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新罗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新罗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新罗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新罗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孙权劝学新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操(魏)孙权(吴)刘备(蜀)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了解《资治通鉴》及与司马光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重点)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难点)学习孙权和吕蒙的精神品质,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重点)学习目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司马光学识渊博,尤精于史。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编年体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文体知识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文中主要人物: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背景链接多层次朗读朗读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读出节奏。第三步:读懂文意。第四步:读出语气。第五步:背诵全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吕蒙卿当涂

邪(通假字,“耶”)涉猎即méngqīngtúdāngyéshèjí编纂zuǎn孰sh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蓝色字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6、“卿言多务,孰若孤?”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赞叹的语气。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可用文中哪两个词语来概括鲁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劝学就学论议结友详略课文讲解

初,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初对……说说现在掌管事情难道想通“耶”用成为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当道,当权。推托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只,只是应当历史罢了说谁于是开始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益处,好处讨论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点明孙权劝学的目的。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孤常读书,大有所益”来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言多务,孰若孤?(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的目的、方法)

(学习的可能性)(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十分惊奇现在不再是翻译: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和才干和谋略吕蒙的小名经过“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就为什么于是拜见读书人翻译:吕蒙说:“读书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知晓事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相当于“啊”,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议论,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思考: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活到老学到老;……)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或者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或者学识大进,或者地位从低下而至高上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成语学习与运用:*“吴下阿蒙”(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吴下阿蒙”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原因)学必有得鲁肃叹学非复吴下阿蒙印证变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法)孤常读书大有所益(好处)吕蒙就学:蒙乃始就学结友而别板书设计详略侧面总结概括三人的性格特征。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要求严格、循循善诱、有耐心、平易近人、好学等。敬才爱才、真诚忠厚、讲礼节。劝赞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有幽默感等。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课堂小结启示: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1.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全文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作结。此外,人物的语言非常简洁,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写作特色2.正面记言,侧面烘托。

本文的对话言简义丰,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文章除正面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外,还通过鲁肃的惊叹衬托出吕蒙今非昔比的才略。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拓展延伸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