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哪些
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老师和家长在思想上重视,有意识地进行,而方法又符合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肯定可以收到效果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婴幼儿的思维特点,希望大家喜爱!
婴幼儿的思维特点一
1、思维的动作性。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婴儿身上,就是说婴儿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一般来讲,婴儿只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作中思索,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安排自己的动作,以及预见动作的后果。
2、思维的形象性。详细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方式。幼儿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带有详细性和形象性。
3、思维的爱好性。婴幼儿对于感爱好的事物进行思维时,往往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而对于他们一也不感爱好的事物,是不会动脑筋思索的,思维的主动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
4、思维的简易性。婴幼儿在思索问题时,做不到综合考虑,往往忽视各个方面的因素对这个问题的影响,而只是简洁地凭以前自己的思维阅历来“套用”。结果经常作出不正确的推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小学儿童思维的特点二
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干脆与感性阅历相联系,仍旧具有很大成份的详细形象性。下面,我们就.儿童形成概念,作出推断,进行推理以及理解力发展的状况,来谈谈小学低、中、高年级儿童有些什么特点。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事物的详细形象,如数数和计算时,要借助手指头或小木棒等实物,对概念的理解常常受概念所包含的直观特性所支配,不易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如问他们“什么是解放军?”他们经常依据干脆的阅历不加思索地回答:“哥哥是解放军”,“舅舅是解放军”等,至于解放军的本质特征,他们还没有驾驭。低年级儿童常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推断,如“笔是用来写字的”,“果果是可以吃的”等。在进行推理时,仍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常以事物的直观的、偶然的联系为依据。如在电影上见过戴墨镜、穿西装的人是特务,以后见到这样的人,便认为是特务。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力比学前儿童有所提高,他们已能理解一些稍稍抽象的语词、数学公式等,但他们的理解主要还是借助于干脆阅历的干脆理解,仍旧具有很大的详细形象性。例如对于寓言,经常只能理解内容的详细形象方面,而不能理解思想意义方面。在读《狼和小羊》时,只理解狼如何欺压小羊,但对这个寓言说明什么问题却不甚了解。
中年级儿童的思维处在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可以在肯定程度上离开事物的详细形象,可以借助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印象)和概念进行思维。如计算时不再搬指头,数小棒,看着数字就可以加减。他们渐渐从概念所包含的直观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初步能揭示概念的一般特征,但往往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对什么是解放军这个问题,中年级儿童经常说穿绿军装,戴红领章和红五角星帽子的人是解放军。这时,儿童能比较独立地有依据地论证一些困难的推断,如说“某某同学没有来上学,可能是病了,因为我看到他妈妈很焦急”等等。三、四年级的儿童,起先能以抽象前提为基础进行推理,但只有借助于直观形式或熟识的事例把前提加以详细化的时候,推理才能顺当实现。例如,假如用“英雄是为共产主义而忘我牺牲的人”这个抽象的大前提推理,那么,只有当他把这个前提和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人联系起来时,才能想到小前提并得出结论。中年级儿童的理解力在教学的影响下快速发展,由干脆理解为主过渡到以事前的思索为依据的间接理解为主,他们渐渐能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能理解较为困难的应用题,能透过课文的描绘的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言的意义。
高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已相当发达,甚至可以说已占优势,但详细形象思维仍起很大作用。他们可以驾驭比较抽象的学问和从事比较困难的计算,基本上能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对什么是解放军这个问题,很多高年级学生能撇开哥哥、舅舅、穿绿军装、戴红领章等非本质特征,指出解放军是有严密的组织纪律,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国人民子弟兵。推断推理实力都比中年级儿童强。对所下推断,不仅能干脆论证,而且也能间接论证,能确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能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理解力进一步发展,如对寓言,可以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和劝喻或讽刺的对象。
总之,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都在不断从详细到抽象,从简洁到困难,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父母和老师的教化下实现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下面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实力。三、怎样培育小学儿童的思维实力依据思维的本质和小学儿童思维的特点,培育儿童的思维实力,就要丰富儿童的感性学问,发展他们的言语,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方法,激励儿童提问。
第一,丰富儿童的感性学问。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任何学问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只有感觉的材料非常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依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儿童由于见闻有限,感性学问不丰富,所以,老师要通过言语直观、模象直观和实物直观,增加儿童的感性学问。尤其要让儿童参与实践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不但耳闻目睹,而且亲自动手,这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学问。例如要给儿童形成“果实”的概念,不但要让儿童视察水果(如苹果、梨子之类)而且要让儿童视察干果(如花椒、豆角之类),还要让学生视察蔬菜类的果实(如茄子、辣椒、豆角之类);不但视察可吃的,而且要视察不行吃的(如油桐子之类),这才能把干、鲜、可食、不行食这些非本质属性排开。单是看一看还不够,还要引导儿童动手把不同类型的几种果子切开,视察其内部。这时,学生就会发觉,各种果实都包含有果皮、果肉和种子。于是,老师就可以在这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出果实的定义来。
其次,发展儿童的言语。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儿童由于词汇不丰富,表达实力受到限制,内部言语不如外部言语发达,使思维实力受到肯定的限制。所以,要培育儿童的思维实力,必需发展儿童的言语。
引导儿童多读课外读物,参与讲演会、辩论会,举办黑板报,壁报等,都可以发展儿童的言语。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发展儿童的言语。有一位特级老师曾用下列方法发展儿童的言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实物图画等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尽可能不搞以词解词。(2)开展联绵构词训练,扩高校生用词的眼界。他写出一组字,让学生联绵组成十几个词。(3)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他常用“__真英勇”,“同学们……”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补充,使学生不说半截话,养成说完整句子的习惯。(4)训练学生描写视察过的事物,要求既说得出,也写得出。(5)要求学生依据一篇文章缩写,用简明的词句表达困难的思想。(6)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默读后写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这些方法,对发展学生的言语,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都是很有用处的。
第三,教给儿童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说,正确的思维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但我们不能对小学儿童讲这些抽象的道理,只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他们怎样思维。如在一年级教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先引导学生比较1—9九个自然数,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单位数,不同之处是所包含的个数不同,这当中就有比较、概括等逻辑方法。又如详细运算时,先看图运算,把3只小鸭和1只小鸭加起来,……等等,然后撇开详细事物,要求把“3十1二?”算出来,这就是抽象。至于应用题的计算等,当然都可以训练儿童的思维方法,关键在于老师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教学中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
第四,激励儿童提问。思维是从发觉问题起先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要探究事物的关系,绽开主动的思维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儿童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逻辑思维的开端。老师和父母对待儿童的提问,一是要激励,二是要仔细回答。激励儿童提问,就是激励儿童开动脑筋,勤于思索。思维实力只有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激励儿童提问,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实力。有的人对儿童提问不感爱好,尤其对“打破沙锅问究竟”的问题感到厌烦,甚至责怪儿童,这等于打击儿童思索的主动性,是非常错误的。回答儿童的问题,一方面要帮助儿童相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丰富儿童的学问,一方面也是激励他们思索,教会他们思索。回答问题要讲究方法,回答的过程就要不断启发和促进儿童思索。例如他们问“长江长还是黄河长?我们不要干脆告知他长江长,而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译林英语9B Unit4 Life on Mars Reading1 教学设计
- 2024年小升初英语国际音标教学设计
- 16《展示与评价多媒体作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年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 2025年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第二单元第5课《初识物联网》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 大学专科《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 品管圈QCC质量持续改进案例手术室-优化手术病理标本处置流程PDCA
- 培根铸魂征文800字
-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 感染性腹泻及其防控措施
- 第二篇-安全操作规程
- 罪犯教育学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