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管理系统论文-在线投稿管理系统设计论文_第1页
投稿管理系统论文-在线投稿管理系统设计论文_第2页
投稿管理系统论文-在线投稿管理系统设计论文_第3页
投稿管理系统论文-在线投稿管理系统设计论文_第4页
投稿管理系统论文-在线投稿管理系统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PAGEPAGE41(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学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班级:计本061班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最终评定成绩2010年5月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2010年5月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图书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向出版社投稿的作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的限制,作者通常都需要将稿件邮寄到出版社,而这样的效率极低,不利于书籍的修订和出版。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由手工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其优点便于投稿,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E-mail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建立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关键词asp;Web;SqlServer;投稿目录TOC\o"1-3"\h\u8189第1章绪论 1105701.1研究背景 13831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58971.3论文的研究框架 226902第2章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 3136182.1Asp简介 3181482.2SQLServer2000简介 4303812.3B/S模式 591842.4ADO连接方式 625873第3章系统分析 730263.1系统可行性分析 7190743.1.1技术可行性 7245173.1.2操作可行性 7116393.1.3操作可行性 8224313.2系统描述 8113573.2.1功能模块和结构图 9198923.2.2功能概述 9326173.3系统数据流图 103021第4章概要设计 1266584.1体系结构设计 12198274.1.1B/S模式的体系结构 12287704.1.2三层结构工作原理 1224294.1.3B/S模式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 13193004.2各模块功能描述 13259114.3数据库设计 1491124.3.1概念结构设计 1514354.3.2逻辑结构设计 171550第5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 19223865.1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19226565.1.1系统登录界面 19279905.1.2作者首页个人信息查看 20163215.1.3作者个人信息修改 21191805.1.4在线编稿界面 22170445.1.5个人稿件查看 23283715.1.6个人稿件修改 25215995.1.7作者在线注册 26146135.1.8专家首页待审稿件列表 2736685.1.9专家审稿页面 27312665.1.10管理员首页 27212555.1.11稿件采用列表页面 2857865.1.12过期稿件处理 29142195.1.13专家管理 30200815.1.14管理员管理 3098585.2ADO数据访问技术 3327190第6章系统的功能测试 3653316.1单元测试 36264956.1.1登录测试 3673906.1.2口令修改测试 37178676.2浏览器测试 3815451结论 3924404参考文献 404696致谢 41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E-mail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建立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日常的稿件处理、资料信息管理方面烦琐、事务较多,主要表现在:投稿者经常会来电询问稿件处理进展情况,而编辑们每每需要通过翻阅登记资料来回答,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对作者、稿件、专家等信息资料的维护方式很烦琐,难以查找;从而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图书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向出版社投稿的作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的限制,作者通常都需要将稿件邮寄到出版社,而这样的效率极低,不利于书籍的修订和出版。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由手工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社的稿件处理方式将会从传统的模式向网络化,批量化的方向转移。而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必定采取最为先进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才能有效的节省人力和财力。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也将会得以普及。1.3论文的研究框架本论文分为七章,具体的内容组织如下:第一章绪论给出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首先介绍了系统主要开发工具Dreamweaver和SQL数据库,然后介绍了系统客户-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完成主要用到的技术ASP技术。第三章系统分析通过对业务处理流程的调查,首先了解系统需求,总结出任务概述和可行性分析。在业务调查中,给出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图。第四章概要设计本章主要是对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E-R图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第五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本章主要给出了各模块界面设计以及主要模块算法设计。第六章系统功能的测试对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2章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系统主要采用了Asp、SQLServer2000以及三层B/S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分别从Asp的特点、优点,SQLServer2000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以及B/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明确开发系统所使用的技术有足够的可行性。2.1Asp简介Asp全称ActiveServerPages,是Microsoft提供的一种Web应用程序解决方案。它同IIS高度集成,既易于编写,执行效率也高,能够有效地避免CGI(CommonGatawayInterface)技术带来的不足,是一款用以取代CGI的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7]。Asp的特点: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并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生成网站的应用程序无需编译,可以直接执行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页面的编辑与设计Asp独立于浏览器。用户的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sp能与任何ActiveScripting语言相容源程序不会外漏Asp脚本是在服务器上执行,不会被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因此可以避免源程序被他人剽窃,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面向对象,具有无限可扩充性Asp的功能:从应用的角度看,Asp有如下功能:处理浏览器传送到服务器的表单输入。访问和编辑服务器的数据库表。读写服务器文件,实现访客计数等功能。提供广告轮播器,取得浏览器信息、URL表管理等内置功能。可实现多个页面共享信息。2.2SQLServer2000简介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语言。SQL通常使用于数据库的通讯。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声称,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数据库的操作任务,比如在数据库中更新数据,或者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使用SQL的常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ybase,MicrosoftSQLServer、Access、Ingres等等。虽然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系统使用SQL,但是它们同样有它们自己另外的专有扩展功能用于它们的系统。但是,标准的SQL命令,比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和Drop常常被用于完成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操作。SQL语言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主要是: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其中包括:查询数据;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SQL功能强大,是一种完整的数据处理语言,不仅用于数据库查询,而且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概括起来,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组: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SELECT:用于检索数据;INSERT:用于增加数据到数据库;UPDATE:用于从数据库中修改现有的数据;DELETE:用于从数据库中删除数据。DDL(DataDefinition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比如: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Create:用于创建数据库;Alter:用于修改数据库;Drop:用于删除数据库。DCL(DataControl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2.3B/S模式B/S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B/S结构的优点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服务器。成本降低,选择更多。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2.4ADO连接方式Asp连接数据库有两种常见的方式,ODBC连接方式、ADO连接方式。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ADO方式与SQL数据库连接。ADO是ActiveDataObject的简称,是微软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可以快速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ADO技术提供了一个一致的高性能的高兼容性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既能实现数据库前端的创建,又能实现中间层的设计。ADO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一层到多层数据库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Web的数据驱动解决ADO技术具备以下特点[7]165:与语言无关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数据库访问技术,因为ADO底层实现是COM技术,COM具备语言无关性。使用简易ADO连接数据库高层接口,不考虑数据库实现细节,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数据库访问连接支持显式数据库访问,即在数据被访问之前,先显式地建立数据库的连接,访问数据库结束后,显式地关闭连接。松耦合的数据连接可以提供非连接访问,既可以在不保留数据库连接的情况下处理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共享。数据滚动ADO既可按顺序浏览数据,也可以不按顺序浏览数据,因此处理数据非常灵活。ADO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被内置在微软的所有操作系统里,包括Windows2000。这就意味着ADO访问数据库不需要在每一台PC中再安装ADO。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3章系统分析3.1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因此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3.1.1技术可行性硬件方面:所要的最低硬件配置,CPU为Intel及其兼容计算机,内存至少128MB,硬盘空间至少500MB程序空间及500MB的数据空间,显示器需要VGA或更高分辨率。所以,从以上分析看来,一般的PC机都可以使用。系统软件:Windows98,WindowsNT或Windows2000操作系统都可以满足系统开发的要求。应用软件:DreamweaverMX2004是一款专业的网站开发编辑器,用于对We站点、Web网页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码和开发,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自动化,增强开发小组的工作效率。SQLServer2000具有强大的可伸缩性,支持对称多处理(SMP)技术,允许用户自己增加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以满足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要求。SQLServer2000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可以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但对用户来讲这些是透明的。操作人员:该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本着简单易用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尽量少使用手工编码),以便在后期的运行维护中,避免因开发人员的变动带来太大的影响。因此,该系统要求后期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数据库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开发工具,对使用者只要求有一般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即可。3.1.2操作可行性在社会效益方面: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大多是由人手工完成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在经济效益方面:在软件技术方面是以大型数据库等成熟的应用软件作为支撑建立起来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调度业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整个系统的开发所需的费用主要是在软件开发和维护上面,这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审稿和稿件管理维护来说,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3.1.3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具有易用性、灵活性、开放性与可视性。3.2系统描述随着计算机在办公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杂志社或编辑部采用计算机软件对稿件进行管理。为此开发稿件处理系统,使其可以减轻编辑人员的重复劳动,可以全方位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竞争能力。它还可以帮助编辑部管理作者、专家信息,帮助编辑部与他们的联系,实现投稿、审稿的网络化,扩大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稿件质量。3.2.1功能模块和结构图图3.1功能模块图3.2.2功能概述作者投稿:作者可以直接在线投稿,以及确认稿件的处理情况作者登录在线写稿个人稿件管理个人信息管理专家审稿:专家在线对稿件进行批阅,给出评语以及判定结果专家登陆:作为稿件处理的审稿者,必须在登陆以后方可进入其管理界面。作品审查:未审查,或上次审查过但仍需修改,并已经修改的稿件进行审批,给出意见。个人管理:修改个人密码稿件管理:对过期稿件、未通过稿件、采用稿件进行处理删除过期未采用稿件、未通过稿件查询需要的稿件,采用稿件,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创建新的文章分类安全维护:对系统相关权限人员进行管理增加\删除专家增加\删除管理员3.3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箭头表示数据流;“○”圆或椭圆表述加工;“=”双杠表示数据存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下面给出系统的数据流图[13]。系统管理数据流图如图3.3所示。图3.3系统管理数据流图作者在线处理稿件数据流图如图3.4所示。图3.4作者在线稿件处理数据流图专家审稿数据流图如图3.5所示。图3.5专家审稿数据流图湖南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4章概要设计4.1体系结构设计4.1.1B/S模式的体系结构B/S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三层级体系结构的B/S结构模式,其基本模式如图4.1所示。图4.1B/S模式的体系结构图4.1.2三层结构工作原理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MIS平台模式,它将传统的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成一个数据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客户层,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采用的是标准的浏览器。浏览器将HTML转换为图文并茂的网页,并提供一定的交互能力,允许用户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提出处理要求。这个后台也就是第二层的应用服务器。第二层应用层,主要依靠应用服务器来完成工作。在客户层提出请求后,应用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响应,并动态生成一串HTML代码,其中包含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的浏览器。如果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那么应用服务器还需要与数据服务器交互完成这一处理。第三层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响应和更新处理。位于数据层的数据服务器应客户请求独立进行处理,而后将数据库结果返回应用服务器,再传回客户端或管理端,完成整个请求、应答过程。4.1.3B/S模式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B/S模式较以前的C/S模式有以下特点:资源利用率高。在C/S模式下,大部分运算在客户端完成,因此客户端配置要求较高,同时,导致服务器空闲。而在B/S模式下,大部分运算在服务器端完成,因此客户端配置要求不高,仅需能够正常显示网页即可。可维护性好。在C/S模式下,各种应用的主要部分安装在客户端,维护起来很不方便。而在B/S模式下的维护工作主要在服务器上,而且支持远程维护,客户端只运行浏览器,无需特别维护。安全机制完善。在C/S模式下,主要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较难提供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功能。而在B/S模式下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利用WebServer的安全机制或防火墙技术进行访问控制,利用cookie进行身份验证,极大地完善了安全机制。网络实时性强。在C/S模式下,数据库直接与客户端进行事务处理,一般需要做多次交互,数据更新过程繁琐。而在B/S模式下,事务处理在应用服务器上进行,数据的多次交互限定于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之间,网络传输量少,数据的实时更新性好。4.2各模块功能描述首页模块功能首页是各个登录页面的入口链接了各个登录页面的超链接用户注册模块功能单击注册超链接进入注册页面,内容包括: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等具体个人信息用户登录模块功能用户只有登录后才可以进行投稿和进如自己的控制面板进行自己的投稿管理。如没有登录系统提示错误并返回登录页面。投稿模块功能注册了的用户可以登陆后可以通过超连接进入投稿页面在线编辑自己的稿件并上传。查看待审的稿件和已审稿件模块功能注册用户登录后进入自己控制面板可以查看自己投稿的处理情况。用户修改资料模块功能用户可以登录后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稿件修改模块功能用户可以从查看稿件页面点击修改超链接,进入文章修改界面,在线修改稿件并提交管理员登录模块功能从该页面登录才可以进行刮泥操作。管理员添加模块功能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会有一个初始账号,其他管理员要由管理员添加才能加入管理员行列。稿件采用模块功能可以查看所有审查通过的稿件并分页显示。单击稿件名称进入稿件详细信息页面,查看稿件以及专家的评语专家管理模块功能专家不能自己注册,管理员在这里添加专家,并可以修改和删除。版块管理模块功能可以添加并查看编辑删除所有的类别。管理员信息修改管理模块功能管理员可以修改注册信息。稿件管理模块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过期未修改,未通过稿件进行删除专家登录模块功能专家要管理稿件必须要登录。专家主页面模块功能本页显示所有所有没有审核的稿件。查看稿件并审核功能可以从主页面进入查看稿件详细的信息,并进行审核添加审核结果和意见。4.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个软件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整个系统中不但起着存储各种信息,供统计、查询、分析等使用的作用,而且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数据库设计应具有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适应性,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及设置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优劣。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16。为了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基础数据管理和查询维护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数据库系统必须层次分明,合理布局,数据信息进行浓缩、归纳、合并,减少冗余,提高数据共享程度。保证数据结构化、规范化、编码标准化。这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进行业务部门内、外信息交换的基础。在每一个数据库设计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详细的数据分析、数据格式及较为统一的编码,为减少数据的冗余量,应尽量避免数据库结构的重复,并保证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完整性。数据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做到数据库的数据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应用程序,使数据库的设计及其结构的变化不影响程序,反之亦然。此外,由于业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数据库设计需考虑其扩展接口,使系统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需求时,不会引起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重新改写。共享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应充分考虑数据资源的共享,合理建立公共数据库。采用数据库分层管理,使不同层次的信息数据共享。另外,由于共享数据是面向多个程序或多个使用者的,多个用户存取共享数据时,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建立数据系统后,应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重复和冗余。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它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因某一数据库的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做好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设计,对数据的非法访问,病毒侵扰和软、硬盘故障破坏,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4.3.1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将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的过程,即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用某一DBMS实现这些需求,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易于更改,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的E-R图如图4.4所示。图4.4系统E-R图系统的部分实体属性E-R图如图4.5、4.6所示。图4.5稿件属性E-R图图4.6审查记录属性E-R图4.3.2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时一般要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其次是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最后是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的是将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关系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关键码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数据库表结构如表4.1~4.7所示。表4.1作者信息表(Author)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a_id作者编号(pk)int自动增长(1,1)a_pname作者笔名varchar50a_pwd作者密码Char20a_name作者姓名char20A_address联系地址Varchar50A_emailemailVarchar50nullA_telephone联系电话Char20nullA_mark作者备注Varchar150null表4.3文章信息表(essay)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Essay_id文章编号(pk)int4自动增长(1,1)type文章类型char10Essay_name文章名char50Essay_content1文章内容Varchar4000Essay_content2文章内容续Varchar4000Publish_time最后发表日期datetime8useMark采用标记Char10未采用checkMark审查标记Char20未审查A_pname作者笔名Varchar50表4.4专家信息表(Table_Employee_Code)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E_id专家编号(pk)int4自动增长(1,1)E_pwd密码char20111E_name专家名称char20real_name专家姓名char20E_remark备注varchar250null表4.5管理员信息表(Admin)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M_id管理员ID(pk)int4自动增长(1,1)M_name管理员账号varchar20M_pwd管理员密码varchar50表4.6审查表(checkessay)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Check_id审查ID(PK)int4自动增长(1,1)Essay_id文章编号(FK)int4E_name专家名称Char20Check_content评语Varchar500Check_date审查日期Datetime8表4.7文章类型表表(essay_type)字段名注释类型长度允许空默认值Type_id类型编号(pk)int4自动增长(1,1)Type_name类型名称char10第5章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5.1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5.1.1系统登录界面系统首页,同时也是登录界面,在此界面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登录身份登录到系统中,系统登录界面如图5.1所示。5.1用户登录相关代码:Dimcn,sql,rsSet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cn.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ifqx="1"then sql="SELECT*FROMAuthorwherea_pname='"&dlm&"'anda_pwd='"&mm&"'" cn.Open rs.opensql,cn ifrs.EOFthen rs.close cn.close setcn=Nothing %><scriptlanguage="vbscript">alert("该用户不存在")</script><% Server.Transfer("ALogin.asp") else rs.close cn.close setcn=Nothing Response.Cookies("Userdlm")=dlm Response.Redirect("Author.asp") endifendif5.1.2作者首页个人信息查看显示作者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作者首页的相关超链接进入在线写稿,信息修改等相关页面。作者个人首页如图5.2所示。5.2作者首页5.1.3作者个人信息修改由5.3图所示,作者在页面中填入自己的新信息,按确认修改完成资料的更新,密码的更改需要输入两次密码,且两次密码一致,就能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图5.3作者个人信息修改相关代码:<!--#incudevirtual="/adovbs.inc"--><%Dimcn,sql,rs’修改数据库中数据Set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cn.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cn.Openrs.LockType=3sql="SELECT*FROMAuthorwherea_pname='"&dlm&"'"rs.opensql,cn,3,2rs("a_pwd")=npwdrs.Updatecn.closesetcn=nothingServer.Transfer("Author.asp")%>5.1.4在线编稿界面通过超链接进入编稿界面,在线进行编稿。5.4.1图是作者在投稿前需要注意的事项,5.4.2图中,作者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在相应的框中完成写入文章的标题、选择类型、编写文章等工作。5.4.1投稿注意事项5.4.2作者在线编稿相关代码:<%Response.Buffer=True%><!--#incudevirtual="/adovbs.inc"--><%dimcn,sqlset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n.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cn.opensql="INSERTINTOessay(type,essay_name,essay_content1,essay_content2,publish_date,a_pname)VALUES('"&lx&"','"&bt&"','"&nr1&"','"&nr2&"','"&sj&"','"&dlm&"')"cn.Executesql,,adCmdTextcn.closesetcn=Nothingresponse.Redirect("A_myessay.asp")%>5.1.5个人稿件查看点击“我的文章”就能进入当前用户文章列表,单击文章名,就能进入文章查看页面,查看文章的详细信息,包括文章内容等,还有专家审查的评语,点击文章右下方的“删除”超链接,能够实现文章的删除,单击修改,能够进入修改界面,对尚未审查通过的稿件进行修改。5.5图为文章列表,5.6.1图为文章的详细信息,5.6.2图为专家对该文的评论。图5.5文章列表5.6.1文章详细信息5.6.2专家审查意见相关代码:<% '分页显示dimcn,rs,sql,cPage,rowCount,icPage=Request.QueryString("cPage")ifcPage=""then cPage=1endifset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cn.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cn.openrs.PageSize=20sql="SELECTessay_id,type,essay_name,publish_date,useMark,checkMarkFROMessayWHERE(a_pname='"&dlm&"')"rs.opensql,cn,3,2ifnotrs.eofthenrs.AbsolutePage=cint(cPage)endifrowCount=0%><%whilenotrs.eofandrowCount<rs.PageSize%><tr><thscope="col"><%response.Write(rs("type"))%></th><thscope="col"><ahref="essayShow.asp?etitle=<%=rs("essay_name")%>"><%response.Write(rs("essay_name"))%></a></th><thscope="col"><%response.Write(rs("publish_date"))%></th><thscope="col"><%response.Write(rs("checkMark"))%></th><thscope="col"><%response.Write(rs("useMark"))%></th></tr><%rs.MoveNextWend%><%fori=1tors.pagecountifi=CInt(cPage)then%> [<fontcolor="red"><%=i%></font>]<%else%> [<ahref="A_myessay.aspcPage=<%=i%>"><%=i%></a>]<%endif%> <%Next%>5.1.6个人稿件修改在个人稿件详细页面点击修改进入文章修改页面,页面的编辑框内会存在原本文章的名字和内容,作者需要根据专家的评语或自己新的主意对文章进行修改修改界面如图5.7所示。图5.7文章修改界面5.1.7作者在线注册由作者登录页面超链接进入作者注册页面,根据提示,填写注册信息,作者笔名这一项不能与已存在笔名重复,点击提交,完成注册,作者就可以进入个人首页,注册页面如图5.8所示。图5.8作者在线注册5.1.8专家首页待审稿件列表页面左上方存在密码修改的超链接,在添加专家时,初始密码设定为6个1,专家需通过该链接进入密码修改页面,页面本身主要区域会显示待审查的文章的列表,专家还可以通过选择文章种类筛选要评阅的文章,点击文章标题能够进入文章查看评审页面,对文章进行审查。页面如5.9所示。图5.9专家首页5.1.9专家审稿页面专家通过超链接进入审稿页面,页面上部分时文章的相关信息和文章的内容,专家在页面下部的编辑框中写入对文章的评语,与评判。图5.10为专家评审界面。图5.10专家审稿页面5.1.10管理员首页该页面中有管理员管理、专家管理、过期稿件管理的超链接,同时也有稿件采用时,查询的条件,还有添加稿件类型的编辑框。管理员,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进入文章列表,此时,列表中的都是符合条件的审查通过的文章。在添加稿件类型的编辑框中输入新的稿件类型,点击添加则可以在数据库中添加新的稿件类型。管理员首页如图5.11所示。5.11管理员首页5.1.11稿件采用列表页面符合查询条件的通过稿件会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在稿件采用列表界面中,单击列表标题,可以使整个列表按该关键字进行排序显示。文章可以通过复选框的选择直接采用,也可以通过点击文章名进入详情查看页面,看到文章的详细信息和专家评语,然后决定是否采用。该页面如图5.12所示。图5.12文章采用列表相关代码:<!--#includevirtual="/adovbs.inc"--><% Session.Timeout=10'获取来自同名checkbox的值 Server.ScriptTimeout=10dimcheck,str1,icheck=request.Form("chk")str1=split(check,",")fori=0toubound(str1)%>5.1.12过期稿件处理通过超链接进入过期稿件处理界面,该界面采用了框架的结构,由于过期稿件有三类,管理员可以通过左边的超链接选择过期稿件的种类,在框架的右边是显示过期稿件列表的页面,管理员可以通过点击全选按钮实现对稿件的选择,也可以选择部分的稿件进行删除。如同5.13所示。5.13过期稿件处理页面部分代码:<scriptlanguage="vbscript">’全选subsAll() setbox=form1.all("chk") fori=0tobox.length-1 ifbox(i).checked=truethen box(i).checked=false else box(i).checked=true endifnext endsub</script><inputtype="button"value="全选"name="selectAll"onclick="sAll()"/>5.1.13专家管理通过超链接转到专家管理页面,在这里通过复选框选择专家,点击删除,实现管理员的删除。按要求填写专家信息,点击添加完成专家的添加。图5.18.1为专家删除,5.18.2为专家添加5.14.1删除专家5.14.2添加专家5.1.14管理员管理通过超链接转到管理员管理页面,在这里,级别为管理员2的可以通过复选框选择管理员,点击删除,实现管理员的删除。按要求填写管理员信息,选中管理员点击添加,生成的用户具有管理管理员的功能,若没有选择,该管理员则没有管理管理员的功能,点击添加完成管理员的添加,输入新密码完成当前管理员密码的修改。图5.19.1为管理员删除,5.19.2为管理员添加,5.19.3为管理员密码修改5.15.1管理员删除5.15.2管理员添加5.15.3管理员密码修改相关代码:<%@LANGUAGE="VBSCRIPT"CODEPAGE="936"%><%Response.Buffer=True%><!--#includevirtual="/adovbs.inc"--><%Session.Timeout=10Server.ScriptTimeout=10dimm_namem_name=request.QueryString("M_name")dimrs,cn,sql’权限检查set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cn.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cn.opensql="SELECT*FROMAdminWHERE(M_name='"&m_name&"')AND(M_mark=2)"rs.opensql,cnifrs.eofthen%><scriptlanguage="vbscript"> alert("您无此权限删除管理员!")</script><%rs.close cn.close setcn=Nothing Server.Transfer("M_Admin.asp")endifdimcheck,str1,i’删除管理员check=request.Form("chk")str1=split(check,",")fori=0toubound(str1)setcn1=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setrs1=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cn1.ConnectionString="FileName=C:\Inetpub\wwwroot\essay\essayLink.UDL"cn1.opensql1="SELECT*FROMAdminWHERE(M_id='"&str1(i)&"')"rs1.opensql1,cn1,3,2ifrs1.eofthen cn1.close setcn1=nothingelse rs1.delete cn1.close setcn1=nothingendifnext Server.Transfer("M_Admin.asp")%>5.2ADO数据访问技术系统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在前端使用ADO作为数据访问接口。通过ADO数据访问接口,实现了程序代码和数据库的无关性。ADO,即ActiveDataObjects,实际是一种提供访问各自数据类型的连接机制。ADO被实现为OLEDB之上的一个薄层,这使得ADO可以有更快的访问速度,更易使用,同时更节省资源。ADO被设计成一种非常简单的格式,通过ODBC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相连。用户可以使用任何一种ODBC数据源,不仅适合于SQLServer、Oracle、Access等数据库应用程序,也适合于Excel表格、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无格式的数据文件。ADO使用OLEDB数据支持提供了一个面向对象的访问数据源的接口,它是DAO和RDO对象模型的集成者,集合了DAO和RDO的优点。基于COM接口技术的OLEDB的高级接口是ADO的另一大优点。所以,任何支持COM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实现ADO。ADO提供了一系列的类和方法,用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然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下面分别介绍ADO中常用的几个类:连接类(Connection)用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Connection将以对象的形式存在[7]171。应用程序通过一个连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在建立连接前,最主要的是需要设置连接字符串,用来指定数据库所有的驱动程序、数据源名称、用户名和密码等。命令类(Command)定义了对数据库的一系列操作。使用命令对象来查询数据库,查询结果以数据集对象(Recordset)的形式返回。命令类在操纵数据库前需要与一个己经打开的连接对象(Connection)建立关联。数据集类(Recordset)定义了从数据库返回的一系列记录的集合。通过数据集可以对记录及组成记录的列进行各种操作[7]188。ADO的一般使用步骤:创建一个到数据源的连接(Connection),连接到数据库;如果需要,开始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不过要与结束事务对应;组织一条SQL语句,在此SQL语句中可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等任何数据库操作,但必须是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时所使用的用户有足够的权限;执行SQL语句;如果SQL语句中使用的SELECT语句,则可以将返回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集对象Recordset中,以便进一步操作数据;通过数据集对象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包括获取某一字段值,以及修改、增加、删除记录等;如果使用数据集对象Recordset对数据库进行了增、删、改的操作,最后必须更新数据源;如果使用事务,根据前面对数据库操作的成功与否决定是否接受事务;结束连接。例如,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将链接SQL2000服务器PC-201004222123的essay数据库的信息保存在数据链接文件中,之后在连接字符串中引用该文件。创建步骤如下:在站点根目录下创建文件essayLink.UDL双击创建的数据链接文件essayLink.UDL,以打开“DataLinkProperties”(数据链接属性)对话框,单击“Provider”(供程序)选项卡,选择“MicrosoftOLEDBProviderforSQLServer”,如图5.20所示。图5.20创建SQLServer数据链接文件一单击“next”(下一步)按钮,出现“Connection”(连接)选项卡。在“Selectorenteraservername:”(选择或输入服务器名称)中选中或键入要链接的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名PC-201004222123。在“Enerinformationtologontotheserver”(输入登录服务器的信息)中选中“Useaspecificusernameandpassword”(使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在“Username”(用户名)中输入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名,在“password”(密码)中输入密码。在“Selectthedatabaseontheserver:”(在服务器上选择数据库)中选择essay如图5.21所示。单击“TestConnetion”(测试连接)按钮,显示测试连接成功,点击“确定”完成数据库连接。5.21创建SQLserver数据库链接二第6章系统的功能测试根据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测试。首先确定系统要实现哪些功能;然后确定可以实现该功能有哪些用户;接下来确定功能实现时各种情况下所出现的结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下列测试。6.1单元测试测试了网站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测试内容包括模块的前台以及后台。每个模块作为一个独立体运行时,运行正常。备注:数据库达到最大连接数为10,因为用个人pc机作为服务器,其限制了最大连接数。部分单元测试:6.1.1登录测试登录窗口中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测试用例如表6.1所示。表6.1登录测试用例用户名口令权限选择预期输出1小星的星490648144作者进入作者首页2小星的星111111作者弹出密码错误的提示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