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40高中政治复习重要知识点常考精华荟萃高考政治各部分常考点大整理经济生活常考点(一)价格政策与价格改革(以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意义为例)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种植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消化库存,促进国内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有利于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农产品深加工和对稀有产品消费需求;有利于发挥该农产品主产区资源和规模优势,降低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有效供给等;有利于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深化价格政策与价格改革,稳定物价,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二)扩大消费需求(以不同主体如何扩大消费需求为例)1.国家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价稳定;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2.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要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3.个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收入分配与公平1.以如何做好精准发力补短板改善民生为例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通过劳务输出、加强劳动者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带动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和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促进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以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的意义为例有利于落实和完善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生产水平;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互联网+”对不同主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为例)1.企业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企业正确把握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产品销量;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国家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加快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五)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以不同主体如何推动互联网行业更好地发展为例)1.国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科学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机结合,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市场规则,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制定科学财税政策,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更多人才资源和创新科技资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激发员工创造活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要素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个人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树立创新观念,积极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树立法治意识与诚信意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2政治生活常考点(一)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关的常考观点(以公民如何推动共享单车健康发展为例)应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立法,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出谋划策,优化共享单车管理(优化网络环境);通过合法渠道监督政府履职情况,督促政府加强对共享单车(网络环境)的监督;主动联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形成意见建议,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公民有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要增强对共享经济发展(网络安全)的公共参与能力,增强责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树立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与政府有关的常考观点(以政府如何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为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动协同治理,提高为分享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政府依法管理分享经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分享经济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分享经济;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积极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正确制定分享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常考观点1.以中国共产党做好扶贫工作的要求为例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依法执政,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忘初心,推动扶贫工作继续前进。2.以坚持从严治党的意义为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从严治党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党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严格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3.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贯彻依法治国的要求为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出台相关法律,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集中民意、民智,依法决策,对人民负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司法机关应做到公正司法,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尊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发挥社会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与国际关系有关的常考观点(以“一带一路”中,中国如何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为例)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抓住战略机遇,以经济和科技为战略重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安全上相互信任,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进国际民主化、多极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3文化生活常考点(一)有关文化作用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双重性;文化对政治经济、综合国力及对人的影响。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民族: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4.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不竭的力量之源。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导向和示范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二)有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国内: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国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要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三)有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因、措施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原因:(1)文化多样性。(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要。(4)防止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2.措施:(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3)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4)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5)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6)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8)防止文化渗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有关中华文化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从构成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从内涵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3)中华文化的构成①从发展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②从组成看:中华各民族文化或各区域文化的总汇。③从内容看:博大精深。④从性质看:精华和糟粕。(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5)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7)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8)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9)反对错误倾向。(10)当代中华文化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中华文化的力量: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五)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2)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3)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6)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命脉。(7)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8)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4生活与哲学中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的应用(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信息: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从⋯⋯中得到经验或总结教训,指导实践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信息: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信息:在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用⋯⋯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信息: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识别的关键信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识别的关键信息: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多次反复/不能定论/困难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三)唯物辩证法1.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识别的关键信息: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识别的关键信息: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整体实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识别的关键信息: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统筹全局、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重视整体的功能/一定的顺序和方向、秩序/安排、组织/相互配合、利益最大化2.发展观(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识别的关键信息: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长远利益,战略高度/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具有前瞻性,科学预测/推陈出新/新陈代谢(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识别的关键信息:某事物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胜利/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质变识别的关键信息:⋯⋯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从⋯⋯做起/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等3.矛盾观(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识别的关键信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核技术、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识别的关键信息: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特点/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优势/多样性/区别、差异(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指导/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学习借鉴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同与异(既相同,又不同)(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抓重点/抓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重点/把⋯⋯作为第一要务/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口/根本/骨干力量/核心/首位/协调发展/舍本逐末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关键词: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6)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识别的关键信息:以⋯⋯为主体/以⋯⋯为主导/经济形势、国际局势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因小失大/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与支流/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防微杜渐4.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识别的关键信息:吸取、保留和改造/肯定又否定/克服消极的、保留合理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突破传统/理论创新/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旧俗/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识别的关键信息:落后、腐朽思想阻碍社会发展/先进、健康思想促进社会发展/新阶段仍存在⋯⋯问题(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识别的关键信息: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识别的关键信息: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识别的关键信息: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2.人生观和价值观(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识别的关键信息: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识别的关键信息: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先进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识别的关键信息: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忠于人民/由于地位、需要、角度、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根本利益(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识别的关键信息:忘我/帮助人民做好事/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服务他人/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工作条件/大家的努力/个人精神、素质、理想信念/反之,贪图安逸、拜金主义2022届高考政治备考—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一、【热点直击】11月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发表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和东盟互为近邻,人文相亲。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关心和引领下,双方关系在过去的30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已互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最具活力的合作伙伴、最富内涵的战略伙伴,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在过去的30年,面对危难,中国和东盟守望相助,携手战胜了两次金融危机、非典肺炎、印度洋海啸等地区重大挑战,体现出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和命运共同体精神。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双方更是急对方所急,第一时间彼此驰援、雪中送炭。中方迄今已向东盟国家交付超过3.6亿剂新冠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资。中国—东盟在经贸合作方面更是成果亮丽。据中国商务部的有关数据,3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同比增长38.2%,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双向投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在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稳步拓展。在基础设施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有效对接,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以及中新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印尼和中马“两国双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区域经济融合日益加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年来,双方之间90%以上的货物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去年11月份,双方共同参与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为本地区疫后经济复苏、稳定全球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习主席讲话要旨】3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的成就,得益于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得天独厚的条件,更离不开我们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历史选择。一是相互尊重,坚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东方文化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相待、和合与共是我们的共同诉求。我们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中国在东盟对话伙伴中最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我们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路径,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处分歧和问题,共同维护和弘扬亚洲价值观。二是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相似历史遭遇,实现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聚焦发展主题,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促进了地区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三是守望相助,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中国和东盟比邻而居,互帮互助是我们的共同传统。中国和文莱谚语都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像亲戚一样常来常往,重情义,讲信义,遇到喜事共庆贺,遇到难事互帮衬。通过携手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强化了命运共同体意识。四是包容互鉴,共建开放的区域主义。中国和东盟民族文化宗教多姿多彩,多元包容是我们的共同基因。我们从东亚文明中汲取智慧,以开放理念引领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平等协商推进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以包容心态构建开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落实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30年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和东盟的共同财富,为双方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倍加珍惜、长久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我愿重申,中方将坚定不移以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团结和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前行。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愿同东盟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对于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我愿提出5点建议。第一,共建和平家园。没有和平,一切都无从谈起。和平是我们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和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愿同周边邻国长期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绝不寻求霸权,更不会以大欺小。中方支持东盟建设无核武器区的努力,愿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二,共建安宁家园。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孤岛,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中方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助力地区国家提高接种率;再向东盟抗疫基金追加500万美元,加大疫苗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开展关键药物研发合作,提升东盟自主保障水平;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本地区还面临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化防务、反恐、海上联合搜救和演练、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要共同维护南海稳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第三,共建繁荣家园。我不久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倡议契合东盟各国发展需要,可以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协同增效。中方愿在未来3年再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发展援助,用于东盟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启动协议谈判,支持建立中国-东盟发展知识网络,愿加强减贫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均衡包容发展。我们要全面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作用,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国拥有巨大国内市场,将始终向东盟国家开放,愿进口更多东盟国家优质产品,包括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东盟提出的印太展望开展合作。中方愿进一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欢迎东盟国家参与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方将启动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向东盟提供1000项先进适用技术,未来5年支持300名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华交流。倡议开展数字治理对话,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第四,共建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加强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对接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探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分享。要加强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合作,为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中方愿发起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提高各国农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要增强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第五,共建友好家园。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用好地区多元文化特色和优势。要积极考虑疫后有序恢复人员往来,继续推进文化、旅游、智库、媒体、妇女等领域交流,使双方民众更加相知、相亲、相融。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属于青年,中方愿同东盟加强职业教育、学历互认等合作,增加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名额,开展青年营等活动。明年,我们将相继迎来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中方愿以此为契机,深化同东盟各国的体育交流合作。中国古人说:“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让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使命扛在肩上,携手前行,接续奋斗,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二、【名词点击】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国家战略。所谓“全面战略”是指“国家对战争全局的统筹规划与全面指导。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确定的。这种关系的内涵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其二,这种伙伴关系是建立在战略全局上的,而不是局部的,是长期的,而不是权宜之计;其三,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这是一种既非结盟又非敌对的合作关系。发展历程:2018年6月6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中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翻开两国友好合作新篇章。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见证了双边各项合作文件的签署。[65]2021年11月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理论链接】1、【经济生活】一、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材料和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二、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2)我们要以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3)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尚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直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4)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5)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开放型经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全国力,并且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政治生活】一、走近国际社会1、国际组织(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门性。(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2、国际关系(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影响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2)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出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3、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为什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2)怎么办?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生活与哲学】一、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⑵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⑴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⑵联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⑶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四、【考向预测】1、“成功从不是凭借个人,而是依靠集体。”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各国应如何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亚太经济合作新篇章?①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要科学应对疫情,深化国际合作。②推进多边主义,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要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早日建成高水平亚太自由贸易区。③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创新增长和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让数字技术的成果惠及更多亚太地区人民。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2、运用“政治生活”分析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的2040愿景,有何意义?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疫情下的各国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构建开放包容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开放我国市场,给各国提供机遇,用自身的力量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我们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它国家的合理关切。亚太命运共同体,是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③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亚太各国的合作与创新,开展双边、多边合作,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推动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可以有效弥合“免疫鸿沟”和“数学鸿沟”,推动国际新秩序。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2040愿景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气魄,体现了我国面对国际问题,有自己的态度和独立的想法。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从抓首要、谋发展,到促开放、筑绿色,再到守公正、护安全……这是百年大党的天下情怀,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合作,联系不断加深,所有国家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有具有的功能。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面对当前重大危机,只有相互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应对挑战。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当前疫情肆虐,各国必须抓住这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世界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其高度的责任感,提出共同体理念,敞开胸怀,接纳世界,开放市场,为世界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强劲动力。4、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让数字技术的成果惠及更多亚太地区人民。要全面平衡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为创新和生产力发展构建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转型,努力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中国提出促进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倡议,支持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已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结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为什么要我们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①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的破旧立新,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是提高我要创新能力的要求,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整生产制度和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高中政治易错点:经济篇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6.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7.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有效实现。)8.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1.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职能。)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13.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币就是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16.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还要结合供应量,如果供不应求,才会引起价格上涨。)17.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19.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2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2.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23.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粮食、蔬菜、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不会大幅下跌.汽车、珠宝首饰等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24.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降低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为替代商品。)25.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增加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26.在互为替代的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但不一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因为供求的对比关系才会影响价格。)27.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商品的外观、质量。(×)(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28.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但商品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29.贷款消费是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超前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的消费,而贷款消费是针对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且没有太多积蓄的人开设的。)30.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为扩大内需,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贷款消费。(×)(贷款消费还要根据个人的收入状况,不能超前消费,否则会阻碍经济发展)31.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都是生存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消费。)32.消费结构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家庭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为主。(×)(应该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4.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5.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生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们要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36.随大流跟风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7.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3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9.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性能在不断的提高,其价格也在不断的下降,人们对轿车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说明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40.我国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体现了消费决定生产。(×)(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41.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要适度的消费才能促进生长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42.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经济,只能说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企业如果是国家或集体控股,就带有明显的公有性。)43.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4.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4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46.个体和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存在雇佣劳动。(√)47.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农村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48.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4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50.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应该是企业,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5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东的多少。(×)(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公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写作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高级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百色职业学院《网络视听创意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服务合同集3篇
- 2025年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合同参考3篇
- 2025版高端矿泉水进口与分销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工业自动化系统开发委托服务合同样本3篇
- 2025版国庆节期间花卉布置与养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产交易垫资过户全程保障合同3篇
- 资产管理基础知识
- 医院采购遴选方案
- GB/T 7260.1-2023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1部分:安全要求
-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概述
-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数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青协活动总结报告
- 提升供应链效率:年度运营计划
- 展览馆维修维护投标方案
- 陈赫贾玲小品《欢喜密探》台词剧本
- 2023招聘专员个人年终总结
- 机房搬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