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4课经济大危机(可提供录像课)课型新授年级九年级姓名单位一、教材内容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下,从而引起“相对过剩”。罗斯福新政是在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并不改变社会性质,也不能根除经济危机。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二战后资本主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课程标准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总统,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你知道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三位总统吗?展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像教师:前面两位华盛顿、林肯我们已经学习过,2009年美国人民心目中总统排位,排名前三名的是林肯、华盛顿、罗斯福。华盛顿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林肯因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而铭记于美国人民心目中。你知道罗斯福有何功绩吗?说起来罗斯福取得的成就还是“得益”于他的前任,那么他的前任又是谁?展示:1928年,胡佛竞选总统时,许诺: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但胡佛却被人们成为“饥饿总统”,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位总统,还想在1932年竞选总统时谋求连任。展示:“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然而结果如何呢?展示:“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20世界20年代末纽约儿歌导入:胡佛为什么被人们讥笑为“饥饿总统”?而罗斯福为什么能成为美国人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设计意图:罗斯福有何功绩?能成为美国最受人尊敬的总统之一,由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导,合作探究:(一)“山雨欲来风满楼”——“繁荣”及其崩溃教师: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展示:材料一“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家,美国的事物就是做生意,美国需要一个商业政府。”——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二柯立芝繁荣的表现年份建筑业消耗汽车电力工业收音机销售额1924年120多亿680万辆9.97亿元6000万元1929年170多亿2500万辆23亿8.42亿元——《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形势?学生: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提升学生分析、总结、提炼材料的能力。)教师:但是在这种空前“繁荣”的表象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危机。展示:材料一1925-1929年期间,制造企业从18.39万家增加到了20.67万家,其产值由608亿美元增加到了680亿美元。美国联邦储备工业生产指数在1921年只有67点(1923-1925年为100),到了1928年7月上涨到了110点,而在1929年6月更是高达129点。1926年,美国生产了430.1万辆汽车。而3年以后的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535.8万辆。——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美)著《1929年大崩盘》材料二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360doc个人图书馆《重温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教师:材料反映当时美国的经济存在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这种经济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劳动群众消费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它导致大量产品因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形成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教师: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只有真正理解危机的原因,才能在后面完全理解新政的措施。)(二)、“覆巢之下无完卵”——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展示:问题(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及助学“预习笔记”)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稳定时期,经济繁荣一时,是真的稳定和繁荣吗?这种状态导致了什么结果?2、课本这几个情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发生的标志是什么?3、这次危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你怎样看待“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故意销毁大量产品?”这种现象?这暴露了资本家的什么本性?5、这次危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提出一些针对本节课重点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展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场景。教师: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适当介绍一些关于股票的知识,不作深的探究。)播放:《经济大危机》视频片段。展示:材料一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300万85万300万3000万——《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二从1929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相互交织,生产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相互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逐渐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结合以上材料,总结出这次危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学生: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材料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数据的分析,理解危机的影响,从而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展示:图片一失业者求职图片二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图三倾倒牛奶教师:结合以上图片,说一说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学生:一是工人大量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三是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讨论: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这说明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学生:讨论回答。为减少产品,维持价格,保持利润。说明了资本家唯利是图,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残忍。(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经济危机的恶劣影响,达到“读图学史”的目的。)(三)“力挽大厦于将倾”——罗斯福新政教师: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播放:视频《罗斯福——轮椅上创造的神话》出示:材料一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应该相应地采取反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赤字预算,膨胀通货,增加投资,刺激并鼓励消费,以保证“有效需求”充裕,他的主张作为经济危机的治标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对缓和并解脱经济危机有一定作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教师:观看视频、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分析思考1、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3、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4、“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有何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展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世界通史》)教师: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展示:材料一新政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发行30亿美元新钞,以支持大银行开业。接着政府公布“存款保险法”,由政府保证其安全,以恢复银行信用。——《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二政府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如植树、修路等;与此同时,开始大规模实施“以工代赈”措施,最著名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工程。——《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三1933年6月,罗斯福公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该法令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为了该法令能够顺利贯彻执行,政府把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作为拥护产业复兴的标记,发起了人尽其责的“蓝鹰运动”。——《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材料四在农业方面,1933年5月罗斯福公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规定缩减农业生产,以消除农产品过剩现象,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并屠宰了620万头猪、2300万头牛、500多万只羊作为肥料。——《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1、中心措施:调整工业。作用: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2、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教师:依据新政的措施,引导学生分析新政的成效和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视频和资料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突破本科的重点和难点。)展示:“新政”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同1933年相比,193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1935年增加了14,到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了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同时新政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起了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作用。——《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什么?学生: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教师:同学们,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及其作用,我们知道了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那么思考一下美国的这一举措对于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还有何积极意义?对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同类问题有何借鉴意义?学生: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教师:但是,经济危机就像魔咒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罗斯福新政这么好的政策措施根除不了经济危机?学生:由于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四)、“各有千秋炳史册”——创新精神,永放魅力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展示: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特点是:一条道路,即社会主义道路;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在列宁领导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化为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是斯大林时期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二“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他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成功的“改变”是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使他度过了危机。——《世界现代史》王斯德著教师: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各有千秋,各有何特点?你认为哪个方式好?理由是什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讨论: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我们应该从罗斯福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经验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学习罗斯福:我们要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的精神。(设计意图:注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六、课堂测试:(一)、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最能树立政府诚信形象的措施是:AA、整顿银行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2、经济危机的起止时间:AA、1929---1933年B、1924---1929年C、1914----1918年D、1924---1933年(二)、助学“达标练习”七、板书设计: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山雨欲来风满楼”——“繁荣”及其崩溃(二)“覆巢之下无完卵”——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三)“力挽大厦于将倾”——罗斯福新政(四)“各有千秋炳史册”——创新精神,永放魅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罗斯福新政相关史实,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九年级半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未形成体系,对新政的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分析历史现象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本课教材的处理,我采用了最为简单的套路,也就是学生的思考套路来进行处理,即依次讲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之所以选择这种比较“规矩”的处理方式,有两方面原因,首先通过学情分析,我发现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还有很多欠缺,还有就是因为我认为这一课是比较难的,无论是从本单元还是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来看,都是不太容易很快代入到脉络中的,所以我想先让学生将史实理解透彻,再将本课放入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进行深入讲解。【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评价要素指标(权重)ABC观课教师一观课教师二观课教师三知识的掌握情况20%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能完成变形和拓练习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要求的作业掌握基础知识,能完成基本练习AAB思维能力发展情况20%能一题多解具有发散、综合思维能力勇于质疑,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只能停留在某种固定模式上思考BAA解决问题能力40%能通过多个方案择优解决问题基本能独立解决问题,只是思路单一。只有通过合作,才有望解决问题。ABA合作交流10%善于与人合作,不光有主见,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合作的精神,固执己见。AAA认真程度10%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主动参与讨论。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偶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AAA【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评价要素指标(权重)ABC观课教师一观课教师二观课教师三知识的掌握情况20%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能完成变形和拓练习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要求的作业掌握基础知识,能完成基本练习AAB思维能力发展情况20%能一题多解具有发散、综合思维能力勇于质疑,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只能停留在某种固定模式上思考BAA解决问题能力40%能通过多个方案择优解决问题基本能独立解决问题,只是思路单一。只有通过合作,才有望解决问题。ABA合作交流10%善于与人合作,不光有主见,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合作的精神,固执己见。AAA认真程度10%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主动参与讨论。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偶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AAA【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评价要素指标(权重)ABC观课教师一观课教师二观课教师三知识的掌握情况20%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能完成变形和拓练习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要求的作业掌握基础知识,能完成基本练习AAB思维能力发展情况20%能一题多解具有发散、综合思维能力勇于质疑,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只能停留在某种固定模式上思考BAA解决问题能力40%能通过多个方案择优解决问题基本能独立解决问题,只是思路单一。只有通过合作,才有望解决问题。ABA合作交流10%善于与人合作,不光有主见,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合作的精神,固执己见。AAA认真程度10%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主动参与讨论。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偶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AAA【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从教材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难点: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为本课属于经济史的内容,涉及一些经济理论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比较详细的引导和讲解,因此我确立了“学生理解”这一最终目标。【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最能树立政府诚信形象的措施是:AA、整顿银行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2、经济危机的起止时间: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