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易错点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_第1页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易错点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_第2页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易错点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_第3页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易错点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_第4页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易错点同步训练:《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篇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直击考纲1.种群的特征(I)。2.种群的数量变化(II)。3.群落的结构特征(1)。4.群落的演

替(I)。5.生态系统的结构(I)。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II)。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II)。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II)。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II)。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I)。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I)O

重温母题诊断缺漏

1.(2010•浙江,3、2012•重庆,4和2012•广东,27改编)某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甲和

蝗虫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3是描述了该生态系统的某水库中放

养了一批罗非鱼,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段时间后,罗非鱼

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的变化曲线。判断下列关于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

时间

注:是罗非做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图3

(1)若图1中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

“S”型曲线增长(X)

(2)在图2中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J)

(3)若图1中所示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6点(X)

(4)在图2中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V)

(5)图1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而年龄

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V)

(6)图2中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呈正相关;若控制种群数量在d〜e

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J)

(7)图3中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而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

境容纳量接近K2(V)

(8)上述3个图中c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相等,在图3中d点时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

长型(X)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

(1)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X)

(2)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描述(2009•广东,11BD)(X)

(3)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

(2009•大纲全国H,5D)(V)

(4)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2010•大纲全国n,3B)(V)

(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2011•大纲全国,4D)(X)

(6)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2011•海南,24BC)(V)

(7)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安徽,

60(V)

(8)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但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2013•浙江,4BC)(X)

3.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叙述

(1)在下图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中,共有9条食物链,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营

养级,硅藻属于生产者,其遭到破坏要比蓝鲸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大

(2009•广东,14改编)(V)

虎鲸«-------------豹海豹

⑵下表为生态学家对食物链——“植物一田鼠一鼬”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的结果[单位是

J/(hm2•a)],则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

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2012•安徽,3011改编)(V)

植物田鼠鼬

固定的太

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阳能

2.45X10"1.05X1097.50X1087.15X1082.44X1072.25X1072.18X107

(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I、II、IILIV所代表的营养级中,IV为分解者,

Ei、员分别代表太阳能和热能,并且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009•广东理基,51改编)(X)

(4)在如图所示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筒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二者和分解

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012•海南,19)(X)

|太阳能|----1M1k-

[分解♦卜

(5)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2010•大纲全国I,5改编)(X)

1饲料

农作物-------•'家畜

沼渣秸食物

沼液

沼L粪便、攵

\沼气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2011•海南,

21B)(X)

(7)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

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012•安徽,3011)(V)

(8)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009•福建,2B)(V)

4.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2012•江苏,

24B)(X)

(2)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

属于生物入侵(2011•江苏,20A)(V)

(3)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2010•北京,

5A)(X)

(4)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2010•北京,

5D)(X)

(5)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2009•福建,2C)(V)

(6)如图中,曲线I、II、III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

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图中曲线I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

HI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

(2012•山东,26改编)(V)

典例剖析技能提升

重点一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和群落

典例剖析1图1表示某草场上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

草场的丙种群进行生态研究时绘制出的丙种群人值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

⑴若甲为某个体较小的一种昆虫,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

________________法。

(2)甲、乙、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时间段分别是,种

群密度最大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时。

(3)在图1中,t3时甲和乙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一,在图2中5〜10年间,丙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在1〜5年间丙种群呈_______型增长。

(4)若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补充绘出此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从生态系统角度分

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10时间/年

(5)该草场的空间结构是否存在垂直结构?

¥

答案(1)样方(2)匕〜t3、3〜t5、1〜10年t3、t5和10年

(3)稳定型和增长型增长型“J”(4)次生图示如右图(一定的)自动调节负反

馈调节

(5)该草场的空间结构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审答思考

1.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哪些方法呢?

答案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完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

增长型稳定型宸退型

成成年勿成年组

.幼年幼年k

-------------年龄料成-------------

影响:预测

「出生率一、|种群卜小一死亡率

迁入(种群产发)k■里」迁出

:影响

--------------------性别'比例

注:“+”、表示增加、减少

“一”、”.♦,,表示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3.完善种群增长曲线图并填表

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

“J”型

曲线K值(环境容纳量)

太”型曲线

时间

页目有无最

条件特点曲线的形成原因

大值

“J”型曲理想连续增长;增长率

无无生存斗争

线条件不变

增长到一定数量并

“S”型曲有限保持相对稳定;增生存斗争加剧;插

线条件长速率先增大后减食者数量增加

小直至0

4.绘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当年种群数量

5.因入一二瑞瑞献f则若入>1、A―1、0〈入<1时,种群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

答案人>1时,种群数量增加;入=1时,种群数量不变;0<入<1时,种群数量减少。

6.完善群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图。

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植物取决于光照

动物往往取决于食物或栖息条件)

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有差异

7.完善下表,区分演替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经历的时间及经历的时间短

速率缓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变式拓展

1.尝试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绘出题图1中甲、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若二者起始数量相同)。

I

辔案

O“时间

2.在下面坐标系中尝试绘出内种群数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图。

°151015202530时间/年

答案

0151015202530时间/年

3.下图曲线表示草场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

则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如1何书写?

答案甲f内f乙。

4.判断下图中哪些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哪些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答案图中A、B、C、、〉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值。

对位训练

1.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010203040

时间/天

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解析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就会呈指数增

长,其特点是开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A正确;种群数

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也有环境阻力的存在,故种群增长曲线不是

“J”型,B错误;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C正确;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

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值时便下降,低于K值时便上升,所以K

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数量,D正确。

2.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

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甲、乙、丙在三个阶段中种群数量变化剧烈,说明退耕还林后,部分野生

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增大(如丙);由甲、乙、丙三种植物在三个阶段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此消彼长,为竞争关系;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兴起,前一阶段的优势物种

的种群数量下降,但并不会消亡;退耕还林后,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断提高。

技能点拨

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数量饱和期:种群增长速率为0

K

速期:密度增长逐步减慢

K/2广转折期:物度增长最快

加速期:数量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0।—潜■伏期:个体腋量少,密度增长慢Bfifl

(D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

(2)加速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

(3)减速期:环境阻力增大,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4)稳定期(饱和期):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

为零,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K值后,呈锯齿状波动。

重点二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典例剖析2“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我国创建出如图1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A、B、C、

D代表不同成分,①、②、③代表过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图1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

系统相比,缺少的成分有o

⑵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用字母表示),图2中的①是

过程,在①、③过程中碳以的形式

进行循环。

(3)图1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

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

(4)若图1中线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

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线虫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⑸若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由3/4调整到1/4,福寿螺增加1kg体重,设福寿螺和田螺

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微藻比原来多消耗kg。(能量传递效率按

2(»计算)

(6)科研人员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中华鳖,可大量捕食福寿螺的成体和卵块,鳖和水稻生

活在一起,鳖也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

由此推测,鳖处于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

(7)若该生态系统的水体受到轻微污染,能通过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等很快消除污染,

这说明。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会导致藻类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它们死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进

一步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⑻微藻能合成大量油脂而被用于提炼“生物柴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出路

之一,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

量(2)1)、B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二氧化碳(3)鸭子和福寿螺调节生物的种间

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N+R(5)12.5(6)二、三、四能量多级利用防

止环境污染(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正)反馈调节(8)直接

审答思考

1.完善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并思考题干中图②中各成分判断的关键突破口是什

么?

主要成分、基石

鼓活联成分最关键成分

答案由双向箭头“”判断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产者”,前者只有一个箭

头指出,其他均为指入;而后者只有•个指入,其他均为指出。

2.高中所讲的食物链(网)中只包含了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在食物网中有哪几种种间关系?

完整的食物链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同一种消费者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别唯一吗?

答案生产者和消费者;竞争和捕食;起于生产者,终于最高营养级(不被其他生物捕食

的生物);同一种消费者在食物网中可占不同营养级。

3.完善碳循环过程图解,思考碳进入生物群落和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哪些。

I大气中CO]库I

呼吸呼吸光合作用、化

作用作用能合成作用

分太快太多导

|消费者|一(^致温室效应

作F¥]

:

遗燃烧

体残枝:

使败叶:

分解者|化学燃料|

答案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燃烧。

4.完善能量流动图解,思考摄入量、粪便量和同化量之间的关系。

级生长、发育和繁殖I、

入fit

ffl

答案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5.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为3/4,福寿螺增加1kg体重,消耗多少千克微藻呢?福寿螺取食

水稻的比例为1/4时呢?

答案1X1/4・2O%+2O%=6.25kg。1X3/4-^20%-?20%=18.75kg。

6.完善信息传递的概念图解

物理信息一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作用

幽4fc态系统3

化学信息-一\信息传递/一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行为信息L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

在农业生:一生态系统的称定

上的应用I

提高农产品或对有害动物

布产品的产量进行控制

7.完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调节图解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一无机环境

鲤稳定

分解者

一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生产者一消费者」

稳定性一决定

「能量流动「

物能稳定.善羯播糅

L物质循环・

净化作用

抵抗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一^

8.完善正、负反馈调节案例图解

4数盘增加-----------

鸟数量下降「

1—1

鸟食物鸟因饥鸟吃少鸟吃大

增加饿死亡量害虫量害虫

L害虫减少,------1

害虫增加」

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发生的负反量调节

鱼类数量减少态

污染程度增加溃

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甄馈调节

变式拓展

1.图1中有几条食物链?福寿螺与线虫的种间关系是什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哪些?图

2中的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和能量流动形式是什么?

答案4条。捕食。稻飞虱和福寿螺、福寿螺和田螺、水稻和微藻。含碳有机物。有机物

中的化学能。

2.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图2中哪个标号密切相关?

答案与②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生物与生物

之间或生物

区别来源太阳能生态系统

与无机环境

之间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途径

反复利用,循

单向流动,逐级

特点环流动,全球双向性

递减

生物与生物

食物链各营养

范围生物圈或生物与无

级生物问

机环境之间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

联系

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什么价值?

1992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

危鸟类为主体,这是在什么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

答案间接。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层次。

对位训练

3.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loo[28[2

(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用字母回答),以上过程直接揭示

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⑵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

统具有。

⑶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a),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J/(cm2-a)»

(4)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当生物B因使用农药数量减少时I生物C的种群数量短时间内的变化为

⑹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

⑺农田中利用音响模拟鼠的天敌的声音信号驱赶鼠,进行生物防治,是利用生态系统的

________功能。

答案(1)E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3)20%88(4)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

类最有益的部分(5)减少(6)次生演替降低

(7)信息传递

解析(1)图示生态系统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

示分解者、E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不属于生物群落,图示过程宜接揭示了生态系

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农田生态系统受到轻微干扰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cm,•a),

B固定的能量为200J/(cm2•a),A中能量传递给B的传递效率为200/1000X100%=20%;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B固定的能量200J/(cm2•a)减去呼吸消

耗的能量112J/(cm?♦a),为88J/(cm2・a)。(4)除草、除虫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

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5)

当B减少时,C的食物减少,种群数量短时间内会减少。(6)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

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将越来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将降低。

(7)农田中利用音响模拟鼠的天敌的声音信号驱赶鼠,进行生物防治,这是利用生态系统

的物理信息,属于信息传递功能。

技能点拨

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选最短食物链

获得能量最多

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

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选最长食物链

获得能量最少

按最低传递效率10髡计算

选最长食物链

需最多能量

按最低传递效率10%计算

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

选最短食物链

需最少能量•

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

2.准确绘制碳循环图示的方法

根据具体情境,绘制碳循环图示是近年高考常见的考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碳循

环过程的常见示意图,如图所示。

(1)字母A:其他字母都有一个箭头指向它,则A代表无机环境(CO?库),因为生产者、消

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都向外界释放CO?。

(2)字母B:B与A之间是双向箭头,则B代表生产者,因为生产者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02.

又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02o

(3)字母E:指向E的箭头为“一出多入”,则E代表分解者,因为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生产

者的枯枝落叶、消费者的粪便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其余字母

代表消费者(C、D)。

网络小结

出生死亡①年龄性别②样方法和标志币:捕法

特I征调长方法

个体「种群密度(最基本),

“J”型曲线一I

f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胭增长.同种总和江接影响

I-数址特征一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⑤「宣’型曲线,数特征

⑥波动ht种群

I影响

下降♦空间特征「④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稳定」不

⑨初生演替-1L⑦物种组成(丰富度)

演替结构

群落种间关系

(发展)⑧垂宜结构(分层)

⑩次生演替」1—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镶嵌)

非生物的物_无机环埴r+无机环境

质和能ht九机外城

基础

⑪分解者.

广⑭信息传递

生物群落」

⑫消费者;生态⑮物质循环蚁⑯全球性、循环性

功能

生产者;系统

匚二食物链

」营养U、能量:流动多风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⑬食物网染道

生物多样广⑱抵抗力稳定性

性(基础)判

种类

定相互关系

原因一⑲恢复力稳定性

社制约会人发类展环全境球问性题.…㉒修白自邦我J节调陋节力干能扰力对索自取然过资多源㉑人口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