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5.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过程与方法】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描述主要文化特点。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3.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4.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教学策略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并同时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一、文明的摇篮微课程(录音与图片同时播放):“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教师:请学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学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教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学生:北方地区。教师:让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以及所跨的省区。学生: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学生:所跨主要的省区有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设计意图:在图中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所跨省区,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同时又为后面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基础。教师:阅读24页第二段和图6.25,思考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学生: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文明的有利条件是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曾经林草茂盛,环境宜人。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先辈们依赖黄土高原,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曾经的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古代文明都起源于这里。教师:利用下面一组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黄土高原人们在吃、穿、住等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羊肉泡馍口味厚重,热辣暖胃,符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又符合高原人的豪爽本质。学生:白羊肚头巾,冬春可保暖,夏季防晒,另高原风大,还可以擦拭脸上的沙尘和汗水。学生: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教师:补充并总结。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二、风吹来的黄土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1000~2000米,除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设计:将本框题知识设计成一场辩论(一组为风成说,另一组为水成说)。学生为观众评委,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持这种意见的原因,得票多的为优胜组。设计意图: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设计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发表自已的观点,给学生一个能张扬个性、展示自已的舞台,并使知识点具有生发性。可以出示两组资料,也可以引证课本27页的三组证据。资料一: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主要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过来的。资料二:黄土高原是水冲来的,古代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水把内陆的泥沙带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证据一: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证据二: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证据三: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教师总结:根据上面的证据,多数同学同意是风成说,大多数科学家也都同意风成说,但“风成说”也需要更加完善,希望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将来对此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学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教师: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地表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哪些地貌景观呢?学生:形成了塬、梁、峁、川。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图,了解这四种黄土高原上主要的地貌类型是怎样形成的。设计意图:通过图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黄土高原多种地貌的发育变化情况,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点的理解。三、严重的水土流失播放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师: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高原的特点是边缘陡峭、内部平坦,但黄土高原的地表却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水土流失)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教师思考: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寻找生活中的地理,是课标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地理这门学科的价值所在。设计如下图的生活例子,将植被覆盖率不同的两盆花浇满水后倾倒,观察流出的水的浑浊度,用以探索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读下图思考并分组讨论。(重点从植被覆盖率、坡度、夏季降水、人口、工农业活动等方面来分析。)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子来寻找、探究,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一、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土壤)二、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植被)三、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四、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活动)五、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生产活动)教师:以上五点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为原因?学生:土壤、植被、降水这些方面造成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为原因。教师总结:以上各小组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非常到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我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去探寻。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分析其他区域环境问题时,要从多方面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地看问题。课件展示:如下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泥沙来自哪里?会造成哪些危害?学生:黄河的泥沙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里的气候特点分析黄土高原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学生:旱涝灾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本29页活动第3题)思考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教师:让学生结合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学生: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教师: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思考黄河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将带来什么后果?学生: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在黄河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教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进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典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与黄土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探究分析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及特点。以下对本节主要问题作简要剖析。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吹来的黄土”。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第一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展示黄土高原图片或视频,请学生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黄土深厚、质地疏松、千沟万壑)。
第二步: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24图6.28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并总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教师提出问题:在这片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结合教材P26阅读材料和教师展示的资料,讨论黄土的来源。学生通过资料的分析总结:众多的假说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证据有:(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此时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至太行山、南至秦岭,山脉阻挡了黄土移动的步伐,进一步印证了黄土高原的“风成说”。第三步:展示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并请同学思考形成的原因。教师总结:这三种地貌显示了黄土高原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由此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请同学思考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成因”这段内容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更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段内容的教学做好一个铺垫。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重难点)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部分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观察实验,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将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师则在最后归纳总结,提出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索又是治理措施的思路来源,所以对这部分知识的探讨,应该成为教学的重难点。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实验分析法第一步:结合教材和课件“水土流失资料”,读图6.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自然因素①地形──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②降水──降水季节变化大,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土壤──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溶于水。④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第二步:活动演示,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教师可以选做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调节植被的密度、水量的大小和坡度的陡缓,学生通过活动可以总结:植被覆盖率越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弱,水土保持效果越差;同时强降水和地形因素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2)人为因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第三步: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结合黄河部分等相关知识,思考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1)土壤肥力下降。(2)耕地面积减少。(3)淤积河道──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黄土高原地区评测练习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A.陕B.晋C.甘D.苏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3.从图中数字可以看出,位于黄土高原的省区是()A.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B.山西、陕西、甘肃、宁夏C.青海、河南、内蒙古、甘肃D.山东、陕西、宁夏、甘肃4.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A、B、C都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A是________山、B是________山C山。(2)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自然原因主要有:、、;人为原因主要是、。(3)图中所示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特点是.(4)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打坝挡土淤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在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大力发展林、牧、果业D.全部植树造林种草,退耕怀林,改善生态环境(5)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说法正确是()A.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地应修建梯田耕作B.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农民的生活出路C.退耕的同时,加快人口增长,不会增加人口带来的压力D.要加快黄土高原的开发建设,把经济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黄土高原地区课后反思自学为主、引导为辅、问题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探究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表达为主体,教师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自学、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如:新课伊始我就向同学们抛出了问题:“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同时也作为一个话题引出本课。在文本解读中,学生看了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后,追问:哪一种景观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呢?看到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图片又追问: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哪里来的呢?黄土高原为何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由”和“恰当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
二、多媒体课件的充分运用。从小生活在延边地区的孩子对黄土高原的景观特点都不太了解,为了说明问题,我多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或是图片、或是动画、或是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同时也突破学习难点。如: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么来的?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我是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在观察中引起兴趣,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总结,在观察中突破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论证态度。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我是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那里的自然状况,学生在心灵上得到了震撼。从而也感悟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结精浪费了时间。一节好课,备课是关键,特别是备学生,我在备课期间问了几个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程度,发现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于是,我在导入新课时使用了一个黄土高原的图片和“黄土高坡”这首歌曲,希望使学生能从中直观的了解黄土高原,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接受新知识。上课时适当地加了配合课堂教学的图片、歌曲以及视频等媒介,这样使得这个导入既生动又贴切,顺利进入新课。
三、培养读图,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黄土高原地区是这学期教材设计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地形区。因此,我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来开始教学。并且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找图,定范围。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找图和读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黄土高原的特征,黄土广布、土层深厚和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两块内容进行教学。在讲述完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时,顺水推舟我继续提问:“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出“风成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风成说”。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效果就很好。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教学,我搜集了较多材料,使用了一副图片,通过三种情况分析同等降水量不同植被的水土流失情况。我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分析对比水土流失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培养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黄土高原地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5.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过程与方法】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描述主要文化特点。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3.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4.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教学策略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关资料。黄土高原地区学习的效果分析黄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管涵施工与建筑废弃物处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集装箱购置与绿色港口运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集资房项目审计与财务报表编制合同3篇
- 2024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管理之燃气管道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 二零二五年户外广告安装工程量清单及结算合同3篇
- 吉林省农安县九年级物理全册182电功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带答案(达标题)
- 高中家长会 高三上学期期末家长会
- 深圳南山区2024-2025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DB32T 2305-2013 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调查规范
- 档案业务培训课件
- DB64∕T 1776-2021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
- 中医院医院等级复评实施方案
- 数学-九宫数独100题(附答案)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