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选考)
答题意识培养与答案模型建构邵长思2015、3、7高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文学类)能力层次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具体要求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高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实用类)能力层次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具体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现代文命题的特点及趋向命题特点命题趋向突出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命题的整体性
材料的规范性考点的全面性能力的综合性题目的稳定性选材上注重人文性、文学性、时代性概念、句子、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技巧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关注民生,感恩造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现代文阅读的备考思路着眼两个层面怎么能读懂狠抓三个环节培养阅读意识怎么能得分注重思维方法遵循概括阐释的原则方法培养四种意识整体意识整合意识转换意识审题意识答题意识培养现代文阅读的备考思路培养四种意识整体意识整合意识转换意识审题意识(一)培养四种阅读意识宏观1、整体意识含义:立足整体,整体感知目的:增强语意理解的清晰度步骤梳理段络大意,简要陈述根据段络大意,确定段间关系根据关系,确定文章思路2.整合意识
含义:并非简单的整理合并,而是根据文章的暗示或思路层次进行抽取、组合、概括表达。目的:抽取组合,凸显语意的清晰度。步骤:确立整合的依据大的方面:文章思路小的方面:语篇指示语、行文暗示语确立整合的要点要注意分值的暗示使朦胧的一片变为清晰的几点要有数量观念3、转换意识含义:把握作者行文的转换,注意自我转换注意两点:①转换位置②转换内容作答文本的自我转换
阅读文本的行文转换观点观点观点材料观点景物
陈述对象作答角度句式选取关于转换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入知出,则尽读书之法也。”
——南宋陈善《扪虱新话》能准确转换信息人称转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过10个字)
……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
收获季节我却两手空空。正确的答法:收获季节作者两手空空。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将作者的语言转换成答题语言
:
宋太祖“仲夏夜梦”具体内容是(不得超过10个字)
宋朝收拾了残唐五代那种乱糟糟的割据局面,能够维持比较长时间的统一和稳定,所以元代有汉唐宋为“后三代”的说法。不过,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我们只要看陆游的一个诗题《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土》便知。宋太祖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把南唐吞并,而也只能在他张卧榻上做陆游的这场仲夏夜梦。陆游: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土。宋太祖的“仲夏夜梦”:亲征,尽复汉唐故土。
古人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忧郁烦恼袭来时,不妨读唐诗,吟宋词,看艾芜的《南行记》。如此,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会渐渐冷却你急躁的情绪;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悠悠南行,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岭南见客羞遮面的村姑,无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此时烦恼何在!忧愁何存!
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读书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参考答案:可以排除愚昧,启发智慧,解除忧愁烦恼。比喻、拟人等形象说法在概括时要转换为简明的语言。将含蓄的语言转换成显豁的语言
:4、审题意识②注意因果思维提示着答题范围原因的充分性①明其所问,确我答案规定着答题角度提供着答题思路隐含着答题内容原因的充足性
文学散文的审美特征有多种表现,例如标题,它关涉主题,但又与主题存在一定的距离;例如语言,它既准确传神,又生动感人。请在下面两小题中选择一题作答。(1)本文的标题“美”在哪里?(2)请鉴赏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1年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昆曲:中国雅文化兴衰的表征》)
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2012广州“一模”《两个老人》)
文艺为什么需要宽容?请从文艺多样性和文艺进化两个方面简要回答。(2012广州“一模”《文艺上的宽容》)
答案模型建构(以文学类为例)
抽象、概括具体应用原型(试题)→模型
→
类题
←←
解释证明小说
考查重点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点:
1、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3、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五个关键词:命题热点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个性化解读
探究,即是探索追寻,就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分析探究,有所发现。建模意识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往往要从环境本身、情节、对人物、对主题深化四个方面考虑。
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与上下文关系、产生的效果三方面作用。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入手,要注意作者的客观介绍和在情节的动态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考虑人物身份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推进、社会环境设计等。『2010江苏』《溜索》: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环境类考题示例
『2010辽宁』《洗澡》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2008年浙江卷
』《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007江苏』《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2007年海南宁夏卷
』《林冲见差拔》: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建模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点明事件发生时间(节令)、地点。(指向环境本身)
②为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指向情节)
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心境
(指向人物)④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作品主题
(指向主题)
环境情节主题人物
环境类建模分析示例『2008年浙江卷』《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指向环境)
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指向人物)
③暗示人物的命运(指向主题)
环境主题人物
环境类建模分析示例『2010辽宁』《洗澡
》: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指向环境)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指向人物)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指向情节)
环境情节人物
环境类建模分析示例『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拔》: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指向环境)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指向情节和效果)
环境效果情节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1、抓住具有季节\地域特征的代表性事物
2、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包括通感手法的运用
3、四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衬托)结合
4、修辞手法(指各种修辞格)5、语言特色(句式、风格、炼字等)小说中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建模表达技巧+所写内容+思想感情(所在段落、主旨)『2010江苏』《溜索》: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环境类考题示例『2007江苏』《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描写性语段鉴赏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2010江苏』《溜索》: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环境类考题示例『2007江苏』《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描写性语段鉴赏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2011广州“二模”』《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法>雨果《巴黎圣母院》):“小说多处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环境类考题示例
(1)表现人性的丑恶,反映当时人们缺乏怜悯、良知的社会现实。(2)反衬爱斯梅拉达善良与宽容的人性美。(或“与爱斯梅拉达善良、宽容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3)为结尾写人们良知的被唤醒作铺垫。
情节类作用分析示例
『2010广东高考试题』《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②丈夫撒谎掩饰。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情节类作用分析示例『07江苏』《麦天》:“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情节本身内容)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下文关系)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上文关系)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与下文关系)
上文情节本身下文
情节类作用分析示例『08江苏』《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情节本身内容)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与下文关系)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情节本身内容)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与下文关系)情节下文
『2008广东高考试题』《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人物类考题示例
【答案】“母亲”是一个辛勤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至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主要人物类
『2010年江苏』《溜索》: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人物类考题示例
『2010年辽宁』《洗澡》: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主要人物类『
2007海南宁夏卷』
《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012年广州“一模”』《两个老人》:
17.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5分)
人物类考题示例主要人物类
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
【分析示例】[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
[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致于嫁不出,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
[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示例4]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
『2010年江苏』《溜索》: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人物类考题示例
『2008年江苏』《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次要人物类或其他『2008年浙江』《乌米》: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2012年广州“一模”』《两个老人》:
18.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6分)
人物类考题示例次要人物类或其他[示例1]在内容上,“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展现作品主题重要部分。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也正是这既令“我”丢面、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并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示例2]结构方面,“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极其故事浑然一体。
人物类建模分析示例
环境情节主题人物
『2010年江苏』《溜索》: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结合情节、主题分析人物(注意人物身份和人物间关系)
次要人物及其他分析示例『2008年浙江』《乌米》: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次要人物及其他分析示例『2010年江苏』《溜索》: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描写的具体内容)(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
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侧面描写
衬托某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①(人物上)自身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与另一人间的烘托作用:映衬或反衬;②(情节上)推动某一情节的发展;③(主题上)凸显某种主题。句子含义题建模『2008年广东高考试题』《河的第三条岸》: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4分)①“父亲”需要“我”每天给他送食物。②“父亲”渴望“我”能够理解并继承他的追求。
『2010年广东高考试题』《面包》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答案】①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②感觉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③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句子含义题建模『2008年江苏』《侯银匠》: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1)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解析】“甜”联系上文自然可以概括出来,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以及有了个好归宿。之所以“苦”,首先应该是由打首饰引发的,女儿走后自己一个也不禁酸楚。【答案】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2)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解析】之所以喊女儿,是思念至深。而发现女儿早已出嫁,自己一人,又安慰自己说“老了,糊涂了。【答案】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题型建模情境叙述+原因揭示+题干限制点散文
作用分析类开头文段作用
『2012广东高考试题』《荷叶》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①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②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③点明季节时间等。【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作用分析类开头文段作用
『2012天津高考试题』《掐辫子》16.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2分)【答案】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作用分析类开头文段作用⑴『2009江苏』《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⑵『2009全国』《彩色的荒漠》: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⑶
『
20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⑴先看句子本身的含义。文段中的所有材料都是指向本节中心,进而指向全文中心即联系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对象具体化意识、分析中心句意识)
⑵内容和结构上对上文的承接,对下文的引导作用。注意开头和结尾的特殊性。(上下文意识)(3)借助画线句的前后半句启发思维。(前后句意识)(4)往往还要看句子或文段的表达效果如渲染、铺垫、伏笔、悬念、对比、衬托,引发思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等。(效果意识)建模提示作用分析类作用分析类开头文段作用⑴『09江苏』《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思考。⑵『09全国』《彩色的荒漠》: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2、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⑶『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作用分析示例『2007江苏』《麦天》:“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情节本身内容)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下文关系)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上文关系)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与下文关系)
上文情节本身下文作用分析类段内某例或引言的作用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如果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加权威性、说服力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此外,对引用传说、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或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等方面的作用。
某一物象的作用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2010北京』
《海棠花》: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情感。
人称的作用人称方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
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⒈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⒉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2000全国』
《长城》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前面说到“由是人们发现”,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语词理解类⑴语境解词⑵语境析句①形象词语的替换
②称代词语的替换
③抽象词语具体化语词理解类⑴语境解词⑵语境析句①形象词语的替换
②称代词语的替换
③抽象词语具体化『2005重庆』《阳台上的遗憾》: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称代词语“这样”指代的内容:咳血和低吟抽象词语具体化:南方建筑虽然有其不同于北方建筑的特点,但汉文化一直留存并影响着宅院。即使在自由活泼的的南国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感伤。《坚硬的荒原》:文学创作中,常会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某种意义。请据此说出你对以下内容的理解。“三个孩子不断用牙啃坑,用嘴聚土,用泪浇树。”建模提示确定形象化词语逐个替换
“三个孩子”替换为“弱小的人类”。“用牙、用嘴、用泪”替换为“有限的力量
”。“啃坑、聚土、浇树”替换为“不断地与环境作艰苦的抗争”
句意:象征着弱小的人类用有限的力量
不断地与环境作艰苦的抗争。
鉴赏类⑴语言色彩类评赏⑵表现手法类评赏鉴赏类语言类鉴赏鉴赏语言角度词语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辞格的选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确认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表达情感和小说题该题型相通。
鉴赏类⑵表现手法类评赏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1、抓住具有季节\地域特征的代表性事物
2、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包括通感手法的运用
3、四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衬托)结合
4、修辞手法(指各种修辞格)5、语言特色(句式、风格、炼字等)散文中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建模表达技巧+所写内容+思想感情(所在段落、主旨)『2006江苏』《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鉴赏考题示例『2007江苏』《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描写性语段鉴赏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2009江苏』
《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①采用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③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善”的思考。
关于探究的考试说明有三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读:“创作背景”不好考(2009年广东《耕作的诗人》18.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创作意图”又与第一方面的“丰富意蕴”重复。“自己的见解”,看似只要自己的观点即可,实际上“自己的”不是脱离文本信马由缰,这也与第一方面重复。所以,三个考点中重点放在第一点。如就第一考点再深入探究的话,就会发现探究主要是基于文本内的探究,而探究点可以涉及散文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意象,或主旨选材和技巧,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和丰厚处,皆可拿来作探究。关于探究题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考点探究
1.角度和层面所谓“角度”,是指看事情、问题的立足点或出发点。总的角度便是读者的角度。较具体说,有具体材料、结构和情感角度等。所谓“层面”,是指某一层次和某一方面。它与“角度”有交叉、包含关系。例如,时代背景层面(角度)、细节描写层面(角度),语言表达层面(角度)等。
概括地说,角度和层面是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为表达此内容而选用的艺术手法,即“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在这两大方面内,又包括较多的具体的角度和层面。面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的考点要求,引导学生答题时既要对某一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又要思路开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多想想。
2.作品的意蕴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就主题思想来说,很多作品的思想又不是确定的,甚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读者感受到的思想有时也是不同的。更有随着读者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转换,更能发现作品的新意蕴。不过,考试中的“意蕴”是实实在在的,有明确的答案和得到答案的依据的。
3.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什么是民族心理?具体说来,如中华民族的勤俭持家的心理,大和民族的“武士道”心理,美国人共有的珍爱生命、生命至上的心理等,而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具体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官本位心理,道家文化影响下的消极遁世心理,佛学文化影响下的舍己为人心理;还有爱面子心理,天人合一追求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心理,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恋家心理,过年过节与家人团聚心理,父母希望儿女出去闯荡、有出息能幸福生活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矛盾心理,儿女不愿过多受到父母束缚又想尽孝不忍其伤心的心理等。“人文精神”是指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人文精神有时又包含文化、风俗、民情等。
探讨民族心理常常是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一个”,见出“一类”和“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特别需要联系。
技法总结做探究题成功的基石是:紧扣文本,尊重文本,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联想把文本信息、试题要求和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尤其注意三点:
1.善于选择探究切入角度因为高考考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探究,所以做探究题选择从哪个角度切入探究很重要。是从主题角度,还是从表达技巧角度;是从作者角度,还是从“我”的角度;是作深层探究,还是作广度视角探究;这些,既要从题干中“读”出来,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切入角度。特别要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联系较为密切的方向作为探究视角。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说明,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通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目的。
3.善于有序呈现结果角度与层面应属两个不同的维度,当它们彼此不交叉时,可以分别表述。而且不管哪个“角度”和“层面”,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地有序排列,且在每一条的前面,都尽可能地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作个提示,这样就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角度”还是“层面”,都要选定两到三个,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的要求。【增分提示】探究题很讲究探究角度和层面。而有时题干恰好就提示了这个角度和层面:
①结合题目,②联系本文内容。所以要特别注意题干的提示、暗示作用。
人物类探究题考题示例
『
2007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差拨唤他为“教头”“贼配军”,依此内容,我们可概括出第一答: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同时,从文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看,可知林冲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乱的一面,又能体现他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的风范。“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写出林冲虎落平阳、龙卧浅滩的无奈,体现了他隐忍、谨慎、暂时求安的一面,也表现了他沦为配军身份而不忍脸面扫地的酸楚。在此基础上,可归纳出第二答: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从限定的角度入手,结合情节,依据主旨,表明观点
情节类探究分析示例『2012某地模拟题』《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小说最后写了德富老汉惨死在他心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的场景,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说结局安排是合理的。
⑴从情节上说,结局让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钟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前文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如“天上的那轮暖阳正丰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以及重笔描写祖先“坟茔”的文字等等,都为小说的结局设下了伏笔,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指向情节本身及效果)
⑵从主题上说,这样的结局处理强调了“专断的、不平等的爱”的悲剧性,也表明了“世事难料、有时候结局与愿望相反”的生活常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指向主题)
环境情节主题人物
情节类探究分析示例『2012某地模拟题』《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小说最后写了德富老汉惨死在他心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的场景,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说结局安排是不合理的。
⑴从情节上说,前文虽有铺垫,但伏笔不足,交代不够,不能必然地发展到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钟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这一结局,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指向情节本身)
⑵从主题上说,这一血淋淋的悲剧性的结局,与前文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反差太大,这种悲剧只是偶然现象,作者夸大了悲剧的性质,有违生活的逻辑。(指向主题、效果)情节主题
探究某个情节合理与否,都要从情节本身是否符合逻辑、对人物的塑造、对主题的表现及表达效果(即读者的感受)等角度考虑。『08江苏』《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限定角度的特点探究
因为侯银匠勤劳、精细、能干,才有中间大部分文字中女儿的勤劳、精细、能干。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更多,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作品而有韵味的特点。把侯银匠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人性美。如果题目换成“侯银匠的女儿”,恐怕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的叙事角度是要变一变的,但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作家汪曾祺师承其师沈从文,对人物所处的更为本质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是非常重视的,而女儿侯菊这枝叶正是侯银匠这棵大树生长出来的,她的勤劳、精细、能干正是源于她父亲同样的品质。【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从限定的人物关系入手,结合情节,依据主旨,表明观点
『2007江苏』《麦天》: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主旨类考题示例
『2010年江苏』《溜索》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主题类分析示例『2010年江苏』《溜索》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选择角度,结合情节、人物关系和手法,表明观点
主题类分析示例『07江苏』《麦天》: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从限定的角度入手,结合情节,依据主旨,表明观点⑶主题立意类评赏(由表及里,多角度挖掘,仔细审视文章具体内容和主旨和小说相同)【2009江苏』
《上善若水》在本文,“上善若水”有哪几层深意?(6分)①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不与万物竞高下,是为上善。②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继者可谓上善之人;③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现代文阅读设题形式及回答模式一、表达方式类:设题形式:(1)对“XX”表达方式举例加以说明。(2)这种写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3)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人称?有什么作用?一、表达方式类:解题方法:(1)确认指定句子或语段所用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五种,其中记叙、描写和抒情是测试重点。记叙的形式主要有顺叙、插叙和倒叙三种。顺叙,能使读者容易把握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插叙,能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波澜起伏,曲折回旋。倒叙,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增强艺术效果。记叙过程中还有三种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也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仿佛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对话,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另外还可以使物拟人化。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一、表达方式类:
描写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方式: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
一、表达方式类:外貌描写:抓住特征,突出性情。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地突出人物思想,反映性格特点。行动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语言描写:反映人物文化、身份、个性、修养及内心思想。细节描写:强调人物某种特别之处,使形象栩栩如生。一、表达方式类:
景物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写、对比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一、表达方式类:场面描写:使人物情貌一览无余。环境描写:能烘托气氛,揭示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表达一种情感。动静描写:创造出生动活泼、和谐完美的意境,相得益彰,增强感染力。虚实描写:引发读者联想,使描写对象特点更突出、更丰满。对比描写:使其中某一方的特征或情感更明显、突出。一、表达方式类:
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其周围环境所作的细腻、具体的描绘。细节描写的作用:准确传神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一、表达方式类: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的作用:
能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间接抒情的作用:
能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含蓄地表达感情,韵味悠长。表达方式类:(2)依据所用表达方式的作用并结合文句作答。答案中一定要包含“形式”、“内容”两方面。“形式”指“是什么”,“内容”指“怎么样”,即如何表情达意表现内容,换言之,即不仅要分析出运用了何种叙述方式或人称,还要赏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二、表现手法类设题形式:(1)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或这样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从取材方面对文章做简要解析。(3)文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二、表现手法类表达技巧主要包含: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想象和联想、对比和反衬、渲染和烘托、象征、抑扬、托物言志、;
③选材剪材:以小见大,详略得当;
④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二、表现手法类解题方法:(1)确认指定句子或语段所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渲染、抑扬、以小见大等。象征:能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对比:能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形象鲜明。衬托:在所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的陪衬下,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渲染:能在浓墨重彩的描绘中营造氛围,为行文设置铺垫,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抑扬:能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以小见大: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二、表现手法类(2)依据所用表现手法的作用并结合文句作答。材料的剪裁方式、主题的显现方式、情感的抒发方式、思维的运作方式、语言的风格特点等诸多方面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他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绝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三、修辞手法类设题形式:(1)本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赏析文中的“XX”句子。(3)文中是否可以运用或不运用“XX”修辞手法?三、修辞手法类解题方法:(1)确认指定句子或语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描绘类修辞有比喻、夸张、比拟等,作用是生动形象;结构类修辞有对偶、排比、反复等,作用是强调突出,表达类修辞有设问、反问,作用是增强语气。三、修辞手法类比喻: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拟人: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夸张: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对偶:表意凝练,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三、修辞手法类(2)依据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并结合文句作答。要十分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修辞作用。要同揣摩、品味语言相结合。要结合文本内容作具体的分析。四、谋篇布局类:
严格意义上说,谋篇布局也是表达技巧,但为了训练方便,单列出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常见的有:过渡、衔接、照应、详略、抑扬、线索、对比、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四、谋篇布局类设题形式(1)本文开头写“XXXX”,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2)文章最后一段写“XXXX”,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或作用?(3)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四、谋篇布局类解题方法:(1)确认指定语段在行文中的位置。位置: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育技术:20加减法的课件开发
- 《接触网施工》课件 4.4.2 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
- 2024年展望: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 文书模板-延迟解冻申请书
- 2023医院卫生院临床技能操作手册
- 2024年新解:复数的几何意义
-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2024新思路
- 2024年春季服装设计原理教案
- 《狐假虎威》课件助力文化传承
-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名师选题
-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全册知识点语法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 浙江省温州市地图矢量PPT模板(图文)
- 上海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情况表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知识点梳理复习ppt
- 空气能室外机保养维护记录表
- DB37∕T 5162-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 9-2 《第三方过程评估淋蓄水检查内容》(指引)
-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狼》公开课课件(定稿)
- 2015路面工程讲义(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联合层+封层、透层与黏层)
-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完整版)
- TTJCA 0007-2022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