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学习难点】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一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代表作有小说《大律师现实录》《透支时代》《花样年华》等。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价值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三、预习设计1、填空___》,作者是 咕咕( )___》,作者是 咕咕( ).粼粼( ).2、给加点字注音散.步( ) 熬.过( )分歧( ) 霎时( )..3、解释下列词语⑴信服:⑵分歧⑶一霎时:⑷各得其所:⑸委屈:⑹粼粼:四、感知课文听读课文,完成问题1、读准字音,标出重点词语。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1)散步的时间:(2)散步的地点:(3)散步的人物:(4)散步的原因:(5)散步的经过:(6)散步的结果:3、划分层次,概述段意。五、合作探究1、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2、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可以看出各自什么性格?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3、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4、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5、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6、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课堂检测.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嫩芽( )霎时()拆散()水波粼粼()分qT)dun()下.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⑴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改为。⑵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状的儿子。 改为 。⑶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改为。.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⑴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 ⑵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各得其所: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⑴根据课文选择正确的答案:TOC\o"1-5"\h\z①“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②“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D.一家人以孙子为中心。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口、“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⑵根据课文填空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

的()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②本文选取 这一生活场景,以 和 的浓厚亲情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三代人 、 的关系。③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故事情节填写完整。“我”劝母亲散步T全家一起散步―T TT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母亲xinfu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n3nya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⑶后来发生了fOnqf: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不知所措自出心裁姹紫嫣红惩前毖后油然而生荼毒生灵挑拨离间毕恭毕敬意思。不过,一切都qUjue于我。不知所措自出心裁姹紫嫣红惩前毖后油然而生荼毒生灵挑拨离间毕恭毕敬2.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铺着(pU)霎时($卜a)嫩芽(nen)拆散(品ai)B.斗笠(11)惬意(xia)委屈(wei)粼粼(l")C.处份(fen)分岐(q^)桑树(sang)责任(ze)D.咕咕(gU)必竟(bi)强壮(qiang)蹲下(dU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栩栩如生 声名狼籍五彩班调 随机应变扑朔迷离 错综复杂无精打彩 走头无路.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大学自主招生时说,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各.得.其.所.。(2)纳米材料环保工艺画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消除新房子内的甲醛。将自己喜欢的工艺画挂在房间里,既优雅别致,又可净化居室环境,真是两全其美之策。.....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厚厚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像没有穿东西似的。.请按照原文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②不过,一块都取决于我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④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⑤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⑥我说:“走大路。”⑦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⑧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⑨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⑩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A.⑧②⑦⑤③⑩⑨④①⑥ B.⑧⑦②⑤③⑩⑨④①⑥C.⑧⑤②⑦③⑩⑨④①⑥ D.⑧⑦⑤②③⑩⑨④①⑥8.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 )的家庭( )的“我”( )的母亲 ( )的妻子( )的儿子二、导入新课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却更见人间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感悟人间真情,继续去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意,浓浓的亲情。三、合作探究㈠品读语言之美请找出你喜欢的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等)请你用“我喜欢(词、句子、段),因为”的句式说话。1、景物美(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2、人情美(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㈡分析手法之美1、大家认真阅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什么句子比较多?( )这种对称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大家找找看,找一找对称句,说说这种句子的作用。2、让学生读自己找的对称句男生齐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女生齐读: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男生齐读: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女生齐读: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3、师生共读师: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背)生齐: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师: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背)生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师: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背)生齐:我的儿子要走小路,走小路有意思。师: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生齐: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师: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生齐: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生齐:就是整个世界。四、课堂总结1、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五、拓展体验文中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多年之后,这美丽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的身上吗?六、课堂检测阅读课文,完成问题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选文有多处描写初春田野的美好景色,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2、阅读选文第③段,理解加点词的表达作用。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3、阅读选文第⑤段,文中写儿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阅读选文第⑥段,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在祖孙俩产生分歧后的一段什么描写?这一描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谈谈你的理解。5、阅读选文第⑧段,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七、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册》。2、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参考答案三、1、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莫怀戚。2、sdndoguqfshal"3、⑴相信并佩服。⑵不一致,有差别。⑶极短的时间。⑷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5)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⑹形容水明净。四、2、(1)初春(2)南方的田野上(3)“我”、母亲、儿子、妻子(4)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5)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6)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3、第一部分(1),交代人物、地点、事件。第二部分(2-8)具体写一家人散步的经过。㈠层(2)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转变;㈡层(3-5)写田野的春色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㈢层(6-8)写一家人散步路线的分歧和解决办法。五、1、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办法:“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孙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走小路。2、(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⑵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这种永恒的情感,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3、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4、“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5、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6、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六、1.n省nshachailfn歧蹲.⑴绝决⑵状壮⑶曲屈.⑴相信并佩服。⑵我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B5、⑴①B②C③B⑵①新绿,浓,淡,嫩芽,咕咕地,生命。②散步“我”母亲互敬互爱、融洽和睦③根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却依从孙子走小路第二课时一、1.(1)信服(2)嫩芽(3)分歧;取决A (解析:B项中“惬”应读qiMC项中“份”应为“分”,“岐”应为“歧”;D项中“咕”应读gD,“必”应为“毕”。故选A。)C(A.声名狼藉B.五彩斑斓口.无精打采 走投无路故选C。)(1)每一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顿。⑵做一件事顾全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5.D(解析:A项中的两个顿号都应为逗号。B项中“说”字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C项中的三个分号都应为逗号。故选D。)A(解析:B、D两项是比喻,C项是拟人。故选A。)A(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是⑧②⑦⑤③⑩⑨④①⑥。选A.)和谐美好 孝顺慈祥贤惠天真可爱三、㈠1、(1)这句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2)这句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祖母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2、(1)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用什么样的语言。(2)比得真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二)1、对称句。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③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④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⑤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