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_第1页
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_第2页
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_第3页
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_第4页
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主干知识与重难点梳理目录1.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古代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3.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4.怎样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5.多角度解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6.古代世界的帝国(表格)7.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条件和影响8.什么是民族国家?9.中古西欧文明的特征10.罗马法的发展历程11.罗马公民法与罗马万民法的比较12.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13.什么是自然法思想14.罗马法的特点15.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影响17.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经济理论简表18.英国在建立日不落帝国过程中具有什么优势19.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20.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21.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22.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2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4.启蒙运动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比较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26.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27.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28.近代欧美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29.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30.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与发展31.英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32.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34.法国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的实质、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35.美国分权制衡原则36.美国民主政体下分权与制衡的表现37.

1787年宪法的“妥协”艺术38.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比较39.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40.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41.工业革命的影响42.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3.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44.国际工人运动的阶段特征45.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46.全面认识巴黎公社47.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美洲统治的差异及原因48.殖民扩张的阶段性49.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影响50.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5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强权政治的特征53.什么是委任统治54.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5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56.俄国革命的历程5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8.新经济政策59.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60.新经济政策的实质61.苏联模式62.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格)63.苏联模式的经验及教训6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和影响65.罗斯福新政6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67.罗斯福新政的特点68.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的比较69.慕尼黑阴谋与绥靖政策70.二战的过程(按战场划分)71.二战的过程(按时间划分)72.什么是雅尔塔体系73.雅尔塔体系的四次会议(表格)7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75.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化76.冷战的四个基本特点77.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78.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79.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80.不结盟运动的兴起81.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政策82.美苏冷战与美苏争霸的联系与区别83.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及原因84.美苏争霸时期的中美、中苏关系85.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及启示86.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87.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四大体现88.企业的微观调控89.第三产业的兴起90.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9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92.布雷顿森林体系9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制度9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95.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96.关于20世纪资本主义的几点认识97.赫鲁晓夫改革98.勃列日涅夫改革99.戈尔巴乔夫改革100.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比较101.战后苏联改革的认识和启示102.苏联解体103.东欧剧变104.

【概念】什么是和平演变105.为何中国没有发生剧变106.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和意义107.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108.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109.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110.当前世界格局111.怎样顺应多极化趋势11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113.

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原因11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15.怎样评价经济全球化116.发展中国家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17.欧洲一体化进程118.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异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文明地域形成前提时间成就政治文化西亚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约公元前4500-公元前1700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东北非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0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金字塔)、莎草纸南亚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开发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种姓制度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创造数字0-9,提出按位计值)、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南欧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公元前2000-公元前500城邦制,寡头政治(斯巴达),民主政治(雅典)文学,历史(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深化拓展]古代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1)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大河文明以农业立国;古希腊以工商业见长;游牧民族以畜牧业见长。(2)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流域,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其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3)周边环境: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4)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政治方面:古希腊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有利于形成公民政治,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不易形成专制。

②经济方面: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农业不能自给,古代希腊商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

③价值观念: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要求有自由环境和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有助于平等观念形成和民主政治建立。

④民族精神: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长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优遇的航海条件为这些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勇于探索、开拓的民族精神。注意: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因素,也不是唯一因素。★怎样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1.积极性:(1)对当时:①使希腊在众多精神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②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对后世: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理论: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理论实践: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借鉴。(注意:不包括两党制)2.局限性:(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2)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3)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史论:多角度解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2)轮番而治:在运作方式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的方式决定。(3)权力制约:议事会是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4)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古代世界的帝国帝国时空人物统治特色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大流士一世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统治主体是波斯人。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晚期,兴起于巴尔干半岛。灭亡波斯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文学、科学等发展。疫病影响政治走向。前323年亚历山大身染疫病死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瓦解。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地跨亚欧非三洲。屋大维政治:奴隶制迅速发展;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经济:贸易发展,罗马城是世界货物集散中心,出现大型奴隶制庄园。宗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交通:道路连通行省。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深化拓展]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条件和影响1.条件(1)地理因素:依靠大河或者海洋的有利条件,便利对外贸易和扩张。(2)经济因素:农耕经济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增强实力。(3)政治因素: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较为完备的官僚机构和军事实力。(4)文化因素:文化向周边地区扩展、渗透。(5)外交因素:利用自身优势和军事实力,殖民扩张;吸收和借鉴不同文明。2.影响: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概念】什么是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就是具有共同认同感的民族组成的国家,当然民族国家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国家是近代欧洲出现的概念。在中世纪,欧洲各国实行了封建制度,大多数居民并没有英国、法国等国家概念,只有伦敦、巴黎等地域概念。进入中世纪后期,封建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取代,国家内部形成了统一的商业市场,统一的文化习俗,最终形成了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文化认同,种族、血缘、经济、关系都在下降,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倾向、生活地域关系。[深化拓展]中古西欧文明的特征(1)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2)封君封臣制、封土制: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的基础是封土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3)相对独立的庄园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以领主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4)追求城市自治:城市“自治”和市民“自由”。(5)基督教文化:是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罗马法的发展历程阶段原因历程和内容意义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前5世纪中叶)(1)习惯法的随意性(2)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前50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分12表,目前已知100多条(原铜表毁于战火)。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积极: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前3世纪到3世纪)(1)领土扩张,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导致民族矛盾(2)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公民法内容过于狭窄和过于注重形式,适应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公元前242年,设立外事裁判官,专门处理非罗马人的事务。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万民法形成、公民法发展。(2)公元212年颁布《卡拉卡拉敕令》,批准所有非罗马人享有“公民权”。3世纪到6世纪,万民法逐渐成为适用于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的统一法律万民法逐渐融合、取代公民法,成为适用于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的统一法律。巩固了帝国的统治,促进了帝国繁荣。从零散到完整体系(6世纪)(1)东罗马帝国面临各种危机。(2)维护统治,加强皇权。(3)法学家编纂内容繁杂,使用不便《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此四者后人统称为《民法大全》,或者查士丁尼法典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公民法与罗马万民法的比较项目公民法万民法不同点背景

产生于罗马奴隶制国家形成当中产生于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形式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简洁灵活、实用有效侧重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用范围适用于罗马公民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相同点

①万民法必须在不触动公民法的前提下进行。②两者都从根本上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③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史论: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1)适用范围广:万民法打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一视同仁。(2)程序趋向灵活: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3)法律来源广泛:万民法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公民法固有的“私法”规范,包含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业习惯与法规等。(4)内容有所侧重:万民法重视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突破了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等公法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重要概念——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如自由、公平、正义等)。它先于国家而存在,地位高于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自然法的精髓是:“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它具有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永恒价值,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史论:罗马法的特点(1)形成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为适应时代和形势的需要而演变。(2)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多个领域。(3)渗透着“自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4)从地位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也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5)注重形式(尤其是公民法),高度重视法律程序。(6)实质上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开始形成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传播天主教等因素,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市场拓展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18世纪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初步形成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叶,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最终形成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时期推动力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葡萄牙强租澳门,中国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荷兰侵占台湾;西学东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明显加速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经济理论简表时间理论原因主要主张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盛行重商主义(1)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2)殖民扩张与掠夺(3)世界市场形成(4)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发展(1)“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2)认为国力增强是基于贸易的顺差所获得的财富,尽可能让别国金银流入本国。18世纪后期产生自由主义(1)两次工业革命使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要求获取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2)世界市场的形成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自由放任),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1936年产生凯恩斯主义(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2)1933年,罗斯福上任美国总统,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经济得到复苏。(3)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保证就业,刺激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货币学派(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二战后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西方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1)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2)政府需要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和年增长率,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国家干预)20世纪70年代出现供给学派(1)国家财政赤字增大,通货膨胀迹象明显。(2)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

“滞胀

”。(3)面对严重

“滞涨

”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4)混合经济兴起。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以增加个人储蓄能力,刺激人们和企业的积极性;取消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减少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后新经济增长理论(1)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发展,竞争激烈(2)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3)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思考: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相比,英国在建立日不落帝国过程中具有什么优势?(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大。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有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决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2)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3)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发展中商业远较工业占优势,稍后就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程度最高,工业实力最为雄厚,加这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实力明显优于荷兰;(4)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爱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概念:商业革命(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概念: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它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化拓展]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大大扩展,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自然科学发展。(2)引发了全球性的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也给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带来巨大灾难。(3)欧洲主要商道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兴起,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多,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4)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西欧出口手工制品,美洲等地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消费品和日用品。(5)引发早期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6)科技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融合。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上

①美洲的农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马铃薯和玉米,使清朝急速增长的人口有了粮食保障,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②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2)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明朝时,葡萄牙骗居澳门,西班牙和荷兰侵略台湾,中国开始了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3)文化上:西学东渐,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著作思想相同点英国霍布斯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利维坦》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②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③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点拨]启蒙思想家主张:一是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反对重商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主张“主权在民”;三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洛克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政府论》

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国富论》法国伏尔泰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②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③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论法的精神》卢梭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②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社会契约论》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百科全书》德意志康德

①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②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③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④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纯粹理性批判》思考: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继承:反封建神学的斗争,要求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发展:①把反封建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封建专制制度);②由对人性的崇拜发展为对理性的崇拜,即由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③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封建王权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比较明清思想批判启蒙运动同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评;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异背景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阶段内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提出了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启蒙运动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思想,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即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化拓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项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间14-17世纪16-17世纪17-18世纪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沉重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进步发展地域范围意大利→欧洲各国德意志→欧洲各国英国→法国→欧美→世界内容反对:天主教神学

追求:人性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体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提出:新制度构想;相信进步精神内核人文主义(人性)因信称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侧重领域文学艺术领域宗教领域政治领域斗争形式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披着宗教的外衣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影响冲击封建秩序,解放人性解放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族国家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解放思想;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概念】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或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革命。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君主立宪制(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无权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如英国(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虽受宪法限制,但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拥有广泛权力。约旦2.民主共和制(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象征,总理掌握最高行政权。如德国(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广泛权力。如美国★近代欧美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宪法(条文)制度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民主共和制法国大革命1875年宪法民主共和制德国王朝战争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史论: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1)反封建:光荣革命消灭了“专制王权”,为和谐政局的形成铺平了道路。(2)法治建设:光荣革命也是一场法治革命,为英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3)宗教革命:光荣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新教彻底战胜天主教的宗教革命。(4)妥协与渐进:光荣革命实现了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兼容的历史运行模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与发展。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立法权则归议会所有。

①君主立宪制建立: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正式建立。②议会至上原则确立: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③责任内阁制建立: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当选英国第一任首相,责任内阁制正式建立④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⑤两党制形成: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英国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起源于中世纪的议会与王权作斗争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政治的基础,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政治权力由英王向议会转移)英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1689年建立君主立宪制1721年建立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史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议会至上: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国王“统而不治”: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4)内阁是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1)集体负责——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权力制衡——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3)两党轮流执政——首相和内阁必须从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选择。思考:法国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的实质?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而不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体的斗争。(拿破仑建立的虽然是帝制,但维护的却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思考: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2)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3)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4)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美国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1)(立法)国会的组成和权力: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国会有审批总统任命的政府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权力。国会可以监督总统,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判。只有国会才有宣战权。(2)(行政)总统的权力: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和宪法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3)(司法)最高法院的权力:

最高司法权、最高审判权归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否则终身任职;具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对违背宪法原则的法律宣布无效(最高司法解释权)[知识延伸]美国民主政体下分权与制衡的表现(1)联邦政府内部: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除宪法规定的归属联邦政府的权力外,其他权力归州政府。(3)大州与小州: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4)南方州与北方州:承认黑人奴隶制,奴隶人口按比例计算。(5)两党制:多数党主导国会事务,少数党发挥制衡作用。史论:1787年宪法的“妥协”艺术(1)大州和小州的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实际是大州向小州妥协;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反映出小州向大州做出了让步。(2)南方与北方的妥协:1787年宪法保留了南方的奴隶制度,是北方向南方妥协的表现;但1787年宪法又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自由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反映出南方向北方的妥协。(3)中央与地方的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享有一切大权;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如各州的议会议员、州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等。【深化•拓展】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提示](1)英国:第一次科技革命因为主要在英国,所以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2)法国:当时法国因为各种原因,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与推广比较困难,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3)美国德国:美国则借助移民带来的技术和引进英国技术,不断产生新的发明,工业革命较快地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而英法等国,不愿更新设备,导致其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工业生产分别被美、德赶上和超过。【归纳提升】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掠夺原料,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各国经济空前繁荣。工业生产能力大增;交通运输业革命节约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促进农业变革等。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管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垄断组织,生产进一步集中。3.国家治理模式调整: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干预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放任)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干预)4.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农业的就业人口与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工业以及服务业占比提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与决定力量。5.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力量开始发展。6.价值观念: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等级观念淡化、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盛行)。7.城市化进程:以工厂为中心,形成很多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多。8.社会生活:

人们时间观念增强、劳动时间减少、注重教育、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文化水平提升、人口增加、妇女在职场发挥的作用加大,社会地位提升。商品丰富,生活改善;休闲娱乐等活动兴起。9.国家颁布社会立法:为缓和社会矛盾,保证资产阶级统治,在工人运动推动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一些社会立法,力图解决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济贫法等,这些措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的进步。10.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11.对世界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生产能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密切了世界的联系。通过殖民侵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确立。重要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想一想:如何看待这一体系的形成?答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往更加扩大;但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广大落后国家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是一种不公平、不正常的现象。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是什么?

(1)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原料掠夺和商品输出,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地社会。

(2)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3)社会性质和任务: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生产方式和思想:同时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阶段特点早期(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①自发的武装斗争②从破坏机器开始③主要是经济斗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①工人阶级开始独自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②由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三大工人运动仍带有一定的自发色彩,斗争目标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人斗争的口号大多停留在过去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③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①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斗争目标更明确②组织程度更高,规模更大③日益走向国际化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公社集中体现了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人运动的所有主要特点: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和国际主义影响等,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总结。补充:国际工人运动的阶段特征难点: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同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屠杀等)②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③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都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共同的理想)不同①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不敢去发动广大的无产阶级去推翻资本主义的暴力统治,还对资本主义抱有一定的幻想。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主力军地位,认为他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②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某种和平的渐进式的资本主义内部变革,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③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历史观上是唯心的,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爆发的偶然性:

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是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而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

法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巴黎公社尽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可见,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爆发的,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所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他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使得凡尔赛军队得以获得大量资金装备军队,对巴黎公社进行反攻;同时,在公社的政权结构中,尽管各委员会分管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但各委员会都只是公社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以致权力过于集中。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点拨]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美洲统治的差异及原因

17世纪后,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移民到殖民地生活,一定程度上移植了英国的制度,英国对殖民地基本采取相对放任的政策。而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在殖民地实行专制统治。[点拨]殖民扩张的阶段性

15—17世纪是手工工场时代,西方列强的实力有限,没有能力占领广大的殖民地,一般都是在交通要道建立殖民据点,控制航线,攫取商业利润。

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等国的实力大增,它们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驱使它们进一步扩大殖民地。

19世纪中期以后,殖民侵略的欲望和能力进一步扩大,最终把中国等亚洲古老的封建国家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深化拓展]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多肩负着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之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渴望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不平衡,如中国、墨西哥出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印度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而非洲仍多属于旧式的武装斗争。(2)影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多以失败告终,但它们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为这些地区获得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深化拓展]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1)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并进一步健全了它们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与此同时,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也进一步激化了西方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3)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了双重影响。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早期的殖民过程中,西方列强大肆劫掠、屠杀殖民地居民,它们还通过设置殖民机构、扶植傀儡政权等方式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统治,控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将它们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这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中断了这些国家独立发展的进程。②殖民扩张客观上增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西方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型。项目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相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主导国家英法美英美日主要条约《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涉及地域欧洲、西亚、北非东亚、太平洋地区秩序规划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一定程度体现民族自决原则)①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积极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北非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蕴含矛盾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体现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特征。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维护组织国际联盟(由主权国家组成;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全体一致”原则;英法控制世界的工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点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2)是战胜国严惩战败国,强制下的和平。(3)对中国山东主权的不公正处理。(4)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无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主权。[概念]委任统治(1)时间:一战结束后。(2)内容: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3)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的新形式。(4)评价:在国际联盟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取代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深化拓展]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1.进步性(1)和平局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国际局势缓和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繁荣局面提供前提。(2)国际关系:通过国际会议达成国际条约调整国际关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局限性(1)复仇心理:关于战争的罪责问题,激起整个德意志民族强烈的复仇心理。(2)民族矛盾:以所谓民族自决为原则的领土安排,引发新的民族矛盾,实际上加强了德国地缘政治的潜在战略优势。中欧的矛盾复杂化,为日后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提供借口。(3)孤立主义:美国退出欧洲政治并拒绝参加国际联盟,对欧洲采取孤立主义,是二战中反法西斯战线未能及时建立的原因。(4)排斥苏联:该体系对苏联的根本排斥与敌对,使二战初期失去了在东方钳制德国的最重要力量。(5)加强日本:该体系加强了日本在远东的潜在军事战略优势。(6)操纵国联:国联实际上被英法操纵,规定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深化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中国通过“以工代兵”参加大战,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建立战后国际秩序会议,开始修改不平等条约,成为构建战后新的亚太地区格局与国际秩序不容忽视的力量。战争的残酷性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的价值,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2)经济:欧洲列强陷入战争而无法顾及在华经济利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3)思想文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引发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和知识分子发生分化和分裂。(4)国际关系:中国主动调整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以自己的方式逐渐融入世界。一战改变了亚太地区政治版图,日本作为战争受益国,实力大为增强,为其20世纪30年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奠定基础。★俄国革命的历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在列宁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0年)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爆发(1918-1922)目的保证战争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3)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4)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特点(1)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2)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3)排斥商品货币关系(4)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5)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影响积极:(1)为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消极:(1)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2)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超越了生产力;(3)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景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常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目的巩固政权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特点(1)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公有制主导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实行按劳分配,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1)理论意义: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是列宁后的苏联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1928年)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史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1)所有制: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照经济规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唯物史观——新经济政策的实质(1)从阶级关系的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2)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3)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转向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4)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背景帝国主义包围;苏联落后的生产力目的实现“工业化”内容1924年—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1929年决定实行全盘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取消新经济政策(1928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特点(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2)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5)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影响积极:①对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②对世界: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模式探索: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部分国家经济建设所借鉴。消极:①农业: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工业: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压制地方与企业生产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③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实行过。二战后逐渐僵化,成为东欧局变与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爆发(1918-1922)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常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帝国主义包围;苏联落后的生产力目的保证战争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巩固政权实现“工业化”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3)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4)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1924年—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1929年决定实行全盘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取消新经济政策(1928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特点(1)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2)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3)排斥商品货币关系(4)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5)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公有制主导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实行按劳分配,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2)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5)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影响积极:(1)为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消极:(1)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2)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超越了生产力;(3)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是列宁后的苏联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1928年)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积极:①对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②对世界: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模式探索: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部分国家经济建设所借鉴。消极:①农业: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工业: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压制地方与企业生产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③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实行过。二战后逐渐僵化,成为东欧局变与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深化拓展]苏联模式的经验及教训(1)经验

①促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苏联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2)教训

①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协调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化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和影响(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②战后殖民统治的强化和民族矛盾的激化。③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2)影响:使“民族自决”第一次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