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教学反思_第1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_第2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_第3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_第4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数学计算教学反思数学计算教学反思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老师引导的一节课,这节课看似简单,在上课之前到网上观看了其他老师的现场观摩视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认识还不够深化,仍有许多可挖素材,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我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不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上出了一节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学生出教室的时候是和进教室的时候不一样的。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其实,这些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以为在经济相对兴旺的地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感受,那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觉得叶老的这句话可以从教学的过程和终点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我认为的“教是因为需要教”是从教学的起点和过程两个层面上说的,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数学计算教学反思2计算器已融入现代生活,大局部学生都已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历,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究中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重,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通过探究规律,开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才能。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我还补充出示了这样一个算式,1111111111=,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究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方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究结果。然后再出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开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才能。在这节课上,我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表扬,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答复下列问题情况给自己评价,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让小组对小组的发言作评价,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再由大家给得分高的小组作出评价。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规律的表述还不够精炼、不够准确。从他们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是明白的,可是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还有所欠缺。另外,学生间的差距也不小,有的能说到点上,有的总在点外彷徨。因此,老师要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别奢望一蹴而就。数学计算教学反思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本节知识,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是这样构思的。一、导入环节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入手,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为探究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直接引出本节的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出示课本三角形图,先让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底和高各是多少?讨论“图中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并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积极说出自己不同的方法,在此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从而提出猜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心理根底。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测、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又根据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从而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浸透了“平移”、“转化”思想。经历探究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合作探究的兴趣。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在这个练习中,主要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乐趣数学计算教学反思4《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根底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的主线是:提出问题—直觉猜测—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理论运用。新课一开场,我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什么有关?学生联络到圆柱的体积,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接着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理论,用自制的学具去实验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通过反应4种小组的实验结果,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接着我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再次体验这一结论。这一过程让孩子亲历教学验证,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自己很容易地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对圆锥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教学问题,起到了深化知识点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化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考虑、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理论的过程中让一些学困生也有参与的兴趣,让他们也能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使他们懂得他们也可以通过玩掌握到数学的知识。但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学生动手才能太差,不能按要求制作学具,实验时出现过失;还有个别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实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意识较差,以后在教学中应在这些地方对学生加以指导;另外,个别学生计算才能太差,计算准确率低,而且个别学困学生对于一些需要灵敏判断的题目还是不能有较好的把握,从而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该体积公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较简单和较低的层面上。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忘记乘1/3,因此,以后需要加强训练。数学计算教学反思5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根底上教学的。教材先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中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剖析:〔一〕以旧促新,探究新知1、出示梯形请学生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带着学生回忆以前知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进展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然后老师启发:我们能否也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讨论。本环节的设计,擅长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络,数学思想方法的类比迁移,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构造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建立非人为的本质性联络,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条件。2、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引导学生进展操作时,我先课件显示操作提纲:1、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2、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3、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考虑,一边动手,防止出现学生不知道做什么的现象。然后学生示范拼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操作的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因此未出现异常现象,学生都兴奋地说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学生对书本图示的理解,我成心剪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任意梯形,结果问题就出现了,一名学生没有按照书本上的拼法,结果自然没有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都感到惊讶。我见时机成熟,叫学生再翻开书本,仔细观察书上的拼法,使学生明确拼的步骤:即先要重合,再向左旋转,最后沿着梯形的一条边向上平移,直至两条底成一条直线,才能拼成。学生这才明白过来。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都明确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下来根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请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找关系,先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底之间的关系,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是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再找出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关系,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然后得出梯形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即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公式。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填空题,使研究的要求清楚,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有效、有序地进展思维。〔二〕学以致用。在例题的教学中,由于有前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根底,因此我没有花很多的精力,而是先出例如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练习的设计中,我也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中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列式,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从而杜绝错误现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得饱,我又布置了一些拓展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得出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用一个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总之,本堂课能以全体学生为本,从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更新。通过让学生操作、考虑、观察、讨论、说理、计算、看书和概括等多种形式,注意了变"老师讲授"为"研究交流",变"灌输"为"引导",较好地处理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良好素质。数学计算教学反思6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根本上到达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一、引导同学借助已有的图形周长的意义,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图形周长的意义是同学已有的认知根底,更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核心,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引导同学从周长意义动身,去反思、解释,才干形成科学的知识构造。如:同学在交流周长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同学围绕周长意义来进展辨析,从而掌握计算方法。再如:第二个练习,当多数同学出现4+7+2+3=16这种方法之后,和时引导同学借助周长意义来发现问题。这样,通过以上活动,协助同学理解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同学不只知道怎样计算,还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从而形成结实知识构造。二、在关键地方创设问题,引发同学的思维,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本节课,注意在关键地方创设问题。如:“仔细观察情境图,图中都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是知识的生长点;“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先求什么?”这是知识的转折点,为学习新知奠定了根底。和时协助同学分析^p问题。再如:出现〔4+8〕×2这种方法时,引导同学说出括号里要求的是什么?在重点处协助同学理解方法。再如:“猜猜看,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在同学思维容易混淆的地方,创设问题,激发同学认知抵触。引发同学探究学习的兴趣。最后一题“你能根据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它的周长吗?”在同学思维受阻的地方创设问题,为同学思维指明了方向。正因为能在关键处创设问题,能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同学学习比拟投入,为同学学习方法奠定根底。三、重视同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进步同学学习的才能。本节课,在引导同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的根底上,注意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在同学有了想法的根底上再引导同学进展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点拨,协助同学理解计算方法,思维发生碰撞。如:探究周长计算方法时,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当同学有了想法,和时交流,再借助周长意义来判断理解掌握方法。再如:练习一,先猜一猜,找准问题,然后验证,找到答案,再解释原因。“为什么拼成大长方形后周长是20厘米,而不是24厘米呢?你是怎样想的?”同学发现,这两个宽已经不是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了。开展了同学的思维。正因为有了同学独立考虑,同学才有言可发,正因为有了老师的点拨,同学认识才比拟到位。四、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开展同学的思维才能。如:练习一,问题一从先求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入手,再验证,最后通过拼生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比照,发现减少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反之减少的越少,剩下的越多,浸透一种函数思想。再如:练习二,是一道发散思维题,是一个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稳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发散同学的思维;后面多题一解,开展同学概括才能,同时体会转化思想。数学计算教学反思7本节课在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解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领悟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在交流探究中,培养学生根据详细情况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与才能,力求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探究简便计算的方法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跟其他同学的方法进展比拟,说说自己解法的优点,缺点,通过不同解法的比拟来认识和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也表达了《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的要求。数学计算教学反思8一、第一次试教1.确定如下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理解计算器的根本功能。〔2〕会使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目的计算。〔2〕通过计算探究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4〕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展计算的优点。2.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根本流程〔1〕认识计算器。〔2〕用计算器计算并体验其优点。〔3〕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规律。〔4〕全课总结。3.我的设计意图〔1〕认识计算器本教学环节,除利用例题中的两幅场景图外,我又找了几张不同的场景图,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计算器的广泛应用,接着出示两种常见的计算器,老师介绍显示器和键盘,说明计算器的根本功能是计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主要键的功能。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有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在介绍计算器功能和认识计算器键盘的作用时,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2〕用计算器计算大局部学生已经根本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因此,我主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主探究。在掌握根本的计算操作方法后,要求学生用笔算或口算来验算,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优点。然后,“试一试”安排了9道试题及“想想做做”1、2两题。这当中虽然有些题是一步试题,但绝大局部都是过去没有接触过的,大数目的计算题,主要是为了进步学生纯熟运用计算器进展计算的才能。〔3〕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规律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拟,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考虑。〔4〕全课总结主要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用计算器算有什么优点和作用?有哪些收获?并提问:计算器还有哪些应用?4.本次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次试教时间大约多余5分钟,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由于课堂过于放手,缺少了老师必要的引导,课堂秩序显得有些乱。基于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使用有了一定的根底,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新颖感。用计算器计算探究一些简单的规律这个内容,安排在课的最后教学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浓重。学生对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体会不深。二、第二次试教1.第二次试教前的考虑〔1〕接下来第二次试教,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充实教学内容;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大数目用计算器计算比笔算要优越;设计的教学环节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鉴于第一次试教后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次试教,我增加了一个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计算器的开展史、种类、理想中的计算器等,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浸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2.改良的措施〔1〕为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课前,我布置学生理解“计算器的开展史”“计算器的功能及优点”“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器的种类”“我心目中的计算器”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内容。课上,按学生准备好的内容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理解的,由小组长挑选汇总,在全班汇报。〔2〕第一次试教前,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计算器,并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所以我大局部的时间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于缺少了我的引导和指导,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不好。第二次试教时,我注重了问题引导。比方:大家都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键盘上又有哪些常用的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看到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效的问题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表达了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3〕第一次试教时我是按照书上的例题进展教学的,试教后,感觉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对用计算器计算走入了误区。因此,第二次试教时,在完成例题的教学后,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辩证对待计算器。我出了一组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谁最先算出结果。41600÷128,716×98,4____88×23×0,300÷3,25×77×4,816÷68×27,学生完成后,我再评议小结,在比照中,学生明晰地认识到:要根据详细情况,灵敏使用计算器。〔4〕前面学生学习“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时,学习热情已经到达一定高度,把“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规律”这一内容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这一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要使学生学习热情再次高涨,教学设计必需要充满挑战性和兴趣性。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究规律,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疲劳。再次试教,好几个教学环节我进展了补充或调整,整节课显得充实、有序、灵动,富有情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才能,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数学文化,真正体验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和价值,三维目的得到了有效达成。【教后反思】这局部内容许多老师教学时,都把教学的绝大局部精力和时间花在“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规律”上,而教学“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内容时轻描淡写,这是导致第一次试教时间多余的一个原因,也是三维目的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事实上,就“认识计算器”这个内容而言,其教学内涵很丰富,假如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不到位,对计算器没有产生亲切感,接下来怎么能使用好计算器?只能把计算器当做一种“纯工具”来使用,学生对它的价值和意义根本没有体验。第二次试教,对教学内容进展了补充,增加了一个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计算器的功能、种类、应用以及开发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积极的情感——计算器是人们的好帮手,有义务和责任去认识它、使用它、开发它。再伴随着有效问题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次试教后,听课的老师都说教学效果很好。数学计算教学反思9个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灵动的课堂,既要通过精心的预设,激发思维的灵动,更应巧用生成的教学资,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应情境而变,提升课堂思维的灵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我们预设得如何的充分,都无可防止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记得我在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在预设中,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在前面的探究根底上让学生判断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当我让学生用手势判断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判断是错误的。于是我有意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一场辩论。我首先请一名判断错误的学生起来说理由。生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就有可能存在形状不同的情况,那就有可能面积不同。这时持反方意见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让我来问问他。生2:你先说说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生1:要知道三角形相对应的底和高。生2: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生1:用底乘高除以2呀!这时很多判断错误的学生开场反思了。生2:那底和高相等,用公式来计算面积会不相等吗?生1也在反思,但仍坚持:但它们的形状……生3:老师,我来画图给他看。于是,学生上讲台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了一组平行线,并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了几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生1:哦,我懂了。这个本来在教学预设中学生应该在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打乱了我按部就班的教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灵敏的利用教学资进展重组,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生成。在预设中表达老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丽。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0“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根底上进展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开展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成了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打破重点,分散难点,我做了如下的尝试:一、复旧迎新,搭建桥梁。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能否准确建立是解决面积计算的根底,因此新课伊始,我对涉及本课的根底知识进展复习,唤醒学生记忆:感知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包含面积单位的大小与多少,为新课的探究做准备铺垫。二、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无任务的学习是枯燥和乏味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三年级的学生详细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好胜心强,意义记忆得到开展,识记的内容持久性增强,有意注意程度进步,鉴此,在本课我开场刻意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赛的情景,继而引发矛盾,顺势抛出问题,以疑激趣,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历比拟完好的探究过程,变被动输入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完成初步发现后,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猜测: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围绕猜测,验证猜测。接着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填写等合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的认识,也是猜测长方形公式的最根本的前提。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在理解的根底上水到渠成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验证了这个猜测是正确的。三、把握知识的生成机遇。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平无奇的练习: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4厘米,宽4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方形4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从长方形巧妙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长、正方形的关系,把抓住了知识中的生成机遇,使学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又一次把探究知识的时机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四、估测和实际运用并行。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拟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展估测的时机常常比准确计算还多,估测还能检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在准确范围内。因此在练习中除了注重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外,我还有意识地先让学生估一估,这样也有助于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应用意识和才能。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测公式——验证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测,围绕猜测,老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缺乏,有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知道了计算公式,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些过程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我是否忽略了学生的学情,以致于有点一厢情愿的刻意了?这恐怕是我以后授课中要不断反省的事。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1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共包括了五个定律和两个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者a×〔b+c〕=a×b+a×c连减法的性质:a-b-c=a-〔b+c〕连除法的性质:a÷b÷c=a÷(b×c)大多数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拟好,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比照的方法进展练习:1.×87=〔1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项法〕34×43+34×56+3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项法〕2.在教学中,我屡次次听到学生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屡次出现这样的混淆。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让学生在比拟中区分,在区分中比拟。3.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对于学生进步运算才能,大有好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进步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二、设计比照练习,促进有效教学4.学习连加、连减的简便计算后,往往会对加减混合产生方法的影响与方法上的障碍;同样,学习连乘、连除的简便计算后,也会乘除混合的计算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比照练习,让学生从混淆走到明晰,让学生从障碍中走出来。如,463+82+18,463-82-18,9600×25×49600÷25÷49600÷25×45.针对逆向运用,有以下规律加法结合律:346+〔54+189〕=346+54+189乘法结合律:8×〔125×982〕=8×125×982乘法分配律:89×75+89×25=89×〔75+25〕减法的性质:894-〔94+75〕=894-94-75连除的简便:350÷〔7×2〕=350÷7÷2逆向运用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其对a-(b+c)=a-b-c和a÷(b×c)=a÷b÷c的运用在有帮助。因此逆向运用的训练,很有必要。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2本节课缺乏的地方有许多,听完同事们的点评后,我反思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口算材料不妥当。我设置了类似4〔〕=56这样的题,本来是想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56可以变成4乘以几,为后面拆成乘法作铺垫用的。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这个材料的出示很唐突,与学习内容脱节了。如今想想,当学生做2556这样的题目时,老师给予指引,想4〔〕=56或564=〔〕就行了。二:缺少最优化的意识。本节课我非常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最优的方法如何挑选缺少重视。在这个环节上,需多让学生进展评价他们中的一些方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最后需要达成共识,最优的方法是什么?并且组织全班同学多说几次,让每个人都记准确,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最优的方法进展计算。三:缺乏有效的方法小结。在学生会解决几道类似这样的题目时,需要回忆解题的过程,得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本节课里老师与学生在这方面都显得比拟薄弱些。四: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3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一向发踊跃的潘晓迫不及待发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也有学生大声反驳:“不对,是底乘高。”我没有顺势评判他们的正误,而是让潘说想法。“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是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所以平行四边形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我心里不不由地赞叹:多好的逻辑推理!“这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呢?”“我听妈妈说的。”“他们谁说的有理我们不妨研究一下。”学生开场各自的研究……之后,大家汇报研究结果。生1:我们画了长方形和平等四边形把它们剪了下来,再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了长方形。这样一比,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生2拼成一个长方形,数这个长方形占的方格数就行了。这个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生3:我们画了一个平等四边形,和它的高,顺着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把平行四边形重新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用底乘高。我们再来看看潘的表现:她拿着一个平行四边形学具走到讲台前:“我开场的想法是错误的,请大家看—”说着,她捏住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向两边拉,“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没变,可是它的面积变小了,所以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了,高也就变了,所以面积一定和高有关。”有时,我们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往往启发、示范在前,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或者对学生的错误置之不理,生怕“吹皱一池春水”。殊不知,一串串微弱的创造火花就在这小心呵护与视而不见中熄灭了。我们不妨让这得意的错误“激起千层浪”,这正是创造力爆发前的契机,别错过它,相机诱导,让这思维的火花碰撞、绽放。[考虑与对策]: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非预设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上述情况,我觉得主要还是老师在教学预设时对学生的学习起点理解缺乏,只重视应该的状态〔学习的逻辑起点〕,而无视现实的状态〔学习的现实起点〕,造成教学预设不够充分,以致于对学生非预设的学习生成置假设罔闻。假如是这样,就要求老师在今后的教学预设中,加强对学生现实起点的研究,使教学预设更吻合于学生认知才能与学习材料的最正确结合。“非预设生成”虽然会让老师感到有点棘手,但往往也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这种意外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假如探究活动带来收获,学生就会有积极的情绪表现。因为这种临时探究与被老师预设的探究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生命的活力经常在这样的情境中让人感动。因此,既然这局部学生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已经有所认识,我们何不让他们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通过个人的尝试,我发现让学生们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状况,这种知识展现对于他们来说是冲动人心的。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且,他们会以极大的热忱,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展再考虑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鼓励的过程。而老师的任务,那么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抓住本知识内容的核心问题,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继续研究,给予解决。面对问题,不管是起点高或低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参加研究的行列,因为他们愿意享受这种因学习而带来的被重视的快乐。后六人给我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他们在真正的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在配合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自主学习才能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桥中人,人人有希望,个个须努力,只有拼搏今天,才能拥有灿烂明天。”数学计算教学反思1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根底上进展的,是为解决生活中小数加减问题及以后学习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效劳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猜测并积极寻找材料进展验证,再在进一步的运用中进展拓展、反思,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开展。为了使例题的运算“有根有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数学的严密性,主要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运用于小数,之后运用运算规律进展简便运算。上课开场,我先让学生进展复习,主要是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进展比大小,在这几个算式中隐含着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改变运算顺序的两个算式,连减的算式和连续减两个数的和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并且自己举几个相似的例子来验证,整数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中。这样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根底,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渐渐呈现出来,一个接一个补充的更加完好。接着,先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试做,〔不提“简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