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教师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10,12,15,19,26,(

)A.32B.36C.38D.41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考虑做差寻找规律。,,,即间隔一项做差后得到新数列为:5、7、11,为质数数列,则下一项应为13。故所求项。故正确答案为A。2.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故表述正确。3.如:法律法规、政策方针、消防产品、公共道路、高速铁路等,都属于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如国防、公共道路、消防产品、高速铁路等其他公共工程设施;无形产品:如法律、规章制度、意识形态等。故表述正确。4.近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对此,语言工作者应进行客观冷静地分析。看到那种盲目效仿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我们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新词新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B.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C.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的语言应进行规范D.对新词新语过分挑剔不利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背景铺垫“近年来”引出汉语出现许多新词新语的现象,接着指出人们应客观冷静分析这一现象,然后通过举例阐述不能对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最后以对策词“应”引出主旨句,“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文段结构为“分—总”,主要讲的是我们要以适度、合理的方式来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新词新语”是开篇的话题引入,非重点,且文段并未提及新词新语的意义。C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只是语言运用的特例,缩小范围,且没有突出“适度规范”。D项:只强调过分挑剔的后果但没有具体指出做法,不如B项具体明确。5.-1,2,-4,4,4,(

),下列选项中填入括号内最符合该数列排列规律的是:A.-4B.-8C.8D.16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相邻两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做商。第二步,做商结果如下:商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3,对应商数列下一项为3+1=4,故原数列所求项为4×4=16。因此,选择D选项。6.8,2,-2,-4,-4,(

)A.-3B.2C.3D.-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二级等差数列。7.张明和李亮两人绕操场竞走,操场一周是400米,李亮每分钟走80米,张明的速度是李亮的1.25倍,现在张明在李亮的前面100米,则两人第一次相遇在:A.8分钟后B.7分钟后C.15分钟后D.30分钟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追及问题。核心公式为: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二人速度已知,又张明的速度大于李亮的速度,所以应是张明追李亮,即追及距离为300米,求追及时间,可直接列式计算。张明与李亮的追及距离为400-100=300米,张明速度是80×1.25=100米/分钟。则追及时间为300÷(100-80)=15分钟。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李亮每分钟走80米,张明的速度是李亮的1.25倍,张明每分钟走80×1.25=100(米)。第三步,张明较快,两人第一次相遇应为张明追上李亮,张明在李亮的前面100米,可知张明的追及距离为400-100=300(米),追及时间为(分钟)。因此,选择C选项。8.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是现代科技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核能、火电、石油B.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C.水电、太阳能、生物能D.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A项错误,核能是否属于清洁能源存在一定争议,一般主流观点认为,核能污染排放较少,属于清洁能源。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核能利用后仍然产生核废料和辐射,不属于清洁能源。火力发电会产生废气、粉尘等污染,不属于清洁能源。石油燃烧会产生废气,如二氧化碳等,不属于清洁能源。B、C、D项正确,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一般用作发电或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是最清洁能源之一。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9.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今年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且现在职工中技术人员比非技术人员多153人。问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

)名。A.7B.8C.9D.1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该企业原有非技术人员占原有职工总数的,人数为人。设招聘后共有非技术人员x人,则招聘后的技术人员有10x人,所以10x-x=153,解得x=17。因此,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17-10=7人。故正确答案为A。10.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论述了“无序”的表面之下存在着“群体协作”,然后对“群体协作”展开具体的解释。最后通过“有趣的是”引出作者对群体协作的具体看法。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这”指代“群体协作”,主要强调了群体协作是个体追求目标时的无意结果。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材料首先提出观点,即无序的个体行为中存在着群体协作,接着用冒号进行了举例方面的解释说明,最后重新点题,并指出“协作”是个体行为的“无意结果”。材料属于“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评价”的“总分总”结构,主要想要表达观点也就是“总”的部分,即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无意的、自然体现的结果。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A项、B项不是材料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C项只说群体协作的重要性,并没有突出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的“无意结果”这一重要内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两组图形中都存在小元素,且小元素的数量不同,优先考虑图形的元素。第一组图形中的黑色五角星的数量分别为2、3、4,第一个图形的四角星数量等于后两个图形中四角星数量之和;第二组图形中的灰点数量分别为1、2,第一个图形的白圈数量等于后两个图形中白圈数量之和,由此应选择含有3个灰点、2个白圈的图形。故本题选D。12.有一水池,单开A管10小时可注满,单开B管12小时可注满,开了两管5小时后,A管坏了,只有B管继续工作,则注满一池水需用多少小时?

A.8

B.9

C.6

D.1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赋值水池总量为60(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则A管每小时注水量为=6,B管每小时注水量为=5。由“开了两管5小时后,A管坏了,只有B管继续工作”可知,在A管坏了之前,水池已有水量为(6+5)×5=55,此时水池还差60-55=5的水量未注满,由B单独注入,则还需要=1(小时),故注满一池水需要5+1=6(小时)。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由单开A管10小时可注满,可知A管5小时可注满水池一半,如果单独开B管注满水池另外一半需要=6(小时)。现已开了两管5小时,此时由A管往水池已注入一半水量,故剩余一半由B管注满则需用6小时。

因此,选择C选项。

13.甲策划偷盗,邀乙和丙协助。随后甲入室盗窃,乙在外面放风,丙开车接应。最终盗得巨额财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B.丙不构成犯罪C.甲是主犯D.乙是从犯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A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甲乙丙三人都是故意犯罪,并且有犯意联络,构成共同犯罪。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策划并主要实施盗窃行为,属于主犯。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乙只是放风,其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属于从犯。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CD选项。B项:甲乙丙三人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所以丙也构成了犯罪。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4.求助者有两种求助动机: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前者是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只想知道答案或让他人代自己完成任务;后者是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工具性求助的是:A.妈妈为五岁的小明报了很多兴趣班,小明在兴趣班中结识了很多新朋友B.家教教师耐心讲解了这道题的思路和原理后,小斌还是请老师直接给出答案C.综合了多家咨询机构提供的意见,小峰拟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出国学习规划D.小文每次阅读英语文章遇到生词时都会查阅电子词典,掌握生词的读音和意思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工具性求助”,其关键信息如下:①借助其他人的力量;②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妈妈报的兴趣班没有体现出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不符合“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不符合定义;B项:小斌请老师直接给出答案,是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属于执行性求助,不符合定义;C项:咨询机构符合“其他人的力量”,小峰拟定了出国规划,说明小峰的目标就是出国,体现了“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符合定义;D项:电子词典是物品,不属于“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15.某高层住宅楼一层安装供热水泵后,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招标。宜采取的降噪措施是(

)。A.对水泵进行隔音B.为居民安装隔音窗C.在居民室内安装吸声材料D.对水泵和供热装置进行隔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超标的原因是水泵和供热装置的振动通过墙体和楼板传播所形成的“固体声”,根据环评技术方法,应进行隔振处理。故正确答案为D。16.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铁锈为铁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境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同形式的铁锈。铁锈主要由三氧化二铁水合物和氢氧化铁组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本质上是铁的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因此,本题错误。17.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包含国家秘密的是:A.王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些文件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B.张某所在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C.李某所在单位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D.法院在审判时的法定程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②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一些文件“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符合定义;B项: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可能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且符合“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符合定义;C项:李某单位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是由于其工作可能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且符合“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符合定义;D项:审判时的法定程序面向公众公开,不属于“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8.如果要顺利地解读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过去认为必须预先掌握这种文字和其他已知古文字的对译文献,以及知道这种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以便找出相关的现代语言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参照。人们很难设想有哪一种文字在被错认了所属民族和地域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解读。然而有趣的是,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这种文字最初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但是竟然取得了成功。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A.被“误解”出来的西夏文字B.女真文字与西夏文字的渊源C.解读古文字的钥匙D.西夏文字的历史与分布地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过去要解读一种文字需要清楚了解地域,找出参考体系等,否则是不能进行正确解读的。再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导文段主旨句,即“西夏文字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取得了成功”,主要说的是西夏文字的解读。第二步,对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B项“渊源”表意宽泛。体现不出误读取得了成功,且文段主体为西夏文字。C项主体不清,偏离重点。D项转折前的非重点表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9.关于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B.当事人要求听证且听证后维持原处罚决定的,组织听证的费用应当自行承担C.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D.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执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法条可知,当事人不承担听证费用。因此,选择B选项。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20.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立即停止执行。(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知识。第二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题干并未涉及上述提及的可以停止执行的情形,故行政处罚不应停止执行。由此可知,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立即停止执行。因此,本题错误。21.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的管理,包括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以下不符合柔性管理的是:A.某公司通过岗位轮换、丰富工作内容等,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B.王经理在进行决策前,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久而久之员工都愿意建言献策C.某创意公司设置弹性上班时间,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员工可灵活安排时间D.某公司要求员工每月提一条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一经采纳相应奖励2000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非强制性的方式;②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的管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岗位轮换、丰富工作内容这些手段是非强制性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了“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符合定义;B项:决策前,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是非强制性的方式,后来员工愿意建言献策,体现了“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符合定义;C项:设置弹性上班时间,可灵活安排时间,是非强制性的方式,属于管理决策的柔性化,符合定义;D项:“要求”属于强制性的方式,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2.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是经济成果的消费者。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既有体力和智力的贡献,也有因消费需求而刺激经济供给的贡献。经济增长则满足了人口消费,至少应当满足最低消费需求,低于这个水平,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动乱。在各要素配置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优化增长水平,达到一个最佳的经济—人口结构。根据大量实证研究,当人口年增长率为1%时,为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经济增长率应为2.5%左右;这个比值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大体不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经济增长与人口消费的关系B.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C.经济增长率总体趋势稳定D.经济增长应满足人口最低消费需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二句论述人口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三、四句论述经济增长对于人口消费的作用。尾句通过“根据大量实证研究”进行论证。故文段重点为前四句,主要论述经济增长与人口消费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B项未体现经济增长对人口消费的作用,片面,排除。C项,“经济增长率总体趋势稳定”文段未提及,排除。D项未体现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3.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不过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排放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温室效应B.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时间跨度远超已有的气温记录C.工业革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温仍持续走低D.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年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有出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D项,文段中提到重建气温和记录气温中2000年至2010年都是温度最高的十年,因此没有出入,与文段不相符,当选;A项由原文中“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可以得出,可知二氧化碳排放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温度升高,故A项与文意相符,排除;B项由文段“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以及“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可知B项符合文意,排除;C项,由文中“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可知C项亦符合文意,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和“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自大约25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可知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全球温度先是降低的,之后开始升高,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和“全球气温记录……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可知记录是一致的,“有出入”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文意,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可知,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可得出。B项,由文段首、尾两句可知,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可上溯到“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而“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理解正确。C项,由文段第二句可知,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直到20世纪才出现逆转,而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由此可知理解正确。D项,由文段最后两句可知,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是一样的,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24.目前,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

)在轨运行2年,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A.墨子号B.玉兔号C.天宫一号D.悟空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沿科技。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在轨运行2年,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故正确答案为D。25.早在190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就已经上路。尽管近些年一些知名汽车厂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动概念车,但这并未拉近电动汽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究其原因,电动汽车的研发并非只是将传统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这般简单,而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仅车用蓄电池就存在电池容量、存储能力、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此外,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电动汽车研发的瓶颈是蓄电池问题B.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尚需时日C.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发展的新方向D.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取决于厂家的研发实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整体结构为指出现象—分析原因,因此正确答案应是对这种现象的准确概括。文段首先阐述了电动汽车发明很早但在现实生活并不普及的事实。紧接着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二是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需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由这两方面的原因可看出,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需时日。A项只是文段内容的一个方面,C项属过度推测,D项“取决于”的表述有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电动汽车早已问世,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重点“电动汽车和现实生活之间还有差距”,最后从两方面分析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蓄电池的问题,二是厂家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文段结构是“分—总—分”,主旨句是第二句。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项和D项分别对应一个原因,表述片面。C项“新方向”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材料构成总—分结构,首先提出观点:尽管电动车出现已久,但依然和现实生活之间有距离,这是文段的主旨。接着详述具体的原因,即研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为了说明电动汽车离广泛运用还有距离。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A项中的“蓄电池问题”仅是电动汽车研发中的一方面,并非“瓶颈”,且非文段重点内容;C项中的“新方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内容从最后一句得出,并非文段主旨。故A、C、D三项均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6.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所以说,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以下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A.二氧化碳和干冰名称不同而且表象也不同B.不同颜色的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C.分析仪器能快速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D.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题干的论点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不同的矿物种类”和“相同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A项,二氧化碳不是矿物质,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C项,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二氧化硅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说明不同的矿物种类有相同的化学成分,通过举例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可以支持。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二氧化碳不是矿物质,而题干讨论的是“矿物质”,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矿物质会变色”,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能否判定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都有共同的成分二氧化硅,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不同的矿物种类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二氧化碳并非矿物,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B项,晶体是否变色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C项,分析仪器判断晶体化学成分,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D项,说明有12种不同矿物的结晶体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加强论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7.在雪地说话声音不那么响的原因是:A.因为雪地疏松多孔,他们起到了消声的作用B.与说话人心理有关C.因为雪地空旷不扰音D.因为下雪后空气稀薄,声音传导受到限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在雪地说话声音不那么响,是雪地吸声造成的。这是因为雪落在地上比较松软,中间有许多的空隙,声音一旦进入雪的空隙中就会被吸收,所以反射出来的就很少,声音变小。因此,选择A选项。声音是通过介质,包括空气、液体或固体传播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依次为为:固体、液体、气体。28.行政目标是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第二步,行政目标是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目标与其他管理目标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①公共性。行政组织是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组织,行政目标不仅要满足行政组织自身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②模糊性。行政目标多数是一种定性的、模糊的目标,因而这些目标达到的情况如何,衡量起来要困难得多。③政策性。行政目标具有强烈的政策性。行政目标必须以服从政策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目标总是为制定和执行某一政策服务的。④体系性。行政目标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目标体系,这是由行政职能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部门化决定。因此,本题正确。29.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存在的方式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一个企业的组织模式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时,下列不能有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的是:A.严格规章制度B.大量使用计算机C.提高管理者的能力D.授予下属更多的权力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扁平化组织是指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密切上下级关系,信息纵向流动快,管理费用低。决定有效管理幅度的条件主要有:①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②领导者及其下属的素质水平。③标准化水平和授权程度。一般来说,严格的规章制度会减弱下级的自主性,使得组织运行不够灵活。因此,严格规章制度不能有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因此,选择A选项。B项: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从而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计算机和“集群式”的方式传递指令,达到快速、准确发布指令的目的,避免失真现象。因此,大量使用计算机能有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一般来说,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管理幅度成正比。管理者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强,能够迅速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对下属的请示提出恰当的指导建议,并且能够使下属明确地理解,从而缩短与每一位下属接触所占用的时间,其管理的幅度就会扩大。因此,提高管理者的能力能有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授予下属更多的权力是扁平化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够提高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有力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30.眼睛:鼻子:五官A.西湖:东湖:五湖B.五律:五绝:五言诗C.父子:夫妇:五伦D.五音:五色:五线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前两个词项为并列关系,均是第三个词项的组成部分。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五官指眉、眼、耳、鼻、口,眼睛和鼻子是五官的组成部分,二者与五官是组成关系。A项,五湖在近代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因此该项中的西湖、东湖并不是五湖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五绝指五言绝句,五律指五言律诗,五绝和五律都属于五言诗,二者与五言诗是种属关系,而非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夫妇关系是五伦的组成部分,二者与五伦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线谱是乐谱。因此该项中的五音、五色并不是五线谱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31.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A.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使用效率B.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C.时速达到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D.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论据: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削弱论点。该项指出时速120公里时反而会降低道路使用效率,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不能迅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不等于不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且题中已指出“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所以,该项中“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并不能对题干构成质疑,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在讨论时速120公里时的汽车油耗,而论点讨论的是道路的使用效率,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谈论很多司机对120公里时速有安全担忧,而论点讨论的是道路的使用效率,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2.甲、乙、丙三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匀速跑向100米外的终点,并在到达终点后立刻匀速返回起点。甲第一个到达终点时,乙和丙分别距离终点20米和36米。问当丙到达终点时,乙距离起点(

)米。A.60B.64C.75D.8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甲到终点时,乙跑了米,丙跑了米,因为3人所用时间相同,则乙丙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即,当丙到达终点时,即丙跑100米时,乙跑米。则乙距离起点为米。故正确答案为C。3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②④,③⑤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属性类或数量类。题干中均为各种实物图形,优先考虑属性类。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题干中①④⑥均为半封闭图形,②③⑤均为完全封闭图形,分为两组。因此,选择C选项。34.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立冬

小雪

小寒

冬至B.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C.处暑

小暑

大暑

立秋D.立春

惊蛰

雨水

春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体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而划分的,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①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②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③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④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根据“秋处露秋寒霜降”可知B选项顺序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A项:正确排序应为:立冬、小雪、冬至、小寒。A项错误。C项:正确排序应为:小暑、大暑、立秋、处暑。C项错误。D项:正确排序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D项错误。35.河南有很多少数民族,(

)不是河南世居的少数民族。A.侗族B.回族C.高山族D.满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河南省少数民族分布图》,世居河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和高山族。因此,选择A选项。36.幼儿培训是个正在开拓的蓝海市场,________巨大,从产业的角度讲,幼教资本化需要资本赋能,但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培训行业不能被资本绑架,仅仅成为一门________。只有法律、监管、师资等充分跟上,幼教资本化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实力

生意B.实力

工作C.潜力

生意D.潜力

工作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填入词语需与“蓝海市场”照应。A项和B项“实力”指实在的力量。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潜力”指潜在的能力和力量,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符合语境。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填入词语应与“被资本绑架”照应。C项“生意”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符合语境。D项“工作”指从事体力或脑力活动,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37.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定量的水,甲杯的水位比乙杯高5厘米。甲杯底部沉没着一个石块,当石块被取出并放进乙杯沉没后,乙杯的水位上升了5厘米,并且比这时甲的水位还高10厘米,则可得知甲杯与乙杯底面积之比为:A.3∶2B.1∶2C.2∶3D.3∶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石块未取出前,甲杯的水位比乙杯高5厘米;当石块被取出放进乙杯后,乙杯的水位上升了5厘米,而此时乙杯的水位比甲高10厘米。可知整个过程甲杯的水位下降了10厘米。甲杯下降的10厘米高度的体积,与乙杯上涨的5厘米高度的体积,均为石块的体积,故其底面积之比应为二者体积上涨高度的反比,为5∶10,即1∶2。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第二步,设最初甲的水位为x,由甲比乙高5厘米知,乙为(x-5)厘米,根据乙杯上升5厘米得,此时乙为x-5+5=x,同理可得,此时甲为(x-10)厘米。第三步,前后比较可知,乙上升5厘米,甲下降10厘米。故甲、乙底面积之比为1∶2(体积相同,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第二步,加入石头后,当乙涨了5厘米,到了甲原先的水位,则甲原先的水位(有石头)比甲现在的水位(没有石头)高了10厘米,故S甲∶S乙=5∶10=1∶2(体积相同,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当石块放入乙杯时乙杯水位提高5厘米,可知石块体积=乙杯底面积×5。甲杯原水位=乙杯原水位+5,甲杯现水位=乙杯现水位-10,甲杯的水位变化是因为取出了石块,故石块体积=(甲杯现水位-甲杯原水位)×甲杯底面积。石块体积不变,故所求甲、乙两杯底面积之比即为水位变化的反比。根据题意设原来乙杯水位为a,甲杯水位为a+5,石块从甲杯放入乙杯,乙杯水位变为a+5,而甲杯水位为a+5-10=a-5,即甲杯水位下降了a+5-(a-5)=10厘米,根据石块体积不变,水杯底面积与高度之比成反比,故甲、乙杯底面积之比为5∶10=1∶2。故本题选B。38.泥石流的

依赖于三个危险因素:沉积物中的粘土、大量的水快速涌入以及山区的地势差异。发生泥石流时,地上的各种大小石头和泥,小到直径只有零点几微米的粘土,大到数十厘米乃至更大的巨型漂砾,都有可能

在泥石流中“泥沙俱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诱发裹挟B.成因汇集C.出现夹杂D.引发聚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依赖三个因素,A项“诱发”、C项“出现”、D项“引发”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成因”指原因,与后文“因素”语义重复,排除。第二空,横线表达石头和泥等卷入泥石流中,而且石头和泥本身是静止的,受到了泥石流的冲击才被动的跟随泥石流移动,所以第二空应体现“被动”的意思。C项“夹杂”指掺杂,D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均无“被动”之意,排除;A项“裹挟”指人或物被迫卷入其中,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别忘了还有泥石流》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大量的水快速涌入”“小到……都有可能________到泥石流中‘泥沙俱下’”可知,所填的词语含有“卷入”的意思。B项“汇集”指聚集;C项“夹杂”指掺杂,混杂;D项“聚集”指凑在一起。三者都没有卷入的意思,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诱发”有致使发生的意思,填入横线处是说明泥石流发生的因素,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A、C、D三项意思相近,B项差异较大,可根据句意排除不合适的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其余三项词语的意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成因”已含有原因之意,填入与“依赖于……因素”语义重复,排除B。第二空,“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夹杂”指掺杂;“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此处形容“大小石头和泥”,且与“泥沙俱下”对应,“裹挟”更恰当,排除C、D。故本题选A。39.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汽油与汽车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此二者互为互补品。一般而言,某种商品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将会因为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呈反方向变化。因此,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减少。故正确答案为A。40.67,54,46,35,29,(

)A.13B.15C.18D.2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做差无明显规律,考虑做和。第二步,做和如图所示:观察和数列,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如图所示。幂次数列的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的底数为8+(﹣1)=7,指数为2的常数数列,即和数列下一项为7²=49,所求项为49-29=20。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前项减后项做差,如图所示:一次和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17-2=15,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15-6=9,所求项为29-9=20。因此,选择D选项。4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企业应该:A.自主经营B.自负盈亏C.自我发展D.自我约束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第二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的市场主体。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也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因此,选择ABCD选项。42.小王和小张两人每年的收入相等,小王每年储蓄全年收入的1/5,小张每月比小王多支出1000元,三年后小张负债6000元,求每人每年收入多少元?A.36000B.48000C.50000D.5400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第二步,设每人每年收入x元,由“小王每年储蓄全年收入的1/5”,可知小王每年支出(1-)x=0.8x;由“小张每月比小王多支出1000元”,可知小张一年比小王多支出1000×12=12000(元),即小张一年支出0.8x+12000;由“三年后小张负债6000元”,可知小张每年支出比收入多=2000(元),故可得方程:0.8x+12000-2000=x,解得x=50000,即每人每年收入50000元。因此,选择C选项。43.某人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把减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3,得到的差是122,那么正确的得数应该是:A.77B.88C.90D.10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第二步,根据把个位3看成8,把十位8看成3,可得正确减数和错误减数的末两位分别是83、38,即少减了83-38=45。由得到的差为122,可知正确的得数为122-45=77。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第二步,假设减数是两位数为83,看成了38之后得到的差为122,则被减数为122+38=160,可得正确得数应为160-83=77。因此,选择A选项。44.2015年9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本次辩论主题是:A.以和平方式调节和解决国际争端或局势B.增强联合国维和作用C.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一个新的行动承诺D.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监督承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5年9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本次辩论主题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一个新的行动承诺”。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AB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的审议、监督和审查机构,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共同组成。大会每年9月至12月举行常会。常会通常分两个阶段,前段为一般性辩论阶段,后段为大会讨论和审议列入议程的各项议题阶段。2019年9月24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本次辩论主题是“激励多边努力消除贫穷,促进优质教育、气候行动和包容性”。45.表中2009年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差最大的省市区是:A.辽宁B.河北C.海南D.广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差值依次是,,,,,所以2009年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差最大的省市区是海南。故正确答案为C。46.事业单位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期间为12个月。(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故本题表述错误。47.2021年10月6日,国家语言检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语言”,位列榜首的是(

)。A.双减B.躺平C.元宇宙D.觉醒年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21年12月6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其中位列榜首的是“觉醒年代”。故正确答案为D。48.李某最近总是和身边的人发生矛盾,经常和他人吵架,社区社会工作者找李某谈话,引导李某分析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找到解决这种状况的方法,帮助李某调节内心情绪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这种治疗技巧是:A.现实情况反映B.直接影响技巧C.人格发展反思D.心理动力反思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第二步,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辅导技巧。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本题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引导李某分析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帮助李某调节内心情绪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是运用了心理动力反思的治疗技巧。因此,选择D选项。A项: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A项不符合题意。B项: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B项不符合题意。C项:人格发展反思,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经历。C项不符合题意。49.由算法推动的人工智能正在对人文学科发起挑战:它颠覆了很多领域的基础研究范式,未来三分之一的人文研究领域也许会“消失”或被替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为人文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格局——当人文研究迎来拐点,需要学者以更开放的心态正面回应。以数据见长的人文学科受到“颠覆式”冲击。“系里有位研究语料库的资深教师

‘崩溃’了。人工智能短短几天得出的结论,甚至比他埋首钻研了20年的学术成果更准确、更有说服力。”这场研讨会的发起者、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峰一语道出了时下不少人文学者的学术困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人工智能已令人文学者们面临学术困境B.人工智能颠覆了人文领域基础研究范式C.人工研究遭遇人工智能“颠覆式”冲击D.人工智能对以数据见长的学科挑战巨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人工智能正在对人文学科发起挑战,接下来用转折关联词“但”强调了人工智能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以数据见长的人文学科受到‘颠覆式’冲击”再次点明观点,最后用“王峰”教授的话再次解释了观点。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人工智能对以数据见长的学科挑战巨大”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已令人文学者们”表述过于绝对。B项和C项:表述片面,并非全文总结。50.根据给出的数字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字。1,3,3,9,5,15,7,(

)A.7B.10C.21D.2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1,3,5,7,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3,9,15,(21),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15+6=21。因此,选择C选项。51.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的时代,绘画写实技巧

,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

。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并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炉火纯青不分轩轾B.目无全牛不分畛域C.登堂入室不谋而同D.登峰造极不爽毫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后文“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说明宋代绘画技巧达到高峰。A项“炉火纯青”指学问或技艺等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B项“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学艺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很高的水平;D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选项均符合文意。第二空,根据后文提到“图像证史”,说明宋代绘画技艺高超,画中的花鸟、山水十分逼真,可以达到证史的地步,D项“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可以体现出两者一点不差、很相似,符合文意,当选;A项“不分轩轾”指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能体现“一模一样”,排除;B项“不分畛域”指不分领域,文段并非强调花鸟画与自然景观是不同领域的事物,排除;C项“不谋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画说科技史——开篇语》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主语是宋代的绘画写实技巧,A项“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D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两者均符合语境。B项“目无全牛”泛指人的技艺纯熟;C项“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水平。两者的主语均是“人”,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意是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很相似或一样。D项“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符合语境。A项“不分轩轾”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并根据选项词语的词义进行判断。第二步,通过辨析成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的对象“绘画写实技巧”。“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一般主语是“人”,不能是一个“时代”,排除A。“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主语也是“人”,故排除B。“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水平。“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C、D两项词义符合语境,备选。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绘画写实技巧高超,作品与真实的自然物象非常相似。“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比较可知,只有“不爽毫厘”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52.贵州十四五规划指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

)国有资本有序退出。A.特殊性竞争领域B.一般性竞争领域C.基础性竞争领域D.安全性竞争领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贵州十四五规划,即《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指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基础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应急体系等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进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故正确答案为B。53.9,10,65,26,217,(

)A.289B.89C.64D.5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底数为6+1=7;指数数列是3,2,3,2,3,(2),是周期数列,所求项指数为2;修正项是1的常数数列。故所求项为7²+1=50。因此,选择D选项。5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考查立体图形位置规律。从第二个图形起,每个图形中的立方体都是由前一个绕竖轴旋转90°得到。故正确答案为D。55.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中属于发散思维的是:A.某广告公司的设计员由“点”想到太阳、五子棋、球等,由“线”联系到一根绳子、一根头发、蚯蚓、电线等,由“面”想到海面、平原、足球场、宇宙等B.历史上东北发生了蝗虫灾害,某官员为研究治蝗之策,搜集了自战国以来有关蝗灾的资料C.鲁班从野草叶子上锋利的齿和蝗虫大板牙上的小齿得到启示,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锯子D.某数学老师经过层层推理,终于证明了一道同学们证明不了的数学难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由“点”“线”“面”出发,分别想到多种事物,符合“从一个目标出发”、“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符合定义,当选;B项:从研治蝗虫之策出发,搜集关于蝗虫的资料,没有体现“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也没有体现“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由带齿的叶子和蝗虫的牙得到启发发明锯子,没有体现“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经过层层推理,证明数学难题,没有体现“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也没有体现“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由点、线、面想到多种事物,体现了“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符合定义;B项:某官员为研究治蝗之策,搜集了自战国以来有关蝗灾的资料,是借鉴以前的经验,没有“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C项:根据野草叶子上的齿和蝗虫的小齿得到启示发明锯子,是由不同事物联想到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符合“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D项:经过层层推理,解决难题,说明题目难度大,解题循序渐进,没有“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56.关于Word的打印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后台打印,打印时可以做别的事B.不能单独打印任何一页C.可以一次打印文档中不连续的页D.可以不打开文档而完成打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后台打印是Microsoft

Office的一项打印功能,通过使用后台打印功能,可以实现在打印Office文档的同时继续编辑该文档。在Microsoft

Office中,可以单独打印任何一页。Word文档可以批量打印;可以一次打印文档中不连续的页。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57.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1)她对这些诗人诗作的解析,________,丝丝入扣,毫无牵强,读她的文章,就像是面对着那个活生生的诗人。(2)在边防工作站,我们见到了年轻的站长,他能用流利的外语与境外人员交谈,对境外的民族、文化等知识更是________。(3)他删除的用心是隐秘的、手法是细腻的,但是,在________的历史学家眼里,他所有暗中的手脚都无所遁形。A.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B.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C.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D.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所填词语修饰“对境外的民族、文化等知识”,根据“更”可知,文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对境外的知识很了解。B项和D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符合语境。A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非常清楚明白;C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两者均不能表达“了解”之意,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无所遁形”可知,历史学家看事物十分细致。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非常清楚明白,侧重看得透彻,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看得细致,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洞若观火”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程度词“更”表递进,所填成语语义比“能用流利的外语与境外人员交谈”重,强调站长十分了解境外的民族、文化等知识,B、D两项“了如指掌”指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程度较重,均符合语境,保留;A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C项“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第三空,所填成语搭配“历史学家”,表示历史学家能够看出他暗中的手脚,D项“明察秋毫”侧重不太容易看到的细节能看得清楚,符合语境,且与“历史学家”搭配恰当,保留;B项“洞若观火”侧重于观察事物的透彻程度,十分明白清楚,体现不出对不容易看到的细节观察仔细,不符合语境,且搭配人时一般表述为“某人洞若观火”,不能表述为“洞若观火的某人”,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结合后文“读她的文章,就像是面对着那个活生生的诗人”可知,她对这些诗人诗作的解析是很清楚明白的,读者看得懂、能理解,D项“洞若观火”符合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云南边防见闻之五》《李敖快意恩仇录》等58.黑洞其实并不“黑”,它会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极其微弱的光(电磁波),这种光被称为“霍金辐射”。因为“霍金辐射”会释放出能量,所以,黑洞会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黑洞蒸发)。有科学家认为,“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也就是说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以下说法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观点的是:A.黑洞的表面就像“全息图的底片”,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B.根据量子物理学的信息守恒定律,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C.任何携带信息的物质被黑洞吞噬后,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D.黑洞引力极强,任何物质被它吞噬都无法逃逸,连光也不能幸免,因此无法确认被吞噬的物体信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也就是说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论据:因为“霍金辐射”会释放出能量,所以,黑洞会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黑洞蒸发)。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黑洞的表面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那么说明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也会被保存在黑洞的表面,所以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不会消失,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根据量子物理学的信息守恒定律,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即使物体被黑洞吞噬,那么信息也不会消失,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因为黑洞会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黑洞会变小直至消失,如果黑洞释放出的热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