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报刘一丈书》中“甘言媚词,作妇人状”写的是()A.A.权者B.客子C.千谒者D.门者

2.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A.A.《锦瑟》、《无题》

B.《蜀相》、《行路难》

C.《山居秋暝》、《春晓》

D.《杜陵叟》、《饮酒》

3.老子生活的年代是()

A.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C.商州时期D.秦代

4.《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5.下列文章属于驳论性的奏议的是()

A.《谏逐客书》B.《驳复仇议》C.《留侯论》D.《答司马谏议书》

6.《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

A.1848年革命B.1870年普法战争C.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D.1830年七月革命

7.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可作为语气词的是()

A.请其矢。

B.其谁曰不然。

C.公闻其期。

D.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

10.下列文章中属驳论文的是()

A.《论毅力》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1.《蜀相》是一首()A.五绝B.七绝C.七律D.五律

12.《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A.勇猛善射的武功B.体恤部下的武德C.终生未封的遭遇D.治军简易的特点

13.《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

A.《薄奠》B.《达夫散文集》C.《屐痕处处》D.《闲书》

14.下列作品被称为“千字律诗”的是()

A.《春江花月夜B.《蜀道难》C.《琵琶行》D.《长恨歌》

15.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马致远B.白朴C.关汉卿D.郑光祖

16.《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17.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垒,倾壶而醉D.兵强则士勇

18.“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句出自()

A.《雨巷》B.《听听那冷雨》C.《洞庭一角》D.《怀念萧珊》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D.《短歌行》

20.《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A.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

2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A.对理想的追求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故居的留恋

22.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3.《日出》的背景是()

A.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农村

B.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城市

C.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城市

D.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乡村

24.《爱尔克的灯光》表达了作者()A.A.回到故居时的欢乐心情

B.久别重逢与亲人团聚后的欣喜

C.抨击封建家庭、封建道德对青年人的摧残

D.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25.下列哪位作家的诗歌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

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曹操

26.李广死后,“百姓阗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

27.《我爱这片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

28.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C.贾环挑拨是非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

29.

30.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A.A.今昔对比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D.先抑后扬

二、填空题(10题)31.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33.__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4.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35.欧·亨利,______作家。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和《警察与赞美诗》,其小说诙谐幽默见长,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36.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___________著称。

37.西我往矣,__。今我来思,__。

38.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__________》、历史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9.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__。

40.茅盾第一部小说《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诗中哪几句是描写人寒冷的感受?

42.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哪一次战役?作者以此役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和遭遇?

43.羊子妻用“嗟来之食”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成语的意思发展到今天有了怎样的变化

44.(三)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昵,厚将崩。”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共叔段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45.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刻画父亲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

查看材料

47.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什么样的艺术描写?

48.文章结尾部分的描述有何含义?(4分)

49.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50.

第一段中说,“风一辈子不能平静”;第二段中又说,“只有拂拂微风最能平静”。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报刘一丈书》中,“权者”虚伪贪婪;“干谒者”奴颜婢膝;“门者”狐假虎威;“客子”意思是寄居他乡的人。

2.A

3.B

4.C

5.B

6.B

7.B

8.BB项应译为:那谁说不是这样呢?“其”作为语气助词,加强了反问语气。

9.D解析: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选择D项。

10.D

11.C

12.C解析:在《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终生未封的遭遇。作者将李广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刻画,用其他人物来衬托李广的性格特征。主要对比有三处:其一,李广与匈奴射雕者的对比。作用是突出了李广的善射。其二,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作用是突出李广治军简易、体恤部下的治军特点。其三,李广和李蔡的对比。作用是突出李广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

此篇课文人物众多,考生要把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例如对于中心人物李广,哪些与之构成对比关系,哪些不是,构成对比、衬托等关系的人物,分别是为了突出李广什么特点,都要逐一明确。

13.D

14.D

15.A解析:作者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作家,人称“曲状元”。因此选择A项。

16.D

17.B

18.B识记类试题,属对课文内容熟悉程度的考查。该句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且是重点篇目。

19.D

20.A

21.B

22.C

23.B曹禺的《日出》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城市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人间地狱般的黑暗,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制度。

24.C

25.C

26.C

27.A

28.D

29.A

30.A

31.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32.孔子孔子

33.孔子

34.苏轼

35.美国

36.七言绝句七言绝句

37.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38.《女神》;《屈原》、《虎符》

39.海明威海明威

40.幻灭

41.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2.从卫青出塞击单于。李广老当益壮,忠诚报国,勇担重任,愿做开路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但被改派与右将军出东道,结果军无导,或失道,后大将军,结局悲惨。

43.羊子妻用“嗟来之食”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做人要有气节,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绝不能据为己有。这一成语的基本意思是指施舍事物,现在用来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2分)。(意思对即可)

44.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45.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诗的前两联分别描写了诸葛亮祠堂的远景和近景,但写景当中也包含了抒情,“自春色”、“空好音”,含物是人非之感。三联两句,四联的前一句,既是追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也是对其一生的评价,融叙述、议论为一体。末尾句直接抒情。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诗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得以充分的表达。

46.儿子眼中父亲的背影。

47.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也揭示了沉迷旧梦的心理状态。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也揭示了沉迷旧梦的心理状态。

48.文章的结尾既形象地揭示了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经济萧条时期小商人与农民的矛盾,又暗示了振兴市镇的经济决不能是靠敲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