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设计依据........................................................3
1.1法律、法规、规章.............................................3
1.2标准、规范依据...............................................3
2项目概况........................................................6
2.1基本概况......................................................6
2.2自然概况......................................................6
2.2.1地理位置....................................................6
2.2.2气象条件.................................................6
2.3工程概况......................................................7
2.3.1设计范围..................................................7
2.3.2总平面布置设计............................................8
2.3.3建设规模..................................................9
2.3.4工作制度、劳动定员........................................9
2.3.5建筑物...................................................11
2.3.6工艺流程简述.............................................14
2.3.7主要生产设备.............................................21
2.3.8原料及废弃物种类、用量..................................23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4
3.1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24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28
4.1防尘防毒措施................................................28
4.1.1防尘、防毒设计原则.......................................28
4.1.2防尘、防毒设施设计.......................................29
4.2防噪声.......................................................33
4.2.1噪声分析.................................................33
4.2.2工作地点噪声防护设计.....................................34
4.3防暑(防高温)、防寒.........................................35
4.3.1防暑(防高温)...........................................35
4.3.2防寒.....................................................36
4.4警示标识.....................................................37
4.5照明设计.....................................................39
4.5.1正常照明.................................................39
4.5.2事故照明.................................................42
4.5.3其它系统照明.............................................42
4.5.4照明器具.................................................42
4.6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42
4.7检修期间防护措施.............................................44
5卫生辅助用室的设计..............................................45
6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46
6.1职业卫生管理.................................................47
6.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49
6.3应急救援措施.................................................49
7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经费概算........................................50
8预期效果........................................................51
附件..............................................................52
1设计依据
1.1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1988]第9号令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6]第49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9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23号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黑龙江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黑卫监督发[2009]756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写规范要求》
1.2标准、规范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工业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规范》GBZ/T223-2009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0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D以T5032-2005
《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技术规定》DL5094-1999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
DL/T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
DL/T5187.2-200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5142-2002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定》DL/T5046T995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2004
《火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T5390-2007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799.1-7-2002
1.3相关文件依据
《XX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XX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XX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批复
建设单位提供区域位置图、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及各建筑单体图
2项目概况
2.1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企业性质: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热电联产
供暖面积: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项目总投资:
2.2自然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XXo
该厂址所在区域均没有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及矿产资源,已
经取得相关文件及专题论证报告。没有明显的地貌特征和其他迹象
表明该断层近期有过活动,为非全新活动断裂。选厂址及选灰场区
域属于地壳稳定区。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黑龙江省抗震设防工
作图》的划分,厂址属六度地震烈度区。无活动性发震断裂带穿越,
无地震灾害发生。
2.2.2气象条件
本工程所处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冬
季漫长,严寒多雪;夏季短暂,凉爽宜人。
其它相关的气象参数如下:
表2-1相关气象条件一览表
气候项目数值气候项目数值
年极端最高温度36.4℃冬季平均风速3.7m/s
年极端最低温度-38.1℃夏季平均风速3.3m/s
年平均气温3.6℃冬季最小风频ES
年总降水量523.3mm夏季最小风频EN
最大积雪深度410mm最大冻土深度205cm
冬季通风计算温度-20℃采暖期176天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7℃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6℃
2.3工程概况
2.3.1设计范围
本项目为XX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厂区占地面积XX公顷,建
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设5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4台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5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分两期
进行建设,一期建5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主厂房,配套引风
机、除尘器、封闭煤场、渣罐、封闭灰库,输煤栈桥、化水车间、
污废水处理站、办公楼、生活楼等公共设施;二期建设4台22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厂房、汽机房、扩建输煤栈桥及配套引风除尘设
施,一期、二期进行连续建设。
主要工艺系统包括锅炉燃料输送系统、燃烧系统、热力系统、
除渣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电气系统。职业病防
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主要的设计内容为:职业病防护措施、个
人防护措施、卫生辅助用室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以及本项目的
总图、工艺、设备布置、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方面的
设计。
2.3.2总平面布置设计
本工程厂区的场地特点是东西长南北窄。根据场地、铁路、出
线、地质、上煤等条件确定,主厂房固定端朝西向东扩建,结合铁
路从厂区东侧进厂及考虑电力出线向南,因此,主厂房A排至烟囱
南北向布置。主厂房A排朝南,此布置上煤合理,电气出线最为便
利。结合厂区地址情况主厂房应尽量布置在原土层上,故热水锅炉
及电站主厂房布置在厂区西部较适宜。热水锅炉和热电站主厂房,
布置在接近场地中心位置,使两主厂房固定端相对,扩建端分别向
东、西延伸,在其中间77nl处布置共用的化学水处理室。
由哈南站接轨的铁路专用线,厂内段则沿厂区北侧围墙内平行
布置,双线卸煤沟、封闭贮煤等燃料系统设施均布置在厂区北侧。
220kV配电装置采用屋内型,长为60m,宽为12m。配电装置与
电站主厂房相距31m,其间布置有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事故油坑
等。
在电站烟囱北侧布置有空压机室、油库、综合泵房、排水泵房、
灰库、修配车间及材料库等。
半地下封闭灰库布置在厂区最东侧处于全厂风向的下风侧。
在化学水处理室南侧设长条型错落组合体综合楼(包括办公、
行政、夜班休息室、食堂、浴室等),中央部位12层,檐头高度约
为45米,综合楼前作为厂区的主出入口。在厂前绿化带位置厂区主
出入口处设帕佛尔小广场直通三环路,形成壮观美丽的厂前区。
本方案的优点是布置整齐、紧凑,分区明确,能最大限度的适
应现有地形。
本期主入口在综合楼前,位于厂区南侧,另外在厂区东、西侧
还各设一出入口,作到人货分流。主厂房周围设有6.0m宽环形通道,
厂区内各辅助设施及贮煤场周围均设有4.0m宽环形消防通道。厂内
交通便捷、顺畅。
2.3.3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模为建设5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4台22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5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分两期进行建
设,一期建5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二期建设4台22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5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一期、二期进
行连续建设。预计投产后产能见下表为:
表2-2产能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据
1年发电量GWh/a446.76
2年供热量GJ/a5210362
3全厂热效率%82.29
4热电比4.5
2.3.4工作制度、劳动定员
2.3.4.1工作制度
本项目为以供热为主,根据国家热电联产的建设方针配备2台
50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在供热季节兼顾发电,冬季运行,夏季不运
行,运行采用四班三运转的生产制度,公司管理机构实行单班工作
制。
2.3.4.2劳动定员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1998年《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
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新型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
(试行),结合本期工程的特点,劳动定员情况见表2-3。
表2-3项目生产定员表
劳动定员女职作业
序号岗位名称作业班次
人/班合计工数方式
1公司管理岗常白班20209定岗
2公司技术岗常白班40404定岗
3化验检测人员常白班662定岗
4供热工段管理岗常白班880巡检
5供热工段技术岗常白班40402巡检
四班
6供热工段运行岗20808巡检
7供排水工段技术岗常白班662巡检
四班
8供排水工段运行岗10408巡检
四班
9供电工段运行岗10404巡检
10维修岗常白班40400定岗
11其他常白班808049定岗
总计40088
2.3.5建筑物
表2-4建筑物一览表
建筑面积
层数总高度
工程名称(平方米)栋数
公建地下地上(米)
一、主厂房
58MW主厂房
220t/h主厂房
二、附属工程
化水车间
空压机室(热水炉)
综合泵房
生产废水处理站
排水泵房
生活污水处理站
地下水预处理间
灰库汽化风机房
布袋除尘器配电间
引风机室
输煤综合楼及汽车库
推煤机库
含煤废水处理站
油泵房
检修间、材料库、灰
场管理站
警卫室
建筑面积
层数总高度
工程名称(平方米)栋数
公建地下地上(米)
三、输煤系统
输煤栈桥
地下煤斗及输煤转运
机
碎煤机室及输煤配电
车间
三、66KV变电所
四、综合办公楼
建筑总面积
锅炉房采用二列式布置,即煤仓间、锅炉间一次布置。柱距分
别为X米,X米,全长X米,运转层标高X米。
热电厂主厂房布置采用四列式布置,即气机间、除氧间、煤仓
间、锅炉间依次布置,柱距均为X米,运转层标高X米。
汽机间零米层布置电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低位水泵、低位
水箱等设备。热网首站设置再汽机间固定端,布置X台热网加热器、
X台热网循环水泵和X台凝结水泵。汽机检修场地设于扩建端零米
层。
锅炉间零米布置输水箱、疏水泵等设备。在靠近E排柱侧布置
鼓风机,E排柱外侧布置电除尘器、引风机室、烟道及烟囱。
主要辅助生产建筑物:引风机室、启动锅炉房、化学水处理室、
运转站、破碎机室、空压机室等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结构,空心
不专墙封闭。
火车卸煤沟:地下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地上部分采
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空心砖墙封闭。
储煤筒仓:筒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仓顶采用钢网架。
石灰石粉贮库:外购石灰石粉经槽车运输,管道封闭卸至石灰
石粉库。
输煤栈桥:钢结构,复合金属保温板围护。混凝土柱,钢衍架。
灰库:内径xm、高xm的钢筋混凝土灰库两座。灰库库底设有两
个排放口,一个干灰卸料装置,直接装入槽车外运;一个设湿式搅
拌机,经皮带输送至厂内灰渣场。
灰渣贮场:x台热水锅炉和x台蒸汽锅炉均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并掺烧石灰石,除具有烟气脱硫的功效外,还具有灰渣增钙的效果,
提高建筑利用价值,临时灰渣贮场为地面封闭灰棚,其容积为x年
的灰渣量。
生产行政办公楼结构形式: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五层。建筑
物耐火等级为二级。设室内、室外楼梯各一部,2个直通室外出口。
外墙及房间隔墙采用KP1型多孔砖;楼板及屋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
板;门窗采用塑钢门窗。一层功能性房间为餐厅、厨房、卫生间。
二层至五层功能性房间为办公室、卫生间。卫生间、厨房、浴室地
面采用防水地砖面层,内墙贴饰面砖。其它房间采用地砖面层,内
墙采用水泥石灰砂浆面层。
生活楼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二层。建筑物耐火等
级为二级。内设楼梯两部,5个直通室外出口。外墙及房间隔墙采用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楼板及屋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门窗采用
塑钢门窗。一层功能性房间为食堂、厨房、卫生间及浴室。二层功
能性房间为宿舍、办公室、活动室、卫生间。卫生间、厨房、浴室
地面采用防水地砖面层,内墙贴饰面砖。其它房间采用地砖面层,
内墙采用水泥石灰砂浆面层。
2.3.6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以煤为燃料,燃煤利用火车运送到厂内。5台58MW热水
锅炉其主要工艺为:燃煤破碎后送入锅炉中燃烧,转换为热能,以
水为媒介,将热能传递给热用户。4台220t/h高压锅炉部分主要工
艺为:燃煤破碎后送入锅炉中燃烧,转换为热能,将水转化为高温
高压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送入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将热能转换为
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同时蒸汽
在汽轮机中抽出后进入厂内的供热首站,通过热交换器加热热网内
的水,由供热热网向用户供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经布袋除尘器除尘
后,采用高烟囱排放;除尘器除下来的灰和炉底渣在灰渣堆放封闭
贮灰场内,产生的灰渣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本项目大型维修设备任
务由供货方定期维护,不设大型设备维修部门。日常小型设备故障
维修、维护使用的维修工具(电焊机、台钻、砂轮机)均为不定期
使用,而且在室外操作台使用。
本工程主要工艺流程及危害因素分布见图。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粉尘粉尘
粉尘
执水
噪声、图温,'、、»用户
输煤系统JLJ
破碎系统X除■
尘(
器
热水炉X
煤
气
I烟
4烟气
K粉
…M汽机房V尘
粉
渣尘
锅炉房」
场
粉尘贮
『
烟气除
电电噪声、局温高压炉尘
用户电网汽轮发电机组器
声、振动
气
烟
灰
除氧器渣
冷凝器」
A给水泵
粉
三级出农尘
低压加热器粉尘
凝结水泵
高压加热器
化学水处理装置
水源》凝结水处理装置贮灰场
粉
I尘
中和池加药—毒物
一级出水
毒物
XXX第15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2.3.6.1燃料输送系统
本项目燃煤由鹤岗矿务和鸡西矿务局供应,燃煤利用火车运送至
厂内。本期工程厂内输煤系统包括:卸煤系统、贮煤系统、输煤系统、
筛分破碎系统等。
本项目卸煤系统采用螺旋卸车机对火车来煤进行卸煤,厂内设置
2台截齿螺旋卸车机和2台普通螺旋卸车机,工作人员利用远控端进
行操作。
本项目采用二条长xm、宽xm的条形煤场,煤场总储煤量为xX
xt,可满足本工程满负荷运行xdo贮煤场采用悬臂斗轮堆取料机进
行煤场堆料、取料作业,工作人员在悬臂斗轮堆取料机驾驶室中进行
操作。
本项目采用皮带送输机进行燃煤转运,皮带运输机胶带宽为xmm、
带速xm/s、出力为xt/h,输煤系统为密闭结构、自动运行,发生故
障时,停机检修。
本项目筛碎系统采用全通过运行方式,破碎机械采用齿辐式破碎
机,该破碎机为粗、细一体,上部为粗碎、下部为细碎,利用齿辐间
隙控制出料粒度,出料粒度WIOmm。筛碎系统为密闭结构、自动运行,
发生故障时,停机检修。
2.3.6.2燃烧系统
本项目建设5台58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4台220t/h循环流
化床锅炉配2台50MW背压机组。
每台锅炉设置2个煤仓,4台给煤机,燃料供给系统采用正压给
料,二次风机将密闭空气送至落煤口,同时可以防止烟气反串。5台
58MW热水锅炉,每台锅炉设1台一次风机、1台二次风机、1台引风
机,燃料供给采用正压给料。
4台220t/h锅炉,每台锅炉设1台送风机、1台一次风机、2台
XXX第16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引风机和1台高压风机。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所需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从炉膛的底部
和侧墙送入,燃料的燃烧主要在炉膛中完成,炉膛四周布置有水冷壁
用于吸收燃烧所产生的部分热量。由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物料在气固
分离装置中被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
的基本技术特点:(1)低温的动力控制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是一种
在炉内使高速运动的烟气与其所携带的湍流扰动极强的固体颗粒密
切接触,并具有大量颗粒返混的流态化燃烧反应过程;同时,在炉外
将绝大部分高温的固体颗粒捕集,并将它们送回炉内再次参与燃烧过
程,反复循环地组织燃烧。
2.3.6.3热力系统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均为单元制系统,锅炉接口为一根管,至汽机
接口分别为两根管相接,形成"1-1-2"的连接方式。
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阶段,由主蒸汽系统向汽轮机轴封提供高温
蒸汽。
再热冷段蒸汽还作为2号高压加热器,汽轮机轴封系统的气源和
给水泵汽轮机提供新蒸汽。
汽轮机旁路为高、低串联的II级旁路系统,其容量为锅炉最大连
续蒸发量的15%,可满足机组冷、热启动状态的需要。
给水系统为单元制,设有一台内置、卧式滑压运行除氧器,出力
1050t/h,除氧水箱有效容积160m1可满足凝结水中断时约9分钟的
锅炉最大蒸发量时所需给水。
配置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1台30%容量的电动变速启动
(备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正常工况由四段抽气供气,当
主机负荷降到一定数值时,气源将自动切换到再热冷段蒸汽。
给水操作台主路仅设置一个电动闸阀。旁路上设置一个小流量调
XXX第17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节阀,以补充低负荷时,给水泵汽轮机调速范围的不足。三级高压加
热器均为单列卧式,设有内置式过热蒸汽冷却段及输水冷却段,布置
在除氧间。水侧有电动大旁路,每台高压均设水侧和汽侧安全阀,输
水采用气动调节,正常输水为逐级回流至除氧器,并有一路直接引至
凝水器。
凝结水系统采用单元制,系统采用100%容量的中压凝结水精处
理装置,装设3台50%容量的凝结水泵,一台200m3的凝结水贮存水
箱和2台输送水泵,为凝结水系统提供补水和启动注水。四级低压加
热器为小旁路系统,低压加热器合用一个壳体组成复合式加热器装在
凝水器颈部。
辅助蒸汽系统为两台机组公用,分别设有中、低压辅助蒸汽母管。
中压蒸汽母管由四段抽汽供汽,低压蒸汽母管由五段抽汽供汽。辅助
蒸汽系统总计用汽约50t/h,启动时各用汽点采取错开的方法,最大
约需40t/h。在第一台机组启动时,辅助蒸汽气源来自2X220t/h燃
油快装启动锅炉。
热网系统采用一级加热,供回水温度130/70℃,采暖蒸汽来自
汽轮机中压尾部抽汽,每台汽轮机有一个采暖抽汽口,接至热网加热
蒸汽母管。每台机组设4台热网循环水泵,每台加热器加热面积约
800m2,热网加热器均为卧式。
热网循环水系统采用单元制,在厂区的回水上管路用联通管连
接。每台机组设4台热网循环水泵。两台机组共用1台补水除氧器,
用2台热网补水泵,其中1台备用。
热网输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个单元用连通管连接。每台机组设
3台50%容量的热网疏水泵,将热网加热器井中的凝结水送至高压除
氧器中回收。在冬季最大热负荷时,2台泵运行,1台备用。
热力系统的设备均布置在主厂房内,热力系统为自动运行,工作
XXX第18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人员在集中室内监控锅炉、汽机等设备的运行状况。为保证运行安全,
巡检人员定期对锅炉、汽机等进行巡视。
2.3.6.3除渣系统
灰渣处理采用灰渣分除系统,其中热水炉底渣采用负压气力集
中,汽车运输至厂内贮灰场。高压锅炉底渣采用正压气力输送渣仓,
飞灰均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灰库,灰渣可利用汽车运输至综合利用场所
或加湿后用皮带送输至厂内贮灰场。本工程厂内贮灰场为密闭型式。
5X58MW锅炉和4X220t/h锅炉的除灰系统均采用正压气力集中
方式。来自布袋除尘器灰斗的飞灰,采用正压气力输送的方式,通过
输灰管道输送到灰库,灰库中的灰经调湿后用封闭式皮带运至厂内的
封闭贮灰场中存放。
厂内设一座贮灰场,贮灰场棚式结构,调湿灰进入灰场后,采用
分层碾压,并设喷淋设施。
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排出的高温炉渣,经冷渣器冷却后,采用
气力集中,通过输渣管道将炉底渣经通过输送到渣库。其中5X58MW
锅炉采用负压气力集中的除渣方式,4X220t/h锅炉采用正压气力集
中的除渣方式。渣库中的渣经调湿后,用封闭式皮带运至厂内封闭贮
灰场中存放。
2.3.6.4化学水处理系统
化学水系统主要包括: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炉水校正处
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等,主要工艺系统如下:
a)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220t/h高压锅炉的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自来水一过滤一二级除
盐系统,对热水锅炉及热网补给水采用一级钠离子软化系统可满足要
求,但考虑还需一套钠离子还原设备,为运行方便,故本设计按一级
除盐系统,与高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一并考虑。其具体流程如下:
XXX第19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自来水一双层滤料机械过滤器一逆流再生双室阳床一除二氧化
碳器一中间水箱一中间水泵一逆流再生阴床一一级除盐水箱一混床
―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一主厂房。
本项目使用的酸为盐酸,设2X351113盐酸贮槽进行贮存;本工程
使用的碱为氢氧化钠,设2X35m,碱贮槽进行贮存。
b)给水、炉水校正处理系统
220t/h高压锅炉给水、炉水校正处理系统包括给水加氨(20%浓
度)、加除氧剂(乙醛月亏)处理。本工程设给水加氨、加除氧剂装置
各一套。
加氨、加除氧剂装置分别由二台电动搅拌溶液箱、5台计量泵和
过滤器、缓冲器、安全阀及相应的管道等组成,5台计量泵4台运行,
1台备用。
化学加药设备布置在主厂房零米。
c)循环水处理系统
循环水处理设一套加阻垢剂(碱片NaOH)装置,由2个电动搅
拌箱、4台计量泵及过滤器、缓冲器、管道等组成。阻垢剂加到循环
水吸水池。
2.3.6.5污水处理系统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含油废水、含煤废水、
化学酸碱废水、锅炉清洗废水等,废水处理措施如下。
各种生产废水汇集到沉淀池,经提升泵同时加药打入成套
废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后的清水排入清水池过滤消毒后送入管
网回用,作为输煤系统冲洗水补充水、热电厂杂用水及冲灰系
统补充水;沉淀池中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经过絮凝压滤成
饼后外运。
XXX第20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肿一一生魔水一一就麻水——中间而fe——朗泵—触忒育放镭芸置一一
_I
I
U------肿耶—厥财翅———一一:蹴——
-—
I
魏一城潮髀泵一麻糠第一卧施球杆泵一一醐般一机一泡怫碱吸
图2-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2.3.6.6电气系统
4台220t/h高压锅炉部分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4炉2
机公用一个集中控制室,锅炉、汽机、除氧给水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均纳入DCS,在集中控制室内控制,其它系统在就地控制室内控制。
热工自动化系统,在集中控制室内可完成机组的正常工况的监视和
调、异常工况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在少量就地运行人员的配合下,
可实现机组的分阶段半自动启/停。
本工程5台热水炉部分设一个集中控制室,热水炉部分可现实在
控制室内实现对锅炉运行的监控。
2.3.7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下列各表。
表2-4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输煤系统
1.1螺旋卸车机截齿2台、普通2台4台
XXX第21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2悬臂斗轮堆取料机跨度6.7m2台
1.3齿辐式破碎机2台
1.4叶轮给煤机4台
1.5螺旋给料机2台
1.6振动给料机2台
1.7胶带运输机12台
2热机部分
2.1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水炉)58MW5台
2.2循环流化床锅炉(高压炉)220t/h4台
2.3汽轮发电机组50MW2组
2.4一次风机9台
2.5送风机9台
2.6吸风机13台
2.7给煤机44台
2.8水泵31台
3除灰渣部分
3.1滚筒冷渣器2t/h10台
3.2滚筒冷渣器6t/h8台
3.3布袋除尘器3000m25台
3.4布袋除尘器7600m24台
3.5排气布袋除尘器100m26台
3.6运渣汽车lot4辆
3.7运灰罐车20t4辆
4供排水系统
4.1循环水泵4台
XXX第22页共52页
XXX工程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卫生专篇XX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4.2工业补给水泵3台
5化学水处理系统
5.1预处理加药装置3台(套)
5.2盐酸贮槽35m31个
5.3碱贮槽35m31个
5.4安全淋浴器2台
5.5化学加药6套
2.3.8原料种类及用量
表2-5主要原料年需要量一览表
序号名称单位年用量纯度(%)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式餐厅装修设计合同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Java+Web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试卷(B版)含解析
-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日本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第一外国语(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书法与板书设计实践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健康医学院《企业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外国文学史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体外膈肌起搏器
- “数学悖论”-辛普森悖论
- 六宫格数独100题
-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送审资料清单
- 中文产品手册机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3节)
- 食堂设备维修记录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学_第七版_潘瑞炽_答案
- FZ∕T 60021-2021 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