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1.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季风气候显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湖泊分布广泛,淡水湖面积居世界之首

2.依据亚洲的经度范围推断,它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

A.南B.北C.东D.西

3.暑假里,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下面是他们描述的旅行见闻,最不行信的是…()A.在世界的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景

B.我坐在去乌兰巴托的火车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C.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我没有带救生圈却畅游了大半天

D.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4.(图1)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图1)

B.都位于潮湿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5.世界上面积的群岛就像2万多颗灿烂的珍宝散落在赤道四周蔚蓝色的大海上,群岛总面积达243万平方千米,它就是()

A.马来群岛B.西印度群岛C.菲律宾群岛D.琉球群岛

6.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难的的主要缘由是()

A.河流众多B.地形的影响C.夏季风的强弱D.寒潮的影响

7.根据亚洲的地理分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

A.东南亚地区B.东亚地区C.中亚地区D.南亚地区

8.日本工业进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②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③较高的科技水平④岛国多优良港湾⑤多山,耕地面积很少

A.①②③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9.关于印度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B.是一个文明古国

C.其次人口大国D.是一个较贫困的国家

10.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南亚B.东亚C.欧洲D.东南亚

11.6—9月是印度的雨季,此时印度的盛行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12.北半球的寒极(最冷的地方)位于()

A.南极洲大陆B.北冰洋沿岸C.加拿大境内D.西伯利亚地区

13.俄罗斯境内航运价值的河流是()

A.多瑙河B.伏尔加河C.乌拉尔河D.叶尼塞河

读“美国工农业分布图”,完成14,15题

(图2)

14.20世纪90年月以来,美国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兴起最早、规模的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5.图中A、B两农业条件带内的作物种类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种植习惯B.热量条件C.地形条件D.浇灌条件

16.受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的传统农业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园艺业D.渔业

17.到欧洲巡游峡湾风光,的地区是()

A.地中海沿岸B.欧洲中部C.英国沿海D.欧洲北部

18.欧洲西部“冬无寒冷夏无酷暑,全年潮湿降水季节安排匀称”。图3中与描述相符的是()

(图3)

A.①B.②C.③D.④

19.目前,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干旱、能源、资源问题B.人口、粮食、能源问题

C.人口、粮食、环境问题D.宗教、资源、环境问题

20.关于巴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首都是南美洲城市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上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1.美国的东北局部布有()

①高科技产业带②制造业带③乳畜带④棉花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印第安人的种植文明为我们今日供应下面哪种农作物()

A.小麦B.水稻C.玉米D.栗

23.中国与美国相比拟,相像的地理特征有()

A.主要河流的流向根本一样B.经济进展水平东部兴旺,西部落后

C.年降水量由东到西递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

24.到南极考察的时间是()

A.北半球的夏季B.2月C.南半球的冬季D.7月

25.假如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经过北极上空,这时他完全看不见的大洲是()

A.欧洲B.非洲C.南极洲D.南美洲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亚洲地形图,答复以下问题(13分)

(1)图中字母或者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__________________半岛

B___________________半岛

C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

D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③___________________洋

(2)图中,世界的半岛是________(填字母),E是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高原。

(3)请写出I和II两大洲分界限上一条河流与一个海峡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河,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

(4)在上图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的位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地跨五带中的

_____________带、北温带和___________带。亚洲的气候特点是简单多样,___________气候显着,_______________气候分布广。

27、读日本、俄罗斯两国图,答复以下问题(14分)

(1)填出图甲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城市)

B__________________(岛屿)

C_________________(海疆)

(2)填出图乙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油田)B_________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________(海港)

(3)以上两国共同濒临_________________洋。

(4)图甲中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_________内海沿岸的狭

长地带;图乙中的工业区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的地区。

(5)日本和俄罗斯需要从中国进口以下商品,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进口的是:

日本_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__________________(填)

A煤炭B服装C饼干D木材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依据大陆轮廓推断国家名称: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

(2)A是世界上流量的河流,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矿,其的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国的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国在世界上的体育运动是___________。

(5)乙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____________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目前,该国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国图中的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线)。

29、读两极地区图,答复以下问题(13分)

(北极)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海洋: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海峡:F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极圈以内的地方,有时候能见到“午夜太阳”奇观。请写出可能见到“午夜太阳”的两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

(1)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____以南的广阔区域,距南极最近的大洲是

______________。

(2)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3)从南极半岛开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4)中国南极考察船穿越太平洋,于12月20号到达长城站,几天后连续驶往中山站,则以下哪项是真实可信的()

A、到达长城站时,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B、到达的长城站,位于南寒带

C、到达的终点站中山站位于东半球

D、靠近南极大陆时,看到岸上有成群的企鹅、狮子等动物子奔驰

七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4.C5.A6.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