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1.gif)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2.gif)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3.gif)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4.gif)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2021年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提分(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d3a9813181da2fdf0b23a38c1bcc69d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05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探究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1)小组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了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
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
猜想三:生成物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①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不正确。
②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
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正确。
(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
【答案】(l)Zn+2HCl=ZnC12+H2f;
(2)①一;②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反应速率加快;Zn+CuSO4=ZnSO4+Cu;三;
(3)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
【解析】(1)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12+H2b
(2)①向反应物锌与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反应速率加快,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
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在反应中起促进作用的不是硫酸根离子,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②在反应中起促进作用的不是硫酸根离子,硫酸铜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铜,由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则该反应的现象为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说明是生成物起到
促进作用,故小刘得出猜想三成立。
(3)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使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而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
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氧气更纯净。
2.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密闭的飞船舱中是如何获得氧气并净化舱里的空气呢?为探究其反应原理,某化学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成氧气,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目的,作出了如下实验设计,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要得到纯净干燥的
C02与Na2O2反应,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BTT-F(填装置编号),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
是:.
(3)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氧气,还需将上述所得氧气先通装置C、E,最后用装置G来收集,其中装置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E的作用是:,
证明气G中氧气你收满的方法是:.
【反思与评价】
(4)反应后装置F中的过氧化钠固体是否完全反应?
取少量该固体与试管中,加入水后观察到有产生,说明过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
(5)某同学还想到实验室用装置A也能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小
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飞船舱内不能用此法提供氧气请说明理由:
(合理即可).
【答案】(I)试管;锥形瓶;
(2)CaCO3+2HCl=CaC12+H2O+CO2f;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1气体;
(3)CO2+2NaOH=Na2CO3+H2O;除掉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氧气已经收满
(4)气泡;
(5)2KMn()4=^=4<2MnO4+MnO2+O2T;无法消耗人体呼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解析】(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锥形瓶.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CaCO3+2HCl=CaC12+H2O+CO2t.
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氮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故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BTDTE一F,通过D的目的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I
气体,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掉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端是进气管;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氧气已经收满.
(4)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取少量该固体与试管中,加入水后观
察到有产生,说明过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
(5)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放有放一团棉花,采用的是高锦酸钾的方法,高钵酸钾在加热条件下
生成锌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2MnO4+MnO2+O23
该方法制取氧气,需要进行加热,无法消耗人体呼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3.如图为家庭制氧机内桶构造示意图,桶上设有制氧剂投药口和出气口。
已知:
i.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和催化剂
ii.本产品用于人体保健吸氧,产生的氧气需通入水中净化。
(1)制氧时,从投药口中投入药品后,立即将其关闭。
①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分解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氧气的出口为(填“a”或"b”)。
(2)若在装置的I、II中放入其它试剂,可进行以下实验。
①检验碳酸盐:实验过程中,从a或b处加入试剂后,需将产生气体的一侧(a或b)密闭。其中,I中盛
放的试剂是。
②研究金属性质:I中加入铁屑和过量稀盐酸,II中只加入锌粒,关闭一段时间后,H中可以观察
到的现象有。
ab
【答案】⑴①2H2O2
②a;
(2)①澄清石灰水;
②I中溶液进入II中,II中产生无色气体。
【解析】(1)①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
催化剂
2H2O+O2T;
②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的事实分析,应在装置II中放入制氧剂,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和催化
齐IJ,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分解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需
通入装置的I中水中净化,从而判断氧气的出口为a。
(2)①碳酸盐的检验也就是检验碳酸根离子,在检验时,滴加盐酸,有气泡冒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
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碳酸根。所以若在装置的I、0中放入其它试剂检验碳酸盐:实验过程中,
因为气体密度比液体小,只能从b处加入试剂后,需将产生气体的一侧b密闭,这时,I中盛放的试剂
是澄清石灰水;
②I中铁屑和过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在密闭空间中气压增大,I中溶液进入n中,n中锌粒与液体中
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4.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0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
石应气程f:
,式2
理2中匕O为
大0程槽方C式
C+
和水应3O程
取方)2
酸到反(H方
盐制C+
学察Hl学
稀体观学aC化
化Na
用固中化2N的
3;2
若0的验的=应
实A3反
C.;o
H应),气Oc该
a22
N反母气氧H;a,
字+TN
热2氧取T2+碳
该.取O1化
加图制2C
制O+氧
用,填C2H
)(合置+2
若hO:二
_组装Cn和
;母_.aM为
是_置C+水
该=4式
字置装l、
E用CO程
装AHn方钙
2用出2M化
:用+2学
选用K氯
为图写3化
式应若O=成
.,:,C^的
程a=应生
如2集C4
方作0;O反应
T反
学,的要收2n该
填OM,酸
化(净C
的始+K2盐
为纯O2O
应开2;C稀
为为前H
:反:剂较时+出取和
l
种该为到C冒制以
多,式置试a
2得品N;匀钠可
有程2碳酸,
0装的想=均
法C方3化;碳钙
方取若o
学生装,药c氧性和酸
取制化2
置a;二密酸碳
生匿制
8钠的发盛NT去气盐为
发装装+
8的酸应12
2集装CO除的稀分
碳反中HC
0的收,2+;置用成
C和该毕)O液要
,③的12装若)
中酸2完(H溶1主
2用0+H查(
①盐O置置】3O检】的
C为Oa
置稀选装案cN;析石
装取装④2)C
)用:))装:答a2)解灰
1(若制该为2(3(组泡式【N(3(【石
CaCO3+2HCl=CaC12+CO2t+H2O;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
的反应装置即A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s匕Na2cO3+H2O+CO2T;
(2)通入的二氧化碳不可能被全部反应掉,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在③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二氧化碳;
(3)④为0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C,组装装置完毕,装药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排水法收集氧气
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高镭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为:2KMnO4A
K2MnO4+MnO2+O21;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
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0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
应生成的C02来与K02反应制取0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
(2)已知C0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
(3)为了除去0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________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0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02能否与超氧
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答案】
(DA;带火星的木条:
(2)除去C02中混有的HC1;
(3)NaOH;
(4)在D和E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解析】(1)制取二氧化碳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A装置;检验氧气使用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
(2)为了防止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怒气体对后面实验的干扰,故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把它除去;
(3)除去02中可能混有的C02的方法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气不能;
(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而不会除去二氧化碳.
6.氨气是制备镂态氮肥的主要原料,制备氨气有多种方法,现提供二种方法制取氨气,A、氢气、氮气在
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氨气;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
浓
氨
水棉花
氯氧
化钠
固体干燥剂
图1
你认为实验室选用的方法是(填序号),理由是
如图1: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浓氨水中镀根离子和
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则该制氨气的原理是:
(1),
(2),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图]中,如何验证氨
气已收集满了.
图2中的烧瓶是图一中收集氨气后的烧瓶,胶头滴管中挤入酚酥试液后,产生的现象
是•
【答案】
B;反应条件低,设备简单;
实验1:(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减少;
(2)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加,氨根离子浓度减少,变成氨气放出;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捧广口瓶,有气泡冒出;在烧瓶口放潮湿的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气体满了;酚瓯变红,试液被吸入烧瓶.
【解析】第一种方法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操作起来难度大不宜操作,而笫二种方法仅需要加热,
容易操作.
故答案为:B;反应条件低,设备简单;
实验1:
(1)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浓氨水中铁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则该制氨气的原理是::
(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减少;(2)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
增加,氨根离子浓度减少,变成氨气放出;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捧广口瓶,有气泡冒出;
图1中,验证氨气已收集满了的方法是:在烧瓶口放潮湿的石蕊试纸,试纸变蓝,气体满了;
图2中的烧瓶是图-中收集氨气后的烧瓶,胶头滴管中挤入酚配试液后,产生的现象是酚配变红,试液
被吸入烧瓶..
7.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
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是否可以用过氧化钙制取
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是否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
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提出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
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
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得到氧气,但反应很慢.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
是.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
议:.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答案】
【猜想与验证】过氧化钙300℃时分解生成氧气;
【分析与反思】①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故可作增氧剂;
②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催化剂).
【解析】【猜想与验证】
⑴因为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
【实验结论】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该反应缓慢,不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
【分析与反思】
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该反应缓慢,不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但可做鱼池增氧剂,若加快反应,可加热
或用催化剂,
①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所以可以作为增氧剂;
②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
8.(1)请你与小明和他的同学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2)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小明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对上面的设计方案小明和他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
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用澄清
石灰水可鉴定C02气体,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小结:
(发生装置一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收集装置一气体密度、气体溶解性和(
【答案】(l)CaCO3+2HCl=CaC12+H2O+CO2T;反应太快:
(2)A;D;CO2+Ca(OH)2=CaCO3,+H2O;
【反思小结】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解析】(I)二氧化碳的制取药品很多,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三种药品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块状石
灰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儿停止,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无法收集;因此,选择块状石灰石
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12+H2O+CO2T.
(2)装置A中发生装置部分,玻璃导管几乎伸到试管底部,加入一定稀盐酸后,导管口可能被液封,产生
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出,故使用A有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反应的
目的,需要解决固体和液体随时接触或分离,由于D装置中盛放碳酸钙的铜网可上下移动,满足随时接
触随时分离的耍求.故选D
【反思小结】根据二氧化碳不采取排水法收集,可发现,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都不适合使
用排水法收集.
9.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0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
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0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NaHCCh溶海无水硫酸铜N&Ch样品饱和石灰水
⑴A中制取C0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
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为了检验E中收
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
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答小或小),相差约g(取两位有效
数值)
【答案】(1)②;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白色固体变蓝色;用带火星,复燃;
(2)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
(3)小;30。
【解析】(1)该反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所以所需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排除①;
③中只能制取少量二氧化碳而不能制取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排除③,故选②;
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
氯化氢和碳酸氢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除去HC1
气体;
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所以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白
色固体变蓝色: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
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故答案为:②;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白色固体变蓝色;用带火星,复燃;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说明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
水反应所致,
故答案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
(3)1.95g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o
2Na2O2~O2;
2mol22.4L
L95gv
78g/mol
V=0.28L=280mL>250mL,所以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280mL-250mL=30mL;
原因是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
故答案为:小;30o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
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
图2
【实验与结论】
⑴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
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无法持续产生C02,不能用于实
几乎停止.验室制取C02
C②
(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与迁移】
(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
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采用哪种方式向反应容器中加入
酸?.
⑶图2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02的理由
是.
【答案】【方案设计】浓盐酸有挥发性;
【实验与结论】①反应较强烈,产生大量气泡:
②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⑵CaCO3+2HCl=CaC12+H2O+CO2T;
【拓展与迁移】(1)操作简便;
(2)用分液漏斗将酸滴加到反应容器中;
(3)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容器内部气压迅速增大.
【解析】【方案设计】因浓盐酸挥具有挥发性,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所以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
制取CO2;
【实验与结论】(1)粒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气体的收集;
⑵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12+H2O+CO2T;
【拓展与迁移】B中反应产生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C中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反应速率适中,气体便于收集;
(1)在确定实验反应原理时时:要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
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用分液漏斗将酸滴加到反应容器中;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火火器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02的理由是:增大溶液的浓度,可使
反应速率增大,能够迅速产生大量C02,用来及时地灭火,使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你认为下列反应中,最适合在核潜艇内发生的是()
通电
A.水T氢气+氧气B.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催化剂加热
C.过氧化氢T水+氧气D.高锌酸钾T镭酸钾+二氧化镭+氧气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气体,下列方法最适合的是()
/
A.Na2s。3(固)+H2so4(浓)=Na2SO4+SO2r+H2O
[a]inn
B.4FeS2(固)+11022Fe2C)3+8SO2
C.C+2H2SO4(浓)£c02个+2SO2个+2H2。
ra]iHQ
D.2CUSO42Cu0+2sO2个+O2个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
再将导管伸入烧杯内水中
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D.制备气体时,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据报道,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2年6月27日成功下潜至7062米深度,再创世界纪录.下列反
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通电
A.2KMnCU2LMnCU+MnCh+Ch个
B.2H2O2H2个+O2个
Mn02
C.2Na2O2+2CO2®2Na2co3+O2D.2H2。2=2H2。+。2个
5.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
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
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02).过氧化钠(NazOz)、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①2H202132H2。+。2个
②2Na2O2+2H2O04NaOH十02T
(3)2Na2O2+2CO2l3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个
⑤2CaO2+2CC)2l212CaCO3j+O2
⑥KCIO3不与HO,C0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氯酸钾
6.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用蒸储水润湿
B.做蒸发溶液实验时,需要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装药品前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进行过滤操作时,为加快速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酒店会议接待及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砖原材料供应及价格调整合同
- 2025年度健身俱乐部与运动营养品供应商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新型花岗岩石材批发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5年度旅游咨询居间经纪合同公正仲裁提升旅游体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度生态旅游线路设计及领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投资居间服务委托合同样本
- 2024年大学本科课程教育心理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 三甲医院面试自我介绍课件
- 公务员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2025届上海交大南洋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环保局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策划方案
- 主题二任务二 《探究身边信息技术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电工班三级安全教育内容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