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记承天寺夜游》-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1页
第03讲 《记承天寺夜游》-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2页
第03讲 《记承天寺夜游》-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3页
第03讲 《记承天寺夜游》-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4页
第03讲 《记承天寺夜游》-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自学课讲义(统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03讲《记承天寺夜游》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文阅读语感。积累重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2.通过朗读、联想、品味月夜游玩的兴味,理解文章主旨。3.体悟闲人之心境,感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记承天寺夜游》一、诵读理解1、字音荇(xìng)横(héng)2、字词(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5)行:散步。(6)念:考虑,想到。(7)者:……的人。(8)遂:于是,就。(9)至:到。(10)寻:寻找。(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12)寝:睡,卧。(13)相与:共同,一同。(14)中庭:庭院里。(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18)也:是。(19)但:只是(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3、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二、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过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2、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三、辨析积累1、古今异义词:(1).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3).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4).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5).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6).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7).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2、一词多义:(1).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2).遂:遂至承天寺。(于是)遂迷,不复得路(终于)——陶渊明《桃花源记》(3).至:遂至承天寺。(到)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陶渊明《桃花源记》(5).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空谷传响。(空荡荡的)——郦道元《三峡》而或长烟一空(消失,消散)——范仲淹《岳阳楼记》3、词类活用:(1).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2).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5、特殊句式⑴倒装句=1\*GB3①.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2\*GB3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⑵省略句: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⑶判断句: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四、主要内容1、记叙:交待赏月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2、写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空明澄澈,清丽淡雅。3、抒情:面对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慨,惋惜无人赏月。五、景物描写1、景物特点(1)月光:皎洁空灵,清澈透明。(2)树影:纵横交错,疏影摇曳。(3)意境: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写景方法(1)动静结合①“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有水草摇曳的动态美。②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正面侧面结合①“积水空明”正面描写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②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3)比喻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六、思想感情:1、中心:本文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的悲凉和自我安慰。2、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3、重点语句理解(1)欣然起行:=1\*GB3①兴奋喜悦之情;=2\*GB3②无法入睡,便去赏月的无奈之情。(2)尾句: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3)闲人:=1\*GB3①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均可诉说;=2\*GB3②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3\*GB3③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有自许的意味。表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语言特点:散淡自然1、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2、句式以散句为主,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八、品味炼字1、遂:自然含蓄地点出二人的趣味相投。2、亦:表面叙述怀民也没有睡的事实,其实饱含作者的既惊喜不已又似在意料之中的情感,表现出二人的知音关系。3、但:将笔触从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引出“闲人”。在两个“何”的发问后表明了他超拔不群、迥异流俗之意,显示出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教材习题01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他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解题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两篇短文行文风格上的不同。【答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教材习题02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感,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知人论世”的读文方法。【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一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考点一文言诵读断句1.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D项正确,其余各项修改为: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点二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性默写填空。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③《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物推及人情语句是:。【答案】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欣然”“藻”“荇”“竹柏”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三文言句子翻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1)户:指门;欣然:高兴、喜悦的样子;起行:起身行走。(2)但:只是;闲人:指清闲无事的人;如:像;耳:罢了。考点四:重点语句品析4.请品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表达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喜爱,和诗人恬淡的心境。【解析】品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庭院中的月色比作积水,如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色的皎洁和明亮,让人仿佛能亲眼目睹那空灵澄澈的月光。“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竹柏的影子比作交错相生的水草,赋予了庭院景色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庭院月色的独特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幽美的氛围。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这句话在客观性的描述中蕴含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微体察。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之美,更透露出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考点五情感理解分析5.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答案】①由“解衣欲睡”的百无聊赖到看到美丽月光“欣然起行”的欣喜;②由“无与为乐者”的悲凉到“相与步于中庭”的悠闲;③最后“闲人”的议论,蕴含了复杂的人生感慨。【解析】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解衣欲睡”写出了作者的百无聊赖,“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作者因看到美丽月光“欣然起行”的欣喜。“念无与为乐者”写作者想到自身的孤独、悲凉,“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作者寻到知己一起漫步的悠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此时被贬黄州,有职无权,自称“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6.【甲】文中的苏轼“闲于赏月”,【乙】文中苏轼“忙于治水”,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对苏轼作简要评价。【答案】甲文中苏轼被贬后仍能与朋友欣赏月色,表现了他豁达乐观、超脱世俗,洒脱不羁的品质。乙文中的苏轼带领百姓修建堤坝,治理洪水,表现了他临危不惧、心系百姓、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中“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因此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宦途失意的苦闷。乙文主要写的是苏轼调任徐州时的事,当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时,面对着富民争着逃跑的现象,他认为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于是将富人又赶回城,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遇事的镇定,能从大局出发,亲民爱民。后来他采取了他调动军队筑堤护城,让官吏分堵守护的方法,让城市安然无恙。由此从苏轼为了防洪守城,“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中可以看出苏轼的“忙”是勤于政事,不甘清闲,爱护百姓,能以身作则。一.理解性背默(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是“。”(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与自己共同境遇的老朋友的句子是“。”(3)《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5)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是“。”(6)《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7)《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张怀民的句子是“,。”(8)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9)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10)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1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欣然起行(5)月色入户(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7)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遂、藻、荇、耳”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选自《游大林寺序》,有删改)2.解释下列加点词。(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3)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4)其僧皆海东人3.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4.请回答问题。(1)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在承天寺赏月前后的心情变化过程。

(2)【乙】文中,作者所游之地景色优美但游人甚少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2.……的样子考虑,想到从都3.(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环绕寺院的多是清澈的溪流、苍黑的岩石、矮短的青松和修长的翠竹。4.(1)作者开始因为皎洁月光映入房内而兴奋、喜悦,继而因无人共同赏月而感到孤独、落寞,然后因与好友漫步庭院而愉悦、慰藉,最后想到如此美景只有他们两个“闲人”观赏,在感慨、悲凉中又有几分乐观、旷达。(2)因为大林寺在很偏僻的地方,而当时的人们都忙于追名逐利,因此冷落了大自然的美景。【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1)句意:高兴地起身出门。然:……的样子。(2)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3)句意:从遗爱寺旁边的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和西林寺。自:从。(4)句意:寺僧都是海东人。皆:都。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1)庭下:庭院;如:宛如;积:堆积;空明:清澈透明;交横:纵横交错;盖:大概。(2)环:环绕;清:清澈;苍:灰白色;短:矮短;瘦:修长。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1)依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句意可知,作者一开始看到皎洁月光映入房内而兴奋、喜悦;依据“念无与为乐者”可知,接着因无人共同赏月而感到孤独、落寞,依据“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句意可知,和好友漫步庭院赏月,感到愉悦,依据“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意可知,最后想到只有他们两个“闲人”观赏月下美景,因而又多了几分乐观、旷达。(2)依据“‘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句意可知,大林寺偏僻,因而稍有人来;依据“寂寥无继者”句意可知,还因为当时的许多人追名逐利,因此忽略了此处美景。【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解衣入睡,恰好看到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我们)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乙】我与河南的元集虚,范阳的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寺旁边的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和西林寺,抵达了化成寺,然后在峰顶院歇息一会,再登上香炉峰,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在僻远的地方,人迹罕至。寺周围有许多清澈的流水、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和细瘦的竹子。寺里只有板隔的房间和木制的器具,寺僧都是海东人。一会儿我们遍观了房间的墙壁,看见萧存郎中、魏弘简郎中、李渤补阙三人留下的姓名和文句,于是与集虚他们叹道:“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由驿路到寺门,还不足半日的路程,但自从萧、魏、李三人到此游览之后,至今相隔将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的人。哎,人们忙于追名逐利而冷落了大自然的美景,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啊!”三.阅读下面两则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盖亭①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②。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将何适⑤而非快?今张君⑥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⑦睹其为快也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有删改)注释:①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苏辙上书营救,因而获罪被贬。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怀民,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苏辙则为它作记纪念。②一舍:三十里。③中:内心,心中。④病:忧愁、怨恨。⑤适:往、去。⑥张君:张怀民。⑦乌:哪里。5.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B.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予观夫巴陵胜状C.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欲穷其林6.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今张君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7.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念无与为乐者”,前文的“行”由此句中的“念”而起,“念”因“行”延宕,文情也显得摇曳起伏。B.甲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C.乙文第一段“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是总写,说明在亭子中极目四望,能望见十分开阔的景色,为下文具体写景设下了广大的天地。D.乙文主题明确,紧扣“快哉”着笔,既表达了对张怀民的赞赏,也隐含了对其兄苏轼的慰勉之情。8.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苏轼和张怀民在宦海沉浮中的表现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案】5.D6.(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空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2)现在张怀民不把被贬官作为忧愁,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在大自然中放浪形骸”也可)。7.A8.①我们在遭遇困难时,要学会豁达、坦然、从容。甲文中最后三句话苏轼流露出两人恰恰因为无事所以才能欣赏到难得的美景的情怀,苏辙在乙文中说“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同时说“今张君不以谪为患”。都写出了苏轼、张怀民面对贬谪困境时候的豁达、坦然、从容。②在困境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其他的美,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甲文和乙文第一段中苏轼、张怀民都能在自然景物的美好中感受到生活的美,让自己在贬谪的困境中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③在面对困境时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互相勉励。甲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表明两人是知己。从乙文的写作背景可看出,亭子由张怀民建成,苏轼取名,苏辙记文,他们三人也是互相理解对方的处境、相互勉励。【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A.动词,寻找/副词,不久;B.动词,承受/形容词,美好;C.介词,和/动词,参与,欣赏;D.两项都是动词,“穷尽”。故选D。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1)空明:空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2)以……为……:把……当作……;患:忧患,忧愁;自放:释放自己。7.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知,此处的“行”是因“月色入户”而引起。并非由此句中的“念”而起;故选A。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是,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苏轼流露出两人恰恰因为无事所以才能欣赏到难得的美景的情怀。从乙文“今张君不以谪为患”可知,两文都写出了苏轼、张怀民面对贬谪困境时候的豁达、坦然、从容。由此可知,我们在遭遇困难时,要学会豁达、坦然、从容。从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和乙文“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可知,苏轼、张怀民都能在自然景物的美好中感受到生活的美,让自己在贬谪的困境中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可得:在困境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其他的美,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甲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表明两人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有着共同的被贬的经历,是知己。从乙文的写作背景可看出,亭子由张怀民建成,苏轼取名,苏辙记文,他们三人也是互相理解对方的处境、相互勉励。所以可得:在面对困境时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互相勉励。【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四.阅读下面两则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绍圣二年三月四日,詹使君邀予游白水山佛迹寺,浴于汤泉,风于悬瀑之下,登中岭,望瀑所从出。出山,肩舆①节行观山,且与客语。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阴之下。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父老指以告予曰:“是可食,公能携酒复来?”意欣然许之。同游者柯常、林抃、王原、赖仙芝。詹使君名范,予盖苏轼也。(苏轼《题白水山》)【注释】①肩舆:乘坐轿子。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盖竹柏影也

盖:(3)风于悬瀑之下

风:

(4)意欣然许之

许: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是可食,公能携酒复来?11.请结合两文说说苏轼“欣然起行”“欣然许之”的原因。12.两篇文章都是苏轼贬谪时期的作品,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9.考虑,想到大概是吹风答应10.(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这个可以吃的时候,您能带着酒再来吗?11.甲文中苏轼“欣然起行”的原因是“月色入户”,月色美,让人欣喜。乙文中苏轼“欣然许之”的原因是当地老人热情相邀,来日重回荔浦携酒品荔,与当地人同乐。12.甲文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乙文表达了苏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句意: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3)句意:在瀑布下吹风。风:吹风。(4)句意:我高兴地答应了他。许:答应。1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1)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如:像;耳:语气词,罢了;(2)是:这;食:吃;公:您;复:再。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根据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知,苏轼“欣然起行”的原因是:美丽的月光照进门里,引起了作者赏月的兴趣;根据乙文“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父老指以告予曰:‘是可食,公能携酒复来?’意欣然许之”可知,苏轼受到当地父老乡亲的热情的邀请,请他等到荔枝成熟可以吃的时候,带着酒一同来品尝,苏轼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淳朴,于是高兴地答应了。1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题白水山》记叙了自己与友人一起游览白水山佛迹寺的经历,于汤谷中沐浴,看瀑布从岭中冲出,晚上在荔浦休息,又得当地人邀请一起吃荔枝饮酒,于是欣然许之,表现了作者游览山水时的美好心情。此文作于作者被贬时期,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却随缘自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文:绍圣二年三月四日,詹使君邀请我游览白水山佛迹寺,在汤泉泡温泉,在瀑布下吹风,(我们)登上中岭,望见瀑布的出口。出了白水山(后),乘坐轿子往回走(到)观山,并且与当地人说话。晚上在荔浦休息,拄着拐杖在竹荫下(散步)。这时荔枝连接成串像芡实一样。(当地的)老人指着荔枝告诉我说:“等到可以吃的时候,你能够带酒再来这里吗?”我高兴地答应了他。同游的人有柯常、林抃、王原、赖仙芝。詹使君的名字是范,我就是苏轼。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河决①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②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⑤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⑦以守,卒全其城。(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注】①决:决堤。②富民:富裕的百姓。③涂潦:水患。④吾侪:我们这类人。⑤畚镭: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⑥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⑦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3)吾谁与守?

与:

(4)率其徒持畚镭以出。

率: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15.选文【甲】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16.【甲】文中的苏轼“闲于赏月”,【乙】文中苏轼“忙于治水”,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对苏轼作简要评价。【答案】13.考虑,想到一起,共同和带领14.(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2)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15.①由“解衣欲睡”的百无聊赖到看到美丽月光“欣然起行”的欣喜;②由“无与为乐者”的悲凉到“相与步于中庭”的悠闲;③最后“闲人”的议论,蕴含了复杂的人生感慨。16.甲文中苏轼被贬后仍能与朋友欣赏月色,表现了他豁达乐观、超脱世俗,洒脱不羁的品质。乙文中的苏轼带领百姓修建堤坝,治理洪水,表现了他临危不惧、心系百姓、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3)句意:我和谁一起守城呢?与,和。(4)句意: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率,带领。14.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2)涂潦,水患。吾侪小人,我等小人。当,应当。15.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甲】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解衣欲睡”写出了作者的百无聊赖,“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作者因看到美丽月光“欣然起行”的欣喜。“念无与为乐者”写作者想到自身的孤独、悲凉,“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作者寻到知己一起漫步的悠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此时被贬黄州,有职无权,自称“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1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中“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