养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很好地掌握考点1,通过3个发散题,让学生知道高考将从哪些方向和角度考查这个知识点,既学会知识有培养了能力。通过例题2让学生明白如何寻找突破口,如何寻找隐藏点,发现高考从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