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1.gif)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2.gif)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3.gif)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4.gif)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de508ee7fa593d73d8495907c6617b0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迁移一、选择题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1~3题。比重/1/ All/JjAIMn…外来药■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Jfi.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1991〜1992年 B.1997〜1998年C.2000〜2001年 D.2004〜2005年.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城市经济活力C.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D.缓解大气污染状况.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工资水平下降 B.就业机会增加C.经济水平降低 D.产业结构调整解析:1.C2.B3.D第1题,图中两条曲线斜率在2000~2001年间最大,说明该时间段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祗第2题外来暂住人口多数为就业而来,则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增加城市劳动力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经济活力,但会加大城市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大气污染.第3题,图示2008~2009年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急剧下降,说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该市,这可能是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产(企)业减少或外迁,从而导致原来在此类产(企)业就业人员失业而离开该市。“生活方式型移民”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气温温和、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特点,或具有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喧嚣的特点。据此完成4~6题。
.“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 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 D.带动服务业发展可导致迁入地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有()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解析:4.C5.D6.C第4题,由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更曲迁移目的地的环境质量,故C正确。第5题,大量外来移民进入,会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环境质量变差、住房价格升高;由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更注重生活质量和环境,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故D正确,A、B、C错谩。第6题,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客量越大;环境质量相对稳定,环境的承载力较强,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不会降低;资源的过度利用,利用率低下,会使得资源的数量减小,因此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环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故C正确。如图为2005~2010年中国各省区市(港澳台除外)人口迁移・图。读图,回答7~8题。2000I60012000I60012即800^4W-0-4D0-800-I200I6D0.2。此宁贰I广端湖南利北河南山东I上李冬I~~I也注出一严西・相田入地图中()A.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蜀 B.人口迁出量豫小于赣C.人口自然增长率沪高于鲁 D.人口迁入量粤大于浙图中()A.人口净迁出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B.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多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C.南方各省区市的人口迁移量均大于北方各省市区D.沿海各省区市的人口总迁入量超过1亿人解析:7.D8.B第7题,读图可知,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粤广东);人口迁出量豫(河南)大于赣(江西);从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电(广东)大于浙(浙江)。故选口。第8题,人口净迁出的省区市主要是四川、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西等省区市;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多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江西人口迁移量小于河南人口迁移量;据图估算可知,沿海各省区市的人口总迁入量小于1亿人。故选B。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将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9~11题。“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解析:9.D10.A11.B第9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
第4页共6页经济蓄势发IS,D项正确;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A项错误;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再、C两项错误。第10题,“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A项正确;与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性别结构的均衡化无关,B、D两项错谩;人口数量的提高不表示人口红利升级,C项错误。第11题,“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项正确;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A项错误;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4项错误;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东来南川其
广山河四江南东东川芭河山广四江也人性别比用性女性不含瑞澳台L郭3东来南川其
广山河四江南东东川芭河山广四江也人性别比用性女性不含瑞澳台L郭3年I世4年19利好L99。年2fm0年2A1。年第一携第二次第二就第四然第五欷第衣次2010年 匐00年常住人口苒量排名5.19材料二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人口普查次数年龄构成/%流动人口数量/万人0〜14岁15〜64岁265岁第五次22.8970.156.9614438第六次16.6070.1413.2626139(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问题。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第⑵题,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2000年第三位变为2010年第一位,这是由于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第(3)题,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大量人口流动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答案:(1)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⑶方向: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问题: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比较特征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文化特征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情况家庭背景多子女家庭庭就业情况打工主要目的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工作期望比种田多的钱即可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劳动供给决策绝对收入比较少相对剥削感较弱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材料二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材料三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000万涨到了1・2亿。(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3)简要分析长三角地区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信息可知,第一代农民工来自多子女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救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是农村的推力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或两孩家庭,为追求生活质量而进城务工,主要是城市的拉力。但两代农民工进城都是为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第⑵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农民工进城,使城市人口散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出现郊区城市化,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3)题,一方面,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进城。第(4)题,为实现产业施,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部分人员积累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安徽经济发展迅速,与上海工资水平差距缩小。答案:(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利等。⑵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替硝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OA办公系统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生活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原理理解自然界的能量转换
- 生态教育与商业决策的互动关系
- 南京市溧水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考试与参考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七年级《语文B卷》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苏州城市学院《摄影技术基础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互换性与公差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申请门牌号的申请书范本
- 恢复户口申请书范文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正式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建筑施工图设计》课件-建筑施工图立面图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6套)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植物工厂设计方案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T-CPHA 9-2022 智慧港口等级评价指南集装箱码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