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二、四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1三、方案编制依据 1四、治理方案适用年限 4五、编制工作概况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7一、矿山简介 7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8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0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6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 22一、矿区自然地理 22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3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28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28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29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29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31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31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1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54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57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2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62二、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2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72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72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73三、矿区土地复垦 75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81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82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82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8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87一、总体工作部署 87二、阶段实施计划 87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88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89一、经费估算依据 89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90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90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91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93一、组织保障 93二、技术保障 93三、资金保障 94四、监管保障 95五、效益分析 95六、公众参与 96七、土地权属调整 97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98一、结论 98二、建议 100编号名称尺1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2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3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4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5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6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附件目录:1、采矿许可证附本复印件4、开发利用方案批复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7、公众参与资料1前言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号文件《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许可证手续时需提交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因此,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有限公司委托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编制《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复垦”及“边生产、边治理、边复垦”的原则,在对矿山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分级,明确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土地复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已造成的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为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业建设单位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及业主方缴存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提供依据。主要任务:1、收集资料,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阐明矿区的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矿山地质环境条件;2、查明矿区发育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分布特征、类型、规模、主要危害对象等,评价其现状稳定性或易发性;查明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查明矿区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查明矿区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包括压占、挖损的土地类型及面积;3、通过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对矿山建设和生产的影响。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的2影响和破坏程度。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5、开展矿区土地损毁调查,查明矿区土地类型,植被发育情况,分析调查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并对拟损毁土地进行预测与评估;确定复垦方向。6、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和恢复治理以及矿区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措施;7、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本方案编制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矿区地质资料及项目文件。本方案编制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矿区地质资料及项目文件。件㈠法律法规㈡部门规章㈢政策性文件3㈤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基础资料⑴《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青海省地矿工程咨询中心2017⑵《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深部及外围普查报告》(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⑶本次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收集的相关资料。㈥项目文件⑴项目委托书:关于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4方案工作的委托函;⑵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采矿证复印件;⑶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632128000000209。本矿山所设的一个采矿权内包括四个采区,一采区红旗卡西铜矿化点、三采区红旗卡铜东金矿点通过已有工程控制至今未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铜金矿体,均系一般矿化而已,目前正在实施勘探工程,以上二采区目前无开发利用方案,本方案不预评估,待勘探结束视情况依据开发利用方案预以补充完善。本方案只针对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及四采区斜长支沟硫矿床进行评估和复垦设计。1、矿山开采年限根据《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及2016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对谢坑铜金矿二采区矿权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核实,除去设计损失量及采矿损失率后,剩余可采储量为:5.484万t,按照选定的采矿工艺,参照矿山开采贫化状况,方案设计贫化率为15%。根据上述生产规模及可采储量,算得服务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床设计损失量及采矿损失率后,可采矿石储量为:62.576万t,按照选定的采矿工艺,参照矿山开采贫化状况,方案设计贫化率为8%。根据上述生产规模及可采矿石储量,算得服务年限为:62.576万t(可采储由于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床为处于待建期,需设矿山基建期1a,当以上两采区闭坑或关闭后,应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恢复1a,治理工程结束后,要对所复垦工程进行为期3年的管护,因此,矿山开采总年限为10.7a。2、本方案适用年限8年3月3日,按复垦工程要求,对以复垦区工程进行为期若矿山采矿证延续,本方案应每5年修编一次,若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方式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人应重新编制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5况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等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根据矿业权人所提供的《循化县谢坑铜金矿开发利用方案》、《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该矿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矿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了解,并在充分收集区内相关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为依据,对矿山的开采规模、范围、工程等级、工程布置和矿山开采方式等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对评估区重要程度进行了分级,确定了评估级别,圈定了评估范围和工作重点。并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评估区内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是该矿山主要环境问题。并且对矿区内损毁的土地类型、面积、程度,结合损毁区及周围土地利用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进而确定土地复垦方向、生态恢复目标、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最后进行矿山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工作程序见(图0-1)。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 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调查 确定方案的服务年限、评估范围和级别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方案论证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分区和工程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图0-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程序框图对评估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发育程度、表现特征、成因、影响范围6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问,并认真填写了相关卡片,为最终方案编写取得了较为全面的野外资料。本次工作完成1:2000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1.0115km2(二采区),完成1:5000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0.7183km2(四采区),两采区合计1.7298km2,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2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点20个,调表0-1工作量统计表工作内容单位完成工作量二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km21.0115四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km20.7183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份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点个0采空塌陷区片5不稳定斜坡段2拍摄照片帧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实地调查,了解了评估区内地层、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野外调查期间,矿区正在对弃渣堆场进行复平恢复治理工作,应业主要求待恢复治理工作结束后,再进行《方案》编制工作,年7月10日开始进行室内报告编写,对评估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并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防治和复垦工程、监测方案。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达到《编制规范》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的相关技术要求。7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㈠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矿山地理位置及交通矿区位于循化县县城南西方向45km的斜长沟内。行政区划隶属循化县岗察32″—35°34′04″。本区交通方便,向东有20km的矿山专用公路与西宁—临夏的省际公路相连。往西有约26km的简易公路与同仁县至甘肃夏河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1-1)。82、矿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概况矿区可视范围内,为良好夏季牧场,仅有游牧民零散定居点,通村简易公路横穿矿区,无任何文物古迹、自然与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等需要保护的目标,经济不甚发达。㈡矿山企业基本情况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所属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经业主申请,青海业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时需提交合编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632128000000209。主要经营范围为有色金属釆矿采选;企业法人徐春勤,注册资金柒佰零陆万元。围及拐点坐标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确定的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采矿权范围,由四个采区组成。含红旗卡西铜矿化点(一采区),谢坑铜金矿(二采区),红旗卡东铜金矿点(三采区),斜长支沟铜矿点及硫矿床(四采区)。矿区总面积为3.734km2,其中:二采区面积为1.0115km2,四采区面积为0.7183km2,一采区、二采区合计面积为2.0042km2,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循化县岗察乡白庄管辖,各采区范围(图1-1)拐点坐标如下:一采区(红旗卡西矿化点)点号A3935236.4634536661.86B3934434.6934536664.28C3934437.6234537417.05D3935239.5834537420.6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块)点号A3936786233453892820B3936819.7234540026.98C3935900.7334540054.99D39358672534538956209三采区(红旗卡铜东金矿点)点号A3934706.8134539591.45B3934737.2434540590.35C3933338.7834540632.94D3933308.3634539634.04四采区(斜长支沟硫矿床)点号A3935630.1734540363.18B3935654.5134541162.30C3934755.5034541189.69D3934731.1634540390.561各采区平面布置示意图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㈠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⑴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①矿山建设规模矿山于2014年5月取得采矿许可证,根据矿山生产情况,采选配套,生产能力合适,核定生产规模为2万t/a,按DZ/T223-2011附录D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划分,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②产品方案矿山已建有浮选厂,生产铜金混合精粉,本方案根据现保有资源量状况,仍选择铜金精粉方案,不进行深加工处理。按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铜金精粉中铜品位13%左右、金品位15g/t左右,精矿量大约1692t。精粉中铜售价为36270③工程布局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二采区谢坑铜金矿为已正式运营矿山,分为三个矿段,即一矿段、二矿段、三矿段,其中:一矿段建有PD1平硐及工业场地,C1竖井及工业场,M1、M2弃渣场。二矿段建有PD2平硐及工业场地,C2竖井及工业场,M3、M4弃渣场。三矿段建有C3竖井及工业场,M5弃渣场。因三矿段矿体开采已基本结束,后续不设计开采。目前该釆区内M1-M5弃渣场已进行了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一矿段、二矿段后续开采完全利用已有C1、C2竖井及工业场地进行深部矿床开采。鉴于C1、C2竖井原有M2、M3弃渣场已采取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后续开采中应对M2、M3弃渣场进行扩建。a.M2弃渣场扩建工程预计堆高1.5-3.0m。M2弃渣场扩建部分设铅丝笼块石挡墙总长120m。b.M3弃渣场扩建工程预计堆高1.5-3.0m。M3弃渣场扩建部分设铅丝笼块石挡墙总长80m。2、四采区斜长支沟硫矿床⑴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①矿山建设规模根据矿山资源量及国土资源部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结合市场需求状况,模分类划分,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②产品方案采选配套,销售硫精矿,综合回收铜、金。③工程布局根据《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四采区斜长支沟硫矿床新建竖井1处及工业场地,1处弃渣场及进场道路。现对其挖损、压占灌木林地情况分述如下:a.竖井(C4)位于四采区斜长支沟矿体南侧沟底,设计深度90m,规格直径3.0m,竖井施工弃渣估算约635m3,运至弃渣场堆存,预计竖井周围待建工业场地,挖损灌木林地面积为1500m2(0.15hm2)。b.弃渣场(M6)该采区设置弃渣场1处,设置于竖井(C3)西南侧,呈长方形长为150m,宽为50m,弃渣平均堆高6.67m,压占灌木林地面积7500m2(0.75hm2),依据先档后350m。c.进场道路依托以有简易公路进入矿区后,为连接简易公路至四采区,拟修建长0.25km,宽4.0m,简易路面,挖损灌木林地面积1000m2(0.10hm2)(表1-1)。㈡矿产资源及储量据《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二采区谢坑铜金矿,矿区内资源总量14.02万t,经多年开釆,循化县谢坑铜金矿2016年委托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对谢坑铜金矿二采区采矿权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核实,二采区矿山可利用剩余矿石量为6.232万t,设计采矿回采率设计为88%,算得可采储量为:表1-1后续开采新增压占、挖损草地统计表采区工程设施挖损草地hm压占草地hm挖损灌木林地hm压占灌木林地hm二采区M2弃渣场扩建工程0.12M3弃渣场扩建工程0.075区竖井(C4)0.15弃渣场(M6)0.75进场道路0.10合计0.1950.250.75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设计可利用储量(75.275万t)、考虑到设计损失量(按矿块结构大致估算为1.656万t)和采矿损失率(根据采矿方法取15%)则可采㈢矿床开采方式、方案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⑴开采方式矿山原采用地下开采,矿体薄,急倾斜,最大垂直延深100m,且已有竖井、斜井、平巷开拓到矿体,控制了两个中段,进行了开采,区内地表植被发育。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并考虑环保要求,方案选用地下开采方式。⑵开采顺序谢坑铜金矿二采区分为1矿段、2矿段、3矿段,矿山矿体多,规模小,无特别优势矿体,总体分布较散,部分矿体为隐伏矿体,矿体倾斜延深小于70m,大部分矿体急倾、薄脉,地形比高较大,故此,矿山设计竖井+平硐开拓方式。平,通过脉内通风井连通上下中段及地表风口。矿山已施工3479水平斜巷至矿体,设计沿脉掘进,控制Ⅱ、Ⅲ矿体,阶段运输巷道位于矿体下盘,通过装矿巷道与矿体相连,形成Ⅱ、Ⅲ矿体的开拓系统。原PD1平硐暂缓采矿,以便满足下行式的阶段开采顺序。各水平矿石运出坑口后可直接倒运汽车运往选厂。可通过溜井放至3443m水平,通过主运输巷道至斜长沟简易公路口。⑶采矿方法选择矿山铜金矿体为薄脉体,矿体大多急倾(大于55°),矿岩中稳—稳固,矿石无氧化性、自燃性和结块性。据此,本方案采用浅孔留矿法。该方法工艺及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生产易行。⑷采矿方法和结构要素①矿块布置及结构要素矿块沿走向布置,阶段高度20-40m,矿块长30-40m,矿块宽等于矿体厚,依据矿石运搬方式有不留底柱和留底柱,顶柱厚4m,间柱宽6m,矿房两端设置采场天井。②采准切割采准工作包括掘进穿脉装矿巷道(连通矿块与阶段运输巷道)、人行通风天井及其联络道。联络道断面为2×1.5m。天井断面为2.2×2m。切割工作为拉底巷道(探矿沿脉巷道)、漏斗颈等。采准和切割工程中的平巷用YT-28浅孔凿岩机凿岩,天井用YSP45上向凿岩机凿岩。③回采工作回采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一般为2-3m。a.凿岩:在矿房内的留矿堆上进行,自拉底巷道起,用上向凿岩机凿上向炮孔挑顶,一次挑顶高度为2—2.5m,炮孔深度为1.3-1.8m,排列方式以交错式m0.8m。b.爆破:使用铵油炸药或铵梯炸药,火雷或电雷管引爆。c.通风:采场爆破后,经一段时间通风,炮烟排除后进行下步作业。在进行凿岩与平场等其它作业时,采场也需要不断地通风,采场通风线路是:新鲜风流由阶段运输平巷进入采场一侧的天井,经联络道进入采场;污浊风流经采场另一侧的联络道与天井,由上部回风平巷排出。d.局部放矿:矿石崩落后,借自重放出崩落矿石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证有适当的回采工作空间。e.顶板检查及平场与二次破碎:放矿后要进行顶板检查,撬落浮石,保证后续作业安全,同时,将矿堆表面整平,将大块矿石二次破碎,以防卡堵。⑸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矿山海拔高,气候恶劣,附近无居民,地表允许塌陷。利用地质剖面,从最低一个开采水平起,按各种岩层的陷落角延至地表,确定各崩落点,连成崩落范围。本方案中矽卡岩、大理岩、闪长岩为稳固致密岩石,取崩落角上盘65°,确定崩落点后,在平面图上以崩落点为基准,沿矿体平面形状圆滑圈出陷落范围。2、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斜长支沟硫铁矿体厚12.5m,推延深160m,倾角56°,地表矿大多氧化,方案选用竖井加平巷地下开采方式。⑴开采顺序斜长支沟硫铁矿根据工程控制情况,首采地段为ⅩⅢ线附近。阶段顺序:自上往下,矿块顺序:后退式⑵地下矿床开拓斜长支沟矿体延深较大,矿体急倾,中厚脉,地形较缓,无平硐开拓条件;又因矿体急倾,不适合用斜井开拓,所以本方案根据地形及矿体赋存特征,采用下盘竖井开拓,中段高30-50m,竖井通过石门与矿体连通,阶段运输巷道位于矿体内中间布置,脉内掘进,主竖井C3(开口标高3610m)布置在ⅩⅢ勘探线陷落带外,各人行通风天井于脉内布置,联络各中段,形成整个开拓。竖井C3规格φ3.0m。⑶采矿工艺斜长支沟矿区因硫铁矿体急倾、中厚、矿岩稳固而采用分段采矿法。①矿房布置及矿块要素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阶段高度矿房长矿房宽顶柱厚间柱宽底柱高分段高度漏斗间距30-50m40m矿厚m②采准切割工作采准工作有阶段运输平巷、采区人行通风天井,拉底巷道、分段巷道、漏斗颈、切割天井等。阶段运输平巷沿脉内中央布置,采区两端设有人行通风天井,贯通上下两运输水平。从此天井开始,于拉底水平掘进拉底巷道,以备矿房拉底,于拉底水平向上每隔一定距离(即分段高度,这里为6-8m)掘进一条分段巷道,分段巷道位于矿体厚度之中央。阶段运输平巷每6m向上开掘漏斗颈,以备逐步将其上部扩大成受矿漏斗喇叭口。切割天井的位置,位于矿房的中央。切割工作包括拉底、扩漏与开切割立槽,都采用浅孔法、开切割立槽可用浅孔留矿法,自下而上逐层上采,直至顶柱下面。采下的矿石暂留于槽内,站在留矿堆上凿岩,切割立槽宽度为4m。③回采工作切割立槽在矿房全高形成后,即可正式回采矿房。落矿工作是以切割立槽为自由面,在分段巷道内用上向扇形炮孔(中深孔)进行,钎头直径为51-65mm,用YG-40型凿岩机。炮孔参数:最小抵抗线1.2m,孔底距3m,排孔装药量115kg。各分段的落矿工作可依次进行,亦可同时进行。自各分段崩落的矿石借自重运搬落入矿块底部的漏斗内,经漏斗颈进入阶段运输巷道的矿车,运出地表。采场中的间柱待矿房回采工作结束后,滞后几个矿块即可进行回采,用YSP45上向凿岩机及YT-28浅孔凿岩机凿岩,凿扇形炮孔,回采这部分矿石。矿房中的顶柱视稳固情况选择部分回采,但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④采场通风KNo分段巷道进入作业面,污浊风流从作业面、切割天井、回风平巷至地表。㈣矿山开采及采矿影响范围矿区周围没有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也没有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矿区远离乡村,矿山开采范围也有限,矿山开采活动对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和影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评估分析,影响范围以采矿实际影响范围为界,包括预测采空塌陷区,采矿场高度影响范围:二采区3580m~3332m。四采区3640-3440m。㈤矿山废弃物处置情况1、弃渣根据《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采矿过程中所产生的弃渣由以下两部分组成:①平硐竖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②井工开采剥离围岩产生的弃渣。⑴二采区已产生的弃渣及处置处弃渣场,现已进行压实、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b.后续井工开采剥离围岩所产生的弃渣,根据二采区前期开采总量和产生的弃渣量(除去平洞及竖井开挖产生的弃渣),估算每采100t矿石,产生弃渣为8m3左右,采矿终了后估算二采区新增加渣量为4387m3。按40°边坡角有序集中堆存于M2弃渣场扩建、M3弃渣场扩建弃渣场内。⑵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根据《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金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损失量及采矿损失率后,可采矿石储量为:62.576万t,估算每采100t矿石,产生弃渣为8m3左右,采矿终了后四采区总渣量为50060m3。按40°边坡角有序集中堆存于M6弃渣场内,并逐层进行复平压实处理。2、废水地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凿岩和喷雾除尘废水极少,此水中仅含一定量的沉积物,不含有毒元素。上中段废水可用于下中段湿式凿岩,过多时沿运输平巷自然外排。3、生活垃圾由生产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灰渣两部分组成,顸估年产生240m3左右,该类废弃物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就近运至弃渣场做填埋处理。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谢坑铜金矿已开发多年,矿山于1996年开始采矿,1999年建成日处理50t矿石的浮选厂。2004年扩建成日处理矿石100t,销售铜金精粉。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以平硐为主开拓,辅以竖井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选矿厂及m谢坑铜金矿山,现己建成运营两处平硐(PD1、PD2)、三处竖井(C1、C2、C3)、弃渣场5处(M1、M2、M3、M4、M5),生产生活区1处及矿山道路。现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将各工程设施,挖损、压占草地情况分述如下:⑴PD1、PD2平硐PD于斜长沟右岸坡脚下,二矿段PD2位于斜长沟左岸坡脚下,硐口规格2.5×2.5m,洞脸开挖宽度为30m,高为5m。硐脸开挖挖损草地面积各为150m2(0.015hm2),合计300m2(0.03hm2),硐口以进行了清坡及砼块石衬砌处理,⑵C1、C2、C3竖井为85m、105m、85m,井口直径3m,在井口周围工业场地挖损草地面积分别为850m2(0.085hm2)、1200m2(0.12hm2)和2000m2(0.2hm2),井口及井身以进行了清坡及砼块石衬砌处理(照片:3、4)。⑶弃渣场(M1、M2、M3、M4、M5)2600m3。现已进行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复平后堆高0.5m左右。弃渣总量4200m3,现已进行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复平后堆高2.5m左右。照片3:C1竖井井口照片5:C3竖井照片6:C3竖井工业场地M3弃渣场位于C2竖井西侧20m坡脚处,弃渣堆平均长50m,宽30m,现已进行复平、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平均堆高2.0m,弃渣总量3000m3。M4弃渣场位于PD2平硐西侧30m处,弃渣堆呈不规则状,平均长30m,宽20m,现已进行复平工程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平均堆高1.5m,弃渣总量900m3。现已进行复平工程覆土生物恢复工程,平均堆高1.5m,弃渣总量4500m3。⑷生产、生活区布置于矿区东侧斜长沟左岸一支沟沟口,主要构筑物有两层砖混结构楼房及m草地面积2000m2(0.2hm2)。⑸进场道路依托以有简易公路进入矿区后,为连接生活区及采矿区,现以修建长0.3km,.0m,简易路面,挖损荒地面积1200m2(0.12hm2)(照片:17、18)。M场原状10:M2弃渣场现状20照片14:M4弃渣场现状照片17:生活区照片18:矿区道路2、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斜长支沟硫铁矿尚无进行与采矿有关的任何工程活动,矿区范围内在地质勘探期遗留的探槽、探坑及钻孔现经多年雨水冲刷,现残存部分深度多小于1.0m,21其表层50%以上面积均有植被覆盖。表1-2二采区现状压占、挖损草地统计表采区工程设施挖损草地(hm)压占草地(hm)二采区PD1、PD2平硐0.03PD1、PD2平硐工业场地0.315C1、C2、C3竖井及工业场地0.405生产、生活区0.2进场道路0.12合计0.5550.515总计1.0722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㈠气象评估区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具有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温差大,无霜期短等特征。该区域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时间上冬春较为干旱,夏秋则常有局地暴雨和连阴雨发生。据循化县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8.5℃,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5.7℃,多年平均最低气温2.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9.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4%,多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24m/s,多年平均降水量266.2mm,蒸发量2189mm,为降水量的8倍。区内降水量由河谷区向黄河两岸的山区呈现递增趋势,降水量一般达400-500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一年中8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降雨在汛期常以暴雨和阴雨形式出现,具有历时短、强度大、降雨集中等特点。据《青海省最大可能的暴雨图集》最大日降水量41.5mm(1948年8月11日),最大㈡水文斜长沟:发源于南侧基岩山区,汇水面积约5.12km2,长年有水,枯水期水量0.06-0.081m3/s,丰水期8月份最大水量0.042m3/s,降雨后1小时前后为洪水期。㈢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西秦岭西段,山脉走向北西—南东向,海拔3385-3760m,相对高差375m,山坡坡度45°左右,属中山地貌,山峰呈尖棱状,山顶及山脊部位,基岩裸露,由二叠系层状大理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板岩构成。横穿谢坑矿区的斜长沟,河谷总体呈“U”型,宽100-200m,纵坡降20‰左右,河床宽10-20m,切深0.5-1.5m,堆积有洪积碎石,地表干燥,植被稀疏(照片:19、20)。23照片19:矿区中山区地貌照片20:矿区中山区地貌㈣植被矿区位于西秦岭西段,年降水量266.2mm左右,气候相对潮湿,山体坡面及沟谷内主要植被为老芒麦、扁穗冰草等,植被覆盖率达40%左右。㈤土壤矿区所在地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土壤属低肥力土壤,厚度0.2-0.30m,坡脚处可达0.8-1.2m。矿区内土地类型为天然牧草地。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㈠地层岩性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P)和第四系(Q)。1、二叠系(P)分布于整个二采区、四采区,二叠系下统大关山组(P1dg)二叠系下统大关山组为谢坑倒转背斜核部地层,亦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为一套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而成的地层,以海相沉积为主,上部为碎屑岩,中部为碳酸盐岩,下部为碎屑岩的沉积特征,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个岩性段。其中赋矿岩性段为第二、第三岩性段。⑴第二岩性段(P1dg2):分布于朗木加—谢坑一带,总体走向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45~85°,由于受F1断裂的影响,在谢坑中部被逆断层错断。岩性为厚层状大理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及砂质板岩。厚层状大理岩为白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不等粒方解石互相镶嵌而成,常与细粒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等岩体接触,部分形成矽卡岩带。24⑵第三岩性段(P1dg3):分布在朗木加以北和斜长支沟以东,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50~75°,出露粉砂质板岩与粉砂岩互层夹中粒长石石英砂岩。2、第四系(Q)全新统洪积物(Q4pl):分布于矿区斜长沟、斜长支沟谷底及岸坡地带,由砂、碎石构成,无分选,一般厚度2-5m,最大厚度可达10m。㈡地质构造⑴褶皱构造矿区谢坑倒转背斜,为岗察复式背斜的次级褶曲,轴向北西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倒转背斜轴向300°,地表出露全长约8km,核部由下二叠系组成,由于受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背斜支离残缺,背斜倒转翼(北东翼)倾向南西,倾角38°—64°,正常翼(南西翼)倾向南西,倾角38°—64°。谢坑铜、金矿床赋存于该倒转背斜核部。⑵断裂构造①2矿段断裂(F1):分布于二釆区南侧,为区域谢坑—阿旦断裂的一部分,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5°—65°,属压扭性平移断层。该断层以多期活动为特征,对谢坑铜金矿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多期活动,在其两侧矽卡岩带形成一系列次级断裂,次级断裂规模不大,走向长40—90m,空间上呈平行排列,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0°—70°,具压扭性结构面的特征。沿走向尖灭再现,膨胀闭合。破碎带宽2—9m,热液蚀变现象明显,多具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并伴有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黄铁矿化,是谢坑铜金矿主要赋矿构造。②1矿段断裂(F2):分布于二釆区北侧,断裂长大于0.5km,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5°—68°,为压—压扭性逆断层。南侧受岩浆活动影响,主裂面不明显,但次级断裂发育,呈雁行状排列。㈢地震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15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2-1)、附录B《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的地震烈度VII度,地震动25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据《西北地区工程地质图说明书》,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成果表明,该区属现代地质构造活动的基本稳定区。图2-1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㈣水文地质按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评估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矿区斜长沟谷谷底,含水层岩性为碎石,水位埋深1.5m,在1/2000地形图查得水位标高3366.5m,含水层厚度小于3.0m,单井涌水量10m3/d左右,且动态变化大,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SO4—Ca型,矿化度0.5-1g/L。可做为矿区生活、生产水源。2.基岩裂隙水分布于评估区的低中山区,含水层岩性为二叠系大理岩夹薄层粉砂岩,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作短途迳流后,以泉的形式排泄,水量大小受地形、地貌、汇水条件的控制,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单泉流量一般为0.1L/s左右,水化学类ggL26将成为巷道充水的主要地下水源。据控制标高3410m的PD1平硐观测,砂岩、砂质板岩中见滴水,涌水量为0.05—0.258L/s,一般为0.103L/s。闪长玢岩、角闪闪长岩一般形成陡崖,组成山脊和陡坎,裂隙发育分布不均匀,因而含水性差别较大。裂隙相对集中处含水,大部分岩石不含水,据控制标高3390m中段平硐中见有涌水现象,涌水量0.5L/s。大理岩透水性相对较差,裂隙发育不强,为裂隙不发育的隔水底板,地下水便以泉水的形式在构造破碎带或裂隙中溢出,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所以水量变化较大。夏季一般为0.13L/s,冬秋季为0.06L/s,也可做为矿区的生活用水。据以上水文地质资料推测基岩裂隙水水位标高为3415m左右。采矿过程中应做好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包括记录每日排水量。进一步查明含水层裂隙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及富水性的变化规律。因斜长沟溪流横穿二采区,且长年流水,在开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对采矿的影响。㈤工程地质根据岩(土)体成因、结构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矿区内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各类岩组主要特征如下:⑴岩体较坚硬大理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板岩岩组:分布于整个矿区,岩性为大理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板岩,表部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干抗压强度30-60M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⑵土体单层结构碎石土:分布于矿区斜长沟、斜长支沟谷底及岸坡地带,由砂、碎石构成,无分选,一般厚度2-5m,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㈥矿体地质特征1、二采区谢坑铜金矿⑴1矿段二采区谢坑铜金矿1矿段有II、III矿体组成。出露标高3430—3370m。控制最低标高3332m。产于角闪闪长岩与下二叠统上岩组大关山群第二岩性段接触带27中的矽卡岩内。矿体走向长约40m,铜矿体平均品位为0.34%,厚0.79m,铜金矿体铜平均品位1.89%,金平均品位5.72g/t,厚6.58m。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南矿段有V、IV、VI、VII号两个矿体,产于角闪闪长岩、闪长玢岩与二叠系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砂质板岩中,出露标高3580—3420m,控制最低标高3390m。该矿体是2000年发现的盲矿体,矿体分布于南矿段3410m中段PD1斜井附近。产于角闪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矿体走向长45m,铜矿体铜平均品位3.27%。厚1.04m,矿体埋深38m,推测延深30m。⑶矿石质量本矿床矿石类型以原生硫化矿为主,可分为含金黄铜矿、磁黄铁矿矿石;含金黄铜矿、磁铁矿矿石;含金黄铜矿、黄铁矿矿石及含金毒砂矿石四种。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等。团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块状构造。⑷矿床成因谢坑铜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复合型。2、四采区斜长支沟硫铁矿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辉石闪长岩与二叠系下统砂岩、板岩、灰岩透镜体接触带北西向裂隙内浅灰绿色方柱石阳起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中。矿石主要由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前者占20—30%,脉石矿物为方柱石、阳起石、石榴石、透辉石及方解石等。斜长支沟铜矿点8个,矿(化)体中黄铁矿含量均较低,达不到硫的工业品位要求,只有SkCu5构成有意义的硫铜矿体。该矿体长180m,宽mmS0%±、Cu平均0.22%,Au0.1g/t,以体重4.5计算,矿石量可达161.55万吨(表2-1),属小型硫矿床。表2-1斜长支沟硫矿床矿体特征一览表矿体编号分布工程号矿体平均品位(%)铜矿体平均品位(%)长度工程见矿厚度产状形态岩性SKCu5K13、K1410.030.2212.541°∠72°脉状矽卡岩28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2013年,循化总人口近23.2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2.85万人,由撒拉族、回族、藏族、汉族、土族等12个民族组成。2013年循化县完成地区生口密度很小,居民以藏族为主,人烟稀少,多居于河谷、草甸地带,区内牧民生产生活必需品均需外地补给,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为放牧和采集区内虫草、贝母、黄芪等贵重中药材,经济较落后,劳动力有剩余。近几年随国家对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的逐步加大,循化县政府十分重视矿业经济,积极引资,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矿业开发利用是其支柱产业,促进了循化县水电设施、通讯、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地方经济。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及循化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依据,结合项目区测绘资料,二采区矿区总占地面积101.15hm2,其中损毁面积1.07hm2,拟损毁面积0.195hm2。四采区总占地面积71.83hm2,其中拟损毁面积1.0hm2,土地利用现状为灌木林地和天然牧草地。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循化县岗察乡管辖。矿山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现场调查,其采矿活动(工业场地、弃渣场等)所压占、挖损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已从天然牧草地和灌木林地转变为采矿用地(表2-2、2-3)。表2-2二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土地权属矿区内矿区外小计03林地032灌木林地3.623.62青海省循化县岗察乡04草地041天然牧草地86.260.01186.27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合计29表2-3四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土地权属矿区内矿区外小计03林地032灌木林地青海省循化县岗察乡04草地041天然牧草地65.6465.64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合计71.82371.83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自九十年代起谢坑铜金矿山开始采矿,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以平硐为主2004年底谢坑铜金矿己建成运营两处平硐(PD1、PD2)、三处竖井(C1、C2、C3)、弃渣场5处(M1、M2、M3、M4、M5),生产生活区1处及矿山道路。累计压占、挖损草地面积1.07hm2,形成弃渣约15200m3,虽已进地貌仍存在一定差距,造成地表出现不均匀起伏。PD1、PD2平硐硐口切坡工程,使得基岩裸露,坡面发育大量不稳定岩石块体,对生产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多年釆矿工程活动,矿区内局部地段原始地貌景观遭受较大破坏,综上,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规模较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严重。四釆区尚末进行采矿工程活动,基本保持原始地貌形态,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具体技术措施有:对已有弃渣场内弃渣进行削高平低复平,堆高控制在1.5-2.0m,四周边坡坡度小于25°,进行碾压使其密实,然m麦、扁穗冰草,播种量150kg/hm2,播种完毕轻压后,回覆厚度0.1m左右细土,利用水泵在斜长沟抽取地表水喷浇透水。据现测试2016年复垦部分植被达10%-15%,2017年复垦部分植被达35%-40%,复垦效果良好(照片:21、22、23、24)30照片21:M1弃渣场照片22:M2弃渣场照片23:M4弃渣场照片24:M5弃渣场31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等规范、规程要求开展实地调查工作,野外调查二采区采用1:2000、四采区采用1:5000的矿山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用手持便携式GPS对矿区内已有平硐、竖井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在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区、弃渣场边缘处GPS定位3-4个控制点后连线后确定其范围,整个采矿权范围内釆用穿越法进行详细调查并做详细记录。对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以往采矿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土地压占、损毁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认为区内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1)矿山平硐、竖井工业场地、进场道路施工对土地的挖损;(2)矿山平硐工业场地、弃渣场、生产生活区对土地的压占;(3)矿山进行井工地下开采可能造成的地面塌陷;通过现场对矿山生产现状及土地损毁现状、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的调查、访问,基本查明了现状采矿活动对矿区地质环境和土地的实际影响。结合后续拟建工程规划对矿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土地损毁、破坏进行了分析、预测。现场调查认真填写了相关卡片、调查表,为最终方案编写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实际资料。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及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等综合确定。⑴评估区可视范围内有少量砖混结构民宅设施,常住人口三户15人,无重要交通干线,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点,但区内为天然牧草地,按《编制规范》(DZ/T223-2011(表3-1),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重要区。32表3-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1、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0人以下;2、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2、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2、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3、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3、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4、有重要水源地;4、有较重要水源地;4、无较重要水源地;5、破坏耕地、园地。5、破坏林地、草地。5、破坏其他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级符合者即为该级别。⑵矿区开采面积小,开采方式为井巷开采。采场矿层(体)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与区域地下水、地表水联系不密切,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貌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形坡度一般大于45°,相对高差375m。按《编制规范》(DZ/T223-2011)(表3-2)井工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该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复杂。设计二采区铜金矿年生产矿石能力为2万t/a矿石,四采区硫铁矿生产规模为12万t/a,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中附录(表3-3),确定矿山开采规模为小型。通过对评估区的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确定,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表3-4),确定本报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33表3-2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复杂简单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正常涌水量大于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层破坏。1、采场矿层(体)局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大,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较密切,采场正常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影响或破坏。1、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散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稳固性差,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稳。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采场边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可能产生边坡失稳。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稳固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定。3、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或沟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充水影响大。3、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含水层(带)导水性较强,对采场充水影响较大。3、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 (体)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较大,重复开采较少,采空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响较强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较轻。6、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同向。6、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条件一相对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斜交。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小于20°,相对高差较小,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注:采取就上原则。前6条中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34表3-3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矿种类别计量单位年生产量备注大型小型(地下开采)万吨00100-30矿石金万吨15-6矿石硫铁矿万吨50-20矿石2、评估范围矿区调查范围为为整个矿权范围,二采区调查范围为1.0115km2。四采区范围调查范围为为0.7183km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包括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不良地质因素存在的范围,即地面可能出现的塌陷范围。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本次调查成果,采矿活动的影响范围包含各平硐、竖井。工业场地。弃渣场、预测塌陷区、矿山道路等区域,确定本次矿山评估范围二采区1、2、3矿段为0.3094km2。四采区为0.1099km2。表3-4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35㈡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⑴地质灾害发育特征①二采区谢坑铜金矿资料,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北矿段3405m水平,南矿段3375m水平以上共发育4片采空区,釆空区规模小,地表末见有变形及变形迹象。评估区海拔3385-3760m,相对高差375m,山坡坡度45°左右,地表植被发育,由二叠系层状大理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板岩构成,不具备发生崩、滑、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二采区谢坑铜金矿目前仍在使用的已有PD1、PD2两处平硐,虽然硐口以进行了清坡及砼块石衬砌处理。但硐口上方仍残存两段不稳定斜坡(Q1、Q2)。现将其发育特征详述如下:a.Q1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坡向275°,平硐硐口切坡过程中,在原生节理和开挖过程形成次生节理影响下,可见主要结构面3组310°∠55°;15°∠63°;145°∠45°,所形成坡面破碎,其表面发育有危石及危岩,偶有掉块现象发生,对进入该平硐采掘人员安全构成一定威胁。b.Q2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60°和310°∠50°,表层局部破碎,偶有掉块现象发生,对进入该平硐采掘人员构成一定威胁(照片13、14)。36照片13:Q1不稳定斜坡照片14:Q2不稳定斜坡⑵不稳定斜坡危险性现状评估经调查,评估区内发育两段不稳定斜坡(Q1、Q2),根据野外调查和访问的灾情损失以及灾害体危险区内已有的危害对象,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3-5、3-6),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现状评估。Q1、Q2不稳定斜坡,坡面发育有危石及危岩,偶有掉块现象发生,对进入该平硐采掘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表3-5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危害程度灾情死亡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受威胁人数/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大001~9<5001~99<500小0000注:1、灾情:指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注:2、险情:指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用“受威胁人数”“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指标评价。注:3、危害程度采用“灾情”或“险情”指标评价37表3-6地质灾害危害性分级表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强弱大危险性大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小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危险性小②四采区硫铁矿四采区硫铁矿为未开采区,也未进行任何工程建设,区内突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地质灾害预测评估⑴二采区谢坑铜金矿①工程建设、运营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a.M1-M5弃渣场引不稳定斜坡失稳致灾及次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预测M1-M5弃渣场现已进行了复平、平整及覆工生物工程,堆高0.5-2.0m,自然边坡角为20-30°,M2、.M3弃渣场扩建部分后期弃渣堆高2.5-3.0m,边坡安息角取45°堆放,引发弃渣场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小,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现存经复垦后M1-M5弃渣场及M2、M3弃渣场扩建部分位于地形相对平缓的坡脚及斜长沟沟底部位,地形开阔,不利于地表水集中汇集,引发次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②井工开采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a.塌陷灾害的主要特征当局部矿体被采出后,在岩体内形成空洞,其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即岩层产生移动和破坏,这一过程和现象为岩层移动,在地表产生的下沉盆地或碟状地形,称之为移动盆地。移动盆地破坏形式和形成与深厚比、采空区长度及宽度与平均采深的比值、覆岩冒落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等直接相关。矿2矿段有V、VI号两个矿体,产于角闪闪长岩、闪长玢岩与二叠系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砂质板岩中,取崩落角为65°。出露标高3400—38地表移动。采空区的长度为开采深度的0.23倍,地表可达到非充分采动。矿1矿段有II、III矿体组成。出露标高3380—3350m。控制最低标高3332m,产于角闪闪长岩与下二叠统上岩组大关山群第二岩性段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内,取崩落角为65°。矿体走向长约40m,厚6.58m。矿段内最大采深107m,深厚比16.26,地表出现非连续的塌陷坑,采空区的长度为开采深度的0.37倍,地表可达到非充分采动。地表塌陷盆地呈碗状。随着地下矿层被采空形成采空区,上覆岩体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坍塌、以致发展到地表发生塌陷变形,导致地表建筑物遭受被坏。因此本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须预测塌陷盆地边界及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采用青海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进行。b.开采矿层顶板覆岩冒落带高度及覆岩裂隙带高度预测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H.21.2.3),覆岩冒落带高度,顶板为硬质岩体时,为平均可采厚度5-6倍。顶板为硬质岩体时,冒落带高度计算公式:He=6M;He-覆岩冒落带高度(m)M-矿层的采出最大厚度(m)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H.21.2.3),覆岩裂隙带高度,顶板为硬质岩体时,为可采厚度12-18倍。顶板为硬质岩体时,覆岩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Hli=18M;Hli-导水裂隙高度(m)M-矿层的采出最大厚度(m)二采区谢坑铜金矿2矿段,铜金矿最大可采厚度4.5m,覆岩冒落带高度为27m,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为81.0m。二采区谢坑铜金矿1矿段,铜金矿最大可采厚度6.58m,覆岩冒落带高度为39.48m,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18.44m。因评估区矿层顶板以上砂岩、砂质板岩中可见滴水,涌水量为0.05—0.258L/s,一般为0.103L/s富水性弱,断裂导水裂隙带导水性差,导水裂隙带39高度81-118.44m,积水可能渗入井下采区。c.拟采空区面积预测依据核准矿区境界和开采方案,在比例尺为1:2000的预测评估图上求得二d.地表塌陷范围(移动盆地)的预测因二采区谢坑铜金矿塌陷盆地无观测资料,故预测该矿山开采引发塌陷盆地害评估指标选取的通知》推荐的方法,走向移动角、下山移动角、上山移动角取二采区1矿段垂直矿体走向选取二条剖面P0、P4通过图解法对北矿段塌陷盆地边界进行预测(图4-1、4-2)。P0剖面,位于二采区1矿段东侧边缘,控制最大深度标高3332m以上,采用65°为走向移动角预测塌陷盆地边界,利用图解法求得最大塌陷范围,由于矿体陡倾,以矿体至地表垂直投影为基点向北东103m为井田内塌陷带宽度。P4剖面,位于二采区1矿段中部,控制最大深度标高3332m,采用65°为走向移动角预测塌陷盆地边界,利用图解法求得最大塌陷范围,由于矿体陡倾,以矿体至地表垂直投影为基点向北东102m、向北西26m,合计宽度128m为1矿段内塌陷带宽度。二采区2矿段垂直矿体走向选取一条剖面P11通过图解法对北矿段塌陷盆地边界进行预测(图4-3)为走向移动角预测塌陷盆地边界,利用图解法求得最大塌陷范围,由于矿体陡倾,以矿体至地表垂直投影为基点向北东52m、向北西30m,合计宽度82m为2矿段内塌陷带宽度。40图4-1P0预测二采区1矿段内塌陷带宽度剖面图41图4-2P4预测二采区1矿段内塌陷带宽度剖面图42图4-3P11预测二采区2矿段内塌陷带宽度剖面图③矿山井工开采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Xcy)的危险性预测评估a.二釆区1矿段井工开采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Xcy1)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据P0剖面、P4剖面预测该矿段塌陷盆地边界为以矿体至地表垂直投影为基点向北东102-103m,向北西26m,矿体开拓将引发的地表塌陷盆地的投影平面上呈似椭圆形,在1:2000预测评估图上量得面积为0.0126km2(1.26hm2),深厚比16.26,地表出现非连续的塌陷坑,采空区的长度为开采深度的0.37倍,地表可达到非充分采动。采空区总面积及其影响带占评估区面积15.24%,据(表433-7)釆空塌陷为强发育,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中釆空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表3-8)。采矿开拓位于采空区及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内,引发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表3-7釆空塌陷发育程度分级表发育程度参考指标发育特征地表移动变形值开采深厚比采空区及其影响带占建设场地面积%治理工程面积占建设场地面积%下沉量(mm/a)倾斜(mm/m)水平变形(mm/m)地形曲率(mm/m)强>6064>0.3<80>10>10地表存在塌陷和裂缝,地表建(构)筑物变形开裂明显20-603-62-40.2-0.380-1203-103-10地表存在变形和裂缝,地表建(构)筑物有开裂现象弱<2032<0.2>12033地表无变形和裂缝,地表建(构)筑物无开裂现象表3-8釆空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釆空塌陷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危险性等级工程建设位于采空区及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内,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大大强大大弱大工程建设位于采空区范围内,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可能性中等强大弱工程建设临近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小小强b.二釆区2矿段井工开采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Xcy2)的危险性预测评估据P11剖面预测该矿段塌陷盆地边界为以矿体至地表垂直投影为基点向北东52m、向北西30m,矿体开拓将引发的地表塌陷盆地的投影平面上呈似椭圆形,在1:2000预测评估图上量得面积为0.00581km2(0.581hm2),深厚比为42.2,地面出现连续的地表移动。采空区的长度为开采深度的0.23倍,地表可达到非充分采动。采空区总面积及其影响带占评估区面积13.10%,据(表3-5)釆空塌44陷为强发育,据(表3-7)采矿开拓位于采空区及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内,引发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④矿业工程活动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a.矿业工程活加剧Q1、Q2不稳定斜坡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目前二采区已施工的PD1、PD2二处平硐,硐口以进行了清坡及砼块石衬砌处理,后期采矿过程不存在对以上各硐脸部位的开挖工程,加剧以上Q1、Q2不稳定斜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矿区内其它区域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矿业工程活动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⑤矿业活动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a.矿业工程活动遭受PD1、PD2平硐硐脸上方Q1、Q2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发育于PD1、PD2平硐硐脸上方Q1、Q2不稳定斜坡,现状评估危险性中等,后期采矿活动中,未对Q1、Q2不稳定斜坡坡面实施后续清坡工程,遭受该不稳定斜坡局部失稳致灾的可能性较大,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据《编制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让生活在劳动中绽放光彩作文素材7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Welcome Unit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物流公司转让(多篇)
- Q-BQD001-2019青岛银行网上银行服务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2框 携手促发展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长在中国 第12课《黄土地黑土地》教学实录 粤教版
- 促销活动策划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 乌塔读后感(汇编15篇)
- 学校家长会家长心得10篇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 期末检测卷(三)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多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中文)
- 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修订)
-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含解析
-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征兵)
- 电力系统分析名词解释、简答、模拟试卷
- 家具制造企业消防安全要求
-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ppt课件
- 岩石坚固性和稳定性分级表
-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