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1.gif)
![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2.gif)
![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3.gif)
![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4.gif)
![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c8ca850d90037e81afc1b54438218cc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备考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A.双关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绝对性【答案】B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3、下列不属于认知发展障碍的选项是()A.感觉统合失调B.语言发展障碍C.焦虑症D.智力障碍【答案】C4、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不包括()。A.创造性B.艺术性C.逻辑性D.操作性【答案】C5、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B6、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获得()。A.条件反射观念B.母亲观念C.积极情绪观念D.客体永久性观念【答案】D7、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答案】C8、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B.全面教育的原则C.侧面教育的原则D.正面教育的原则【答案】D9、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为主。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行为习惯D.卫生习惯【答案】C10、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答案】D1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3小时B.0.5小时C.1小时D.2小时【答案】D12、会用材料建造成简单的物体,能将物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这种结构游戏的要求是针对()。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答案】A13、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答案】B14、在幼儿的想象中,()占主要地位。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有意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A15、能够满足儿童不同的兴趣需要,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交往、表达、合作、分享,便于优势互补,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B16、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分别为()A.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C.观察指导、示范、准备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答案】C17、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A.幼儿园教育B.社区教育C.社会教育D.终身教育【答案】C18、下列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A.科学概念的发展取决于日常概念B.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C.科学概念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D.日常概念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生长发展的【答案】A19、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A.动作有试误性B.动作无计划性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答案】C20、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下列最恰当的做法是()。A.避免幼儿看此类影视作品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答案】D21、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岁能够正确辨别前后。A.3B.4C.5D.6【答案】B22、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是()A.欧文在苏格兰创办的幼儿学校B.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建立的幼儿园C.我国南京建立的幼稚园D.我国武昌建立的幼稚园【答案】B23、以下动作最早产生的是()。A.坐B.翻身C.爬D.站【答案】B24、韵律活动中,3~4岁幼儿最感兴趣的动作是()。A.基本动作B.移动动作C.舞蹈动作D.模仿动作【答案】D25、婴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坐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B.机能性游戏C.规则游戏D.象征性游戏【答案】B26、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A.教学做合一B.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C.做学教合一D.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答案】B2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是()的社会教育目标。A.托儿所B.幼儿园小班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大班【答案】B28、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答案】A29、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答案】B30、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言语、行为有利于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是()A.某幼儿教师批评了一个尿裤子的3岁幼儿,说:“你尿裤子,太丢人了,去边上反思去。”该教师为自己的言语辩解说,这样做有助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B.某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对不愿意参加互动的儿童说:“如果你现在不参加,以后都不要到幼儿园来了。”该幼儿教师认为对幼儿来说,必要的威胁与恐吓是有效的教育手段C.某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班级里相貌漂亮的小朋友极为关注,对那些长相一般的小朋友有所忽视,对此行为,她解释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有这样的表现也算人之常情吧。”D.某幼儿教师对正在搭积木的小朋友说:“你做得真好,你真是太能干了。”而这个小朋友仅仅是把几块积木摞在一起。该教师解释说,虽然孩子搭的很简单,但是对孩子的鼓励有助于孩子的创造性发展【答案】D31、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应了小班幼儿()。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C.象征性思维的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答案】B32、根据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是()。A.宏观评价B.相对评价C.中观评价D.微观评价【答案】B33、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就是()。A.游戏教育化B.教育游戏化C.教育活动游戏化D.游戏活动教育化【答案】C34、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合性B.知识性C.生活性D.动态性【答案】B35、主张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答案】D36、小龙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打碎了一盘玻璃杯,小涛在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A.小龙的错误大B.小涛的错误大C.两人都没错D.两人的错误一样大【答案】A37、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A.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B.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C.会识别左右D.会识别上下、中间【答案】C38、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答案】C39、()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答案】A40、《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应“注重(),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A.教育教学B.行为规范C.保教结合D.日常教育【答案】C41、()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洛克D.福禄贝尔【答案】B42、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有明显的性别意识。A.2岁B.3岁C.4岁D.5岁【答案】B43、关于我国托儿所的描述不正确的()。A.以集体教育为主B.具有社会福利性C.具有保教性D.是3~6岁儿童的保教机构【答案】D44、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A.颜色鲜艳B.足够大C.会发光发亮D.做工精致【答案】B45、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属于心理现象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答案】D46、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要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D.停止教育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答案】A47、下列关于游戏的认识,基于生物学视野的是()A.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B.游戏是一种发泄过剩能量的本能活动C.游戏与工作是对立的,游戏的目的在于过程,而工作在于结果D.游戏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是自动自发的,自由选择的【答案】B48、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A.测验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C.考试D.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答案】D49、学前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是让儿童()A.进行游戏活动B.学习书本知识C.弹钢琴、画画、做体操D.任其自由发展【答案】A50、学习的因素与游戏的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实现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有规则的游戏是()A.体育游戏B.智力游戏C.音乐游戏D.感官游戏【答案】B大题(共10题)一、案例一时间:上午9点28分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甲地点:托二班盥洗室幼儿进盥洗室洗手。打开总阀门后,幼儿们兴高采烈地涌了进去,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洗了起来,刚开始还洗得挺像模像样,但没过几分钟,幼儿们就不约而同地玩起水来。几乎所有在洗手的孩子全部加入了玩水游戏。此时,教师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脸一下拉了下来:“你们这是在洗手吗?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玩水?辰辰.你的袖管全湿了!”教师立即关上水阀,催促着孩子们快速地离开盥洗室,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不情不愿、不声不响地溜了出去。案例二时间:上午10点15分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乙地点:托二班厕所、盥洗室又到了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今天安排了区域自选游戏。幼儿们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散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了游戏。只见晓捷和筱羽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一前一后,偷偷地溜进了厕所,打开水龙头高兴得玩起水来。教师注意到了两人的举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悄悄地躲在门边,发现他们两人正在玩水,很开心!因此她并没有阻止他俩,只是说了句:“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玩水时把水龙头开小些,尽量不要弄湿衣服!”说完,她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三个小伙伴立刻动身来到盥洗室,加入了玩水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了进来,厕所间显然已不够容纳。正当这时,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教师走进盥洗室向幼儿发出了到盥洗室一起玩水的邀请,同时还提供了瓶子、水盆、水桶、杯子、毛巾、玩具等多种材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水的游戏。幼儿们各自挑选了不同的材料,自由地游戏起来。倒水游戏、浮与沉、挤水游戏等,游戏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幼儿的不同反应,对比分析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并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2)结合新《纲要》对两位教师的处理方法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答案】(1)首先,从托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2—3岁正是幼儿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抱有巨大的探索热情,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知疲倦地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其次,水是孩子生活环境中接触较多的物质之一,玩水也是所有学前幼儿都喜欢的游戏。孩子们通过玩水可以感知水的特性、作用及保护等相关问题。同时玩水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在案例一中,幼儿玩水游戏与日常常规和教师接下去的正常教学计划产生了冲突。因此,教师利用自已的权威中断了幼儿的玩水游戏。(类似教师甲的处理方式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屡见不鲜)。在案例二中,教师乙通过观察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不受计划所累,给了幼儿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探索的空间。(2)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和教师乙不同的处理方式充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案例一中的教师甲更关注的是玩水活动会弄湿幼儿的衣服,会着凉感冒以及妨碍了自己下面教学计划的实施,忽略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玩水活动背后蕴涵着的良好的教育契机。案例二中的教师乙关注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创造一个开放、支持、引导的自主性教育氛围。同时不受教学计划所累,真正体现出新《纲要》中所指的:“教师应善于利用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使儿童自主活动的生成”,“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要求。由玩水活动引发的思考,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现代幼儿教育应从孩子的兴趣、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优势,创设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重视幼儿的自发活动,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洗手时出现许多问题,有的把袖子弄湿、不洗手背、冲不净皂液;有的争抢或拥挤、玩水忘记洗手、擦手后毛巾乱放在架子上;有的握不住大块肥皂;有的因毛巾离水池远,一路甩水把地面弄得很湿……请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份改进洗手环节的工作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工作目标,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答案】洗洗小手我健康设计思路:《幼儿因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传播健康知识要着眼于幼儿的内化程度,培养幼儿的健康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行为要着眼于幼儿的自觉自动,任何时候,健康教育都要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纲要》中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此节活动的设计,以遵循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参与的积极性,从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形象生动的手偶表演,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感知自己的小手”来了解身边的“故事”,懂得养成清洁卫生、勤洗手的重要性,由引发的问题“手脏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画面、讨论画面,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通过模仿洗手动作、亲身体验洗手的过程来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初步培养了幼儿良好健康行为意识。活动目标: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洗手的课件两个小熊手偶活动过程:谈话引题,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世界什么日吗?(洗手日)2.“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1.游戏导入:“医生嘟嘟来做客”(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三、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题1][简答题]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答案】儿童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①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如在爬攀登架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干与湿、玩积木的时候能体会并认识到大小、形状、颜色等。②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感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③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儿童的创造力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游戏中,他们首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会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反应等。(2)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通过游戏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①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②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当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的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3)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和成长。它有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在童年的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也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四、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答案】【知识点】学前教育目标。(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五、明明今年3岁了,他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明明买冰激凌,他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他一块巧克力糖,明明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他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根据材料,请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答案】(1)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①材料中明明因为妈妈没有给他买冰激凌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是其情绪社会化的表现,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②“当爸爸给他巧克力糖时又立刻笑起来”是其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婴幼儿的情绪常常被外界情境支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③“当他看到隔壁家的小朋友哭自己也哭起来”是其情绪易受感染的表现,儿童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这时期儿童的情绪较少受一般人感染,但仍然容易受亲近的人,如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会越来越强。(2)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①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②成人情绪自控的示范;③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④帮助幼儿控制情绪;⑤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六、有一次,洋洋和硕硕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了争执,洋洋要硕硕当妈妈,硕硕说:“不,妈妈是女的,我是男的,不行!”洋洋也不让步,说:“这是假装,又不是真的。”“假装也不行,我就不当!”硕硕坚定地说。“不"-3就不和你玩了。”硕硕一听不和他玩了,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问:“洋洋,你们玩什么游戏呢?”“就是娃娃家,我当爸爸,他当妈妈。”“可是硕硕不愿意当妈妈怎么办?就只剩下你们两个人了.他要是不玩,你一个人怎么玩啊?”我问。“老师,那你说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不愿意换角色,他不愿意当妈妈,那就没法玩了呗。”洋洋想了想,对硕硕说:“要不我"-3爸爸,你当叔叔,王老师当妈妈吧。”得到硕硕的同意后,我们三人玩起了娃娃家游戏。小小的风波,让孩子学会了合作,懂得了谦让。问题:(1)材料中幼儿展开的是何种类型的游戏?这种游戏有何特点?(10分)(2)材料中幼儿的游戏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应如何指导?(10分)【答案】(1)材料中的游戏类型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的特点有两点:一是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材料与规则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幼儿自身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游戏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游戏情节变换的可能性。二是角色游戏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得以进行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幼儿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可以十分多样与新颖。(2)材料中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善于分配角色的问题。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往往非常关注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但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会表现出不善于分配角色的问题。为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要适当引导幼儿学会如何较好地分配角色,让幼儿明白角色的意义及轮换角色的必要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也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七、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问题:试分析材料中的感知觉规律。【答案】(1)幼儿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材料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2)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材料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3)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4)这位教师实际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八、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吸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的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答案】活动目标:1.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吹出的形状都是圆的。2.发现泡泡是彩色的,体验玩泡泡的乐趣。活动准备:1.各式各样的吹泡泡的工具,已配备好的溶液。2.泡泡飞舞的视频。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欣赏泡泡漫天飞舞的视频,激起幼儿的兴趣。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吹泡泡的工具,先来看看有哪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2.老师示范各种工具吹泡泡二、吹泡泡,发现泡泡是彩色的、圆形的。1.讲述活动要求,在吹泡泡的同时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九、元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而且老人没有文化。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元元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问题1][简答题]针对材料分析元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矫治建议。【答案】(1)遗传因素。可能元元的妈妈小时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化与化工工程作业指导书
- 建设工程材料居间合同
- 养殖类雇佣劳动合同
- 装修设计合同协议书
-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 网站开发与维护技术作业指导书
- 夫妻离婚协议书标准格式
- 机械拆除承包合同
- 农业与食品安全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株洲货运资格证题库及答案大全
- 碳纤维加固定额B013
- 我是家务小能手(课堂PPT)
- 汽车检具知识培训讲义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驾考三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
- 江门至珠海高速公路某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基于《自制简易吸尘器》的项目教学
- 2023年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备考复习题库(360题)
- 口腔颌面外科学 计算机辅助外科
- 新人教版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完美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