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2022事业单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某花园要围绕周长为200米的圆形花坛等距离安装洒水器,若两个洒水器之间间隔为25米,则需安装洒水器(

)个。A.4B.5C.7D.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单侧环形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代入数据可得:洒水器的个数=200÷25=8(个)。因此,选择D选项。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题干中每个图形都有明显出头点,考虑数出头点。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S式规律。如下图所示:从左下角出发,沿箭头方向图形的出头点数量分别为1、3、5、7、9、11、?、15、17,呈等差数列,遵循此规律,问号处应填入一个含有13个出头点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3.下列选项中,没有多余词语的一句是:A.马路的北头有商店和医院,商店的后面就是我的家。B.他冒着风雨向前走着,在雨中寻找路径。C.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听到广播马上到操场集合。D.每到节假日、星期天,他就更忙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多余词语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简洁明了,没有多余词语。A项“医院”多余,医院对交代我家的方位没有作用。B项“冒着风雨”和“在雨中”语意重叠。D项“节假日”和“星期天”交叉,星期天已经包含在“节假日”中。因此,选择C选项。4.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而有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还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兰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50名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A.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C.目前尚无诊断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D.在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论据: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基因鉴别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诊断,但不确定慢性疲劳综合症是否可以通过基因鉴别来诊断和治疗,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说明可以利用基因鉴别的方法诊断慢性疲劳综合症,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尚无诊疗方法,现在是否已经有诊疗方法与这项研究成果可以用于诊断治疗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存在一种特殊基因,但并未指出是否可以鉴别出这个特殊基因,进而也不确定是否可以用于诊断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5.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B.海发光的优点和缺点C.海发光的利用方法D.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叙述的海发光能够影响船舶航行、可以预报天气、便于渔民捕鱼三个事例,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文段实际上意在通过不同角度说明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B项:说法错误,海发光本身并没有优缺点,只能说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或有害。C项:只说明了海发光的利用方法,表述片面。D项:文段本身并未提及。6.0,3,8,15,(

)A.15B.20C.24D.2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下两项为7+2=9,则所求项为15+9=24。

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底数为4+1=5,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是每项均为2和-1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5²-1=24。因此,选择C选项。7.如果现在叫停一些已经成熟的基因测序诊断,如对唐氏综合症的诊断,就有可能逼迫孕妇要么去接受羊水穿刺、脐带挤血检查等不太准确有效的产前检测,要么让孕妇冒着风险生下有缺陷的孩子。这段文字支持的主要观点是:A.叫停基因测序不能一刀切B.基因测序可以避免相关的遗传疾病C.羊水穿刺、脐带挤血检查不太科学D.基因测序存在认识误区和使用乱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整体是反面论证,说明如果叫停一些成熟的基因测序诊断,会逼迫孕妇要么接受不太准确的产前检测,要么冒着风险生下有缺陷的孩子。所以不能叫停已经成熟的基因测序诊断,即对于基因测序诊断不能一刀切,答案选择A项。B项,“遗传疾病”表达不全面,是避免有缺陷的孩子,应排除。C项,属于反面论证的“后果”,本身不重要,应排除。D项,“认识误区和使用乱象”在文段中没有出现,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8.科学家认为,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暂时缓解了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一旦这种缓解作用失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以更快速度增长。那么,增加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呢?虽然绝大部分科学家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存在诸多变数,于是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一直在这一点上做文章,试图让老百姓相信二氧化碳浓度不一定和大气温度有关联。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以至于很多人至今仍然拒绝相信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拒绝参与减排。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A.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不大B.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越来越弱C.人类活动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D.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话题落在“很多人至今仍然拒绝相信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拒绝参与减排”,下文应该继续围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展开。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话题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符合语境。A项属于前文已经论述的内容。B项对应文段首句,与尾句话题不一致。C项“二氧化碳浓度”与上文“全球变暖”话题不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这类题目主要根据尾句进行推断,本题尾句提出一个观点,那么接下来应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同时,需要学会排除三种信息,即与文段无关的信息、前文提到的信息、本文提到的信息。由文段末句“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以至于很多人至今仍然拒绝相信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拒绝参与减排”可知,作者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民众拒绝参与减排是受了他们的误导。故接下来最可能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观点进行批驳,即论证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D项当选。解题思路: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尾句。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增加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随后阐述了气候变化怀疑论者面对这个问题的策略,尾句指出“这个策略”,即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策略,产生的结果——很多人拒绝参与减排。尾句的核心话题为“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关系,所以接下来作者应围绕该话题展开论述,对应D项。A、B两项:“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均是文段论述过的内容,且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探讨的是“二氧化碳浓度”,而尾句论述的是“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的关系,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9.有甲、乙、丙三根管子,甲管子以每秒4克的流量流出含盐20%的盐水,乙管以每秒6克的流量流出含盐15%的盐水,丙管以每秒10克的流量流出水,但丙管打开后开始2秒不流,接着5秒后又停2秒,再流5秒,如此循环。现三根管同时打开通入一水池中,1分钟后关上。这时水池中混合溶液的浓度是:A.10%B.12%C.15%D.2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类,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由题意可知,甲管60秒流出240克20%的盐水;乙管流出360克15%的盐水;由于丙管开始2秒不流,随后周期循环流,故丙管可以流5×8+2=42(秒),流出420克水。第三步,根据浓度公式,可知混合溶液的溶度为。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因溶质=溶液×浓度可知,混合后的溶质(盐)质量为。丙管出水呈周期型,每7秒中,前2秒不出水,后5秒出水。所以1分钟内流水周期,前8个周期流水秒,后4秒流水秒,合计流水时间为秒。故三管合计流出的溶液质量为,混合后的浓度。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浓度=溶质÷溶液。本题中甲、乙、丙三管流出液体浓度不同,可求得三者流出的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和,甲、乙两管相对简单,丙管需要结合循环周期考虑,先判断在1分钟内有多少个循环周期,若有余数,需按照丙管流出规律判断余数内流出情况。甲管,溶液量为60×4=240克,溶质为240×20%=48克;乙管,溶液量为60×6=360克,溶质为360×15%=54克;丙管,以7秒为一个循环,60÷7=8……4,前面8个循环流水5×8=40秒,最后4秒停2秒流水2秒,共流水42秒,水量为420克。则溶液总量为240+360+420=1020克,溶质质量为48+54=102克,所求浓度为10%,故本题选A。10.KSMEEMSKA.AQQDDPQAB.WSDAAGSVC.SWAOOAWSD.IPDAIPA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一串字母,可以寻找相同字母的位置关系,明确其排列规律,再和选项对比得出答案。根据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相同,可排除B、D;根据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母不同,可排除A。故本题选C。1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文字中的“在那里”指代的是(

)。A.每个人的自由发展B.一切人的自由发展C.这样一个联合体D.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词语指代。做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词的前后文,“在那里”的上文是“这样一个联合体”,下文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12.某科学家批评了人们对化学添加剂的恐惧。“食品标签上如果出现很多添加剂就会让人心生恐惧,但其实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食品中糖和脂肪的含量。防腐剂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都愿意吃到一个保存良好的罐头,而不希望因为摄入肉毒杆菌而死亡。”下列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支持该科学家的观点?A.很多药物也是化学制剂,是药三分毒,用药要谨慎B.纯天然无添加的原生态食品很难储存,而且价格更高C.防腐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滋生细菌D.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食品添加剂种类与量的严格控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不需要恐惧添加剂。论据: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是有益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说的是防腐剂和添加剂,而A选项说的是化学制剂,无关项,当选;B项:无添加的食品难储存,说的是没有防腐剂和添加剂时不好的地方,可以加强,排除;C项:防腐剂可以防止滋生细菌,是说的好的地方,可以加强,排除;D项:说的是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是严格控制的,可以加强,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无法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防腐剂是有益的。论据: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虽然药物这种化学制剂有毒,但不代表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化学制剂也一定有毒,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纯天然无添加的原生态食品难储存,可以证明添加剂和防腐剂是有益的,具有加强作用。C项:加强论点。防腐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滋生细菌,可以证明防腐剂是有益的,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食品添加剂种类与量的严格控制”,验证了论据“食品中添加剂和防腐剂受严格控制和计量”这种做法是有利于食品安全的,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可知科学家的观点是防腐剂是有益的。要求选择无法支持该观点的一项,只要将能够支持的排除即为正确答案。科学家的观点是防腐剂是有益的。A项,无法支持科学家的观点,是无关项。B、C两项,支持了科学家“防腐剂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都希望吃到一个保存良好的罐头,而不会希望因为摄入肉毒杆菌而死亡”的观点。D项,支持了科学家“其实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的观点。故本题选A。13.据了解,一些先进厂商已经掌握了7纳米芯片的制造工艺,而目前主流的是用14纳米工艺制造的芯片,那么,芯片技术还有继续演进的

吗?专家认为,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它的终点。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不断演进,技术的突破虽然往往出其不意,却从未

。A.空间迷失B.余地缺席C.可能让步D.前景踌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四个选项均可与“演进的”搭配,不好判断。第二空,根据前文“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它的终点”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芯片技术一直发展、从未停下之意。A项“迷失”指分辨不清方向,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缺席”,“从未缺席”可体现芯片技术一直在发展之意,符合文意,当选。C项“让步”指在争执中部分地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踌躇”指犹豫不决,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芯片技术有多神奇?未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14.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进了虎穴,就一定能得到虎子B.只有进虎穴,才可能得到虎子C.即使进了虎穴,也不一定就能得到虎子D.要得到虎子,就必须得进虎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不……不……”和提问中“理解不正确”确定为翻译推理选非题。第二步,翻译题干。得虎子→入虎穴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如果)……就……”为前推后关联词,可翻译为:入虎穴→得虎子,与题干推理逻辑不相同,不能推出;B项:“只有……才……”为后推前关联词,可翻译为:得虎子→入虎穴,与题干推理逻辑相同,可以推出,排除;C项:入虎穴肯定了题干推出式的后件,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但可以得到可能性结论,所以可能得不到虎子,推理正确,排除;D项:“(只)要……就……”为前推后关联词,可翻译为:得虎子→入虎穴,与题干逻辑相同,可以推出,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5.上衣:领袖A.兄弟:手足B.时间:岁月C.身体:耳目D.动物:鹰犬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领袖是上衣的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手足用来比喻兄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岁月指年月,泛指时间,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耳目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鹰、犬分别是两种动物,二者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6.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临终关怀的是:A.小张被查出严重肾衰竭,他想远离城市,回到出生的小山村,医生在对他进行疼痛处理后同意他出院回村B.老张在车祸中大腿严重创伤需要截肢,老张伤心至极,但医生经常劝导他,使老张的沮丧的心情得到了缓解C.老李被查出肝癌晚期,医生对他进行保守治疗,并鼓励他继续唱歌和弹琴D.老赵被查出胃癌晚期,志愿者们经常上门和他聊天,逗他开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②专注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③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严重肾衰竭的小张仅仅通过疼痛处理即出院,符合“患者将要逝世前”“减轻其疾病的症状”,符合定义;B项:老张的大腿严重创伤需要截肢,并未体现有生命危险,因此不符合“将要逝世前”,不符合定义;C项:肝癌晚期的老李属于“将要逝世前”,保守治疗符合“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符合定义;D项:胃癌晚期的老赵属于“将要逝世前”,志愿者们通过逗他开心,让老张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17.现有浓度为12%和24%的盐水各若干克,将其混合后加入50克水,配制成了浓度为18%的盐水600克,则原12%和24%的盐水质量之比是:A.6∶5B.1∶1C.5∶6D.4∶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混合后加入50克水后配置成盐水600克,则12%和24%的盐水共600-50=550(克),设浓度为12%的盐水有x克,则浓度为24%的盐水有(550-x)克。可列方程:12%x+24%×(550-x)=600×18%,解得x=200,即浓度为12%的盐水有200克,那么浓度为24%的盐水有550-200=350(克),两者之比为200∶350=4∶7。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第二步,加入50克水之前的浓度为:×100%=19%;则原12%和24%的盐水质量之比是:4%∶7%=4∶7。因此,选择D选项。18.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以下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A.地震B.火山C.滑坡D.泥石流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A项正确,地震,指地球内部某些部分在力的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B项正确,火山,指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及伴生气体、碎屑物质经地下通道喷出,在地表冷凝、堆积形成的山体。C项正确,滑坡,又称塌方,指土体、岩块或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作整体下滑运动的过程和现象。D项正确,泥石流,指产生于沟谷中或坡地上的饱含大量固体物质(泥、沙、石块和巨砾)的不均质的特殊洪流。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故正确答案为ABCD。1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作者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故表述错误。20.木器和石器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类型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但历史的发展很不均衡,数千年中,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使已知物发生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即使是游离状态的金、银、汞等,人们也都开发了一些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的提纯方法。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A.有机材料几乎都是直接取之于生物B.石器是无机材料家族的原生态成员C.陶瓷、金属是人类创造的无机材料D.人造材料未来将全面取代有机材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不符合文意”可知此题为选非题,大家需注意审题。由“有机材料除了……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可知,A项与文意相符,且“几乎”一词表意温和,排除;由“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使已知物发生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可知,石器并非是新材料,而是属于原生态,B项与文意相符,排除;由“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瓷、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可知,陶瓷和金属是人造的无机材料,C项与文意相符,排除;D项表意错误,文段没有提到人造材料取代有机材料的说法,为无中生有选项,且“全面取代”表意过重,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塑料的世界—赛璐珞和电木引领材料变革》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符合文意。B项对应“无机材料发展出了……等人造材料,除了石器之外,全是……创造出的新材料”,符合文意。C项对应“但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符合文意。D项“人造材料未来将全面取代有机材料”在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且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提出的观点,快速查找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B项,由“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对已知物施加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C项,由“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D项,无中生有,且“将全面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D。21.①但在浸满水的土壤或湖底沉积物中,氧气是稀缺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并释放甲烷②就和我们打开冰箱门一段时间后,食物解冻并且开始变质的过程一样③湖下的甲烷分子随着水中气泡的逸出,冲破湖面,进入大气④氧气促进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⑤但当冰层融化,以前被固定起来的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气体⑥占地球陆地面积20%的冻土带在地表下几十米内储存了约9500亿吨碳,这种由动植物遗骸经过上万年形成的碳,冻结在冰层下的众多冰湖中,与空气隔绝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⑥⑤B.③④⑤②⑥①C.④①⑥②③⑤D.⑥⑤②④①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语句排序。语句排序题。①和③都在讲甲烷,顺序为①③,排除BC项;⑥是全文的总起句,比②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项。因此,选择D选项。22.一支车队共有20辆大拖车,每辆车的车身长20米,两辆车之间的距离是10米,行进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这支车队需要通过长760米的桥梁(从第一辆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辆车尾离开桥面计时),以双列队通过与以单列队通过花费的时间比是:A.7∶9B.29∶59C.3∶5D.1∶2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第二步,车队过桥需要行进的总长度为桥长加上车队长,可得双列队需要行进(米),单列队需要行进760+20×20+19×10=1350(米)。当速度一定时,时间与路程成正比,故双列队通过与以单列队通过花费的时间比为1050∶1350=7∶9。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时间=路程÷速度。所求为时间的比,每辆车的速度均一致,则关键为求路程比。在车辆过桥问题中,路程=桥长+车长,本题中桥的长度时固定的,单列队时,车队长=车长×20+间隔×19;双列队时,每列有10辆车,则车队长=车长×10+间隔×9。车长和间隔长均为已知条件,按步求解即可。双列通过时,每列有10辆车,车队长度为10×20+9×10=290米,过桥总路程为290+760=1050米;单列通过时,车队长度为20×20+19×10=590米,过桥总路程为590+760=1350米;过桥速度相同,时间之比等于路程之比,为1050∶1350=7∶9,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当车队以双列队通过桥梁时,每列各10辆拖车,中间共产生9个间隔,则所走的总路程米;当车队以单列队通过桥梁时,20辆拖车会产生19个间隔,则所走的总路程米。因行进速度不变,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则所需时间之比。故正确答案为A。2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学识是才能的________,才能是学识的________,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基调升华B.基本延伸C.指导释放D.引导发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没有导向含义的A、B。然后通过辨析“指导”“引导”的含义,选择最能与弓箭的比喻构成呼应的D。第三步,验证D项第二空,确定答案。文段把“学识”与“才能”比喻成弓与箭的关系,没有弓(学识),箭(才能)没有方向;没有箭(才能),弓(学识)发射不出去。第一空强调的是学识对才能的的导向作用。首先排除与此义不符的A、B。“指导”常与“学习”“工作”搭配,“引导”常与“方向”搭配,考虑弓与箭的比喻,“引弓射箭”为习惯搭配,故此处用“引导”更恰当,排除C。验证第二空,“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者能力表现出来,“发挥才识”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可知,学识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箭需要靠弓弩的调节指引才能射中目标,即学识是才能的指引,所填词语应体现“指引”之意。A项“基调”和B项“基本”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指导”和D项“引导”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二空,依据文段“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及“飞似流星”可知,弓弩需要靠箭的精准才能够体现价值所在,发挥作用,即才能是学识的发挥,所填词语要体现“发挥、体现”的意思。D项“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挥学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C项“释放”与“学识”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可知,学识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镞,箭镞需要靠弓弩的调节引导才能射中目标,即学识是才能的指引,该空要体现“指引”的意思。A项“基调”和B项“基本”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指导”和D项“引导”均具有“指引”的意思,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飞似流星”可知,弓弩需要靠箭镞的精准才能够实现价值,即才能是学识的发挥,该空要体现“发挥、体现”的意思。C项“释放”与“学识”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发挥”意为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挥学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24.计算之于(

)相当于实验之于(

)A.推理逻辑B.物理天文C.数学化学D.大脑助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计算和推理都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实验和逻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B项,计算与物理并无必然联系,实验与天文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代入C项,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技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技能。前后关系一致。代入D项,借助大脑进行计算,实验不一定要借助助手。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25.0.2,4.04,20.008,(

A.48.0032

B.40.0032

C.54.0016

D.61.021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将小数点看作分隔符,分组看整数和小数数列。

整数部分: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指数是3的常数数列,修正项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7+(-3)=-10,所求项整数部分为4³-10=54;

小数部分:0.2,0.04,0.008,是公比为0.2的等比数列,所求项小数部分为0.008×0.2=0.0016。

则所求项为54.0016。

因此,选择C选项。26.崎岖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悲痛A.平坦;心情B.山路;沉痛C.坦途;欢喜D.坎坷;悲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崎岖”和“平坦”属于反义关系,“悲痛”是一种“心情”,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崎岖”的“山路”,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沉痛”和“悲痛”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崎岖”形容山路不平,是形容词,“坦途”指平坦的道路,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欢喜”与“悲痛”属于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崎岖”与“坎坷”属于近义关系,“悲哀”与“悲痛”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7.下列不属于古代“六艺”的是:A.射箭B.书法C.绘画D.驾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因此,选择C选项。28.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不是……而是……”这个反向并列关联词可知,前后意思相反,后面谈到“我们尽力做了”,所以前文应该填入“我们不尽力去做”的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地去做某件事情);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C项“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侧重点是闲,三者均不能和“尽力做”构成反向语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以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辨析备选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没有做事,据此排除A、B。“无所事事”侧重于闲,“无所作为”侧重于没有成绩。由“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无所作为”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根据反义并列标志词“不是……而是……”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后文语意相反,后文提到“我们尽力了”,故横线处应表达“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意思,D项“无所作为”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B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C项“无所事事”是说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A、B、C三项填入文段语意均不合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9.生态好转,意味着我们能遏制库姆塔格大沙漠

的脚步,让沙漠明珠——月牙泉依然

在戈壁中,让弥足珍贵的莫高窟不会再次受到伤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侵蚀摇曳B.侵吞流淌C.吞并闪烁D.吞噬镶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文段中将月牙泉比作沙漠明珠,则横线处所填词语用以修饰“明珠”。C项“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D项“镶嵌”指把一物体嵌人另一物体内,作为装饰。二者置于此处,均能体现月牙泉这一明珠为戈壁点缀,符合文意,保留。A项“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B项“流淌”形容液体流动,二者置于此处,均与“明珠”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大沙漠”搭配,以体现沙漠扩大的特点。D项“吞噬”比喻消融,湮灭,符合文意,当选。C项“吞并”指并吞、兼并,常搭配公司、行业等,与“大沙漠”搭配不当,且文段没有体现兼并的意思,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哈拉诺尔湖干涸六十年重现碧波,来敦煌戈壁滩看“海”了!》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主语是“沙漠明珠”,A项“摇曳”指轻轻地飘荡,与“明珠”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流淌”的应该是液体,明珠不能流淌,排除B项。C项“闪烁”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D项“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二者均可与“明珠”搭配。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沙漠”搭配。C项“吞并”指侵占土地、财物,据为己有,与“沙漠”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吞噬”指吃掉,放在这里形象的表示沙漠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结合选项词义及用法,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侵吞”指侵占吞没公物或他人资财。“吞并”指合并;并吞,兼并。二者多用于经济事务,排除B、C。第二空,“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悠游自得的样子,不能形容月牙泉在戈壁存在的状态,排除A。将D项代入验证,“吞噬的脚步”“镶嵌在戈壁中”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30.人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__: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__,依依可人的苏堤白堤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份景致只有天宫仙境可比;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__,她云山逶迤,亭台隐现,真有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意趣;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她的________,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清幽绮丽奇俏多彩B.清丽清幽多彩奇俏C.奇俏多彩清丽清幽D.多彩奇俏清幽清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可知,空缺处所填的四个词语均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第二步,第一空,结合后文的“……的娴静”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体现“静”,结合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即可。第三步,验证其他三空。分析可知,选项中的四个词,都是相应后文语句的概括。第一空,由“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可知,此处体现的是“静”,而四个词语中能体现“静”的只有“清幽”。第四空,“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对应的应是“多彩”。且“绮丽”“奇俏”代入也符合其后所描述的西湖神韵的特征。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四空。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都是对下文语句的概括。选项中“清幽”“绮丽”“奇俏”“清丽”这几个词意义相近,辨析起来有难度,而“多彩”是最容易把握的,故先分析文段中哪些语句能显示出色彩丰富的意象。第四空后文“四时八节之景”“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能够与“多彩”相对应。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二、三空。“清幽”指(风景)秀丽而幽静;“绮丽”指华美艳丽,鲜明美丽;“奇俏”指奇特,俏丽。代入原文,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四空入手,后文“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分别描绘了四季的四种特色植物,与“多彩”相对应。

前三空,分别代入“清幽”、“绮丽”、“奇俏”验证,“清幽”指清静幽深、“绮丽”指“鲜艳美丽”、“奇俏”指“奇幻俏丽”,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31.下列哪项不是请示的特点(

)。A.超前性B.说明性C.单一性D.原则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请示的特点主要有:(1)超前性;(2)说明性;(3)单一性。A项正确,请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B项正确,请示的说明性指的是请示重在说明要办的理由、说明求助的内容,通过说明说服上级、使上级作出决断,对请示的事项给予答复或批准。C项正确,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为了便于领导批复,请示行文必须一文一事。D项错误,原则性不是请示的特点。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2.某次考试,题目是30道多项选择题,每题选对所有正确选项3分,少选且正确的1分,不选或选错倒扣1分,小王最终得分为50分,现要求改变评分方式,选对所有正确选项得4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不选或错选倒扣2分,问这种评分方式下小王将得多少分?(

)A.40B.55C.60D.6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设三种情况的题目数分别为x道,y道和(30-x-y)道。则有方程3x+y-(30-x-y)=50,整理得:2x+y=40。更改后得分为:4x+y-2(30-x-y)=3(2x+y)-60=60(分)。因此,选择C选项。33.①然而,环境相容性和昂贵电池组件的回收能力也逐渐成为评价不同类型电池的重要指标②因此可以认为,那些基于其他电荷载体的电池,或组件在空间上分离的反应电池,还有无需使用某些稀缺关键材料的电池,未来也能在市场上立足③不同种类的电池由于背后的化学原理不同,在能量密度、性能、成本和使用寿命方面各有优势④因为它们看来最有可能加速由内燃机到电动机的转型过程;体积小、重量轻、容量也足够汽车使用⑤在未来的电动汽车社会中,它们即使不适合直接为车供能,至少能负责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固定储存⑥目前,大学和工业界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基电池上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①⑤④⑥②B.③⑥④①②⑤C.⑥⑤②③①④D.⑥①③②④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介绍不同种类的电池各有优势。⑥交代目前大学和工业界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基电池上。再纵观一下其他句子的主体,④提到了“它们”,且这个“它们”就是指的“锂基电池”,因为⑥和④都是在谈共同的话题:“锂基电池”与电动汽车的关系,所以文段是先从③开篇,介绍不同种类的电池各有优势,以此作为话题的大背景。接着将焦点引到⑥“锂基电池”上,再用④去解释“锂基电池”对于电动汽车的优势。所以,这三句话的先后顺序是③⑥④(虽然这三句话并不一定紧密相连),所以,⑥不可能作首句,故排除C项、D项。第二步,综上所述,要遵循③⑥④的先后顺序,故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B选项。文段开篇介绍话题背景:不同种类的电池各有优势。接着将焦点引到“锂基电池”上,说明: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基电池上。再用④去解释“锂基电池”的性能和便携的优势。接着再说明,除了性能和便携度外,环境相容性和昂贵电池组件的回收能力也逐渐成为评价电池的重要指标。因此,得出②的结论,说明某几类电池未来也能在市场上立足。承接“未来市场”这一话题,用⑤介绍在未来的电动汽车社会中,这几类电池的应用。语义连贯。因此,选择B选项。34.3/5,(

),3/10,3/15,9/25,27/40A.1/3B.1/5C.2/5D.3/1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后四项发现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3=3×(1),3=(1)×3,9=3×3,27=3×9,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分母数列:10=5+(5),15=(5)+10,25=10+15,40=15+25,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依此规律,所求项为1/5。因此,选择B选项。35.7岁的小明将妈妈价值2万元的铂金钻戒与邻居价值10元的玩具进行交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的妈妈可以要求邻居返回钻戒B.小明的妈妈不能要求邻居返回钻戒C.小明与邻居的交换行为无效D.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知识。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A、C、D项正确。《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小明该行为无效。A项正确,该行为无效,小明的妈妈可以要求邻居返回钻戒。B项错误,该行为无效,小明的妈妈可以要求邻居返回钻戒。C项正确,小明与邻居的交换行为无效。D项正确,小明7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6.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走过绚烂之夏,秋天宛如巨幅油画缓缓

在眼前,处处如泼墨一般,流溢着斑斓的色彩。绸缎般厚重的色调蔓延成流动的河,让高处的云天、远处的雪山、眼前的草地、脚下的河流渲染着奔放而自由的美丽,

着浓到化不开的秋意。A.展现、点染B.铺展、浸染C.展现、浸染D.铺展、点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将秋天比喻为巨幅油画,横线处修饰油画,B、D两项“铺展”意思是铺开并向四外伸展,可以形象地描绘出油画缓缓铺开并展现在眼前的画面,保留;A、C两项“展现”意思是明显地表现出来,“铺展”更符合油画展开的特点,排除。第二空,根据横线后“浓到化不开的秋意”可知,此处将“秋意”比喻为某种液体,横线处表意为“秋意”这种液体渗入到油画之中,B项“浸染”意思是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符合文意,当选;D项“点染”意思是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侧重小面积点缀,不符合液体渗入的特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秋之韵章》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秋天宛如巨幅油画缓缓……”可知,该空填入的词语应体现巨幅油画缓缓展开的样子。A项和C项“展现”指显现出,无法对应“缓缓”这一状态,排除A项和C项。B项和D项“铺展”指铺开并向四外伸展,对应“巨幅油画”,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秋意”,且对应“渲染”。B项“浸染”指逐渐沾染或感染,也指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与“浓到化不开的秋意”搭配恰当且符合语境。D项“点染”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语义不符,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37.0

6

16

30

48

96A.66B.68C.70D.7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且起伏不大,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后得到新数列为:6、10、14、18、(

)、(

),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故新数列后两项为:,,则题干所求项应为:,代入验证,符合规律。故正确答案为C。38.设=,那么的值是:A.B.C.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观察发现,将式子分子分母同除b,整理为,将=,代入整理,解得=。因此,选择B选项。39.不同利益群体的特定体制中所受束缚与保护的程度是不同的,相对而言,束缚少而保障多的群体会觉得体制公平,反之会觉得不公平进而要求改革。转轨过程的情况与此类似,某个群体摆脱的束缚多于失去的保障,甚至是只摆脱束缚而不失去保障,他们会拥护改革并认为它公平;相反,摆脱束缚少而失去保障多的,他们就会认为不公平而有可能反对改革。下列说法概括主旨最准确的是:A.改革有时会造成对某些群体的不公平B.改革应该对所有群体公平一致C.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可能全都支持改革D.是否支持改革与不同的利益群体相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不同利益群体根据受体制束缚与保护的程度不同而确定是否要求改革。然后说明不同群体根据转轨过程中受束缚与保护的比例决定是否拥护改革。文段结构为“分—分”,主要讲的是束缚与保障的程度不同导致群体对改革的态度不同。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C选项。A项:只涉及到改革可能产生的一种结果,片面。B项:“改革对所有群体公平一致”文段未提及。D项:“相关”表述过于笼统。40.18岁以下的网民人数与下列哪个年龄段的最接近?()A.18~24岁B.25~30岁C.31~40岁D.41~50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问题材料中给出各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重,若某两个年龄段网民所占比重最接近,即为此两年龄段网民人数最接近。第二步:计算过程根据饼状图材料可知,18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重为14.93%,通过观察可知,A项,18~24岁所占比重为41.18%;B项,25~30岁所占的比重为18.84%;C项,31~40岁所占的比重为8.89%+7.12%=16.01%;D项,41~50岁所占的比重为5.72%。显然14.93%与16.01%最为接近。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41.(

)对于领航相当于规则对于(

)A.航班选手B.航标犯规C.导航比赛D.航线裁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航班要遵循领航的引导,选手应该遵守规则的引导,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B项,航标和领航都能引导航线,二者是并列关系,犯规是不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C项,领航和导航是近义关系,比赛需要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D项,领航要遵循航线进行引导,裁判要遵循规则进行判罚,前后关系一致。故本题选D。42.村民阙某和赖某所承包的土地相邻,阙某因为浇水灌溉,经与赖某协商,双方于4月份签订了合同,主要约定:阙某经过赖某的承包地修建一条小溪,赖某也可以利用之进行灌溉。后来水渠被冲断,阙某花钱修好了水渠,由于赖某因为此水渠也受益良多,阙某要求赖某承担部分修渠费用。赖某以合同中并没有约定拒绝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案为相邻关系纠纷B.因为合同没有约定,所以阙某无权要求赖某支付费用C.修建水渠的费用应当由赖某一人承担D.双方应共同承担修渠费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法知识第二步,本案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应当为设立地役权的合同。在地役权关系中,供役地人一方面要依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其权利;另一方面,假如地役权人也利用供役地上的设施,除非合同有明确约定,依据公平原则,其有义务承担部分维修的费用。因此,选择D选项。43.人有自由意志,即主观判断,个人偏好和选择。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越是努力获得的成功,越让人感到幸福;越是需要思考的事物所带来的成功,越让人幸福;越是经过自我控制而得到的满足,越让人幸福。心理学家的追踪实验发现,越是能够忍耐自己冲动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考大学,更容易结婚,更容易得博士学位,而那些忍不住马上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更容易退学、更容易离婚,更容易受挫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其获得的幸福感成正比B.对自由意志的控制程度决定了人们感到幸福的程度C.幸福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可用心理学方法进行探索D.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自由意志的含义,接着讲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人越能控制自由意志就越幸福,最后通过追踪实验对观点进行论证。文段重点在第二句,强调控制自由意志对幸福感的重要意义。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A项和C项缺少话题词“自由意志”。D项缺少话题词“幸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对观点部分内容加以概括。文段先提出“自由意志”的概念,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对自由意志控制的程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并用心理学的追踪实验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这一观点。故文段强调的是控制自由意志能够影响人们感受到的幸福程度。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是文段部分内容,是控制“自由意志”的表现之一。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对“自由意志”进行解释说明,接着通过“越······越感到幸福”“越······越让人幸福”,强调自由意志对幸福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一系列追踪实验进一步论证“自由意志和幸福的关系”,故文段重点论述“自由意志”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对应

B

项。

A

项:“努力”仅是“自由意志”的表现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C

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自由意志”,偏离文段中心,且“进行探索”表述不明确,排除。

D

项:“培养孩子”是文段中举例论证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44.预约:拜访:礼貌A.刷卡:签名:密码B.评议:考察:廉政C.取证:起诉:公正D.实习:入职:晋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题干三个词项能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先预约后拜访体现了礼貌。A项,刷卡需要签名和密码,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廉政需要评议和考察,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先取证后起诉体现了公正,与题干关系相同。D项,先实习,后入职,最后晋升,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C。45.物权法所指的物是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指能够移动并且不至于损害价值的物,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虽能移动但移动就损害价值的物。下列选项中,法律关系主体能享有物权的是:A.人B.商标C.父亲的遗骨D.月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物权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民法上的物,是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并且能够被人力所控制、支配的物质实体。遗骨这种客观存在,同样具备物的支配性与价值性的特征。作为死者遗存之物,它负载了近亲属对死者的哀思,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物。因此,选择C选项。A项:人是民法中的民事主体之一,不能直接成为物,物必须是人的身外之物。A项错误。B项:商标不具有客观物质性不具备物质实体,属于知识产权。B项错误。D项:月球不具有可支配性和使用性,因此不属于物。D项错误。4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________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①远远望去,似绿水接天,如彩练当空②置身花丛,但见“大芙蓉花”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选项中的首句。前文提到“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体现了空间的变换,那么接下来也应遵循“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①句是“远远望去”,②句是近距离“置身花丛”,③句是“只见坡上坡下”,④句是近距离观赏“醉芙蓉”。对比发现,②句和④句皆是近景,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B项。①句和③句皆是远景,①句的“远远望去”还未至坡前,故①句应在③句之前,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C项。意思表达连贯,符合逻辑,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47.人们常说“要想身体好,天天吃核桃”,多年经验浓缩成的俗话一定有它的道理,最近,有研究证实,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因此对人类心脏有好处。上述论证若要成立,必须增加的前提是:A.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地保护人类心脏健康B.核桃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C.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D.核桃还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多吃核桃对人类心脏有好处。论据:最近有研究证实,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提问中问到“前提”,且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论点说的是“心脏”,论据说的是“肠道细菌”,考虑在两者之间搭桥进行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长时间地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心脏健康”之间建立了联系,属于搭桥,可以加强,当选;B项:肠道益生菌降低患高血压风险,高血压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食用核桃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高血压、胆固醇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D项:核桃有利于控制糖尿病人血糖,血糖与论点中的“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没有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对人类心脏有好处。论据: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建立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属于前提。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核桃增加肠道益生菌,从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核桃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与是否对人类心脏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需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题干论点为“对人类心脏有好处”。题干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跳跃,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题干中根据“多吃核桃的确有益肠道健康,可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得出“对人类心脏有好处”的结论,作为此论证的前提,需要在有益肠道细菌和对心脏有好处之间建立联系。A项,指出每天食用核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B项,指出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多吃核桃可以增加大量的有益肠道细菌,而充满益生菌的肠道,可以长时间保护人类心脏健康,因此多吃核桃对人类心脏有好处,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的前提。C项,指出核桃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D项,指出核桃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与人类心脏健康无关,并未在有益肠道细菌和人类心脏健康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故本题选B。48.“快乐”一词在概念上、经验上都非常平易近人,毫不陌生。但是“快乐”有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产生快乐有种种前提,快乐的效果与程度也因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境地而千差万别。“快乐”实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快乐的复杂性B.快乐的性质C.快乐的层次D.快乐的前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了大家对“快乐”一词都不陌生。接着用“但是”引出“快乐”的性质、前提、程度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最后一句做出总结强调“快乐”是很复杂的问题。主旨句为最后一句。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和D项:均属于分部内容的表述。49.下列不属于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是:A.必须存在违约行为B.违约行为人主观没有错C.违约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D.违约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ABD项:违约责任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要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故AD项属于违约责任构成要件,C项不属于违约责任构成要件,C项当选。B项: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不论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即主观上有无故意或过失,只要造成违约的事实,均应承担违约责任。只要造成违约的事实均应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B项当选。因此,选择BC选项。50.最近几年,网红食品

。为了买到一杯奶茶、一块蛋糕,人们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排队,甚至出高价从“黄牛”手中拿货,拿到美食后,再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打卡”······这已经成为时下许多年轻人的饮食新时尚。但必须注意的是,部分商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无视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网红食品借助网络平台隐蔽销售,

于监管体系之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A.方兴未艾逃逸B.炙手可热隐匿C.大行其道游离D.异军突起飘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前文“借助网络平台隐蔽销售”,且横线处搭配“于监管体系之外”,所以横线处表示网红食品没有受到监管,是离开了整体的监管体系。A项“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搭配不当,排除;B项“隐匿”表示隐藏,躲起来,既然是“监管体系之外”则不需要进行隐藏,而是“隐匿于监管体系之中”才能表示不容易受到监管,排除;C项“游离”表示离开集体的事物,恰好对应文段“体系之外”,当选;D项“飘游”意思是飘浮游动,与文段意思不符,排除。验证第一空,“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能体现网红食品受欢迎,语义符合,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真金”or“镀金”?

网红食品

需严守安全线》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空格后面说到为了买到一杯奶茶、一块蛋糕,人们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排队,甚至出高价从“黄牛”手中拿货,可知第一空想突出网红食品很火热,大家都喜欢,但这种趋势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一些网红食品借助网络平台隐蔽销售,无视食品安全,可见作者对网红食品感情色彩偏消极。C项“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用作贬义词,符合语境。B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是贬义词但不能用来说网红食品,因此排除B项。A项“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该词更多是为体现事物发展的趋势。文段没有语境体现网红食品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排除A项。D项“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D项“飘游”是飘动或漂泊不定的意思,不能和“监管体系”搭配,因此排除D项。C项“游离”常用来比喻离开集体、联盟或依附的事物,和介词“于”为固定搭配,游离于某种状态之外,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是“网红食品”,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B。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用法,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A项及与题意无关的D。第一空,“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不能用于形容“网红食品”,排除B。第二空,“逃逸”多用于犯罪之后,且主语通常为人,排除A。“飘游”指轻缓地飘动,与题意无关,排除D。“游离于……之外”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C。51.大气层实在是地球(

)的一件理想的外衣。A.梦寐以求B.得天独厚C.美轮美奂D.精美绝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为单空成语题,横线处填入成语与“地球”搭配,形容地球的大气层,B项“得天独厚”指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与后文的“理想”对应,体现地球大气层自然条件优越,符合文意,当选。A项“梦寐以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C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宏伟壮丽、富丽堂皇,均不能与“地球”搭配,排除;D项“精美绝伦”形容精致美妙,无与伦比。文中并未提及大气层的完美之处,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地球的外衣——大气》课外语文2006年Z1期52.下列诗句中诗人描写的是冬天之景的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枫林”和“霜叶”是秋天的景色。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B项错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小雨润如酥”中“润如酥”描写的是春雨。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C项错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杜牧的《秋夕》,意思是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D项正确,“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的《对雪》,意思是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青竹变琼枝”中的“琼”是玉白色,描写的是雪,是冬天的景色。故正确答案为D。53.一瓶硫酸使用了5天,使用时后一天总比前一天少使用1毫升,今天做实验用掉了5毫升后,现在剩下的量与已经用掉的量相同,则这瓶硫酸原来有:A.70毫升B.65毫升C.60毫升D.55毫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这5天的用量成等差数列。使用了5天,证明今天是使用的第5天,使用了5毫升,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中位数×项数,第3天的用量为5+1+1=7毫升,则这5天的用量为7×5=35毫升。根据“剩下的量与已经用掉的量相同”可得,原来有35+35=70毫升。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根据“使用时后一天总比前一天少使用1毫升”可得,这5天硫酸用量为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