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5篇活动由来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共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依据幼儿的已有阅历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熟悉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爱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熟悉铜碰钟。
3、培育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熟悉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预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究铜碰钟的形状、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听音乐《渐渐走》,跟教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嬉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熟悉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依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熟悉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辨别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究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究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好玩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开心的心情,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制造。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篇2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鼓舞幼儿边唱边依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舞幼儿参加唱歌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快。
活动预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快乐兴上幼儿园》带着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事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日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快乐)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快乐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着幼儿依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着幼儿用琴声唱歌,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着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当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舞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展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舞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育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好玩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留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爱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留意。
⑵教师:“刚刚你们看到教师在干什么?”)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刚教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留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
b、“喝口什么?”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完毕: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长: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准时进展稳固。
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日的活动是有价值的,表达了安康训练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日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力量:
1、没有漱口的习惯:许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示下才马马虎虎进展;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经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展一次集体性的生活训练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学会念儿歌,培育幼儿对诗歌的兴趣。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日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教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育,作为保健教师,我也会常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安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训练合力,渐渐把这种熟悉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忙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嬉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受过的、熟识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看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展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觉问题,自由争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好玩。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篇4
一、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曾经在中心电视台热播过,它是一部特别经典、家喻户晓的动画片,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我们班里就有不少动画片迷,把该片VCD拿到班内播放。幼儿们对动画片中的两位主角——猫和老鼠,不但特殊熟识而且特别喜爱。自由活动时,我经常看到他们仿照动画片中的情节,虽然幼儿们还只是在玩些最简洁的躲躲闹闹的情节,但他们却玩得极其投入。于是,我就想到了利用现有的片源,把幼儿最熟识的形象结合到音乐中去,这样就使原本很一般的乐曲活了起来,有了生命,于是产生了这个音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唱唱、动动熟识歌曲的旋律,初步学会歌曲。
2、依据歌词内容进展嬉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的形象。以及表现出猫捉老鼠的音乐情景。
3、在轻松开心的音乐气氛中,主动地参加嬉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三、活动预备:
1、录有ABA段和A段音乐的磁带。
2、猫和老鼠的录像带(与ABA段乐曲相吻合)。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老鼠胸饰;猫胸饰一个。
四、活动过程:
1、听《小鸟飞》乐曲,走小碎步飞人活动场地。
2、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唱出小老鼠可怕的声音,并能表现出可怕的样子
3、看录象片,引起兴趣。
师:今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看看里面有谁?
(1)听一遍完整的乐曲。
师:看完动画片来听一段音乐,认真听听音乐开头是谁来了,接着谁消失了,最终又是谁来了。
(2)边看录象边听音乐。
师:现在再来听一遍这首音乐,这次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动画片,看看小朋友刚刚讲的对不对。
(评析:幼儿在完整地观赏过乐曲之后,已对乐曲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通过视听结合,让幼儿边看边听,进一步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
4、感知A段乐曲,并能用动作来表现乐曲的轻快。
(1)师: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跟着音乐来学一学。
(评析:幼儿们由于对小老鼠的形象、动作、体态特别熟识,所以在跟着音乐学做小老鼠时,他们的心情高涨,每个人都在很投入地学,而且做出来的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2)请个别幼儿示范学小老鼠走小碎步的动作,其他幼儿练习小碎步。
师:这几只小老鼠学得真像,他们的脚步走得又轻又快,其他的小老鼠们一起来学一学,走路的时候要踮着脚轻轻走,快快走,当心别让猫发觉了。
(3)幼儿听着A段乐曲学做小老鼠。
5、分角色嬉戏。
(1)师:教师来做猫,小朋友做老鼠,猫出来时老鼠会怎么样?
(2)师:猫睡觉时,老鼠出来偷东西是怎么走路的?猫出来时,老鼠要快快躲起来,躲好后不行以发出声音。小老鼠走路要轻轻地,别吵醒猫。
(3)幼儿听音乐嬉戏。
(4)师:小老鼠们已经累了吧,那我们回去了,千万别惊动了猫。
(评析:该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极为喜爱的动画片中的角色为音乐形象,而且情节简洁好玩,符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促进音乐的理解,音乐又使幼儿愉悦,在不知不觉之中,幼儿通过动作感知音乐,乐观表现,乐观参加,兴奋、主动。幼儿在音乐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用各自的动作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篇5
规划思绪:
1、本运动指向工具为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思考到“听辩音的坎坷”是孩子们应当具备的最根基的音乐本事之一,以是以此作为本次运动的目的。
2、在运动历程的摆设上,本着“从易到难”、“循规蹈矩”的原则,从听辩一个八度以上音的坎坷,到听辩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较小的音,再加进音色的滋扰身分,听辩差异音色的音的坎坷,末了,经由过程嬉戏,鉴别音高的转变,开端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音高的摸索。
3、在教导要领的应用上,思考到孩子们的年事特色,只管即便接纳直不雅形象和嬉戏的情势。好比,音的坎坷对孩子们来说是个特别抽象的观点,有些孩子也许便是不克不及明白,然则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轻易明白,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接洽时,抽象的工具也变得形象了,孩子们很轻易就能应用行动把本身感觉到的音高表示出来。同时,在运动历程中充实应用嬉戏的情势,也有助于耽搁孩子的留意时候,进步孩子们到场运动的努力性。
目的:
进修听辩音的坎坷。
预备:
高人、矮人图片,《小手爬》灌音带
历程:
一、经由过程视觉形象,引诱幼儿感知听觉形象,听辩一个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图片,引诱幼儿用行动表示高人、矮人的形象。
2、听高人、矮人唱歌(琴声),问:你能听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项目合同风险管理与控制概述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家庭室内设计合同
- 2025私人住宅装修合同
- 2025供暖合同范本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共8个专题318张)
- 2025农产品交易合同模板
- 2024年樟树选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高一英语学案:预习导航5SectionⅢ
- 2024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养老年护理员职业道德规范
- 2025年-浙江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动物生理学第十二章-泌乳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全知识点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
- 八下历史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满足查重要求)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硼氢化钠还原全文
-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程610
- 与父母依恋关系和与同伴依恋关系量表(IPPA)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